第1289章 你为何不直接问他?
推荐阅读:女帝座下第一走狗、两界:别叫我邪魔!、我有一枚命运魔骰、饮食男女、大道之上、你们修仙,我种田、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北朝帝业、旧神之巅、万灵仙族:御兽长生、
柴严景先翻看桌上的折子,问了外公几个有关朝政的问题,杨书毅一一详细答了。
听着外公的意见,看完了桌上的一摞折子,柴严景才低声问道,“外公,我三哥在不在?”
杨书毅摇头,“老臣上来时,晟王被陈莫请去了兵部,一时半刻回不来的。”
柴严景不解,“兵部不是由建王叔和安国公二人负责么,三哥去干什么?”
杨书毅回道,“明面上是这样划分的,但建王这两日正督促户部办粮草,安国公年事已高,昨日忙得太晚,晟王便让他后晌再来,所以兵部有事来寻,晟王便跟着去了。”
柴严景更不解了,“内阁里的人,都听我三哥的?”
杨书毅见外孙想岔了,连忙解释道,“不是听谁的,内阁事务繁忙,大伙同舟共济,相互帮忙乃是常有的事。晟王和卢大人年轻,平日里会多帮大伙分担些朝事。”
柴严景再问,“帮着分担是好事,但若办事出了岔子,该由谁来担这个责任,这不就乱了吗?”前两日三哥才跟他说,关好太监就是要让他们各司其职,相互牵制才行,怎么放到内阁就又不一样了呢。
杨书毅含笑道,“能进内阁的,都是朝中能以一抵百的能人,折子或事情报到内阁,大家一看就能分出轻重缓急,明白那些事是可以代劳,哪些必须责专人去办。不会乱的。”
柴严景这才明白些了,“可我三哥才二十三岁,他怎能与其他阁老相比?”
杨书毅听外孙这么说,笑容立刻没了,严肃问道,“右相跟您说了什么?”
柴严景摇头,“程爱卿什么都没说,是我自己想不明白。”
杨书毅盯着外孙,直看得他心虚地转开头,不敢与自己对视,才道,“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长百岁。你三哥十岁出宫学艺,十五岁便开始为朝廷效力。他十七岁西南平乱,十八岁入金吾卫军营督查要务,二十岁入天章阁行走,至今已两载有余。先皇让他入内阁,就是看出他有此能,而晟王入天章阁后的政绩,有目共睹。”
“晟王之能,远非常人可比。景儿有兄若此,乃是你之幸、大周之幸也。你身为帝王,最不可取的就是嫉贤妒能,可记下了?”
方才程爱卿说他能当上大周的皇帝,是天下的大幸事。为何到了外公嘴里,三哥又成了大幸事了。虽然心里知道外公说得有道理,但柴严景还是忍不住道,“若是景儿有三哥的机缘……”
“你十一岁时被柴严亭所掳,被救回后可曾想过带人出宫去复仇、去学艺?”杨书毅心中替外孙着急,声音不免严厉了些。
柴严景咬唇,他从未想过。
杨书毅也觉得自己说得重了,又放柔了语气,安抚道,“景儿,你能抓住机会挺身而出,让先皇注意到你之能。先皇立你为太子,而选晟王入内阁,乃是有识人之能,景儿当效仿你父皇,知人善任,方能稳坐大周的江山。”
柴严景起身行礼,“外公教诲,严景记下了。”
杨书毅起身还礼,祖孙二人再落座,便有了几分尴尬。柴严景又低声道,“外公,宫里人纷说我三嫂怀的是双生子,您看有几分可信?”
杨书毅笑了,“不管晟王妃怀的是双胎还是单胎,她对你的救命之恩都在。”
这么说,外公也觉得三嫂怀的是双胎了?柴严景心中又问道,“我三哥对三嫂和她腹中的孩子极好,您说他是不是早就知道三嫂腹中是双生子?”
杨书毅言道,“双胎与单胎,在五六个月之前并无差异。若真是双胎,晟王知道此事,也不过是两月余。两个月前,圣上已是太子了。”
柴严景明白外公的意思,又推测道,“我还是觉得此事有些蹊跷……父皇连宁平长公主的双胞胎都容不下,您说他会容得下三嫂肚里的孩子吗?三哥能想不到这一点吗?”
杨书毅叹了口气,外孙的年纪还是太小了,“圣上是想说,先皇是晟王害死的?”
“当然不是……”柴严景摇头,“我只是想,他得知这个消息时,会怎么想、怎么做……”
杨书毅教导外孙,“你若想知道,为何不直接去问晟王?”
这哪能问呢!柴严景皱眉。
“你不问晟王,却在背后无端揣测,此绝非君子所为。”
“就算朕问了,三哥也不会跟朕说实话啊!”
“说不说实话,是晟王的事;问与不问,是圣上的事。圣上没有问过,岂知晟王不会跟你说实话?”
先皇的用人权衡之道外孙还没学会,反倒把他的小心眼学了个十成十。杨书毅心中着急,他得找机会跟女儿商量商量,尽快为外孙择个良师乃当务之急。
三爷刚从兵部出来,衙门前候着的晟王府侍卫连忙上前,低声道,“三爷,王妃安好。”
三爷点头,牵马正要返回天章阁,却见一个眼熟的小厮站在巷口。三爷将马缰绳扔给玄散,边向那小厮走,边问前来报事的侍卫,“王妃在做什么?”
“安人扶着王妃在内院慢行,二姑娘和大黄也在。”
大黄和小草在,小暖就不会觉得无聊了。三爷微微翘起嘴角,向不远处的一家茶肆走去,“我进去买些茶点,你送回去,给安人和小草吃……王妃也可吃一块。”
侍卫连忙道,“三爷,属下去……”
玄散一拉将他薅住,“安人和王妃的口味你晓得?”
不晓得,侍卫老实站在门口等着。
三爷入茶肆径直去了雅间,吩咐小二上茶点、茶汤。待茶点上来后,三爷吩咐将大半打包,让玄散送到门外交给侍卫带回王府。
玄散到了外边,叮嘱侍卫道,“茶点热的才好吃,你路上莫耽搁。”
待侍卫走了,玄散又叫了一大碗热汤面,自己端进雅间补肚子。
他的面还没吃完一半,雅间侧墙的无声开了一条缝,二皇子从墙那边走了过来。
见到桌上放着自己爱吃的点心,二皇子的心中最后一丝也随着热腾腾的茶汤,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着外公的意见,看完了桌上的一摞折子,柴严景才低声问道,“外公,我三哥在不在?”
杨书毅摇头,“老臣上来时,晟王被陈莫请去了兵部,一时半刻回不来的。”
柴严景不解,“兵部不是由建王叔和安国公二人负责么,三哥去干什么?”
杨书毅回道,“明面上是这样划分的,但建王这两日正督促户部办粮草,安国公年事已高,昨日忙得太晚,晟王便让他后晌再来,所以兵部有事来寻,晟王便跟着去了。”
柴严景更不解了,“内阁里的人,都听我三哥的?”
杨书毅见外孙想岔了,连忙解释道,“不是听谁的,内阁事务繁忙,大伙同舟共济,相互帮忙乃是常有的事。晟王和卢大人年轻,平日里会多帮大伙分担些朝事。”
柴严景再问,“帮着分担是好事,但若办事出了岔子,该由谁来担这个责任,这不就乱了吗?”前两日三哥才跟他说,关好太监就是要让他们各司其职,相互牵制才行,怎么放到内阁就又不一样了呢。
杨书毅含笑道,“能进内阁的,都是朝中能以一抵百的能人,折子或事情报到内阁,大家一看就能分出轻重缓急,明白那些事是可以代劳,哪些必须责专人去办。不会乱的。”
柴严景这才明白些了,“可我三哥才二十三岁,他怎能与其他阁老相比?”
杨书毅听外孙这么说,笑容立刻没了,严肃问道,“右相跟您说了什么?”
柴严景摇头,“程爱卿什么都没说,是我自己想不明白。”
杨书毅盯着外孙,直看得他心虚地转开头,不敢与自己对视,才道,“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长百岁。你三哥十岁出宫学艺,十五岁便开始为朝廷效力。他十七岁西南平乱,十八岁入金吾卫军营督查要务,二十岁入天章阁行走,至今已两载有余。先皇让他入内阁,就是看出他有此能,而晟王入天章阁后的政绩,有目共睹。”
“晟王之能,远非常人可比。景儿有兄若此,乃是你之幸、大周之幸也。你身为帝王,最不可取的就是嫉贤妒能,可记下了?”
方才程爱卿说他能当上大周的皇帝,是天下的大幸事。为何到了外公嘴里,三哥又成了大幸事了。虽然心里知道外公说得有道理,但柴严景还是忍不住道,“若是景儿有三哥的机缘……”
“你十一岁时被柴严亭所掳,被救回后可曾想过带人出宫去复仇、去学艺?”杨书毅心中替外孙着急,声音不免严厉了些。
柴严景咬唇,他从未想过。
杨书毅也觉得自己说得重了,又放柔了语气,安抚道,“景儿,你能抓住机会挺身而出,让先皇注意到你之能。先皇立你为太子,而选晟王入内阁,乃是有识人之能,景儿当效仿你父皇,知人善任,方能稳坐大周的江山。”
柴严景起身行礼,“外公教诲,严景记下了。”
杨书毅起身还礼,祖孙二人再落座,便有了几分尴尬。柴严景又低声道,“外公,宫里人纷说我三嫂怀的是双生子,您看有几分可信?”
杨书毅笑了,“不管晟王妃怀的是双胎还是单胎,她对你的救命之恩都在。”
这么说,外公也觉得三嫂怀的是双胎了?柴严景心中又问道,“我三哥对三嫂和她腹中的孩子极好,您说他是不是早就知道三嫂腹中是双生子?”
杨书毅言道,“双胎与单胎,在五六个月之前并无差异。若真是双胎,晟王知道此事,也不过是两月余。两个月前,圣上已是太子了。”
柴严景明白外公的意思,又推测道,“我还是觉得此事有些蹊跷……父皇连宁平长公主的双胞胎都容不下,您说他会容得下三嫂肚里的孩子吗?三哥能想不到这一点吗?”
杨书毅叹了口气,外孙的年纪还是太小了,“圣上是想说,先皇是晟王害死的?”
“当然不是……”柴严景摇头,“我只是想,他得知这个消息时,会怎么想、怎么做……”
杨书毅教导外孙,“你若想知道,为何不直接去问晟王?”
这哪能问呢!柴严景皱眉。
“你不问晟王,却在背后无端揣测,此绝非君子所为。”
“就算朕问了,三哥也不会跟朕说实话啊!”
“说不说实话,是晟王的事;问与不问,是圣上的事。圣上没有问过,岂知晟王不会跟你说实话?”
先皇的用人权衡之道外孙还没学会,反倒把他的小心眼学了个十成十。杨书毅心中着急,他得找机会跟女儿商量商量,尽快为外孙择个良师乃当务之急。
三爷刚从兵部出来,衙门前候着的晟王府侍卫连忙上前,低声道,“三爷,王妃安好。”
三爷点头,牵马正要返回天章阁,却见一个眼熟的小厮站在巷口。三爷将马缰绳扔给玄散,边向那小厮走,边问前来报事的侍卫,“王妃在做什么?”
“安人扶着王妃在内院慢行,二姑娘和大黄也在。”
大黄和小草在,小暖就不会觉得无聊了。三爷微微翘起嘴角,向不远处的一家茶肆走去,“我进去买些茶点,你送回去,给安人和小草吃……王妃也可吃一块。”
侍卫连忙道,“三爷,属下去……”
玄散一拉将他薅住,“安人和王妃的口味你晓得?”
不晓得,侍卫老实站在门口等着。
三爷入茶肆径直去了雅间,吩咐小二上茶点、茶汤。待茶点上来后,三爷吩咐将大半打包,让玄散送到门外交给侍卫带回王府。
玄散到了外边,叮嘱侍卫道,“茶点热的才好吃,你路上莫耽搁。”
待侍卫走了,玄散又叫了一大碗热汤面,自己端进雅间补肚子。
他的面还没吃完一半,雅间侧墙的无声开了一条缝,二皇子从墙那边走了过来。
见到桌上放着自己爱吃的点心,二皇子的心中最后一丝也随着热腾腾的茶汤,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67427/153850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