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4
推荐阅读: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退下,让朕来、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死灵法师、火爆波长、裂天空骑、黄泉逆行、为什么它永无止境、黜龙、我也是异常生物、
枕鹤记 作者:春山一朵
分卷阅读254
贵等闲而过。
秋妃来到了穹窿山,那一年,谢颐还能看清东西,没有失明。
秋妃的来到,给这一座庞大而寂寞的人许多欢笑。
对于秋妃来说,一种走出庭院,观赏自然,倦鸟归林的欢快油然而生。
在她一生的诗作中,这一时期的诗作沧桑老到却意味无穷。
秋妃站在穹窿山半腰的撷骊阁上,观察入神,由近景,推远景,反复品味,笔下传情,一首妙诗娓娓道来:“
柳青桥畔柳烟轻,人士嬉春照水行。几树斜阳摇绝壁,半天归鸟落孤城…………”
一曲未了,谢颐公子在身后击节喝彩。
那年的冬天虽然寒冷异常,但公子与秋妃一起,颇多冬趣。
穹窿山与穹顶山相连,那里的清幽与花木扶疏是出了名的。
秋妃与公子聚集在穹顶山。
公子吟诵道:绿盖一楼山影里,云藏半鹤水声中。
好一个“绿盖一楼山影里,云藏半鹤水声中”。
秋妃久不作词,受公子的感染,随口拈道:
地僻人踪少,
莺啼晓梦残。
窗迎四围绿,
树压一楼寒。
……………………
不等秋妃作完,公子又喝彩:
窗迎四围绿,
树压一楼寒。
两个人呵冻作诗,其乐竟无穷。
秋妃继续吟诗:
山静闻松籁,
亭荒有药栏……
公子,我们何不自己动手盖一座院子?
自己动手盖院子?
秋妃点点头,嗯,我们把房子盖到山下的平地上,这样,省了脚力天天爬山,嗯,就当是书斋别院可好?
那起什么名字呢?
公子来了兴致。
公子刚刚不是作诗道:绿盖一楼山影里,云藏半鹤水声中吗?
半鹤?
半鹤?
嗯,一个“半”字,意境有,就是凄切了些。
那,公子,叫“枕鹤”如何?
枕鹤?
枕鹤,枕鹤,正是应了你刚才的诗句“山静闻松籁,亭荒有药栏”,果然妙。
多少年前,谢大公子第一次来江洲的时候,正值少年。
算得上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江洲在地方官的励精图治下,越来越丰衣足食。
可是,某一年,一场大水袭击了这座古老的城池。
冈岭四合,大水在城中久久不能泄出,富人收拾金银细软逃走了,穷人死伤过半。
这次大水让江洲一蹶不振。
秋妃一家也正是由于这场大水,哥哥刘雨锡参军,父母亲逃难,走散了,直到最后,虽然有史载,一鳞半爪,说到秋妃的父母的行踪,但没有确切的可考。
秋妃在大水后的第二年,跟谢锜大将军北上。
这就是时代背景。
在所有的书录里,人们忘记了这一点。
秋妃如果不跟着谢锜大将军去打仗,她只有饿死。
某朝代的元年。
秋妃记得的,零王与芦王交权,朝代更替。
动荡的社会,居无定所。
可是,十月的某晚,秋妃记得,那一晚明月如霜。
清景无限。
她梦见了谢颐。
一个人的梦,是她心底最私密处的一种泄漏。
十月之夜。
时近夜半。
风声瑟瑟,犹如鼓琴。
但见月色之中,两鹤翩翩振翅自南面而来。
白翅如袍。
雄壮有力。
掠过她的头顶,一路向东。
其实,秋妃很享受那段日子。
她被限制了自由。
但她是多么的不喜欢抛头露面。
她被旧王宠幸。
然而,这又是最大不幸。
那个王,被夜半突至的兵索了命。
她亲眼所见。
平生第一回陪侍君王,却遇见君王被杀。
然后,君王的弟弟即位。
这个王是她当教习女官最爱的学生。
她是谢大将军的侍妾。
谢锜谋逆。
她被戴罪入宫,效力宫中,任诸多王子中的一个的教习女官。
可是,这个学生成了气候,匆忙中坐上了王的宝座。
不仅是宝座。
还是名副其实的针毡。
她不能走。
她走不了。
但她的身份,只能冷居宫中。
她的最好的时光已成流水。
照理她是没有机会了。
可是,那个她教过的学生,却是个念旧与感恩的人。
好吧,既来之则安之。
人世间,最大的莫过于生死。
清寂又如何。
只是,每每深宫寂寞,她会念起那个少年。
穹窿山下,烂漫的桃花每年仍在开。
撷骊阁旁,鹤步安然。
清风放鹤。
谢颐,从来过江洲,就再也没有离开。
要问秋妃的心意,那自然不过是回到江洲。
秋天。
薄雨。
秋妃在小阁子里写词。
回首向来萧萧处,无风无雨亦无晴。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
秋妃与君王有没有情投意合。
传,秋妃暂住小阁,每每君王为琴声吸引。可是,及至槛外,鹤鸣急促。
君王的脚步声来了,又消失了。
又传,其实是秋妃心计,吸引了来,炫琴技。作艳词。
君王被扰其心,却不得近前。
云云。
某一年,有人带进话至宫中,秋妃才知谢大公子居江洲,节衣缩食,勤勉编撰文选。
江洲冬季冷湿,公子有疾。
抱恙苦读。
秋妃再无心弹琴撰词。
鹤再不鸣叫。
相安无事。
秋妃年老色衰,恳求回原籍。
秋妃在路上辗转一年,从草色遥看近却无,到风雪夜归人。
好在,谢大公子没有死。
她等到了他。
生之多艰。
是他们的,有意或无意。
有心或无心。
后来,秋妃回到了江洲。
族人不容。
她也无所谓。
终究人言可畏,你不理,它就是空气。
她回江洲,只为自己的心。
唐老斋经过几十天的卧床,神志清醒了许多。
但舌头还僵直。手不能握笔。
唐念约每天坐在床头,给父亲讲故事。
秋妃的故事不说了。
夏冬的死,彻底摧毁了他。
江洲的秋妃,你上世,上世的上世做了什么。
不是因果报应的吗?
如果你不能庇护后代,又有什么必要去给你争名正名。
不说也罢。
不说也罢。
唐念约点点头说:爸爸,你这样想就对了。
到底,江洲不是我们唐家的谁。
不是祖宗,我们何必劳神去给
分卷阅读254
-
分卷阅读254
贵等闲而过。
秋妃来到了穹窿山,那一年,谢颐还能看清东西,没有失明。
秋妃的来到,给这一座庞大而寂寞的人许多欢笑。
对于秋妃来说,一种走出庭院,观赏自然,倦鸟归林的欢快油然而生。
在她一生的诗作中,这一时期的诗作沧桑老到却意味无穷。
秋妃站在穹窿山半腰的撷骊阁上,观察入神,由近景,推远景,反复品味,笔下传情,一首妙诗娓娓道来:“
柳青桥畔柳烟轻,人士嬉春照水行。几树斜阳摇绝壁,半天归鸟落孤城…………”
一曲未了,谢颐公子在身后击节喝彩。
那年的冬天虽然寒冷异常,但公子与秋妃一起,颇多冬趣。
穹窿山与穹顶山相连,那里的清幽与花木扶疏是出了名的。
秋妃与公子聚集在穹顶山。
公子吟诵道:绿盖一楼山影里,云藏半鹤水声中。
好一个“绿盖一楼山影里,云藏半鹤水声中”。
秋妃久不作词,受公子的感染,随口拈道:
地僻人踪少,
莺啼晓梦残。
窗迎四围绿,
树压一楼寒。
……………………
不等秋妃作完,公子又喝彩:
窗迎四围绿,
树压一楼寒。
两个人呵冻作诗,其乐竟无穷。
秋妃继续吟诗:
山静闻松籁,
亭荒有药栏……
公子,我们何不自己动手盖一座院子?
自己动手盖院子?
秋妃点点头,嗯,我们把房子盖到山下的平地上,这样,省了脚力天天爬山,嗯,就当是书斋别院可好?
那起什么名字呢?
公子来了兴致。
公子刚刚不是作诗道:绿盖一楼山影里,云藏半鹤水声中吗?
半鹤?
半鹤?
嗯,一个“半”字,意境有,就是凄切了些。
那,公子,叫“枕鹤”如何?
枕鹤?
枕鹤,枕鹤,正是应了你刚才的诗句“山静闻松籁,亭荒有药栏”,果然妙。
多少年前,谢大公子第一次来江洲的时候,正值少年。
算得上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江洲在地方官的励精图治下,越来越丰衣足食。
可是,某一年,一场大水袭击了这座古老的城池。
冈岭四合,大水在城中久久不能泄出,富人收拾金银细软逃走了,穷人死伤过半。
这次大水让江洲一蹶不振。
秋妃一家也正是由于这场大水,哥哥刘雨锡参军,父母亲逃难,走散了,直到最后,虽然有史载,一鳞半爪,说到秋妃的父母的行踪,但没有确切的可考。
秋妃在大水后的第二年,跟谢锜大将军北上。
这就是时代背景。
在所有的书录里,人们忘记了这一点。
秋妃如果不跟着谢锜大将军去打仗,她只有饿死。
某朝代的元年。
秋妃记得的,零王与芦王交权,朝代更替。
动荡的社会,居无定所。
可是,十月的某晚,秋妃记得,那一晚明月如霜。
清景无限。
她梦见了谢颐。
一个人的梦,是她心底最私密处的一种泄漏。
十月之夜。
时近夜半。
风声瑟瑟,犹如鼓琴。
但见月色之中,两鹤翩翩振翅自南面而来。
白翅如袍。
雄壮有力。
掠过她的头顶,一路向东。
其实,秋妃很享受那段日子。
她被限制了自由。
但她是多么的不喜欢抛头露面。
她被旧王宠幸。
然而,这又是最大不幸。
那个王,被夜半突至的兵索了命。
她亲眼所见。
平生第一回陪侍君王,却遇见君王被杀。
然后,君王的弟弟即位。
这个王是她当教习女官最爱的学生。
她是谢大将军的侍妾。
谢锜谋逆。
她被戴罪入宫,效力宫中,任诸多王子中的一个的教习女官。
可是,这个学生成了气候,匆忙中坐上了王的宝座。
不仅是宝座。
还是名副其实的针毡。
她不能走。
她走不了。
但她的身份,只能冷居宫中。
她的最好的时光已成流水。
照理她是没有机会了。
可是,那个她教过的学生,却是个念旧与感恩的人。
好吧,既来之则安之。
人世间,最大的莫过于生死。
清寂又如何。
只是,每每深宫寂寞,她会念起那个少年。
穹窿山下,烂漫的桃花每年仍在开。
撷骊阁旁,鹤步安然。
清风放鹤。
谢颐,从来过江洲,就再也没有离开。
要问秋妃的心意,那自然不过是回到江洲。
秋天。
薄雨。
秋妃在小阁子里写词。
回首向来萧萧处,无风无雨亦无晴。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
秋妃与君王有没有情投意合。
传,秋妃暂住小阁,每每君王为琴声吸引。可是,及至槛外,鹤鸣急促。
君王的脚步声来了,又消失了。
又传,其实是秋妃心计,吸引了来,炫琴技。作艳词。
君王被扰其心,却不得近前。
云云。
某一年,有人带进话至宫中,秋妃才知谢大公子居江洲,节衣缩食,勤勉编撰文选。
江洲冬季冷湿,公子有疾。
抱恙苦读。
秋妃再无心弹琴撰词。
鹤再不鸣叫。
相安无事。
秋妃年老色衰,恳求回原籍。
秋妃在路上辗转一年,从草色遥看近却无,到风雪夜归人。
好在,谢大公子没有死。
她等到了他。
生之多艰。
是他们的,有意或无意。
有心或无心。
后来,秋妃回到了江洲。
族人不容。
她也无所谓。
终究人言可畏,你不理,它就是空气。
她回江洲,只为自己的心。
唐老斋经过几十天的卧床,神志清醒了许多。
但舌头还僵直。手不能握笔。
唐念约每天坐在床头,给父亲讲故事。
秋妃的故事不说了。
夏冬的死,彻底摧毁了他。
江洲的秋妃,你上世,上世的上世做了什么。
不是因果报应的吗?
如果你不能庇护后代,又有什么必要去给你争名正名。
不说也罢。
不说也罢。
唐念约点点头说:爸爸,你这样想就对了。
到底,江洲不是我们唐家的谁。
不是祖宗,我们何必劳神去给
分卷阅读254
-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6940/8316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