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十一章 善于心计
推荐阅读: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熊学派的阿斯塔特、娘娘驾到:华妃重生、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兽世娇宠:病弱美人多子多福、诡异入侵,我反杀不过分吧?、名门第一儿媳、领主又红名了、穿成年代文被炮灰的锦鲤原女主、魂殿第一玩家、
皇上顿时眼睛一亮,“你也觉得祝有量不可能杀于筹吗?”
然而杜尘澜却摇了摇头,回道:“臣并无此意!除非查到更多的证据,否则仅凭一人之言,无法辨明真假。臣所指只是此人的供词是否为真,或许多审问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皇上闻言点了点头,倒也没觉得很失望。在情况不明之前,不妄下定论是谨慎的做法。
“那你认为此人所言有虚?可他为何会这么做?难道是想隐瞒什么,又或许是想嫁祸于人?”
杜尘澜闻言挑了挑眉,“那皇上认为于知府弹劾祝大人的折子为真吗?那些奏折呢?至今未见一封,都去了何处?”
说到此处,皇上的脸色便沉了下来,“地方官员的奏折经过各大驿站送往京城,此事乃是通政司的职权。如今奏折不见了,通政司官员皆言不知,然而每个月通政司都必须去驿站核实,一句不知便能揭过此事?此事通政司脱不了干系,这些人简直无能至极!”
杜尘澜点了点头,确实无能!不过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疏于职守。
“那左通政侯周云,淮南府等地方官府的折子,正是他负责,那些折子如今的去处,他应该清楚才对。奏折进了通政司,他还能推脱得了?可偏偏此人嘴硬,实在撬不开他的嘴。”
皇上怒不可遏,大理寺真是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杜尘澜闻言就是一愣,难怪侯周云到现在还未回府,原来是皇上将其关入大理寺了,然而宫外却无半点风声传出。
“就怕会屈打成招。”杜尘澜微微蹙眉,于筹一共上奏六封,难道最后都要现世?可他却觉得不可能,毕竟之前于筹没投靠摄政王,那些奏折的内容也不一定会是弹劾祝有量的。
“他不肯说,也只有大刑伺候了。朕倒是没想到,侯周云竟然还是个硬骨头,也不知他到底在硬抗什么。”皇上对这样的人很是头疼,这样的忠心,难道不应该是对朝廷吗?
“或许是有把柄在旁人手中吧!不过皇上也无需着急,或许奏折马上就要出现了,还是再等等吧!”杜尘澜笃定地道。
这是计划中的一环,少了那封弹劾的奏折,那计划就不完美了。
皇上突然定定地看了杜尘澜一眼,这么短的时间内,杜尘澜已经将此事分析透彻了?
他不得不承认,杜尘澜对时政的敏锐要比朝中那些官员都强。然而让他十分惋惜的是,此人却是顾玄瑧之子。
如今杜尘澜还肯助他吗?没了孔德政,杜尘澜还肯助他吗?皇上突然觉得有些心酸。
“你是说于筹,与幕后之人勾结在一起了?”皇上其实与杜尘澜所见略同,在这朝中,或许也只有杜尘澜能在这么短时间内与他想到一块儿去。
“正是!”杜尘澜这次回答倒是干脆,他也看出皇上的心思了。
“朕要保祝有量!”皇上走至杜尘澜身前不远,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强硬,眼神十分坚定。
杜尘澜起身,“如今所有罪证都指向祝大人,形势对他十分不利,要保他谈何容易?皇上可曾想过,若他们弹劾的这些,的确是祝大人所为呢?那皇上还要保他吗?”
杜尘澜的目光与皇上对上,“听闻他之前还想与淮安侯府结亲,说明他已经有了异心,皇上还要保他吗?”
皇上不知不觉被杜尘澜的眼神所震慑,他在黝黑的双目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这一瞬间,他突然想到了顾玄瑧,他心中一慌,立刻别开了眼。
“朕要保他!”皇上坚定的道。
“在百姓和江山面前,他是谁的派系并不重要。正是因为他将两淮盐道治理得很好,朕才会力保他连续两任待在此位。你还年少,不知盐道中有多少腌臜事。那些人为了这份暴利,便可铤而走险。其中艰险,无法想象。从前朝至本朝,死在盐道上的官员不下百人。”
皇上深深叹了口气,“弹劾的那些罪名算得了什么?在其位,本就不可能不染一尘,否则祝有量又是如何活到今日的?只要能掌舵,不迷失方向,朕觉得都情有可原。”
此刻杜尘澜倒是有些怔楞了,此刻皇上的情绪看起来不似作假,这番话应该是皇上的心里话。
“因此,朕要保他,为了百姓!你知道盐在百姓家中,都是舍不得浪费的吗?朕幼时曾陪父皇微服私访过一回,那时见过百姓做饭,他们只舍得沾点盐花给菜调味。据说皇祖父在之时,盐比现在还要珍贵得多。这是每日的必须之物,倘若祝有量出了事,这朝中还有谁能在短时间内稳住那些盐商和盐官?”
皇上此刻眼中突然有了泪意,“朕愧对列祖列宗,自继位以来,不说百姓安居乐业,朕连内忧外患都没解除,如今还要受朝中那些人掣肘,连真正的亲政都做不到。”
杜尘澜突然哑口无言,他突然明白孔德政对皇上的评价,这是位仁君。
在危及百姓和江山社稷之时,在大是大非面前,皇上的胸怀是宽广的。不得不说,他此刻心中的确有些触动的。
周绵缩在御书房内的一角,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没存在感。他也不知皇上为何会突然这般感性,他一个太监,叫他听见了好吗?
杜尘澜转头,却不妨看见缩成一团的周绵,不禁心中一震,刚才他是心软了吗?
杜尘澜的脑子顿时清醒了大半,看来他之前猜得没错,皇上的确善于攻心计。
当年生父是否也如他这般,被皇上所蒙蔽,甘愿为皇上赴死?不!他不是生父,自然不可能被皇上蒙蔽。
连背叛皇上的祝有量,皇上都能放其一马,那生父呢?忠心耿耿的生父,对皇位从未起过觊觎之心,皇上又为何不能放生父一马?
“皇上切勿妄自菲薄,如今朝中之事皆是前朝遗留的隐患。皇上忧国忧民,乃是一位明君。相信大郡朝在皇上的统治之下,定会成就太平盛世。”
杜尘澜表现得很惶恐,连忙宽宥道。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话,不过也知道杜尘澜的性子的确冷静自持,是个办大事的人。
然而杜尘澜却摇了摇头,回道:“臣并无此意!除非查到更多的证据,否则仅凭一人之言,无法辨明真假。臣所指只是此人的供词是否为真,或许多审问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皇上闻言点了点头,倒也没觉得很失望。在情况不明之前,不妄下定论是谨慎的做法。
“那你认为此人所言有虚?可他为何会这么做?难道是想隐瞒什么,又或许是想嫁祸于人?”
杜尘澜闻言挑了挑眉,“那皇上认为于知府弹劾祝大人的折子为真吗?那些奏折呢?至今未见一封,都去了何处?”
说到此处,皇上的脸色便沉了下来,“地方官员的奏折经过各大驿站送往京城,此事乃是通政司的职权。如今奏折不见了,通政司官员皆言不知,然而每个月通政司都必须去驿站核实,一句不知便能揭过此事?此事通政司脱不了干系,这些人简直无能至极!”
杜尘澜点了点头,确实无能!不过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疏于职守。
“那左通政侯周云,淮南府等地方官府的折子,正是他负责,那些折子如今的去处,他应该清楚才对。奏折进了通政司,他还能推脱得了?可偏偏此人嘴硬,实在撬不开他的嘴。”
皇上怒不可遏,大理寺真是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杜尘澜闻言就是一愣,难怪侯周云到现在还未回府,原来是皇上将其关入大理寺了,然而宫外却无半点风声传出。
“就怕会屈打成招。”杜尘澜微微蹙眉,于筹一共上奏六封,难道最后都要现世?可他却觉得不可能,毕竟之前于筹没投靠摄政王,那些奏折的内容也不一定会是弹劾祝有量的。
“他不肯说,也只有大刑伺候了。朕倒是没想到,侯周云竟然还是个硬骨头,也不知他到底在硬抗什么。”皇上对这样的人很是头疼,这样的忠心,难道不应该是对朝廷吗?
“或许是有把柄在旁人手中吧!不过皇上也无需着急,或许奏折马上就要出现了,还是再等等吧!”杜尘澜笃定地道。
这是计划中的一环,少了那封弹劾的奏折,那计划就不完美了。
皇上突然定定地看了杜尘澜一眼,这么短的时间内,杜尘澜已经将此事分析透彻了?
他不得不承认,杜尘澜对时政的敏锐要比朝中那些官员都强。然而让他十分惋惜的是,此人却是顾玄瑧之子。
如今杜尘澜还肯助他吗?没了孔德政,杜尘澜还肯助他吗?皇上突然觉得有些心酸。
“你是说于筹,与幕后之人勾结在一起了?”皇上其实与杜尘澜所见略同,在这朝中,或许也只有杜尘澜能在这么短时间内与他想到一块儿去。
“正是!”杜尘澜这次回答倒是干脆,他也看出皇上的心思了。
“朕要保祝有量!”皇上走至杜尘澜身前不远,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强硬,眼神十分坚定。
杜尘澜起身,“如今所有罪证都指向祝大人,形势对他十分不利,要保他谈何容易?皇上可曾想过,若他们弹劾的这些,的确是祝大人所为呢?那皇上还要保他吗?”
杜尘澜的目光与皇上对上,“听闻他之前还想与淮安侯府结亲,说明他已经有了异心,皇上还要保他吗?”
皇上不知不觉被杜尘澜的眼神所震慑,他在黝黑的双目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这一瞬间,他突然想到了顾玄瑧,他心中一慌,立刻别开了眼。
“朕要保他!”皇上坚定的道。
“在百姓和江山面前,他是谁的派系并不重要。正是因为他将两淮盐道治理得很好,朕才会力保他连续两任待在此位。你还年少,不知盐道中有多少腌臜事。那些人为了这份暴利,便可铤而走险。其中艰险,无法想象。从前朝至本朝,死在盐道上的官员不下百人。”
皇上深深叹了口气,“弹劾的那些罪名算得了什么?在其位,本就不可能不染一尘,否则祝有量又是如何活到今日的?只要能掌舵,不迷失方向,朕觉得都情有可原。”
此刻杜尘澜倒是有些怔楞了,此刻皇上的情绪看起来不似作假,这番话应该是皇上的心里话。
“因此,朕要保他,为了百姓!你知道盐在百姓家中,都是舍不得浪费的吗?朕幼时曾陪父皇微服私访过一回,那时见过百姓做饭,他们只舍得沾点盐花给菜调味。据说皇祖父在之时,盐比现在还要珍贵得多。这是每日的必须之物,倘若祝有量出了事,这朝中还有谁能在短时间内稳住那些盐商和盐官?”
皇上此刻眼中突然有了泪意,“朕愧对列祖列宗,自继位以来,不说百姓安居乐业,朕连内忧外患都没解除,如今还要受朝中那些人掣肘,连真正的亲政都做不到。”
杜尘澜突然哑口无言,他突然明白孔德政对皇上的评价,这是位仁君。
在危及百姓和江山社稷之时,在大是大非面前,皇上的胸怀是宽广的。不得不说,他此刻心中的确有些触动的。
周绵缩在御书房内的一角,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没存在感。他也不知皇上为何会突然这般感性,他一个太监,叫他听见了好吗?
杜尘澜转头,却不妨看见缩成一团的周绵,不禁心中一震,刚才他是心软了吗?
杜尘澜的脑子顿时清醒了大半,看来他之前猜得没错,皇上的确善于攻心计。
当年生父是否也如他这般,被皇上所蒙蔽,甘愿为皇上赴死?不!他不是生父,自然不可能被皇上蒙蔽。
连背叛皇上的祝有量,皇上都能放其一马,那生父呢?忠心耿耿的生父,对皇位从未起过觊觎之心,皇上又为何不能放生父一马?
“皇上切勿妄自菲薄,如今朝中之事皆是前朝遗留的隐患。皇上忧国忧民,乃是一位明君。相信大郡朝在皇上的统治之下,定会成就太平盛世。”
杜尘澜表现得很惶恐,连忙宽宥道。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话,不过也知道杜尘澜的性子的确冷静自持,是个办大事的人。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72209/212970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