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昏沉又来了
推荐阅读:我父刘玄德、洪荒:云梦大蛇、我的谍战日记、我的谍战岁月、北辰剑宗掌门秘录、桃花山刘家修仙传、从收服狐仙开始万仙来朝、夫人,请尊重我的职业、我在乱世词条修仙、零界使徒、
拒绝美女的诱惑,你可以假装没看见。要让散乱的念头消失,就别跟着它跑。
按刘大哥的说话,有念头来了,马上警觉,按观想的要求,继续观想。这个过程虽然总处在斗争中,但是,也不是那么痛苦。
适应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个特点。这个特点,让我觉得是个大秘密,于是去咨询刘大哥的意见。
“刘大哥,我发现,不管什么念头来了,只要你不在意它,它就会自然消失。你没有企图心,它就不影响你的心情,对不对呢?”
他哈哈大笑起来:“企图心,兄弟,这个词用得好。比如大美女来了,她是皇帝的女人,你根本没痴心妄想亲近她,那么,你就不会烦恼,如同看过一个美丽的图像,从你面前走过。走得不留下痕迹,如同再别康桥。”
刘大哥还是个文艺青年呐,居然把诗歌美女都联系起来说。不过,平心而论,文大姐年轻时,也算得美女了。但我更在意他意境中的含义,并不联想文大姐曾经的漂亮,因为我没有企图心。
我说到:“是不是这一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对,所有的念头,都没有必然的根基,它为什么来?你莫管它。它为什么走?你也莫管它。你发现没有,它如浮光掠影,根本不值得你重视的,对不对?”
“对啊,如果我不重视它,它就不会影响我的情绪。”
“这只是第一步,它不仅不影响你的情绪,而且还有一个大秘密,你如此修行下去,终将发现。”
“什么秘密?”
“其实,万法皆空,这个体验,在你对念头的观察中,就可以找到影子了。你想过没有,万物在你头脑中形成的形象和概念,只要你不在意它,或者不追随它。你仔细冷静地观察它,看它是怎么来的,怎么走的,你会发现,根本没道理。既没有固定的性质,也没有固定的规律,那用佛家术语来讲,是不是空呢?”
我想了想,这跟佛教对空的定义,差不多啊。我点了点头。
“有一个法门,就是让你观心。”刘大哥说到:“就是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看念头是如何生灭的。不要求你控制它、禁止它,也不要求你追随它、理解它。只是如同旁观者一样,你观察自己心中出现的念头,你就渐渐明白其中的情况了。”
这大概属于第三视角,或者属于上帝视角。比如写小说的,作者爱用第三人称来写,因为这可以用全能的上帝视角来描写,可以多角度多人物,以网状的形式,开展一个个复杂的故事,形成小说的整体性,并在这网状出,突出你所需要的主题。
《儒林外史》是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其文笔功底,体现在它网状结构的叙事之中,这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叙事,必须以上帝视角,才能够完成。所以,他的主人公,全是以第三人称展开的。
那么,是不是有个这逻辑,以第三者的旁观视角来观察自己的内心,就会达到冷静全面的效果呢?如同上帝那样,洞察自己的一切?此时,观察的主体是我,客体是我心中出现的念头,仿佛也是我。主客不分,还叫什么观察呢?
我问到:“这是不是有点纠结呢?我观察我自己,能行吗?”
“你没试过,怎么知道行不行?况且,我试过,我知道可以,你猜,是你的推理错了,还是我错了?”
当然,刘大哥神智正常,思维清晰,并且我可以确定,他不会骗我。他亲身经历的事,肯定是实践了。如果打理与实践不对应,那只能是推理有误,不能责怪实践。
“那我的推理,究竟错在哪里呢?”我很不理解,如果不借助镜子,我怎么可以看得到自己的脸。主体与客体的混淆,怎么叫它是清楚的观察?
“从推理上来说,你最主要的错误,是把两个我,搞混淆了。那个产生念头的我,与冷静观察的我,不是一个我。虽然它都是你的意识,但层次完全不同。如同你看你的手指,都是你的一部分,但,完全可以观察的。人的心,有多个层次,经典里都有描述。我们暂时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真心和妄心。我们借假修真的时候,可以暂时把那些念头当成妄心,把能够观察的这个心,当成是真心。建立一个真妄的概念。当然,这只是训练,不是究竟。”
我就更不懂了,一个人好几个心理层次,这在心理学上,没说过啊。我问到:“什么叫妄心,什么叫真心,你得给我打个比方,我确定没接触过这类理论和实践。”
“从佛教的理论来说,我们所有的心,都是真妄不二的,真心也就等于妄心,这个你试着理解一下?”
我将自己的理解,详细地说了一下。我大概觉得,假如整个心,如同我的身心一样,都属于我。那么强行区别它,真心就如同我的意识,妄心就如同我的手指。当然能够观察。但从终究意义上讲,这都是我的一部分。
“你打了个比方,也不算很错。所有妄,都是相对于真来说的,如果没有真,哪有妄呢?”刘大哥这样说,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真是思维的高手。
“对对对,没有妄,就没有真。哲学上,讲得通。”
“真妄本是一体的,如同硬币的两面。但我们实践中,并不能实际体会到。如果我们在实践中这样想,就会出现是非不分,处于傻瓜的状态。”
格物致知,格,就得区分,没有区分地对待事物,就会陷入不可知论。
“这种心的训练,是让我们先在心的层次上,学会区分真妄,那些念头是妄,而能够观察的第三视角是真。这只是第一步,当进入更深层次,你会发现,那个原先的真,也是空的。一步步空下去,最后达到明空的境界。一真法界就会展开,而一真法界,就没有真妄之分了。当然,我也只是说说理论思路,我本人也没达到。”
好吧,我就按他的说法,继续进行打坐的实践。只是观想自己的莲花,如果出现其它念头,尽量不去注意它,让它自己跑掉。过了好几天,渐渐地,这些念头影响程度比较低了,人也渐渐从烦恼和焦急中,平静了些。
但此时,却发生了第二种情况,就是昏沉。
当一切念头都不注视它时,就如同在自己的视野里,或者自己分辨的能力里,蒙上了一层纱,世界和心绪变得模糊起来,这种模糊的后果是,念头淡了,而观想也淡了。
我发觉,打坐中,我居然睡着了。或者说,到了某种接近睡眠的状态。我读过经典,知道,这种情况,叫做昏沉。
求教于刘大哥,他说:“昏沉是大部分人必须经历的状态,我们都经历过。要知道,昏沉的根本原因,是无明。而无明,是我们不得解脱的根本原因。所有佛教徒的成就,都是智慧的成就。所谓智慧,就是破除无明的状态。”
“还是跟你打比方吧。”刘大哥已经习惯先给我讲理论,然后再打比方的办法,因为我这样好接受。以前,我是比较讨厌打比方的,因为总觉得,那是对那些不懂概念和定义的人的办法,对聪明人来说,打比方没必要。
我不是不聪明,但在这深奥的佛学理论和实践中,我又显得太笨。我明白了,什么叫开智慧的境界。以我这种中上之资的人来说,尚且不能理解它的基本概念,可见它最深奥的教法,得是多么聪明的人才听得懂。那说出这些理论的人,得是超级的聪明。
“我们还是以水来作比喻。没有巨大的波浪和翻腾的水流,你就能够清楚的看见世界了吗?没那么简单,因为,你的水,其实是浑的,没有什么倒影的功能。浑水中的泥沙,就是你的念头,你不重视它,但它依然存在。按初学佛的人来说,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杂念,已经很了不起了。”
他继续说到:“越是聪明的人,初学佛时,杂念就越多。但是,自己不要企图去压服这些杂念,因为任何棍子和刀剑都征服不了浑浊。该如何应对这个情况呢?”
我答到:“安静下来,让它慢慢沉淀。”
“对,你的情况,就是没有真正的安静的决心。”
我决心不够,这不可能吧。为了学佛,我几乎抛弃了家庭和身体的快乐,来到这个偏远的地方,怎么说我决心不大呢?
“安静的决心,不是让你,任凭妄想起伏,不去重视它,也不叫安心。安心的初步,是死死抱住你的观想,反复拉回,努力让观想成为习惯。这是个笨办法,但要让一个聪明人变笨,是很难的,除非。”
到了这里,他突然卖个关子,不往下说了。我却急得不得了,赶紧问到:“除非什么,你就直说。”
“除非,你有向死求生的心。痛念生死,觉时光之短暂。发心向道,看宇宙之无穷。”
他居然来了一句对联,工整且意味丰富,我不得不说,这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在我之上。
“也许你从哲学上,已经有这个意识。人的生命,不管是从空间的广度,还是时间的长度来说,与无限的宇宙相比,都如电光火石一般短暂狭小。也许你从身边人的事例来看,你也会发现,一切都在改变,生老病死,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经常突然发生。”
他说到我心坎上去了。我的父亲,在我没有见证的情况下突然死去,因为一只羊,太没道理。我的母亲,突然倒下,在一切抢救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我也没能够延长她的生命。
“这种最普遍的生命现象,是人类烦恼的根本原因。当年佛陀也是看到生老病死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才发心,要找出世间的大道,这才出家,寻找真理。所有修习佛教的成就者,最初都是这种真理的追求者。”
他继续说到:“为什么要拼命追求这个真理?佛陀可以一个人孤独地忍受雪山之苦六年时间?因为生死的逼迫,让人不得不抓住一切努力,来破解它。所以,不管是念佛还是打坐,只要你修行,最初的信仰,就来自痛苦的逼迫。当你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痛苦,当你企图努力摆脱它时,你的道心就坚固了。”
我理解,这种对生死的决心,我还不够痛彻,所以,有时在打坐时,有点得过且过的心态,还自我安慰,这种心态是一种超脱。
“古人讲: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这种向死而生的勇气,以哀兵必胜的态度,才有可能从生死轮回的牢笼中冲出来,成就超脱的大道。如果你连抱住一个观想的决心都没有,能够成就什么呢?”
此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大惭愧。我这种态度和决心,甚至赶不上妍子,她都知道,要用自己尽可能的时间和努力,追求解脱。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不相信它。我教给你的观想,你有可能在心底里认为,这也只不过是一种妄想。”
对啊,我经常怀疑,凭空想象的东西,值得我那么努力地记住它吗?我有时甚至怀疑,这种办法,是不是有点傻?
刘哥当然看出了我的心理活动,如果不是他的智慧过人,那就是他也经历过这个怀疑的过程。
“怀疑本身没有错,因为最大的成就,往往来自最大的怀疑。比如禅宗参话头,就是一个巨大的怀疑和问题,比如有一个话头是:我是谁?这就是自己怀疑自己,这个巨大的问题横亘在你的思想中,集中了你的全部注意力和热情,直到有一个,你的头脑中只有这个问题了。”
“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我问到。
“我没认真学过这个法门,我想,那大概是有点痴呆傻的状态。可以说是,整个心思都只有这个疑问了,为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除这个念头以外,对其它事情,完全就心不在焉。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触发因素,或者听到一个声音,或者受到某个刺激,突然灵光一现,智慧被触发,大放光明,开智慧了。”
我读过这种故事,有个和尚是听到剖竹子的声音开悟的,有个女居士,是炸油条时,那油锅的声音而开悟。而著名的虚老和尚,按他的自述,他是因为打坐后,别人给他倒开水,开水烫了手,自己失手茶杯掉地上摔碎的那一刹那,光明现前。
“我说过,在没有开悟前,我们所有的信仰,都可以说是迷信。我们所有的观想,都可以说是假的。我们死都不怕,还怕上这个当吗?你没试过,怎么知道,这是上当呢?”
我怕我还不明白,就打比方。“你试着想想这个场景,后面一团火烧起来了,向你越逼越近,你必须过了这条河才有求生的机会。那么,这河上,只有一根看起来不太牢固的独木桥,你过还是不过?”
“当然要过,起码得试一试,不然,等死吗?”
“对了,此时,你根本不会去猜测去考察去验证,这个独木桥是否牢固,是不是别人设的陷井,你走上去,是不是桥会断掉,或者自己失足脚入深水之中。你想都不会想,对不对?”
“当然。”
“这就是了。死亡是必然发生的,而且在突然的时间,在你短短的人生,这是很少的可以确定的事。就如同那火过来,必然会烧死你一样。前面有条求生之路,哪怕有危险,毕竟还有生的希望,机率再小,你都得全神贯注地试一试,对不对,全神贯注。”
他重复了那个词,我知道,这是他强调的重心。
“所有事情,都有全神贯注的状态,这是做事有效率的基础。而一真法界,先别管真与不真,起码你先得达到一的境界,对不对?”
他这一说,我倒是明白了。我们做任何事情时,如果保持高度的专注度,就有效率。这就像是打靶时的瞄准,这叫有知有觉的瞄准,不知不觉地击发。因为瞄准是很难的事,人的心必须在这个视线上高度集中,靶心与准星与缺口之间的三点一线,必须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连呼吸都要减弱甚至停止,而击发,却不能耗费你过多的注意力,只是按习惯预压板机,然后缓慢地向后扣就行了。注意力在视线瞄准上,至于板机何时到位,枪何时响,你不用关心。这样,就可以确保良好的射击成绩。
如果你一边瞄准,一边想,板机到位了吗?什么时候枪响呢?枪响后,子弹上不上得了靶呢?那么,你的成绩,一定是很差的。
读书也一样,除了花时间,要提高效率,只有保持高度的专注度,才能够得到好成绩。
“当然,这种对观想的专注,并不是让你使劲想,让你痛苦地努力。凡是过于痛苦的事,都是不能够长久的。违反人性的东西,很难让人坚持下来,这也是佛陀放弃一味苦行的原因。”
“是苦行有什么不对吗?”
“倒不是不对,历史上有很多苦行得道的人物。比如大迦叶,他就是最其名的苦行僧人,成为佛陀的大弟子。比如有一个法门叫律宗,弘一法师就是这个宗派的,也是以苦行为主,他也成就了。但是,一味的苦行,只适合少部分人,不利于佛教的推广。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苦行不适合你,总有一款是你的菜。佛陀本人推行的,是中道。”
我不想让他讲这么多理论,这个我消化不了。我说到:“刘大哥,关于中道,我知道是一个高深的理论。但是,我在观想中,该如何落实呢?”
“问得好,小庄,你有那种意思了。”刘大哥的夸赞,我不知道是在给我信心呢,还是客气,总之,我有点不好意思。
“你应该读过《道德经》吧?”
“读过啊,道家的理论,难道与佛教也是相同的吗?”
“至少在基础部分,有大量类似的地方。因为世界的终极真理只有一个,这两种宗教都是在追求终极真理的,所以在大方向上,肯定有一致性,只是结果有差异而已。在用心的问题上,老子说了一句说,应该好理解。”
他强调了四个字:“绵绵若存。”然后解释到:“就是始终有它,不丢失它。但也不要故意瞪大眼睛来看它,不要忘记它就行。在禅宗里有四个字,叫有寻有伺,寻是找回,如同你的杂念起来后,马上意识到,要有观想,找回观想,就是寻。伺是等待观察的意思,如灵猫捕鼠,保持视线而已,并不冲动地,试图抓住它。因为,所有观想也不过是个念头,本质也是空的。如果你越想抓住它,就越让你失望。”
对,我有这个感受,我想头顶的莲花,里面的观音,究竟是什么颜色的,究竟是平静还是微笑,当时我这样一想,反而,菩萨的形象却变模糊了,甚至丢失了。
“当然,昏沉和睡觉,也是一种生理现象,你如果方法对头,也是可以从生理上解决的。”
我一听,这可有把握了,生理的东西,具体而实用。
“你这几天用功,我知道的,太过用力。白天晚上都在搞。其实,你没休息好的时候,就不要勉强打坐。如果想睡觉,就安心睡一觉,等头脑清醒了,再起来打坐。”
我也是,想在刘大哥的指导下,进步快一点。再加上,这几天没事干,不如安心打坐,所以,次数多了点,时间长了点。
“凡是生理的东西,都可以用呼吸来影响它。我给你说过,人的生命,甚至生死,只不过是一呼一吸间的事。昏沉这个现象产生了,也可以用一种呼吸方法来解决,其实是很简单的办法。”
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按刘大哥的说话,有念头来了,马上警觉,按观想的要求,继续观想。这个过程虽然总处在斗争中,但是,也不是那么痛苦。
适应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个特点。这个特点,让我觉得是个大秘密,于是去咨询刘大哥的意见。
“刘大哥,我发现,不管什么念头来了,只要你不在意它,它就会自然消失。你没有企图心,它就不影响你的心情,对不对呢?”
他哈哈大笑起来:“企图心,兄弟,这个词用得好。比如大美女来了,她是皇帝的女人,你根本没痴心妄想亲近她,那么,你就不会烦恼,如同看过一个美丽的图像,从你面前走过。走得不留下痕迹,如同再别康桥。”
刘大哥还是个文艺青年呐,居然把诗歌美女都联系起来说。不过,平心而论,文大姐年轻时,也算得美女了。但我更在意他意境中的含义,并不联想文大姐曾经的漂亮,因为我没有企图心。
我说到:“是不是这一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对,所有的念头,都没有必然的根基,它为什么来?你莫管它。它为什么走?你也莫管它。你发现没有,它如浮光掠影,根本不值得你重视的,对不对?”
“对啊,如果我不重视它,它就不会影响我的情绪。”
“这只是第一步,它不仅不影响你的情绪,而且还有一个大秘密,你如此修行下去,终将发现。”
“什么秘密?”
“其实,万法皆空,这个体验,在你对念头的观察中,就可以找到影子了。你想过没有,万物在你头脑中形成的形象和概念,只要你不在意它,或者不追随它。你仔细冷静地观察它,看它是怎么来的,怎么走的,你会发现,根本没道理。既没有固定的性质,也没有固定的规律,那用佛家术语来讲,是不是空呢?”
我想了想,这跟佛教对空的定义,差不多啊。我点了点头。
“有一个法门,就是让你观心。”刘大哥说到:“就是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看念头是如何生灭的。不要求你控制它、禁止它,也不要求你追随它、理解它。只是如同旁观者一样,你观察自己心中出现的念头,你就渐渐明白其中的情况了。”
这大概属于第三视角,或者属于上帝视角。比如写小说的,作者爱用第三人称来写,因为这可以用全能的上帝视角来描写,可以多角度多人物,以网状的形式,开展一个个复杂的故事,形成小说的整体性,并在这网状出,突出你所需要的主题。
《儒林外史》是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其文笔功底,体现在它网状结构的叙事之中,这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叙事,必须以上帝视角,才能够完成。所以,他的主人公,全是以第三人称展开的。
那么,是不是有个这逻辑,以第三者的旁观视角来观察自己的内心,就会达到冷静全面的效果呢?如同上帝那样,洞察自己的一切?此时,观察的主体是我,客体是我心中出现的念头,仿佛也是我。主客不分,还叫什么观察呢?
我问到:“这是不是有点纠结呢?我观察我自己,能行吗?”
“你没试过,怎么知道行不行?况且,我试过,我知道可以,你猜,是你的推理错了,还是我错了?”
当然,刘大哥神智正常,思维清晰,并且我可以确定,他不会骗我。他亲身经历的事,肯定是实践了。如果打理与实践不对应,那只能是推理有误,不能责怪实践。
“那我的推理,究竟错在哪里呢?”我很不理解,如果不借助镜子,我怎么可以看得到自己的脸。主体与客体的混淆,怎么叫它是清楚的观察?
“从推理上来说,你最主要的错误,是把两个我,搞混淆了。那个产生念头的我,与冷静观察的我,不是一个我。虽然它都是你的意识,但层次完全不同。如同你看你的手指,都是你的一部分,但,完全可以观察的。人的心,有多个层次,经典里都有描述。我们暂时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真心和妄心。我们借假修真的时候,可以暂时把那些念头当成妄心,把能够观察的这个心,当成是真心。建立一个真妄的概念。当然,这只是训练,不是究竟。”
我就更不懂了,一个人好几个心理层次,这在心理学上,没说过啊。我问到:“什么叫妄心,什么叫真心,你得给我打个比方,我确定没接触过这类理论和实践。”
“从佛教的理论来说,我们所有的心,都是真妄不二的,真心也就等于妄心,这个你试着理解一下?”
我将自己的理解,详细地说了一下。我大概觉得,假如整个心,如同我的身心一样,都属于我。那么强行区别它,真心就如同我的意识,妄心就如同我的手指。当然能够观察。但从终究意义上讲,这都是我的一部分。
“你打了个比方,也不算很错。所有妄,都是相对于真来说的,如果没有真,哪有妄呢?”刘大哥这样说,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真是思维的高手。
“对对对,没有妄,就没有真。哲学上,讲得通。”
“真妄本是一体的,如同硬币的两面。但我们实践中,并不能实际体会到。如果我们在实践中这样想,就会出现是非不分,处于傻瓜的状态。”
格物致知,格,就得区分,没有区分地对待事物,就会陷入不可知论。
“这种心的训练,是让我们先在心的层次上,学会区分真妄,那些念头是妄,而能够观察的第三视角是真。这只是第一步,当进入更深层次,你会发现,那个原先的真,也是空的。一步步空下去,最后达到明空的境界。一真法界就会展开,而一真法界,就没有真妄之分了。当然,我也只是说说理论思路,我本人也没达到。”
好吧,我就按他的说法,继续进行打坐的实践。只是观想自己的莲花,如果出现其它念头,尽量不去注意它,让它自己跑掉。过了好几天,渐渐地,这些念头影响程度比较低了,人也渐渐从烦恼和焦急中,平静了些。
但此时,却发生了第二种情况,就是昏沉。
当一切念头都不注视它时,就如同在自己的视野里,或者自己分辨的能力里,蒙上了一层纱,世界和心绪变得模糊起来,这种模糊的后果是,念头淡了,而观想也淡了。
我发觉,打坐中,我居然睡着了。或者说,到了某种接近睡眠的状态。我读过经典,知道,这种情况,叫做昏沉。
求教于刘大哥,他说:“昏沉是大部分人必须经历的状态,我们都经历过。要知道,昏沉的根本原因,是无明。而无明,是我们不得解脱的根本原因。所有佛教徒的成就,都是智慧的成就。所谓智慧,就是破除无明的状态。”
“还是跟你打比方吧。”刘大哥已经习惯先给我讲理论,然后再打比方的办法,因为我这样好接受。以前,我是比较讨厌打比方的,因为总觉得,那是对那些不懂概念和定义的人的办法,对聪明人来说,打比方没必要。
我不是不聪明,但在这深奥的佛学理论和实践中,我又显得太笨。我明白了,什么叫开智慧的境界。以我这种中上之资的人来说,尚且不能理解它的基本概念,可见它最深奥的教法,得是多么聪明的人才听得懂。那说出这些理论的人,得是超级的聪明。
“我们还是以水来作比喻。没有巨大的波浪和翻腾的水流,你就能够清楚的看见世界了吗?没那么简单,因为,你的水,其实是浑的,没有什么倒影的功能。浑水中的泥沙,就是你的念头,你不重视它,但它依然存在。按初学佛的人来说,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杂念,已经很了不起了。”
他继续说到:“越是聪明的人,初学佛时,杂念就越多。但是,自己不要企图去压服这些杂念,因为任何棍子和刀剑都征服不了浑浊。该如何应对这个情况呢?”
我答到:“安静下来,让它慢慢沉淀。”
“对,你的情况,就是没有真正的安静的决心。”
我决心不够,这不可能吧。为了学佛,我几乎抛弃了家庭和身体的快乐,来到这个偏远的地方,怎么说我决心不大呢?
“安静的决心,不是让你,任凭妄想起伏,不去重视它,也不叫安心。安心的初步,是死死抱住你的观想,反复拉回,努力让观想成为习惯。这是个笨办法,但要让一个聪明人变笨,是很难的,除非。”
到了这里,他突然卖个关子,不往下说了。我却急得不得了,赶紧问到:“除非什么,你就直说。”
“除非,你有向死求生的心。痛念生死,觉时光之短暂。发心向道,看宇宙之无穷。”
他居然来了一句对联,工整且意味丰富,我不得不说,这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在我之上。
“也许你从哲学上,已经有这个意识。人的生命,不管是从空间的广度,还是时间的长度来说,与无限的宇宙相比,都如电光火石一般短暂狭小。也许你从身边人的事例来看,你也会发现,一切都在改变,生老病死,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经常突然发生。”
他说到我心坎上去了。我的父亲,在我没有见证的情况下突然死去,因为一只羊,太没道理。我的母亲,突然倒下,在一切抢救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我也没能够延长她的生命。
“这种最普遍的生命现象,是人类烦恼的根本原因。当年佛陀也是看到生老病死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才发心,要找出世间的大道,这才出家,寻找真理。所有修习佛教的成就者,最初都是这种真理的追求者。”
他继续说到:“为什么要拼命追求这个真理?佛陀可以一个人孤独地忍受雪山之苦六年时间?因为生死的逼迫,让人不得不抓住一切努力,来破解它。所以,不管是念佛还是打坐,只要你修行,最初的信仰,就来自痛苦的逼迫。当你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痛苦,当你企图努力摆脱它时,你的道心就坚固了。”
我理解,这种对生死的决心,我还不够痛彻,所以,有时在打坐时,有点得过且过的心态,还自我安慰,这种心态是一种超脱。
“古人讲: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这种向死而生的勇气,以哀兵必胜的态度,才有可能从生死轮回的牢笼中冲出来,成就超脱的大道。如果你连抱住一个观想的决心都没有,能够成就什么呢?”
此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大惭愧。我这种态度和决心,甚至赶不上妍子,她都知道,要用自己尽可能的时间和努力,追求解脱。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不相信它。我教给你的观想,你有可能在心底里认为,这也只不过是一种妄想。”
对啊,我经常怀疑,凭空想象的东西,值得我那么努力地记住它吗?我有时甚至怀疑,这种办法,是不是有点傻?
刘哥当然看出了我的心理活动,如果不是他的智慧过人,那就是他也经历过这个怀疑的过程。
“怀疑本身没有错,因为最大的成就,往往来自最大的怀疑。比如禅宗参话头,就是一个巨大的怀疑和问题,比如有一个话头是:我是谁?这就是自己怀疑自己,这个巨大的问题横亘在你的思想中,集中了你的全部注意力和热情,直到有一个,你的头脑中只有这个问题了。”
“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我问到。
“我没认真学过这个法门,我想,那大概是有点痴呆傻的状态。可以说是,整个心思都只有这个疑问了,为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除这个念头以外,对其它事情,完全就心不在焉。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触发因素,或者听到一个声音,或者受到某个刺激,突然灵光一现,智慧被触发,大放光明,开智慧了。”
我读过这种故事,有个和尚是听到剖竹子的声音开悟的,有个女居士,是炸油条时,那油锅的声音而开悟。而著名的虚老和尚,按他的自述,他是因为打坐后,别人给他倒开水,开水烫了手,自己失手茶杯掉地上摔碎的那一刹那,光明现前。
“我说过,在没有开悟前,我们所有的信仰,都可以说是迷信。我们所有的观想,都可以说是假的。我们死都不怕,还怕上这个当吗?你没试过,怎么知道,这是上当呢?”
我怕我还不明白,就打比方。“你试着想想这个场景,后面一团火烧起来了,向你越逼越近,你必须过了这条河才有求生的机会。那么,这河上,只有一根看起来不太牢固的独木桥,你过还是不过?”
“当然要过,起码得试一试,不然,等死吗?”
“对了,此时,你根本不会去猜测去考察去验证,这个独木桥是否牢固,是不是别人设的陷井,你走上去,是不是桥会断掉,或者自己失足脚入深水之中。你想都不会想,对不对?”
“当然。”
“这就是了。死亡是必然发生的,而且在突然的时间,在你短短的人生,这是很少的可以确定的事。就如同那火过来,必然会烧死你一样。前面有条求生之路,哪怕有危险,毕竟还有生的希望,机率再小,你都得全神贯注地试一试,对不对,全神贯注。”
他重复了那个词,我知道,这是他强调的重心。
“所有事情,都有全神贯注的状态,这是做事有效率的基础。而一真法界,先别管真与不真,起码你先得达到一的境界,对不对?”
他这一说,我倒是明白了。我们做任何事情时,如果保持高度的专注度,就有效率。这就像是打靶时的瞄准,这叫有知有觉的瞄准,不知不觉地击发。因为瞄准是很难的事,人的心必须在这个视线上高度集中,靶心与准星与缺口之间的三点一线,必须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连呼吸都要减弱甚至停止,而击发,却不能耗费你过多的注意力,只是按习惯预压板机,然后缓慢地向后扣就行了。注意力在视线瞄准上,至于板机何时到位,枪何时响,你不用关心。这样,就可以确保良好的射击成绩。
如果你一边瞄准,一边想,板机到位了吗?什么时候枪响呢?枪响后,子弹上不上得了靶呢?那么,你的成绩,一定是很差的。
读书也一样,除了花时间,要提高效率,只有保持高度的专注度,才能够得到好成绩。
“当然,这种对观想的专注,并不是让你使劲想,让你痛苦地努力。凡是过于痛苦的事,都是不能够长久的。违反人性的东西,很难让人坚持下来,这也是佛陀放弃一味苦行的原因。”
“是苦行有什么不对吗?”
“倒不是不对,历史上有很多苦行得道的人物。比如大迦叶,他就是最其名的苦行僧人,成为佛陀的大弟子。比如有一个法门叫律宗,弘一法师就是这个宗派的,也是以苦行为主,他也成就了。但是,一味的苦行,只适合少部分人,不利于佛教的推广。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苦行不适合你,总有一款是你的菜。佛陀本人推行的,是中道。”
我不想让他讲这么多理论,这个我消化不了。我说到:“刘大哥,关于中道,我知道是一个高深的理论。但是,我在观想中,该如何落实呢?”
“问得好,小庄,你有那种意思了。”刘大哥的夸赞,我不知道是在给我信心呢,还是客气,总之,我有点不好意思。
“你应该读过《道德经》吧?”
“读过啊,道家的理论,难道与佛教也是相同的吗?”
“至少在基础部分,有大量类似的地方。因为世界的终极真理只有一个,这两种宗教都是在追求终极真理的,所以在大方向上,肯定有一致性,只是结果有差异而已。在用心的问题上,老子说了一句说,应该好理解。”
他强调了四个字:“绵绵若存。”然后解释到:“就是始终有它,不丢失它。但也不要故意瞪大眼睛来看它,不要忘记它就行。在禅宗里有四个字,叫有寻有伺,寻是找回,如同你的杂念起来后,马上意识到,要有观想,找回观想,就是寻。伺是等待观察的意思,如灵猫捕鼠,保持视线而已,并不冲动地,试图抓住它。因为,所有观想也不过是个念头,本质也是空的。如果你越想抓住它,就越让你失望。”
对,我有这个感受,我想头顶的莲花,里面的观音,究竟是什么颜色的,究竟是平静还是微笑,当时我这样一想,反而,菩萨的形象却变模糊了,甚至丢失了。
“当然,昏沉和睡觉,也是一种生理现象,你如果方法对头,也是可以从生理上解决的。”
我一听,这可有把握了,生理的东西,具体而实用。
“你这几天用功,我知道的,太过用力。白天晚上都在搞。其实,你没休息好的时候,就不要勉强打坐。如果想睡觉,就安心睡一觉,等头脑清醒了,再起来打坐。”
我也是,想在刘大哥的指导下,进步快一点。再加上,这几天没事干,不如安心打坐,所以,次数多了点,时间长了点。
“凡是生理的东西,都可以用呼吸来影响它。我给你说过,人的生命,甚至生死,只不过是一呼一吸间的事。昏沉这个现象产生了,也可以用一种呼吸方法来解决,其实是很简单的办法。”
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75096/139950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