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自力更生
推荐阅读:星际最强大脑、怪猎:猎人的笔记、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名门第一儿媳、从机械猎人开始、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我也是异常生物、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
“孙儿,你是不是想搬到义庄去住?”
老太婆坐在窑洞门口,一双浑浊的双眼似乎看不见焦点。
“太婆,这瓦窑太破太旧了,如果刮风下雨我们都没干净的地方睡觉,生活的确不方便,但您不想去我们不去就是了!”赵颀遗憾的摇头安慰说。
“非是我不让你去,而是义庄的人太多了,而且里面的佃户都是外地人,还不如村里住的安全,而且我也不习惯……”
老太婆沉默了片刻之后接着说:“昔闻范文正公年轻时家境贫寒,也曾住过窑洞,孙儿要想将来出人头地,就不能习惯于这种施舍,老婆子这一辈子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范文正公,一个是苏大学士。”
赵颀愕然许久,就这一句话,就感觉自己这个奶奶果然不是普通农村的老太婆,不然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普通山村老太,如何敢去评价范仲淹和苏轼这两个名垂千古的大文豪。
“太婆,您年轻的时候读过不少书吧?”赵颀回过神来问。
“光读书有什么用,秦桧蔡京史弥远,还有当今宰相丁大全,哪一个不是进士出身满腹经纶之辈,但这些人一个个都坏的头顶长疮脚底流脓,没一个好东西,咳咳咳咳……我今天和你说这些干什么,说了你也不懂,若是孙儿的确是有福运之人,将来能够大富大贵,老婆子就跟着你享福去住豪宅大屋,若是孙儿没这个福运,老婆子也就陪着你在破窑住着,守着你爹娘的坟墓照看,死了也好埋在一起做个伴……”
老太婆杵着拐杖站起来颤巍巍走进窑洞,只留下一个佝偻的背影。
我去,我这奶奶很强悍啊!
赵颀突然想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大宋士大夫治国,几百年名人辈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千载传颂的诗词,大宋一朝,光是小学生能够背得出来的大诗人就有上百个,因此普通百姓知道范仲淹和苏轼这两个大文豪并不算奇怪,但老太婆竟然一口气说出来四个大宋最著名的奸臣,不得不令赵颀刮目相看。
看来傻子一家早年不是一般的阔绰,而是可能另有极大的秘密。
而这秘密就在老太婆身上。
傻子姓赵……莫非还是个皇族?
这个想法一出来,赵颀瞬间打了一个大大的摆子。
……
有了刘掌柜送来的十两银子,解了赵颀的燃眉之急。
村里人送来了许多菜蔬米面等粮食,饮食也算暂时有了着落。
赵颀也准备先动手把窑洞重新规划修整一下,准备在里面将睡觉和生火做饭以及堆放杂物的区域分开。
因为村里送来的新鲜蔬菜不少,一天两天也吃不完,放久了也会烂掉,因此赵颀让小竹把这些蔬菜洗干净,能晒的晒,能腌的腌,总之中国几千年的农村传统文化不能丢了,做成腌菜干菜储备起来慢慢吃。
刘老头儿果然很守信用,回去后不久就背着背篓过来,里面放着刀锯斧头,在听完赵颀的规划之后,也很认同他的想法,眼下要做的就是多砍一些竹子树木回来慢慢准备。
茅湾村就在杨公山下,而不远处就是杨公镇,相距不过两三里路,而且因为靠近海港,来往的商旅和货物每天络绎不绝,因此实际上附近的几个村子人非常多,民居稀稀拉拉几乎和杨公镇连成一片。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几乎都在码头上干活儿,眼下认识的杨大元,还有不认识但挨过打的阿安,都在码头做帮工。
杨公山并不高,最高处只有百米,而山神庙就在山腰,山脚下就是一大片稻田,往东南是海港,往西北是杨公镇,无论是打工还是上街购物都很方便。
而且因为杨公镇比较繁华,附近村里的女人也时常把种的蔬菜瓜果背到镇上去卖,赚一些零花钱补贴家用。
其实大宋是一个近乎于完全商业化的朝代,号称万民皆商,因为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工商业,因此商业异常发达,城市化也异常发达,乡村还好,在州县城市里面,大部分人都是不耕不织,吃穿住用一日三餐全靠买,完完全全是后世商品化的生活方式,以前男耕女织的传统小农经济模式在宋朝几乎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
像赵颀这种修房子,若是家里有钱,一般都是花钱买建材,竹子木头砖瓦泥灰,甚至是翻修房子,一般也是花钱雇工来做,主人家自己做的很少。
不过赵颀家实在是穷的叮当响,刘掌柜送的十两银子看起来不少,实际上昨天去过一趟镇上的他也大致了解,若是只论买粮食衣服,一家三人还能坚持半年,但要是雇人前来帮忙,怕是只够修个窑洞的大门。
大宋繁华,物价也有些高的离谱。
因此赵颀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
好在这是大宋,又在南方,竹子木头到处都是,修房子也没人管。
窑洞不远的地方就有一片竹林,都是胳膊小腿粗细的大竹,赵颀砍了不少拖回来,刘老头儿会一些竹木活儿,因此帮着将竹子都锯成需要的长短,小竹则在进进出出收拾窑洞的同时给两人端茶倒水。
时间很快到了中午,竹子砍了一大堆,赵颀也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早上只吃了一大碗稀饭,完全不扛饿,而傻子这个十五岁的小身板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其实刘老头儿来的时候他就已经饿了,但坚持到中午之后,他再也扛不住了,感觉肠胃都在打架,若是再不吃饭肠胃都要自己从身体里面爬出来想办法解决了。
“刘太爷,休息一下,等吃完午饭再弄!”
赵颀汗流浃背的把斧头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窑洞门前浑身都饿的有些打哆嗦,而且傻子似乎也从来不干活儿,砍了两个小时的竹子,感觉胳膊都要脱臼了。
“大中午的吃啥饭!”刘老头儿抬头看了一眼太阳,慢条斯理的继续锯竹子。
“不行,要吃饭,必须要吃午饭,小竹快给我拿一根黄瓜过来!”
赵颀有气无力的招呼,小竹赶紧拿来一根洗干净的嫩黄瓜,赵颀咔咔擦擦几口就干掉,清爽脆甜的黄瓜下肚,这才感觉造反的五脏六腑好受了一些。
老太婆坐在窑洞门口,一双浑浊的双眼似乎看不见焦点。
“太婆,这瓦窑太破太旧了,如果刮风下雨我们都没干净的地方睡觉,生活的确不方便,但您不想去我们不去就是了!”赵颀遗憾的摇头安慰说。
“非是我不让你去,而是义庄的人太多了,而且里面的佃户都是外地人,还不如村里住的安全,而且我也不习惯……”
老太婆沉默了片刻之后接着说:“昔闻范文正公年轻时家境贫寒,也曾住过窑洞,孙儿要想将来出人头地,就不能习惯于这种施舍,老婆子这一辈子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范文正公,一个是苏大学士。”
赵颀愕然许久,就这一句话,就感觉自己这个奶奶果然不是普通农村的老太婆,不然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普通山村老太,如何敢去评价范仲淹和苏轼这两个名垂千古的大文豪。
“太婆,您年轻的时候读过不少书吧?”赵颀回过神来问。
“光读书有什么用,秦桧蔡京史弥远,还有当今宰相丁大全,哪一个不是进士出身满腹经纶之辈,但这些人一个个都坏的头顶长疮脚底流脓,没一个好东西,咳咳咳咳……我今天和你说这些干什么,说了你也不懂,若是孙儿的确是有福运之人,将来能够大富大贵,老婆子就跟着你享福去住豪宅大屋,若是孙儿没这个福运,老婆子也就陪着你在破窑住着,守着你爹娘的坟墓照看,死了也好埋在一起做个伴……”
老太婆杵着拐杖站起来颤巍巍走进窑洞,只留下一个佝偻的背影。
我去,我这奶奶很强悍啊!
赵颀突然想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大宋士大夫治国,几百年名人辈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千载传颂的诗词,大宋一朝,光是小学生能够背得出来的大诗人就有上百个,因此普通百姓知道范仲淹和苏轼这两个大文豪并不算奇怪,但老太婆竟然一口气说出来四个大宋最著名的奸臣,不得不令赵颀刮目相看。
看来傻子一家早年不是一般的阔绰,而是可能另有极大的秘密。
而这秘密就在老太婆身上。
傻子姓赵……莫非还是个皇族?
这个想法一出来,赵颀瞬间打了一个大大的摆子。
……
有了刘掌柜送来的十两银子,解了赵颀的燃眉之急。
村里人送来了许多菜蔬米面等粮食,饮食也算暂时有了着落。
赵颀也准备先动手把窑洞重新规划修整一下,准备在里面将睡觉和生火做饭以及堆放杂物的区域分开。
因为村里送来的新鲜蔬菜不少,一天两天也吃不完,放久了也会烂掉,因此赵颀让小竹把这些蔬菜洗干净,能晒的晒,能腌的腌,总之中国几千年的农村传统文化不能丢了,做成腌菜干菜储备起来慢慢吃。
刘老头儿果然很守信用,回去后不久就背着背篓过来,里面放着刀锯斧头,在听完赵颀的规划之后,也很认同他的想法,眼下要做的就是多砍一些竹子树木回来慢慢准备。
茅湾村就在杨公山下,而不远处就是杨公镇,相距不过两三里路,而且因为靠近海港,来往的商旅和货物每天络绎不绝,因此实际上附近的几个村子人非常多,民居稀稀拉拉几乎和杨公镇连成一片。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几乎都在码头上干活儿,眼下认识的杨大元,还有不认识但挨过打的阿安,都在码头做帮工。
杨公山并不高,最高处只有百米,而山神庙就在山腰,山脚下就是一大片稻田,往东南是海港,往西北是杨公镇,无论是打工还是上街购物都很方便。
而且因为杨公镇比较繁华,附近村里的女人也时常把种的蔬菜瓜果背到镇上去卖,赚一些零花钱补贴家用。
其实大宋是一个近乎于完全商业化的朝代,号称万民皆商,因为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工商业,因此商业异常发达,城市化也异常发达,乡村还好,在州县城市里面,大部分人都是不耕不织,吃穿住用一日三餐全靠买,完完全全是后世商品化的生活方式,以前男耕女织的传统小农经济模式在宋朝几乎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
像赵颀这种修房子,若是家里有钱,一般都是花钱买建材,竹子木头砖瓦泥灰,甚至是翻修房子,一般也是花钱雇工来做,主人家自己做的很少。
不过赵颀家实在是穷的叮当响,刘掌柜送的十两银子看起来不少,实际上昨天去过一趟镇上的他也大致了解,若是只论买粮食衣服,一家三人还能坚持半年,但要是雇人前来帮忙,怕是只够修个窑洞的大门。
大宋繁华,物价也有些高的离谱。
因此赵颀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
好在这是大宋,又在南方,竹子木头到处都是,修房子也没人管。
窑洞不远的地方就有一片竹林,都是胳膊小腿粗细的大竹,赵颀砍了不少拖回来,刘老头儿会一些竹木活儿,因此帮着将竹子都锯成需要的长短,小竹则在进进出出收拾窑洞的同时给两人端茶倒水。
时间很快到了中午,竹子砍了一大堆,赵颀也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早上只吃了一大碗稀饭,完全不扛饿,而傻子这个十五岁的小身板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其实刘老头儿来的时候他就已经饿了,但坚持到中午之后,他再也扛不住了,感觉肠胃都在打架,若是再不吃饭肠胃都要自己从身体里面爬出来想办法解决了。
“刘太爷,休息一下,等吃完午饭再弄!”
赵颀汗流浃背的把斧头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窑洞门前浑身都饿的有些打哆嗦,而且傻子似乎也从来不干活儿,砍了两个小时的竹子,感觉胳膊都要脱臼了。
“大中午的吃啥饭!”刘老头儿抬头看了一眼太阳,慢条斯理的继续锯竹子。
“不行,要吃饭,必须要吃午饭,小竹快给我拿一根黄瓜过来!”
赵颀有气无力的招呼,小竹赶紧拿来一根洗干净的嫩黄瓜,赵颀咔咔擦擦几口就干掉,清爽脆甜的黄瓜下肚,这才感觉造反的五脏六腑好受了一些。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76697/147744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