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3
推荐阅读: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成为诺亚后,选择伽古拉、说好电竞童子功,你谈恋爱夺冠?、无敌从我看见BOSS血条开始、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残血玩家、
“安然——?!你......你怎么也来明朝了?!”
看着对方略带成熟风韵、而又颇显精明贤惠的熟悉容貌,李林波脱口而出道。
可是,就在下一刻,看着对方不明所以的困惑神情,李林波再定睛一看,方才猛然意识到了什么:
“难道......你是凌瑶?!凌姑娘!你......你还活着?!”
望着眼前已作少妇装扮的凌瑶,早已没有了曾经青涩而又灵动的少女之态,李林波几乎已有些认不出对方,以至于第一眼再次误将对方当作了自己在现代世界的妻子安然。
可是,看着眼前活生生的凌瑶,李林波在惊喜之余,心中却又不禁五味杂陈起来,隐隐更增添了几分由衷的疑惑。
当时自悬崖坠落的凌瑶,不是已经死了吗?
况且,就算坠崖幸而不死,在那之前,凌瑶还中了追兵一箭,直指胸前心口位置,怎么可能还会活下来呢?!
而闻听李林波如此说着,正同样仔细凝视着李林波的凌瑶,此时的眼中也由最初的警觉与惊讶,转为了困惑不解的神情。而这种困惑,又在听到李林波叫出自己的名字后,登时脸色为之一变,瞬间转为了诧异与兴奋:
“难......难道,是你......?!是你又回来了?!”
仿佛是认出了眼前之人正是多年不见的李林波,在这里的明朝世界时隔八年、又再度得以重逢的凌瑶不禁喜极而泣,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唯有先匆匆收回了防身的短刀。在足足激动了好一阵后,凌瑶这才渐渐平缓了情绪,纵有千言万语,却依旧警觉地扫了一眼四周,轻声说道:
“此处非交谈之地,且随我来。”
说罢,便不由分说地拉上李林波,避开烦恼的街市与人群,拐街转巷,最终来到了一处不起眼的店铺前。
随着二人迈入店铺,李林波不免打量起店内的陈设。虽然这店铺位置冷僻、门可罗雀,但内部却布置得极为清雅、打扫得更是一尘不染。看这店里陈列的货品,竟似乎是处售卖字画的小铺。
而在李林波打量观察之时,凌瑶已轻轻掩上了店铺的门,随后回身热络地招呼道:
“坐吧。这里是自家店铺,再无外人偷听之虞了。”
见李林波坐下后仍好奇地环视着小店之内,凌瑶苦涩一笑,悠悠解释道:
“多年未见,我们如今就靠在这吕宋之地卖些字画为生。地方虽然有些狭小,这些我们自己绘制的字画也卖得不好,但偶尔倒是能接几笔熟客请去品鉴大明货物的生意,日子倒还算得上自足自乐。”
听罢此言,李林波不禁愣了愣。
面容间,有种说不出的微妙,既有惊讶与不解,更充满了不安与彷徨,心中更是暗暗想道:
凌瑶口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见其已显然嫁为人妇,其所指的,莫非是其夫君?而这家字画店铺,便是他们夫妇二人所开。
比起这个,李林波忽然有种强烈的预感,莫非,其夫君便是那位昔日的大明帝王——朱允炆?!
但若继续想下去,如果朱允炆和凌瑶二人不仅结为了夫妻,而且以售卖自己绘制的字画为业的话,那么——
那幅流传至后世的《大明江山图》,考虑到其画上的那枚私印也被验证为真,难不成——
自己一直以来的判断,都是错的?
阴差阳错间,现代世界的那幅《大明江山图》,莫非真的是出自落难隐居的朱允炆之手?!虽然朱允炆并非藏于无锡九龙山的明代画家王绂处,但如此一来,六百年后那幅纪江城手中的《大明江山图》,岂非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建文帝真迹?!
一时之间,李林波如遭霹雳一般,默然良久。
而凌瑶却并不知道李林波心中的万千顾虑,只以为其是惊讶自己尚在世间的奇妙命运。因此,凌瑶依旧带着故人重逢后的激动之情,拉着李林波一起坐下后,忍不住开始将这八年来的经历一一与李林波道来。
借助凌瑶的讲述,李林波才渐渐将这八年来凌瑶的经历了解了个大概。
原来,那日其跌落悬崖之后,峭壁上大量的树枝救了其一命,使得凌瑶侥幸未死。并且,当日不仅凌瑶活了下来,还有同样大难未死的陶公公、也就是一直被李林波附身的朱允炆亲信太监陶恩承。
一边说着,凌瑶露出了自己额头处被秀发遮盖之处,李林波这才发现,原来那里有一道不太显眼的伤疤,想必正是跌落悬崖时所留。而凌瑶之所以外出之时面覆薄纱,想必除了避人耳目的考虑之外,也不想露出自己额上的伤痕。
此后,更是皇天不负苦心人,两人居然在悬崖下的不远处,偶遇了祭拜过亡妻之后便喝得酩酊大醉,正游荡于山野林间、沉醉不知归路的朱允炆。
俗话说,否极泰来。
朱允炆虽然失去了帝位,但是之后在凌、陶二人的帮助下,逃难之路倒是极为幸运,认识到待在大明便意味着漂泊无依、且时刻存在生命危险的三人,最终选择避难海外,并辗转到了吕宋此地。
来到这后,发现此地虽偏居海岛,但是贸易繁忙、货品齐全,不仅各国商旅云集,更是鱼龙混杂,其中也不乏明朝之人,衣冠相仿之人不在少数,实在是大隐隐于市的绝佳地点。
而在隐姓埋名的同时,三人更是改头换面,在决定隐居吕宋后,便努力经营起了这家字画店铺。由朱允炆写写画画,凌瑶成了经营打点的掌柜,而陶公公则化身为伙计。
同时,命运似乎就是如此奇妙。几乎与六百年后李林波的经济状况如出一辙,落难皇帝朱允炆隐姓埋名之后所作的字画,竟然也是颇不受欢迎。因此,迫于生计,也为了持家,小铺也就不时会接一些鉴定古物的生意。而凭着在大内多年的熏陶,以及后来的研习,三人在鉴定来自大明的物件时,眼光都可谓不俗,倒是屡屡不负所托、明辨真伪。
不过,为了避免引人怀疑,只会十分谨慎地接几位熟客的重要委托,且通常是由熟客将物件带来鉴定,几乎从不在外抛头露面、轻易显露这手才能。说起来,今天这回也是极其例外,那商人买家早已风闻古玩铺掌柜到了一批绝世珍宝,料定自己很可能现场拿不定主意,便恳求朱允炆三人之中一人可以随同前往。
看在老主顾的面子以及数次殷切恳求的份儿上,作为掌柜的凌瑶方勉强答应,由伙计陶恩承跟着那商人买家,破例到对方的店铺去验看一番。
说到此处,李林波这才恍然大悟:为何自己再度附身的昔日陶公公会出现在那家古玩铺的门口。
刚刚那商人买家最初到店门外来找的,原来正是本应等候在铺子外的自己!
只不过,自己附身陶公公后,自然不知之前的事情,这才阴差阳错地由那商人买家请出了凌瑶,破例亲自出马。
说罢了大致的经过,李林波先是对昔日坠落悬崖之事仍颇为费解,虽然树枝可以抵消掉下落之力,可是当初被锦衣卫们射中心口的那支利箭——?!
听到李林波关切而又疑惑地问及那中箭之事,凌瑶由衷一笑,似乎仍在感念着命运的起伏莫测,悠然叹道:
“说到那日,也是多亏了老天保佑!你看——”
就在李林波一头雾水之际,凌瑶已从怀里取出了一枚始终贴身珍藏的铜钱——
正是那枚昔日带着李林波寻找建文帝时百试百灵的“建文通宝”。
凌瑶将这铜钱小心翼翼地递给李林波,指着上面的一处明显凹痕,解释道:
“你看,这就是那处箭伤留下的。我当时也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这枚颇有灵性的铜钱,帮我挡下锦衣卫们的箭头,救了我一命。”
而与此同时,望着那铜钱上相比八年前新添的伤痕,李林波瞬间如同石化一般,呆坐在当场。
在李林波的记忆中,上次来时,也就是八年前的栖霞山上,这枚“建文通宝”还仅有“文”字右侧那处由朱允炆最初发狂时用剑刃劈砍出的细长浅痕。如今,左侧却也多了一道扁而深的凹痕,正是凌瑶所指的挡下昔日锦衣卫冷箭之处。
而此刻,铜钱上位于“文”字一左一右的两道痕迹,恰如一个立着的人,正一手握笔、一手执剑。
这栩栩如生而又极为独特的形状,不正与六百年后、妻子安然手中祖传的那枚“建文通宝”已然一模一样了吗?!
一时之间,李林波目光呆滞地久久凝视着手中的这枚“建文通宝”,说不出话来。
等候着此刻掌中这枚小小铜钱的,将是此后六百年岁月洗礼,带着时光的斑驳印记,最终抵达妻子安然的手中,并间接再次回到六百年后的自己掌心。
时光的流转中,到底隐藏着命运的莫测,还是宿命的因缘?
在这一刻,李林波甚至忘记了心中仍一直萦绕的另一个重要疑问:
那就是,自己此行最想见到的那个人——建文帝朱允炆,此刻又究竟在何处?
而正在李林波发愣之际,忽听身后“吱呀——”一声,小铺的店门竟似突然被人推了开来:
随着一缕阳光铺洒进来,投在铺子地面上的,似是一名瘦高男子的身影。
李林波赶紧转头去看,却见一男子戴着遮阳的斗笠,迈步而入,随之而来的,更有一声稚嫩的啼叫:
“妈妈——!”
只见,那男子身后竟还跟着一个小童,约莫四、五岁的年纪,不仅两手各拿了一根糯米做成的糖棒,嘴角处还沾着几粒糯米糖的残留痕迹,一进门便蹦跳着冲向了屋内的凌瑶。凌瑶随即将其抱住,小童又随即挣脱,将一根糯米糖棒递给凌瑶后,更是把另一根转身递给了呆坐一旁的李林波。
随后,这小童又不知从哪里掏出了几枚奇形怪状的滚圆石头,笑嘻嘻地说道:
“妈,你快看!你快看!这是我跟着爹去海边又新捡来的新石头!”
看着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童,凌瑶脸上满是和蔼,温柔地抚摸着孩子的脑袋,目光中充满了慈爱。
“大白天的,关什么店门啊?”
而这时,又听那刚刚推门而入的男子随口问着,同时其已摘下了斗笠,挂在一旁,而后又轻手轻脚地扶着身后另一个似是早已玩累、趴在其背上睡得正香的幼童,将其径直背到了后堂。
路过李林波身旁时,似乎也并未留意这名老伙计此刻有什么异样,反而更关心身后那仅有两、三岁光景的幼童睡得是否踏实。
望着那男子走向后堂的身影,又看了看眼前对着凌瑶一阵撒娇的小童,李林波惊讶道:
“莫非——”
凌瑶脸上随即多了两朵红云,搂着怀里的小童,幸福地点了点头。
很快,那男子又回到了屋内,李立波也终于得以仔细看清其正脸。
只见这男子三十余岁的年纪,肤色已然晒得有些黝黑。虽然依旧掩不住其清秀俊朗的面容,神色间但却早已不似当初所见的那个悲痛欲绝、几近崩溃的落难年轻皇帝。
一身布衣打扮的朱允炆回到正堂之中,仍擦着满头的大汗,像是刚刚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耍,已被折腾得够呛,一脸尽是疲惫,直到此刻,方才得空走到旁边的水缸处,并且依旧未察觉出凌瑶与李林波表情中的别样气氛,还以为是今日的外出鉴定出了差错:
“怎么,该不会是有什么物件,不慎看走了眼?”
一边说着,朱允炆一边揉着自己累坏的腰,而后拿起一支水瓢,就如同平民百姓一样,舀起一瓢清水,咕嘟嘟地饮个了痛快。
而就在其正打算再饮一瓢时,凌瑶已走到其身前,而后,附耳向其说了些什么。
下一刻,只听“啪——”的一声,那水瓢已径直掉落在脚边,水珠溅了一地。
————————————————————
看着对方略带成熟风韵、而又颇显精明贤惠的熟悉容貌,李林波脱口而出道。
可是,就在下一刻,看着对方不明所以的困惑神情,李林波再定睛一看,方才猛然意识到了什么:
“难道......你是凌瑶?!凌姑娘!你......你还活着?!”
望着眼前已作少妇装扮的凌瑶,早已没有了曾经青涩而又灵动的少女之态,李林波几乎已有些认不出对方,以至于第一眼再次误将对方当作了自己在现代世界的妻子安然。
可是,看着眼前活生生的凌瑶,李林波在惊喜之余,心中却又不禁五味杂陈起来,隐隐更增添了几分由衷的疑惑。
当时自悬崖坠落的凌瑶,不是已经死了吗?
况且,就算坠崖幸而不死,在那之前,凌瑶还中了追兵一箭,直指胸前心口位置,怎么可能还会活下来呢?!
而闻听李林波如此说着,正同样仔细凝视着李林波的凌瑶,此时的眼中也由最初的警觉与惊讶,转为了困惑不解的神情。而这种困惑,又在听到李林波叫出自己的名字后,登时脸色为之一变,瞬间转为了诧异与兴奋:
“难......难道,是你......?!是你又回来了?!”
仿佛是认出了眼前之人正是多年不见的李林波,在这里的明朝世界时隔八年、又再度得以重逢的凌瑶不禁喜极而泣,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唯有先匆匆收回了防身的短刀。在足足激动了好一阵后,凌瑶这才渐渐平缓了情绪,纵有千言万语,却依旧警觉地扫了一眼四周,轻声说道:
“此处非交谈之地,且随我来。”
说罢,便不由分说地拉上李林波,避开烦恼的街市与人群,拐街转巷,最终来到了一处不起眼的店铺前。
随着二人迈入店铺,李林波不免打量起店内的陈设。虽然这店铺位置冷僻、门可罗雀,但内部却布置得极为清雅、打扫得更是一尘不染。看这店里陈列的货品,竟似乎是处售卖字画的小铺。
而在李林波打量观察之时,凌瑶已轻轻掩上了店铺的门,随后回身热络地招呼道:
“坐吧。这里是自家店铺,再无外人偷听之虞了。”
见李林波坐下后仍好奇地环视着小店之内,凌瑶苦涩一笑,悠悠解释道:
“多年未见,我们如今就靠在这吕宋之地卖些字画为生。地方虽然有些狭小,这些我们自己绘制的字画也卖得不好,但偶尔倒是能接几笔熟客请去品鉴大明货物的生意,日子倒还算得上自足自乐。”
听罢此言,李林波不禁愣了愣。
面容间,有种说不出的微妙,既有惊讶与不解,更充满了不安与彷徨,心中更是暗暗想道:
凌瑶口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见其已显然嫁为人妇,其所指的,莫非是其夫君?而这家字画店铺,便是他们夫妇二人所开。
比起这个,李林波忽然有种强烈的预感,莫非,其夫君便是那位昔日的大明帝王——朱允炆?!
但若继续想下去,如果朱允炆和凌瑶二人不仅结为了夫妻,而且以售卖自己绘制的字画为业的话,那么——
那幅流传至后世的《大明江山图》,考虑到其画上的那枚私印也被验证为真,难不成——
自己一直以来的判断,都是错的?
阴差阳错间,现代世界的那幅《大明江山图》,莫非真的是出自落难隐居的朱允炆之手?!虽然朱允炆并非藏于无锡九龙山的明代画家王绂处,但如此一来,六百年后那幅纪江城手中的《大明江山图》,岂非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建文帝真迹?!
一时之间,李林波如遭霹雳一般,默然良久。
而凌瑶却并不知道李林波心中的万千顾虑,只以为其是惊讶自己尚在世间的奇妙命运。因此,凌瑶依旧带着故人重逢后的激动之情,拉着李林波一起坐下后,忍不住开始将这八年来的经历一一与李林波道来。
借助凌瑶的讲述,李林波才渐渐将这八年来凌瑶的经历了解了个大概。
原来,那日其跌落悬崖之后,峭壁上大量的树枝救了其一命,使得凌瑶侥幸未死。并且,当日不仅凌瑶活了下来,还有同样大难未死的陶公公、也就是一直被李林波附身的朱允炆亲信太监陶恩承。
一边说着,凌瑶露出了自己额头处被秀发遮盖之处,李林波这才发现,原来那里有一道不太显眼的伤疤,想必正是跌落悬崖时所留。而凌瑶之所以外出之时面覆薄纱,想必除了避人耳目的考虑之外,也不想露出自己额上的伤痕。
此后,更是皇天不负苦心人,两人居然在悬崖下的不远处,偶遇了祭拜过亡妻之后便喝得酩酊大醉,正游荡于山野林间、沉醉不知归路的朱允炆。
俗话说,否极泰来。
朱允炆虽然失去了帝位,但是之后在凌、陶二人的帮助下,逃难之路倒是极为幸运,认识到待在大明便意味着漂泊无依、且时刻存在生命危险的三人,最终选择避难海外,并辗转到了吕宋此地。
来到这后,发现此地虽偏居海岛,但是贸易繁忙、货品齐全,不仅各国商旅云集,更是鱼龙混杂,其中也不乏明朝之人,衣冠相仿之人不在少数,实在是大隐隐于市的绝佳地点。
而在隐姓埋名的同时,三人更是改头换面,在决定隐居吕宋后,便努力经营起了这家字画店铺。由朱允炆写写画画,凌瑶成了经营打点的掌柜,而陶公公则化身为伙计。
同时,命运似乎就是如此奇妙。几乎与六百年后李林波的经济状况如出一辙,落难皇帝朱允炆隐姓埋名之后所作的字画,竟然也是颇不受欢迎。因此,迫于生计,也为了持家,小铺也就不时会接一些鉴定古物的生意。而凭着在大内多年的熏陶,以及后来的研习,三人在鉴定来自大明的物件时,眼光都可谓不俗,倒是屡屡不负所托、明辨真伪。
不过,为了避免引人怀疑,只会十分谨慎地接几位熟客的重要委托,且通常是由熟客将物件带来鉴定,几乎从不在外抛头露面、轻易显露这手才能。说起来,今天这回也是极其例外,那商人买家早已风闻古玩铺掌柜到了一批绝世珍宝,料定自己很可能现场拿不定主意,便恳求朱允炆三人之中一人可以随同前往。
看在老主顾的面子以及数次殷切恳求的份儿上,作为掌柜的凌瑶方勉强答应,由伙计陶恩承跟着那商人买家,破例到对方的店铺去验看一番。
说到此处,李林波这才恍然大悟:为何自己再度附身的昔日陶公公会出现在那家古玩铺的门口。
刚刚那商人买家最初到店门外来找的,原来正是本应等候在铺子外的自己!
只不过,自己附身陶公公后,自然不知之前的事情,这才阴差阳错地由那商人买家请出了凌瑶,破例亲自出马。
说罢了大致的经过,李林波先是对昔日坠落悬崖之事仍颇为费解,虽然树枝可以抵消掉下落之力,可是当初被锦衣卫们射中心口的那支利箭——?!
听到李林波关切而又疑惑地问及那中箭之事,凌瑶由衷一笑,似乎仍在感念着命运的起伏莫测,悠然叹道:
“说到那日,也是多亏了老天保佑!你看——”
就在李林波一头雾水之际,凌瑶已从怀里取出了一枚始终贴身珍藏的铜钱——
正是那枚昔日带着李林波寻找建文帝时百试百灵的“建文通宝”。
凌瑶将这铜钱小心翼翼地递给李林波,指着上面的一处明显凹痕,解释道:
“你看,这就是那处箭伤留下的。我当时也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这枚颇有灵性的铜钱,帮我挡下锦衣卫们的箭头,救了我一命。”
而与此同时,望着那铜钱上相比八年前新添的伤痕,李林波瞬间如同石化一般,呆坐在当场。
在李林波的记忆中,上次来时,也就是八年前的栖霞山上,这枚“建文通宝”还仅有“文”字右侧那处由朱允炆最初发狂时用剑刃劈砍出的细长浅痕。如今,左侧却也多了一道扁而深的凹痕,正是凌瑶所指的挡下昔日锦衣卫冷箭之处。
而此刻,铜钱上位于“文”字一左一右的两道痕迹,恰如一个立着的人,正一手握笔、一手执剑。
这栩栩如生而又极为独特的形状,不正与六百年后、妻子安然手中祖传的那枚“建文通宝”已然一模一样了吗?!
一时之间,李林波目光呆滞地久久凝视着手中的这枚“建文通宝”,说不出话来。
等候着此刻掌中这枚小小铜钱的,将是此后六百年岁月洗礼,带着时光的斑驳印记,最终抵达妻子安然的手中,并间接再次回到六百年后的自己掌心。
时光的流转中,到底隐藏着命运的莫测,还是宿命的因缘?
在这一刻,李林波甚至忘记了心中仍一直萦绕的另一个重要疑问:
那就是,自己此行最想见到的那个人——建文帝朱允炆,此刻又究竟在何处?
而正在李林波发愣之际,忽听身后“吱呀——”一声,小铺的店门竟似突然被人推了开来:
随着一缕阳光铺洒进来,投在铺子地面上的,似是一名瘦高男子的身影。
李林波赶紧转头去看,却见一男子戴着遮阳的斗笠,迈步而入,随之而来的,更有一声稚嫩的啼叫:
“妈妈——!”
只见,那男子身后竟还跟着一个小童,约莫四、五岁的年纪,不仅两手各拿了一根糯米做成的糖棒,嘴角处还沾着几粒糯米糖的残留痕迹,一进门便蹦跳着冲向了屋内的凌瑶。凌瑶随即将其抱住,小童又随即挣脱,将一根糯米糖棒递给凌瑶后,更是把另一根转身递给了呆坐一旁的李林波。
随后,这小童又不知从哪里掏出了几枚奇形怪状的滚圆石头,笑嘻嘻地说道:
“妈,你快看!你快看!这是我跟着爹去海边又新捡来的新石头!”
看着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童,凌瑶脸上满是和蔼,温柔地抚摸着孩子的脑袋,目光中充满了慈爱。
“大白天的,关什么店门啊?”
而这时,又听那刚刚推门而入的男子随口问着,同时其已摘下了斗笠,挂在一旁,而后又轻手轻脚地扶着身后另一个似是早已玩累、趴在其背上睡得正香的幼童,将其径直背到了后堂。
路过李林波身旁时,似乎也并未留意这名老伙计此刻有什么异样,反而更关心身后那仅有两、三岁光景的幼童睡得是否踏实。
望着那男子走向后堂的身影,又看了看眼前对着凌瑶一阵撒娇的小童,李林波惊讶道:
“莫非——”
凌瑶脸上随即多了两朵红云,搂着怀里的小童,幸福地点了点头。
很快,那男子又回到了屋内,李立波也终于得以仔细看清其正脸。
只见这男子三十余岁的年纪,肤色已然晒得有些黝黑。虽然依旧掩不住其清秀俊朗的面容,神色间但却早已不似当初所见的那个悲痛欲绝、几近崩溃的落难年轻皇帝。
一身布衣打扮的朱允炆回到正堂之中,仍擦着满头的大汗,像是刚刚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耍,已被折腾得够呛,一脸尽是疲惫,直到此刻,方才得空走到旁边的水缸处,并且依旧未察觉出凌瑶与李林波表情中的别样气氛,还以为是今日的外出鉴定出了差错:
“怎么,该不会是有什么物件,不慎看走了眼?”
一边说着,朱允炆一边揉着自己累坏的腰,而后拿起一支水瓢,就如同平民百姓一样,舀起一瓢清水,咕嘟嘟地饮个了痛快。
而就在其正打算再饮一瓢时,凌瑶已走到其身前,而后,附耳向其说了些什么。
下一刻,只听“啪——”的一声,那水瓢已径直掉落在脚边,水珠溅了一地。
————————————————————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77938/151856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