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订阅!)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拆开信之后,熊廷弼快速看了起来,脸上的表情渐渐从刚开始的轻松变得越来越严肃。
皇帝给的信,那就是圣旨。虽然是私下里的密信,但是重要性一样。
在这封信里面,朱由校首先肯定了熊廷弼的战功;其次,对熊廷弼没有辜负自己的信任进行了一番夸奖。但是在信的最后,才说了事情的关键。
这一点,熊廷弼心里面也很清楚,陛下很明确的告诉他要谨慎。在这个时候,切记骄兵必败,他的任务就是守好辽东。只要能够保证沈阳和辽阳不丢,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不要妄想着出兵,也不要想着出击。大明经不住再一次的溃败,现在稳妥是最关键。
熊廷弼知道,陛下这是害怕他重蹈萨尔浒之战的覆辙。一旦再来一次萨尔浒那样的溃败,大明在辽东的实力就彻底没有了。到了那个时候,真的就是被动挨打。一旦沈阳和辽阳丢了,建奴就彻底扫清了西进的道路,可以随时去进攻蒙古。而大明只能看着,没有办法阻止。
在原本的历史上,唯一能够起到牵制作用的,是皮岛的毛文龙。
因为有毛文龙存在,有袁可立在登来对他进行支援,所以他们能够牵制住皇太极,让他不能西进去打蒙古,至少不能够尽全力的去打。
在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毛文龙的手下彻底投降了皇太极。这导致了皇太极可以彻底放开手脚,无论是向东进攻朝鲜,还是向西进攻蒙古,全都没有了牵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战局就变得越发不利。
现在朱由校想要的,不是什么收复辽东。以熊廷弼手上的实力,想要收复辽东根本就不可能。即便能够打赢几场仗,在战略上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朱由校不允许他胡乱出手。
如果被这一次的胜仗冲昏了头脑,很容易犯下更大的错误。
现在辽东的军队士气高昂,也不过就是因为守城胜了罢了。这与野外对战不一样,辽东军队的坚韧性不够,真的面临苦战,他们不行。也就是说打顺风仗没问题,一旦逆风很容易出问题。
熊廷弼看到这封信,脸上不知道摆什么表情。
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熊廷弼的心里面也很高兴。虽然还没有飘,但是对于建奴已经起了轻视之心。
在熊廷弼看来,努尔哈赤已经死了,建奴苟延残喘,不足为患。等到他好好收拾一下,必然能够收复铁岭、开源和清河。到了那个时候,建奴就彻底被他堵死了。
这段时间的兵力外扩,其实已经有这个先兆。熊廷弼想试探着碰一碰。
放下手中的信,抬起头看着廖忠,熊廷弼说道:“锦衣卫是不是看着我的?”
要知道,在辽东的军中,做监军的人也不少。除了监军太监魏朝以外,就是眼前的这个锦衣卫了。在战前锦衣卫突然换了人,肯定就有这个原因。
事实上,熊廷弼不应该这么问,但他没忍住。他是一个心性耿直的人,不喜欢把什么事情藏在肚子里。
看了一眼熊廷弼,廖忠沉默了一会,说道:“京城之中没有给我们什么命令,只是让我们及时汇报。这也是我们的职责,陛下对大帅还是很信任的。”
听了这话之后,熊廷弼心里面舒服了不少,他现在就很担心陛下的怀疑。
如果陛下不信任他,那他以后在辽东就举步维艰。之所以能够在辽东开创这样的局面,很大原因就是因为陛下对他的信任,钱粮从来没有缺过,各种新式装备也一直在往辽东送。
这一战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主要原因就是辽东增加了那么多的火炮。
只要没有失去陛下的信任,那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廖忠看着熊廷弼直接说道:“大帅,现在军中的情况你也知道,很多人觉得建奴不足为患。可是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时候,建奴比现在还衰弱,可结果呢?”
“陛下不是不打,只是时机不合适罢了。年前刚刚发生了山东的叛乱,这一年以来,各地的灾荒也很多,光是地震就发生了好几次。朝中的钱粮很紧张,实在支撑不起大战。大帅身为陛下信任的臣子,应该明白陛下的苦心。”
事实上,廖忠的这番话都不应该说。只是一直以来看着熊廷弼在辽东尽心尽力,廖忠没忍住。
这些事情在锦衣卫当中算不上什么太大的秘密。锦衣卫原来的指挥使许显纯此时也已经被撸了下来。朝廷里面的情况,他们更了解。
今年朝廷如果不是在山东搞了一笔钱,恐怕又是一个难过的一年。
所以廖忠劝熊廷弼的话,算得上是肺腑之言。
“大帅可能不知道,陛下在宫里面每顿饭只吃四菜一汤,已经半年没有添过新衣服了。”廖忠看着熊廷弼继续说道:“陛下一直以来省吃俭用,宫里的修建都已经停了下来,就是为了节省,为了给付军费。”
“这一年多以来,辽东的军费从来没有亏欠过,甚至是多发;粮饷也从来都是及时到达,各种军械也都及时送到辽东,这都是要花钱的。”
“今年年初的时候,西北蒙古进犯,加上地震震塌了不少关隘,这都是需要花钱的。朝廷里面实在是没有钱了,如果真的要打一场大仗,朝廷支撑不下来。”
听了这话之后,熊廷弼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下来。
他看着廖忠,脸上露出了笑容,随即问道:“你不是普通的锦衣卫吧?普通的锦衣卫应该不懂这些,而且也不会和我说这些话。你是什么身份?”
“我的身份就是锦衣卫千户。”廖忠笑着说道。
事实上,廖忠当然不是普通的锦衣卫千户,他是陈洪的人。
在锦衣卫当中,陈洪一直都在暗戳戳培养自己的人手,这也是陛下允许的,锦衣卫上下也都知道。锦衣卫指挥使想干涉也不敢,只能是听之任之。
这些人都是优中选优,而且是经过培训的,可以说见识和能力都不凡。
这一次廖忠能够被选到辽东来,更是因为他的能力是出类拔萃的。
熊廷弼显然没有相信廖忠的话,一般的锦衣卫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见识?
何况陛下在宫里面吃四菜一汤,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探听得到的。即便是大臣们都知道,一个锦衣卫千户也不可能知道的这么清楚。
不过对方不愿意说,熊廷弼也不能追问。他点头说道:“我会写一份题本给陛下。”
“如此,最好不过了。”廖忠点了点头说道:“大帅,朝中近日有人说陛下对辽东的恩赏太厚,这件事情大帅想必也应该能明白。”
“大帅最近还是注意一些,虽然大帅问心无愧,可还是尽量少落人口实,那样会给陛下找麻烦。”
“现在陛下日子并没有大帅想象中的那么好过。您是天子近臣,陛下最信任的臣子,应该知道怎么上报军恩,这些就不用卑职多嘴了。如果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卑职就告辞了。”
熊廷弼点了点头说道:“你去吧。”
等到廖忠走了之后,熊廷弼若有所思的看着他的背影,随后摇了摇头,径直走向一边的书桌开始写信。
离开了熊廷弼的营帐,廖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对熊廷弼的话起了作用。
要知道,在京城培训的时候,怎么样替陛下说好话可是培训的重中之重。
这个科目叫宣扬天威。作为陛下最忠心的臣子,要时刻替陛下着想,要学会替陛下说话,维护陛下的天威。
对于刚刚的表现,廖忠很满意,显然他学的很好,这一点做的很到位。回头把这件事情密奏上去,这就是他的功劳,肯定会得到奖赏。
在廖忠幻想自己会得到奖赏的时候,京城之中正在忙碌着准备过中秋节。
给臣子们的赏赐,朱由校虽然心疼,但还是足额的发放了。甚至这一年来比较辛苦的大臣额外还有奖赏。
同时朝廷还发布了一个消息,陛下要在京城里面建一批房子用来给臣子们居住。
这个消息一出来之后,整个京城哗然。
这可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好事情,京城居之大不易,这可不光是说说。
有权有势的官员有人孝敬,自然能够在京城买上房子;家境足够殷实的臣子,自然也能够过得很好。
可是有很多人却不是这样,京城里面的清水衙门可不少,很多御史甚至混到卖题本的地步了。你出钱,我帮你写一份弹劾的题本,你说弹劾谁我就弹劾谁。这事其实非常的多。
除此之外,很多人过得都紧巴巴,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房子。
谢恩的题本上了一大堆,朱由校满意地听着陈洪的汇报,不时点点头。
朱由校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安抚。他要把书院拆迁出去,要把一些地收回来,这都是触及人们利益的事情,搞不好就会闹腾起来。
而提前把发福利房的消息放出去,就可以让臣子们高兴一下。接下来就可以告诉他们,你们盖房子的地全在拆迁当中,不拆迁就没有地给你们盖房子。
在得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可想而知那些臣子会是什么反应。有了好处和没好处,那自然就是不一样的。朱由校相信肯定会有效果,至少能起到分化的作用。
摆了摆手,朱由校示意陈洪不用念了。
他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喃喃道:“朕真的是越来越会为臣子们考虑了。”
“看来朕距离一个明君不远了。”
皇帝给的信,那就是圣旨。虽然是私下里的密信,但是重要性一样。
在这封信里面,朱由校首先肯定了熊廷弼的战功;其次,对熊廷弼没有辜负自己的信任进行了一番夸奖。但是在信的最后,才说了事情的关键。
这一点,熊廷弼心里面也很清楚,陛下很明确的告诉他要谨慎。在这个时候,切记骄兵必败,他的任务就是守好辽东。只要能够保证沈阳和辽阳不丢,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不要妄想着出兵,也不要想着出击。大明经不住再一次的溃败,现在稳妥是最关键。
熊廷弼知道,陛下这是害怕他重蹈萨尔浒之战的覆辙。一旦再来一次萨尔浒那样的溃败,大明在辽东的实力就彻底没有了。到了那个时候,真的就是被动挨打。一旦沈阳和辽阳丢了,建奴就彻底扫清了西进的道路,可以随时去进攻蒙古。而大明只能看着,没有办法阻止。
在原本的历史上,唯一能够起到牵制作用的,是皮岛的毛文龙。
因为有毛文龙存在,有袁可立在登来对他进行支援,所以他们能够牵制住皇太极,让他不能西进去打蒙古,至少不能够尽全力的去打。
在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毛文龙的手下彻底投降了皇太极。这导致了皇太极可以彻底放开手脚,无论是向东进攻朝鲜,还是向西进攻蒙古,全都没有了牵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战局就变得越发不利。
现在朱由校想要的,不是什么收复辽东。以熊廷弼手上的实力,想要收复辽东根本就不可能。即便能够打赢几场仗,在战略上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朱由校不允许他胡乱出手。
如果被这一次的胜仗冲昏了头脑,很容易犯下更大的错误。
现在辽东的军队士气高昂,也不过就是因为守城胜了罢了。这与野外对战不一样,辽东军队的坚韧性不够,真的面临苦战,他们不行。也就是说打顺风仗没问题,一旦逆风很容易出问题。
熊廷弼看到这封信,脸上不知道摆什么表情。
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熊廷弼的心里面也很高兴。虽然还没有飘,但是对于建奴已经起了轻视之心。
在熊廷弼看来,努尔哈赤已经死了,建奴苟延残喘,不足为患。等到他好好收拾一下,必然能够收复铁岭、开源和清河。到了那个时候,建奴就彻底被他堵死了。
这段时间的兵力外扩,其实已经有这个先兆。熊廷弼想试探着碰一碰。
放下手中的信,抬起头看着廖忠,熊廷弼说道:“锦衣卫是不是看着我的?”
要知道,在辽东的军中,做监军的人也不少。除了监军太监魏朝以外,就是眼前的这个锦衣卫了。在战前锦衣卫突然换了人,肯定就有这个原因。
事实上,熊廷弼不应该这么问,但他没忍住。他是一个心性耿直的人,不喜欢把什么事情藏在肚子里。
看了一眼熊廷弼,廖忠沉默了一会,说道:“京城之中没有给我们什么命令,只是让我们及时汇报。这也是我们的职责,陛下对大帅还是很信任的。”
听了这话之后,熊廷弼心里面舒服了不少,他现在就很担心陛下的怀疑。
如果陛下不信任他,那他以后在辽东就举步维艰。之所以能够在辽东开创这样的局面,很大原因就是因为陛下对他的信任,钱粮从来没有缺过,各种新式装备也一直在往辽东送。
这一战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主要原因就是辽东增加了那么多的火炮。
只要没有失去陛下的信任,那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廖忠看着熊廷弼直接说道:“大帅,现在军中的情况你也知道,很多人觉得建奴不足为患。可是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时候,建奴比现在还衰弱,可结果呢?”
“陛下不是不打,只是时机不合适罢了。年前刚刚发生了山东的叛乱,这一年以来,各地的灾荒也很多,光是地震就发生了好几次。朝中的钱粮很紧张,实在支撑不起大战。大帅身为陛下信任的臣子,应该明白陛下的苦心。”
事实上,廖忠的这番话都不应该说。只是一直以来看着熊廷弼在辽东尽心尽力,廖忠没忍住。
这些事情在锦衣卫当中算不上什么太大的秘密。锦衣卫原来的指挥使许显纯此时也已经被撸了下来。朝廷里面的情况,他们更了解。
今年朝廷如果不是在山东搞了一笔钱,恐怕又是一个难过的一年。
所以廖忠劝熊廷弼的话,算得上是肺腑之言。
“大帅可能不知道,陛下在宫里面每顿饭只吃四菜一汤,已经半年没有添过新衣服了。”廖忠看着熊廷弼继续说道:“陛下一直以来省吃俭用,宫里的修建都已经停了下来,就是为了节省,为了给付军费。”
“这一年多以来,辽东的军费从来没有亏欠过,甚至是多发;粮饷也从来都是及时到达,各种军械也都及时送到辽东,这都是要花钱的。”
“今年年初的时候,西北蒙古进犯,加上地震震塌了不少关隘,这都是需要花钱的。朝廷里面实在是没有钱了,如果真的要打一场大仗,朝廷支撑不下来。”
听了这话之后,熊廷弼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下来。
他看着廖忠,脸上露出了笑容,随即问道:“你不是普通的锦衣卫吧?普通的锦衣卫应该不懂这些,而且也不会和我说这些话。你是什么身份?”
“我的身份就是锦衣卫千户。”廖忠笑着说道。
事实上,廖忠当然不是普通的锦衣卫千户,他是陈洪的人。
在锦衣卫当中,陈洪一直都在暗戳戳培养自己的人手,这也是陛下允许的,锦衣卫上下也都知道。锦衣卫指挥使想干涉也不敢,只能是听之任之。
这些人都是优中选优,而且是经过培训的,可以说见识和能力都不凡。
这一次廖忠能够被选到辽东来,更是因为他的能力是出类拔萃的。
熊廷弼显然没有相信廖忠的话,一般的锦衣卫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见识?
何况陛下在宫里面吃四菜一汤,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探听得到的。即便是大臣们都知道,一个锦衣卫千户也不可能知道的这么清楚。
不过对方不愿意说,熊廷弼也不能追问。他点头说道:“我会写一份题本给陛下。”
“如此,最好不过了。”廖忠点了点头说道:“大帅,朝中近日有人说陛下对辽东的恩赏太厚,这件事情大帅想必也应该能明白。”
“大帅最近还是注意一些,虽然大帅问心无愧,可还是尽量少落人口实,那样会给陛下找麻烦。”
“现在陛下日子并没有大帅想象中的那么好过。您是天子近臣,陛下最信任的臣子,应该知道怎么上报军恩,这些就不用卑职多嘴了。如果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卑职就告辞了。”
熊廷弼点了点头说道:“你去吧。”
等到廖忠走了之后,熊廷弼若有所思的看着他的背影,随后摇了摇头,径直走向一边的书桌开始写信。
离开了熊廷弼的营帐,廖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对熊廷弼的话起了作用。
要知道,在京城培训的时候,怎么样替陛下说好话可是培训的重中之重。
这个科目叫宣扬天威。作为陛下最忠心的臣子,要时刻替陛下着想,要学会替陛下说话,维护陛下的天威。
对于刚刚的表现,廖忠很满意,显然他学的很好,这一点做的很到位。回头把这件事情密奏上去,这就是他的功劳,肯定会得到奖赏。
在廖忠幻想自己会得到奖赏的时候,京城之中正在忙碌着准备过中秋节。
给臣子们的赏赐,朱由校虽然心疼,但还是足额的发放了。甚至这一年来比较辛苦的大臣额外还有奖赏。
同时朝廷还发布了一个消息,陛下要在京城里面建一批房子用来给臣子们居住。
这个消息一出来之后,整个京城哗然。
这可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好事情,京城居之大不易,这可不光是说说。
有权有势的官员有人孝敬,自然能够在京城买上房子;家境足够殷实的臣子,自然也能够过得很好。
可是有很多人却不是这样,京城里面的清水衙门可不少,很多御史甚至混到卖题本的地步了。你出钱,我帮你写一份弹劾的题本,你说弹劾谁我就弹劾谁。这事其实非常的多。
除此之外,很多人过得都紧巴巴,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房子。
谢恩的题本上了一大堆,朱由校满意地听着陈洪的汇报,不时点点头。
朱由校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安抚。他要把书院拆迁出去,要把一些地收回来,这都是触及人们利益的事情,搞不好就会闹腾起来。
而提前把发福利房的消息放出去,就可以让臣子们高兴一下。接下来就可以告诉他们,你们盖房子的地全在拆迁当中,不拆迁就没有地给你们盖房子。
在得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可想而知那些臣子会是什么反应。有了好处和没好处,那自然就是不一样的。朱由校相信肯定会有效果,至少能起到分化的作用。
摆了摆手,朱由校示意陈洪不用念了。
他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喃喃道:“朕真的是越来越会为臣子们考虑了。”
“看来朕距离一个明君不远了。”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79053/198337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