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选将之疑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开元末年以后,李隆基改变大唐军制,将大唐分为十个军镇,每镇设节度使,十大军镇拥兵过甚,总兵力达到五十万左右。
而大唐国都长安,虽有著名的“长安十二卫”拱卫都城,但十二卫兵力合计才八万人。
也不知李隆基从哪里冒出来的蜜汁自信,总觉得开创了开元盛世,大唐国都便固若金汤,天下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怎会造反?既然不会造反,长安何须太多兵力拱卫,平白浪费粮食,不如将这些兵力全部发往边镇,让他们为国戍边,开疆辟土,岂不比在长安无所事事浪费粮食强得多?
李隆基大抵便是出于这个想法,于是长安的总兵力才区区八万人。
直到安禄山叛乱,李隆基终于察觉这个要命的问题了。
叛军已渡过黄河,显然是冲着长安来的,长安是大唐国都,都城若陷于叛军之手,天下人心俱失,以讹传讹之下,说不定百姓们都会以为大唐亡了。
郭子仪的谏言很有道理,必须马上调兵勤王,必须守住长安,否则问题就大了。
“大唐十大节度使,安禄山已窃其三,剩余的七大节度使,不知可有勤王者……”李隆基神情灰败,黯然叹道:“节度使久沐天恩,然天子有难,能知恩图报者有几人?”
郭子仪沉声道:“陛下,老臣以为,除了安禄山贼子,大唐其他的节度使都是效忠大唐,效忠陛下的,安禄山起兵突然,叛军推进太快,陛下当速速决断,否则长安有被叛军攻破之虞。”
老成持重的陈希烈也道:“安禄山叛唐的消息已传遍长安,长安臣民正惶恐不安,天下人的眼睛都盯着陛下,臣请陛下振奋精神,拿出当年闯宫诛韦逆之气势,将叛军平灭于长安城之外。”
李隆基满心惶恐不安,年已老迈却被最信任的臣子背叛,帝王意气一朝丧尽,此刻已是心灰意冷,被两位老臣劝慰几句后,李隆基终于打起了精神。
再怎么年迈不堪,再如何心灰意冷,祖宗留下的社稷不能丢,他这个大唐皇帝更不能消沉,亲手开创了盛世的帝王,若晚年骤然变成了亡国之君,写进青史里会被后人唾骂嘲笑几千年。
“两位卿家说得对,朕必须要振作,高力士,传旨各大节度使,命他们尽起麾下兵马,火速开赴长安救驾勤王,尤其是离长安最近的陇右和河西两大节府,命他们速速率兵回京,不得片刻耽误。”
高力士躬身领命。
李隆基又道:“国忠,长安国库以及各地官仓所余粮草若何,可有详数?”
杨国忠道:“国库所余不多,但能支应得起二十万兵马三月所用,趁这段时间紧急调拨京畿道,山南道,江南道,淮南道等各道官仓粮草,经漕运大运河运抵长安,若长安能固守三个月,时间上大致是够的,各道官仓粮草若至,足可撑应四十万大军一年所需。”
李隆基心头稍定,缓缓点头。
亲手开创的盛世,终究还是有可取之处。天下粮食相对富足,朝廷有底气支应得起一场大战,这便是盛唐的底蕴。
陈希烈补充道:“老臣以为陛下还应颁一张安民告示,以安臣民之心,并传檄天下各道各州,细数安贼之罪,明示天下士子百姓勿附贼逆,除贼拥唐,还有,颁严令禁止商贾炒涨粮价,擅自抬高粮价者立斩,三族连坐。”
李隆基点头,将郭子仪和陈希烈的建议采纳。
郭子仪又道:“陛下传旨各州各军镇开赴长安勤王,但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若安贼兵马推进神速,恐怕等不到勤王大军,老臣以为,可就地招募长安附近百姓士农商贾青壮,组建团结兵以应大变,长安武库兵器足够,就地招募者操练一月半月勉强可用,总之,事急关头,一切从权处置,不惜代价以守住长安城为首务。”
李隆基缓缓道:“诸卿所言甚善,朕皆准也。”
顿了顿,李隆基忽然露出黯然之色,道:“朕这些年犯了不少糊涂,其中最大的糊涂便是错信了安禄山,此皆朕之过也,而致社稷遭难,江山蒙尘,朕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天下士民,若能顺利渡此劫难,朕定斋戒沐浴,进太庙请罪,从此做个纳谏采言的明君。”
“时穷舛难之际,幸得诸公不弃,朕在此拜谢诸公,来日平定贼乱,朕定厚谢诸公。”
杨国忠等人纷纷感动地起身行礼:“谢陛下隆恩。”
诸臣散去,分头准备抗击安禄山叛军事宜,李隆基独坐殿内,想想自己半生英明,半生昏聩,终致此难,又想起安禄山背叛自己,终究错付了多年信宠,李隆基更是羞怒交加,各种情绪千滋百味,一齐涌上心头。
想着想着,李隆基竟流下泪来。
人到时穷之际,突然变得清醒起来,回首这些年的错误,不由愧怒难抑。对于未来,他更感到迷茫。
一个快七十岁的迟暮老人,还能像当年那般得意飞扬,从容面对一切噩难吗?
无论体力,智慧,心境和时势,都与当年完全不同,李隆基这次是真觉得绝望了。
高力士轻轻走入殿内,站在李隆基身边温言安慰道:“陛下勿忧,安贼不过是癣庎之疾,不足虑也。天下正统仍是李唐,这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安贼跳梁小丑,妄图挑衅天威,终将被天下耻笑。”
李隆基擦去了眼泪,索然长叹道:“朕……只是觉得自己真的老了。朕已骑不上战马,拎不起长戟,无法与将士们南征北战,原本以为大唐在朕的治下能够盛世永绵,百世不衰,临到暮年才惊觉这个念头多么可笑……”
“朕,本应在史书上留下重彩浓墨,可恨安禄山,一场叛乱将朕的身后名全毁了,后人翻开史卷,看朕这段治下的大唐,究竟该夸朕创下盛世,还是骂朕有眼无珠,误信奸佞,而致天下之乱?”
“盛世自朕而起,又自朕而逝,岂不可笑?如同人生一场黄粱大梦。”
高力士眼眶泛泪,哽咽道:“老奴求陛下莫出消沉之语,陛下,大敌当前,陛下当振作。”
李隆基阖眼半晌,睁开眼时又恢复了清明。
“天下兵马大部皆在节度使之手,剩下的七大节度使你觉得会有几人起兵勤王?”
高力士毫不犹豫道:“七大节度使若闻长安危急,一定都会起兵救驾的。他们都是大唐的忠臣。”
李隆基讥诮一笑:“忠臣?此时此地,朕还敢相信‘忠臣’二字吗?”
高力士一凛,垂头不敢回话。
李隆基忽然又道:“安西节度使离长安最远,如今领兵的还是裴周南吗?”
“是,顾青被陛下调回长安后,曾有旨意令裴周南暂领安西节度使。”
李隆基皱眉:“裴周南暂领节度使不过是权宜之策,一介迂腐文人,怎能领兵?逢此危急之时,裴周南不宜领安西军,否则恐生变乱。”
“陛下的意思是……”
李隆基脑海里不由自主冒出顾青那张不高兴的脸。
将顾青调回长安是因为李隆基对他不放心,顾青太会闯祸,而且目无王法,李隆基派去的人他说杀就杀,简直是在挑衅皇权。一名手握重兵的边将做出如此举动,对帝王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所以必须将他调回长安。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大唐生乱,长安告急,李隆基很清楚裴周南那个文人驾驭不了安西军,若要将安西军调回玉门关内勤王,首先必须要换一员智勇双全,并且军中威望能镇得住数万兵马的大将,那么,换谁替代裴周南的位置,担任安西节度使呢?
李隆基迟疑不已,沉吟半晌仍未决定人选。
高力士见李隆基神情犹豫,小心地道:“陛下,裴周南若不能领安西军,何妨让顾青继续任安西节度使,顾青在安西三年,安西军与顾青彼此知根知底,将知兵,兵知将,顾青赴任不需与将士磨合,上任便可马上率军平叛……”
高力士一边说一边观察李隆基的脸色,见他的表情没什么变化,高力士接着道:“顾青对陛下的忠诚,想必是没有问题的……当初他手握重兵,陛下一纸诏命让他回来,他丝毫没有耽搁便果断轻车简从回了长安,显然并无任何拥兵自重的心思。此子或许经常闯祸,但小节有亏,不泯大义,陛下执之在手,亦是一柄利器。”
李隆基陷入了沉思。
顾青,确实是一柄利器,而且目前看起来确实有个忠臣的模样,但李隆基不知为何总是有些疑虑,这次顾青从安西回到长安,李隆基见过他一面,那一面明显看出顾青与当年不同,眉宇间散发着自信,隐隐还有几分强横的霸气。
虎狼之辈,食敌噬血,然则安肯穴居陋巢?既有虎狼之力,必有虎狼之心。
李隆基阖上眼,沉思半晌,仍拿不定主意。
良久,李隆基忽然问道:“顾青这几日在长安都做了什么?”
高力士愧然道:“老奴与陛下今早一同回的长安,尚来不及询查。”
正说着,殿外宦官禀奏,玉真公主求见。
李隆基闻奏一怔,犹豫了一下,宣见。
没过多久,玉真公主穿着百纳道袍,手中拎着一柄装饰用的拂尘,出尘清高的形象出现在李隆基面前。
而大唐国都长安,虽有著名的“长安十二卫”拱卫都城,但十二卫兵力合计才八万人。
也不知李隆基从哪里冒出来的蜜汁自信,总觉得开创了开元盛世,大唐国都便固若金汤,天下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怎会造反?既然不会造反,长安何须太多兵力拱卫,平白浪费粮食,不如将这些兵力全部发往边镇,让他们为国戍边,开疆辟土,岂不比在长安无所事事浪费粮食强得多?
李隆基大抵便是出于这个想法,于是长安的总兵力才区区八万人。
直到安禄山叛乱,李隆基终于察觉这个要命的问题了。
叛军已渡过黄河,显然是冲着长安来的,长安是大唐国都,都城若陷于叛军之手,天下人心俱失,以讹传讹之下,说不定百姓们都会以为大唐亡了。
郭子仪的谏言很有道理,必须马上调兵勤王,必须守住长安,否则问题就大了。
“大唐十大节度使,安禄山已窃其三,剩余的七大节度使,不知可有勤王者……”李隆基神情灰败,黯然叹道:“节度使久沐天恩,然天子有难,能知恩图报者有几人?”
郭子仪沉声道:“陛下,老臣以为,除了安禄山贼子,大唐其他的节度使都是效忠大唐,效忠陛下的,安禄山起兵突然,叛军推进太快,陛下当速速决断,否则长安有被叛军攻破之虞。”
老成持重的陈希烈也道:“安禄山叛唐的消息已传遍长安,长安臣民正惶恐不安,天下人的眼睛都盯着陛下,臣请陛下振奋精神,拿出当年闯宫诛韦逆之气势,将叛军平灭于长安城之外。”
李隆基满心惶恐不安,年已老迈却被最信任的臣子背叛,帝王意气一朝丧尽,此刻已是心灰意冷,被两位老臣劝慰几句后,李隆基终于打起了精神。
再怎么年迈不堪,再如何心灰意冷,祖宗留下的社稷不能丢,他这个大唐皇帝更不能消沉,亲手开创了盛世的帝王,若晚年骤然变成了亡国之君,写进青史里会被后人唾骂嘲笑几千年。
“两位卿家说得对,朕必须要振作,高力士,传旨各大节度使,命他们尽起麾下兵马,火速开赴长安救驾勤王,尤其是离长安最近的陇右和河西两大节府,命他们速速率兵回京,不得片刻耽误。”
高力士躬身领命。
李隆基又道:“国忠,长安国库以及各地官仓所余粮草若何,可有详数?”
杨国忠道:“国库所余不多,但能支应得起二十万兵马三月所用,趁这段时间紧急调拨京畿道,山南道,江南道,淮南道等各道官仓粮草,经漕运大运河运抵长安,若长安能固守三个月,时间上大致是够的,各道官仓粮草若至,足可撑应四十万大军一年所需。”
李隆基心头稍定,缓缓点头。
亲手开创的盛世,终究还是有可取之处。天下粮食相对富足,朝廷有底气支应得起一场大战,这便是盛唐的底蕴。
陈希烈补充道:“老臣以为陛下还应颁一张安民告示,以安臣民之心,并传檄天下各道各州,细数安贼之罪,明示天下士子百姓勿附贼逆,除贼拥唐,还有,颁严令禁止商贾炒涨粮价,擅自抬高粮价者立斩,三族连坐。”
李隆基点头,将郭子仪和陈希烈的建议采纳。
郭子仪又道:“陛下传旨各州各军镇开赴长安勤王,但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若安贼兵马推进神速,恐怕等不到勤王大军,老臣以为,可就地招募长安附近百姓士农商贾青壮,组建团结兵以应大变,长安武库兵器足够,就地招募者操练一月半月勉强可用,总之,事急关头,一切从权处置,不惜代价以守住长安城为首务。”
李隆基缓缓道:“诸卿所言甚善,朕皆准也。”
顿了顿,李隆基忽然露出黯然之色,道:“朕这些年犯了不少糊涂,其中最大的糊涂便是错信了安禄山,此皆朕之过也,而致社稷遭难,江山蒙尘,朕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天下士民,若能顺利渡此劫难,朕定斋戒沐浴,进太庙请罪,从此做个纳谏采言的明君。”
“时穷舛难之际,幸得诸公不弃,朕在此拜谢诸公,来日平定贼乱,朕定厚谢诸公。”
杨国忠等人纷纷感动地起身行礼:“谢陛下隆恩。”
诸臣散去,分头准备抗击安禄山叛军事宜,李隆基独坐殿内,想想自己半生英明,半生昏聩,终致此难,又想起安禄山背叛自己,终究错付了多年信宠,李隆基更是羞怒交加,各种情绪千滋百味,一齐涌上心头。
想着想着,李隆基竟流下泪来。
人到时穷之际,突然变得清醒起来,回首这些年的错误,不由愧怒难抑。对于未来,他更感到迷茫。
一个快七十岁的迟暮老人,还能像当年那般得意飞扬,从容面对一切噩难吗?
无论体力,智慧,心境和时势,都与当年完全不同,李隆基这次是真觉得绝望了。
高力士轻轻走入殿内,站在李隆基身边温言安慰道:“陛下勿忧,安贼不过是癣庎之疾,不足虑也。天下正统仍是李唐,这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安贼跳梁小丑,妄图挑衅天威,终将被天下耻笑。”
李隆基擦去了眼泪,索然长叹道:“朕……只是觉得自己真的老了。朕已骑不上战马,拎不起长戟,无法与将士们南征北战,原本以为大唐在朕的治下能够盛世永绵,百世不衰,临到暮年才惊觉这个念头多么可笑……”
“朕,本应在史书上留下重彩浓墨,可恨安禄山,一场叛乱将朕的身后名全毁了,后人翻开史卷,看朕这段治下的大唐,究竟该夸朕创下盛世,还是骂朕有眼无珠,误信奸佞,而致天下之乱?”
“盛世自朕而起,又自朕而逝,岂不可笑?如同人生一场黄粱大梦。”
高力士眼眶泛泪,哽咽道:“老奴求陛下莫出消沉之语,陛下,大敌当前,陛下当振作。”
李隆基阖眼半晌,睁开眼时又恢复了清明。
“天下兵马大部皆在节度使之手,剩下的七大节度使你觉得会有几人起兵勤王?”
高力士毫不犹豫道:“七大节度使若闻长安危急,一定都会起兵救驾的。他们都是大唐的忠臣。”
李隆基讥诮一笑:“忠臣?此时此地,朕还敢相信‘忠臣’二字吗?”
高力士一凛,垂头不敢回话。
李隆基忽然又道:“安西节度使离长安最远,如今领兵的还是裴周南吗?”
“是,顾青被陛下调回长安后,曾有旨意令裴周南暂领安西节度使。”
李隆基皱眉:“裴周南暂领节度使不过是权宜之策,一介迂腐文人,怎能领兵?逢此危急之时,裴周南不宜领安西军,否则恐生变乱。”
“陛下的意思是……”
李隆基脑海里不由自主冒出顾青那张不高兴的脸。
将顾青调回长安是因为李隆基对他不放心,顾青太会闯祸,而且目无王法,李隆基派去的人他说杀就杀,简直是在挑衅皇权。一名手握重兵的边将做出如此举动,对帝王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所以必须将他调回长安。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大唐生乱,长安告急,李隆基很清楚裴周南那个文人驾驭不了安西军,若要将安西军调回玉门关内勤王,首先必须要换一员智勇双全,并且军中威望能镇得住数万兵马的大将,那么,换谁替代裴周南的位置,担任安西节度使呢?
李隆基迟疑不已,沉吟半晌仍未决定人选。
高力士见李隆基神情犹豫,小心地道:“陛下,裴周南若不能领安西军,何妨让顾青继续任安西节度使,顾青在安西三年,安西军与顾青彼此知根知底,将知兵,兵知将,顾青赴任不需与将士磨合,上任便可马上率军平叛……”
高力士一边说一边观察李隆基的脸色,见他的表情没什么变化,高力士接着道:“顾青对陛下的忠诚,想必是没有问题的……当初他手握重兵,陛下一纸诏命让他回来,他丝毫没有耽搁便果断轻车简从回了长安,显然并无任何拥兵自重的心思。此子或许经常闯祸,但小节有亏,不泯大义,陛下执之在手,亦是一柄利器。”
李隆基陷入了沉思。
顾青,确实是一柄利器,而且目前看起来确实有个忠臣的模样,但李隆基不知为何总是有些疑虑,这次顾青从安西回到长安,李隆基见过他一面,那一面明显看出顾青与当年不同,眉宇间散发着自信,隐隐还有几分强横的霸气。
虎狼之辈,食敌噬血,然则安肯穴居陋巢?既有虎狼之力,必有虎狼之心。
李隆基阖上眼,沉思半晌,仍拿不定主意。
良久,李隆基忽然问道:“顾青这几日在长安都做了什么?”
高力士愧然道:“老奴与陛下今早一同回的长安,尚来不及询查。”
正说着,殿外宦官禀奏,玉真公主求见。
李隆基闻奏一怔,犹豫了一下,宣见。
没过多久,玉真公主穿着百纳道袍,手中拎着一柄装饰用的拂尘,出尘清高的形象出现在李隆基面前。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81647/205076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