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动力外挂…外骨骼的作用
推荐阅读:吞火天尊、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光明之路、娘子,护驾!、太一道果、我有一枚命运魔骰、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食仙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修炼从悟性通天开始、
大雪山哨所,海拔4655米,建在雪山尖上,四周是接近垂直的悬崖峭壁。
当地人说这里是雄鹰都飞不过的地方,边防战士称它为“云中哨所”,听起来很美,但是环境真的很差。
即使是盛夏季节,这里也是经常风吼雪舞,大片大片的雪花飘下来,冻的人直打哆嗦。
这里一年有两季,雪季和雨季,从11月到来年的6月都是大雪封山,6级以上的大风一刮就是300天,温度最低时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哪怕夏天最高温度也不超过5摄氏度。
现在是7月多,山下盛夏时节,这里中午的温度也才3度,晚上照样零下。
大雪山哨所战士们的巡逻路并不长,但却险象环生,尤其是冬季,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积雪越厚,道路越险。
有时候一脚踩下去,半条腿都能陷到雪里,如果不小心踩空了,很可能就会掉进山谷里。
这里正好也是一个雷暴区,每天下午3点准时打雷,雷是一个接一个地打,要打2个小时,在之前哨所建设不完善的时候,战士们要抱着所有的电器集体盘坐在床上。
这个地方当的起极端环境了,所以动力外骨骼的测试场地放在了这里,要不是他们赶时间,估计就等冬天再来了,那时候环境更极端。
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哨所的老班长有些不知所措,上级命令他配合测试队伍,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配合。
后来才知道,还是正常的巡逻,只不过要穿上动力外骨骼。
那就没事了,在雪山之巅巡逻他们拿手。
而且动力外骨骼这种东西,他们也非常好奇。
这玩意只在科幻片里看到过,没想到他们今天竟然见到活…见到真的了。
原以为这种东西只有特种兵能装备,没想到他们也有份。
这么好的机会,班长理所当然的让了出去,让哨所里的年轻战士装备上去做测试,因为听测试人员说,这些外骨骼可以让他们的巡逻更加轻松和更加无死角。
他就在后方搞搞后勤工作好了。
结果战士们刚出去半天,又来了一伙测试人员,据说等级比之前来的那一批还高。
一看,为首的竟然是一个小年轻。
还没等他多想,赵立就给他介绍了一下:“唐超同志,动力外骨骼初版技术的提供者,同时也是领航者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懂了!
是不是动力外骨骼的技术提供者,班长不知道,但是一说到领航者公司,班长还是知道的。
几个月前天夏的长征九号首飞成功,载荷就是领航者公司的月宫二号月面实验舱,他还真在电视上见过这位首席技术官的连。
很帅的小伙子。
你要不说,没人会往那边想,但只要说了,再一看……
嘿,还真像!
原以为这位大佬就是好奇上来看看,然后就会回到山巅之下的车队里,没想到这位大佬竟然要跟着巡逻队去执行巡逻任务。
就从明天的巡逻任务开始。
赵立也惊了,唐超,唐超,你这是要干什么啊!
唐超不管,他就要去,之前的纪录片他看了,记者能一路跟着去,他自然也能。
他想亲眼观察一下机械外骨骼在极端环境下的运行情况。
这些人拗不过他,并且听取了巡逻战士回来之后的测试任务报告,他们只能同意了。
从山下调来两台动力外骨骼,明天赵立跟他一块去。
要不然巡逻的战士穿着测试的动力外骨骼,跟着的测试人员不穿根本跟不上。
确认了消息,唐超很高兴,当天晚上加餐,就用他带来的那些东西。
各种糕点、八宝鸭、螃蟹、海鲜等等,都是雪山之巅吃不到的,还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让战士们提前过了一个年。
任务汇报是正规的那种,战士吃饭的时候就用聊天的方式,把第一天的测试过程说了说。
唐超能看出来,战士们脸上都带着笑容,显然今天的巡逻跟他们平时的巡逻不一样,轻松了很多,他们很喜欢这些动力外骨骼。
晚上,哨所里虽然有多余的床位,但是并不多,所以只留唐超他们这些后来的住在了这里。
那些早来的测试人员天还没黑就下山了,他们来之前就想好了住宿问题,没问题。
第二天吃完早饭,唐超就加入了愈加壮大的巡逻队伍,踏上了他的首次雪山之巅巡逻之路。
出发之后,唐超才知道之前的纪录片只是记录了巡逻路上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没收进去。
他们从4600多米海拔的哨所出发,沿着山巅下到了4000米,然后又往上走,沿着战士们之前踩出来的山巅小路,一直上到了海拔6500米的高度。
一路上,他们经过了深不见底的山涧,爬了高耸的雪山,检查的基站和天线设备,在固定地点上观察对面阿三的哨所,距离国境线最近的地方只有不到30米。
后半段的时候,天气开始变坏,本来这里就常年积雪,现在一刮风一下雪,更糟。
不过听战士们说,动力外骨骼帮了大忙,如果是以前,他们可能会发生危险。
首先,动力外骨骼为他们提供了助力,减轻了他们的体能消耗,让他们有精力应对任何情况。
然后,动力外骨骼增加了他们的负重能力,可以让他们背负更多的设备和物资,确保他们可以应对任何情况。
就说增加负重能力,他们每次出来都要穿上防弹衣,携带枪械弹药等等,还要背一部单兵单台。
大雪山的通讯条件很恶劣,所以单兵电台也比较大,重打二三十斤,加上其他的东西,几十斤的重量在平原巡逻都不太容易,更别说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雪山上。
低温、积雪、风雪、低压、缺氧等等,都是他们的“敌人”。
现在装备了动力外骨骼,还是专门为雪山设计的,当走到雪很厚的地方,足部可以把折叠的面板打开,形成踏雪板,让战士们在雪上轻松行走,不用再人力趟雪。
有动力外骨骼的支持,单兵电台的重量就不是问题了,甚至他们还能增加装备。
比如适合高原雪山环境的军用六旋翼无人机。
这种无人机和操纵平台都比较重,可以达到十几公斤甚至更重,单人背负的话走不了多远。
偏偏他们的巡逻工作很需要无人机,因为山势崎岖陡峭的缘故,一些犄角旮旯会形成死角区域,有些地方能冒险下去,有些地方连去都没法去,只能空着。
上级曾经给他们配过无人机,可小型无人机不适合高原环境,甚至风一吹就摔了。
大型无人机倒是可以,但是大型无人机太重了,他们之前巡逻携带的电台都要轮流背负,再加上沉重的大型无人机和操作系统,那就甭巡逻了,只能找地方蹲着。
现在好了,动力外骨骼来了,一切阻碍都抹平了。
战士们常年待在高原,每个人的脸庞都晒得黝黑,但是牙很亮。
尤其是操纵无人机巡查之前的观察死角时,他们都会露出笑容,所有人的牙齿,比山上的雪和天上的光都亮。
不过唐超感觉,他们的心更亮!
因为他知道,战士们不是因为玩无人机高兴,只是因为观察到了以前观察不到的死角而高兴。
他们替祖国守住了每一厘米的国土!
当地人说这里是雄鹰都飞不过的地方,边防战士称它为“云中哨所”,听起来很美,但是环境真的很差。
即使是盛夏季节,这里也是经常风吼雪舞,大片大片的雪花飘下来,冻的人直打哆嗦。
这里一年有两季,雪季和雨季,从11月到来年的6月都是大雪封山,6级以上的大风一刮就是300天,温度最低时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哪怕夏天最高温度也不超过5摄氏度。
现在是7月多,山下盛夏时节,这里中午的温度也才3度,晚上照样零下。
大雪山哨所战士们的巡逻路并不长,但却险象环生,尤其是冬季,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积雪越厚,道路越险。
有时候一脚踩下去,半条腿都能陷到雪里,如果不小心踩空了,很可能就会掉进山谷里。
这里正好也是一个雷暴区,每天下午3点准时打雷,雷是一个接一个地打,要打2个小时,在之前哨所建设不完善的时候,战士们要抱着所有的电器集体盘坐在床上。
这个地方当的起极端环境了,所以动力外骨骼的测试场地放在了这里,要不是他们赶时间,估计就等冬天再来了,那时候环境更极端。
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哨所的老班长有些不知所措,上级命令他配合测试队伍,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配合。
后来才知道,还是正常的巡逻,只不过要穿上动力外骨骼。
那就没事了,在雪山之巅巡逻他们拿手。
而且动力外骨骼这种东西,他们也非常好奇。
这玩意只在科幻片里看到过,没想到他们今天竟然见到活…见到真的了。
原以为这种东西只有特种兵能装备,没想到他们也有份。
这么好的机会,班长理所当然的让了出去,让哨所里的年轻战士装备上去做测试,因为听测试人员说,这些外骨骼可以让他们的巡逻更加轻松和更加无死角。
他就在后方搞搞后勤工作好了。
结果战士们刚出去半天,又来了一伙测试人员,据说等级比之前来的那一批还高。
一看,为首的竟然是一个小年轻。
还没等他多想,赵立就给他介绍了一下:“唐超同志,动力外骨骼初版技术的提供者,同时也是领航者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懂了!
是不是动力外骨骼的技术提供者,班长不知道,但是一说到领航者公司,班长还是知道的。
几个月前天夏的长征九号首飞成功,载荷就是领航者公司的月宫二号月面实验舱,他还真在电视上见过这位首席技术官的连。
很帅的小伙子。
你要不说,没人会往那边想,但只要说了,再一看……
嘿,还真像!
原以为这位大佬就是好奇上来看看,然后就会回到山巅之下的车队里,没想到这位大佬竟然要跟着巡逻队去执行巡逻任务。
就从明天的巡逻任务开始。
赵立也惊了,唐超,唐超,你这是要干什么啊!
唐超不管,他就要去,之前的纪录片他看了,记者能一路跟着去,他自然也能。
他想亲眼观察一下机械外骨骼在极端环境下的运行情况。
这些人拗不过他,并且听取了巡逻战士回来之后的测试任务报告,他们只能同意了。
从山下调来两台动力外骨骼,明天赵立跟他一块去。
要不然巡逻的战士穿着测试的动力外骨骼,跟着的测试人员不穿根本跟不上。
确认了消息,唐超很高兴,当天晚上加餐,就用他带来的那些东西。
各种糕点、八宝鸭、螃蟹、海鲜等等,都是雪山之巅吃不到的,还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让战士们提前过了一个年。
任务汇报是正规的那种,战士吃饭的时候就用聊天的方式,把第一天的测试过程说了说。
唐超能看出来,战士们脸上都带着笑容,显然今天的巡逻跟他们平时的巡逻不一样,轻松了很多,他们很喜欢这些动力外骨骼。
晚上,哨所里虽然有多余的床位,但是并不多,所以只留唐超他们这些后来的住在了这里。
那些早来的测试人员天还没黑就下山了,他们来之前就想好了住宿问题,没问题。
第二天吃完早饭,唐超就加入了愈加壮大的巡逻队伍,踏上了他的首次雪山之巅巡逻之路。
出发之后,唐超才知道之前的纪录片只是记录了巡逻路上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没收进去。
他们从4600多米海拔的哨所出发,沿着山巅下到了4000米,然后又往上走,沿着战士们之前踩出来的山巅小路,一直上到了海拔6500米的高度。
一路上,他们经过了深不见底的山涧,爬了高耸的雪山,检查的基站和天线设备,在固定地点上观察对面阿三的哨所,距离国境线最近的地方只有不到30米。
后半段的时候,天气开始变坏,本来这里就常年积雪,现在一刮风一下雪,更糟。
不过听战士们说,动力外骨骼帮了大忙,如果是以前,他们可能会发生危险。
首先,动力外骨骼为他们提供了助力,减轻了他们的体能消耗,让他们有精力应对任何情况。
然后,动力外骨骼增加了他们的负重能力,可以让他们背负更多的设备和物资,确保他们可以应对任何情况。
就说增加负重能力,他们每次出来都要穿上防弹衣,携带枪械弹药等等,还要背一部单兵单台。
大雪山的通讯条件很恶劣,所以单兵电台也比较大,重打二三十斤,加上其他的东西,几十斤的重量在平原巡逻都不太容易,更别说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雪山上。
低温、积雪、风雪、低压、缺氧等等,都是他们的“敌人”。
现在装备了动力外骨骼,还是专门为雪山设计的,当走到雪很厚的地方,足部可以把折叠的面板打开,形成踏雪板,让战士们在雪上轻松行走,不用再人力趟雪。
有动力外骨骼的支持,单兵电台的重量就不是问题了,甚至他们还能增加装备。
比如适合高原雪山环境的军用六旋翼无人机。
这种无人机和操纵平台都比较重,可以达到十几公斤甚至更重,单人背负的话走不了多远。
偏偏他们的巡逻工作很需要无人机,因为山势崎岖陡峭的缘故,一些犄角旮旯会形成死角区域,有些地方能冒险下去,有些地方连去都没法去,只能空着。
上级曾经给他们配过无人机,可小型无人机不适合高原环境,甚至风一吹就摔了。
大型无人机倒是可以,但是大型无人机太重了,他们之前巡逻携带的电台都要轮流背负,再加上沉重的大型无人机和操作系统,那就甭巡逻了,只能找地方蹲着。
现在好了,动力外骨骼来了,一切阻碍都抹平了。
战士们常年待在高原,每个人的脸庞都晒得黝黑,但是牙很亮。
尤其是操纵无人机巡查之前的观察死角时,他们都会露出笑容,所有人的牙齿,比山上的雪和天上的光都亮。
不过唐超感觉,他们的心更亮!
因为他知道,战士们不是因为玩无人机高兴,只是因为观察到了以前观察不到的死角而高兴。
他们替祖国守住了每一厘米的国土!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82781/187282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