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之人_分节阅读_182
推荐阅读:吞火天尊、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光明之路、娘子,护驾!、太一道果、我有一枚命运魔骰、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食仙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修炼从悟性通天开始、
田榕大喜道:“那太好了,我好久都不曾吃到中原的饭菜了。”
珍馐佳酿鱼满席,田榕酒足饭饱,尽与虞君樊说些西域宫廷故事:“……我以前跟着萧先生的时候,学过西域话,也看过一两本西域书,哎呀……可是这闻名不如见面,他们的宫殿廊柱,与我们不同,全由石头砌成,十分有趣。”
古骜笑道:“你去了西域,看来见闻多多,可有收获否?”
田榕抿唇一笑,凑近古骜:“我给虞太守带了夜明珠,汉王猜猜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古骜挑眉,田榕从腰间解下一柄挂刀,呈给古骜:“此刀如何?”
只见那剑身镶嵌着宝石,从外面看,刀刃宽大厚重,古骜一打开刀鞘——一阵寒光刺目!虞君樊在旁边赞了一声:“好刀。”
古骜微转手腕,刀光便在室内闪烁,熠熠夺目,古骜忽然将刀向案几边角挥去,只听‘哗——’的一声,不仅木质的案台应声而断,就连上面摆放的金属果盘亦整整齐齐裂成光滑两半,其中瓜果被纷纷劈开。
一时间,室中之人皆屏息。
古骜望向田榕,田榕从案几后绕出,跪在古骜面前,双手呈上一叠绢布。
“此乃此刀铸造之法,献给汉王。”
古骜还刀入鞘,起身,他走到田榕面前,双手将田榕扶起,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立了大功……我军有此刀,与烈马相配,从此天下再无敌手。”
————
北地一夜,千树万树梨花开。
颖水寒风,丝丝扣扣入江衢。
“师弟,师弟,你听我解释!”荀于生用力地拍门道。
门豁然而开,简璞出现在门前:“我已被软禁在此,还有什么好解释的?”
荀于生差点扑了个空,苦笑:“王爷本来就是做做样子,实不想囚禁你,只要古骜回信……可……可没想到那个小子,居然放着尊长的安危不顾,真是寡恩。……给世子写信说什么‘同在书院求学,我的夫子就是你的夫子,你看着办。’世子都气死了。我本以为他是你教出来的,定然会……否则我当时就会与江衢王据理力争,现在骑虎难下,怎么好?”
简璞冷笑了一声:“你错看他了,我也错看了你。”
“师弟……”荀于生面色惨白:“师弟……我……”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师弟……山云书院的事你放心……”
简璞‘嘭’的一声关上门,荀于生看了看守在门口的卫兵,眼观鼻鼻观心,手握利刃,守卫于旁。荀于生耸了肩,垂头丧气地走了。
在门内,简璞也暗暗叹了口气,他从房间里唯一的窗子望向外面的天空。
古骜最终并未顾及他。
此时,简璞的心中,隐隐升起了一股深切的担忧……
原本,他还想,只要古骜在,山云书院就不会垮,廖家会顾及汉地,不会再冒然……如此,自己还可以勉力支撑下去。
可是今日之事……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他太了解古骜——此事一出,一个可怕的可能性,在黑夜里不断地敲击着简璞的内心……
他不禁开始想……如果有一日,古骜真的身登大宝,恐怕也无法容下山云书院的存在。否则古骜此次,断不会如此处理。
简璞忽然想起了从前的事,少年时古骜曾对他笑言:“据武关,囚宗室,弑王自立”。这么些年过去了,再看古骜,他身上的戾气仿若都藏住不见,杀伐好像都隐在一片片温情脉脉的说辞之下。
所谓‘平世庶’、‘分田地’,‘抗戎’——这些修饰之功,全都是虞君樊在为他四处言说涂抹。以至于古骜在天下的名声,好似一个圣洁的卫国者。
简璞叹气,虞君樊这个人,手段真是不简单,传闻纷纷,甚至都要骗过做夫子的自己——可是他教了古骜六年,怎么会不明白古骜?
古骜引虞君樊同赴北地,让汉中、黔中、巴蜀千里运粮,未必不是借抗戎削弱虞君樊的积累,掌控虞君樊,令虞君樊为他所用。
仇牧赴上京被囚,真的这么简单吗?是谁给了仇牧使者的身份?又是谁派仇牧去上京谢恩?总之,结果是渔阳成了无主之地。
而怀歆远离上郡故土旧臣,征战戎地,与典不识互相牵制,皆听命于古骜。
古骜现在当务之要,是要尽量降低雍驰之戒心,让雍驰尽量无顾忌地将上京军粮投入到与江衢的大战当中,自然不会出兵。
此次大战,许多流离失所的人都闻渔阳收流民,沿途北上向渔阳行去,汉王的美名由此广布天下。四海人心已经变了,不久之前出土的五彩异石,震惊华夏,现在连街头巷尾的儿童都会唱:“大汉兴,天下固,骏马来时有稻谷”。
古骜,是想作皇帝了。
简璞竭力去想象古骜的样子,出现在他脑海中的,仍然是那个卧在高岗上,嘴里衔着一株草,悠悠地对他说:“既然我是太尉,手握四十万兵马,何不弑王自立?”的俊朗少年。
那日,他打了古骜一顿,鲜血淋漓。
简璞早知道会教出这么一个弟子,他脑后有反骨呢——可他不忍心埋没他。
现在天下已经没有人可以抵挡他施展雄心了;更可况,还有虞君樊在侧,虞家暗曲触角遍及九州,为古骜维持着令名。四海的风吹草动,都躲不过他的耳目。
今日之囚,简璞想——他要为今后好好打算了。
第188章(捉虫)
《吴语》曾言:“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如今,颖水边的战争,正如《吴语》中说的那样,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夜,江衢军左军,从上游水浅处偷渡到了对岸,趁着夜色朝虎贲驻地进发,进行袭营。
哪知雍驰早有防备,沿途埋伏了三万人马,将袭营的江衢左军前部歼灭,又将后部打散。左军带着残部溃败到颖水边,廖去疾命中军擂鼓支援,虎贲退军,江衢左军并入中军。
第二日清晨,虎贲列阵以待。这时河上忽起大雾,廖去疾率江衢军趁着河边弥漫的雾色,乘水路向雍驰之虎贲攻去。虎贲北来,不善水,只感到箭羽纷飞,却无敌人冲来,尽是呐喊杀声,雍驰见队形已乱,忙率部后撤。
由是,江衢虎贲,一胜一负。
战报如雪片一般地飞入了北地渔阳郡府中,古骜却总是召来虞家在上京的暗曲,问及京畿之地又给南下之军运粮几何。
且据说虎贲不仅得军粮供给,又常常在驻军周围就地征粮,世家大族筹粮以缴,而许多自有土地的百姓却因缴不起军粮而家破。江衢军征粮,也是如此,自供一部,筹集一部。自此,两军过处,许多农户没了余粮,只好向世家抵押土地借粮,使得战线一带,破产之农、卖身为奴之农,数以十万计。
那首“大汉兴,天下固”的童谣,也似如荼的战争之火般,烧遍了神州大地。远在渔阳的汉王,连发三道“告天下书”,责备江衢、虎贲两军不顾民生,造成尸骨遍野,人哀鬼哭,并颁布命令让北地收容流民。
一时间,四处都能看见,有流民的队伍浩浩汤汤地向北方行去,他们满怀着希望,但其中只有少数人能活着走到目的地渔阳。
一时间,四海士子尽皆北望,汉王二字,在他们心中,已不仅仅是抗戎的王了。汉王的每一道命令,他们都开始关注起来。汉王说,一切都是世庶分立造成;汉王说,一旦平世庶,人人有地,天下就再也不会有这些苦难。
读书人们看着一石一石的粮草从驿路上运走,被投向了战争,可百姓却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于是纷纷哀叹。旱灾早就消耗光了百姓曾经的余粮,战争又把他们逼上了绝路。除非当兵,又或者北上,否则不会有活路。
有些人开始自发地发起诗会,支持汉王,有的讥讽时政,不忘赞美汉王。甚至有人说出:“骏马来时有稻谷,百姓都这么唱,说明是民心。”
又有有心人翻出了当年‘俊廉公’所谓‘得天机者得天下’的传闻,悄悄说:“看来,今后能得天下的,是……”他用手指了指北面。
在北地的古骜,每天仍会询问两军相持消耗粮草的数量。虞君樊曾对古骜道:“廖家,怕是不敌虎贲罢。毕竟江南没有好马,京畿却有上林苑,也可从北地购买。廖家想靠水路取胜,可雍驰多诈,怕是难与周旋。”
古骜道:“我听我父亲说,江衢王之父当年先投成王,与秦王战,是有三足鼎立之想的。后来江衢王之父兄,皆战死。回灵的那日,我父亲也在,看见江衢王抚尸大哭,从遗体上解下家传锦囊,其中怕有遗信。不久江衢王见成王不敌,便带着弟弟,转投了秦王,秦王遇之甚厚。父亲曾言于我,江衢王问鼎之意,怕是从那时就开始了。由此次看,几近执念。”
虞君樊道:“上兵伐谋,江衢王谋未胜,还是急躁了些。”
古骜道:“他有杀父之仇,有问鼎之意;便以为我也有杀父之仇,绝不会放过此次雍驰南下的机会。其实他料的不错,只是于汉军来说,时机未到。”
虞君樊轻轻捏了捏古骜的肩膀。
“报——南边来的战报!”
虞君樊走上前去接过,递给古骜,古骜拆开了漆封,垂目默读,古骜缓缓地摆了摆手,虞君樊对那信使道:“你下去罢。”
珍馐佳酿鱼满席,田榕酒足饭饱,尽与虞君樊说些西域宫廷故事:“……我以前跟着萧先生的时候,学过西域话,也看过一两本西域书,哎呀……可是这闻名不如见面,他们的宫殿廊柱,与我们不同,全由石头砌成,十分有趣。”
古骜笑道:“你去了西域,看来见闻多多,可有收获否?”
田榕抿唇一笑,凑近古骜:“我给虞太守带了夜明珠,汉王猜猜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古骜挑眉,田榕从腰间解下一柄挂刀,呈给古骜:“此刀如何?”
只见那剑身镶嵌着宝石,从外面看,刀刃宽大厚重,古骜一打开刀鞘——一阵寒光刺目!虞君樊在旁边赞了一声:“好刀。”
古骜微转手腕,刀光便在室内闪烁,熠熠夺目,古骜忽然将刀向案几边角挥去,只听‘哗——’的一声,不仅木质的案台应声而断,就连上面摆放的金属果盘亦整整齐齐裂成光滑两半,其中瓜果被纷纷劈开。
一时间,室中之人皆屏息。
古骜望向田榕,田榕从案几后绕出,跪在古骜面前,双手呈上一叠绢布。
“此乃此刀铸造之法,献给汉王。”
古骜还刀入鞘,起身,他走到田榕面前,双手将田榕扶起,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立了大功……我军有此刀,与烈马相配,从此天下再无敌手。”
————
北地一夜,千树万树梨花开。
颖水寒风,丝丝扣扣入江衢。
“师弟,师弟,你听我解释!”荀于生用力地拍门道。
门豁然而开,简璞出现在门前:“我已被软禁在此,还有什么好解释的?”
荀于生差点扑了个空,苦笑:“王爷本来就是做做样子,实不想囚禁你,只要古骜回信……可……可没想到那个小子,居然放着尊长的安危不顾,真是寡恩。……给世子写信说什么‘同在书院求学,我的夫子就是你的夫子,你看着办。’世子都气死了。我本以为他是你教出来的,定然会……否则我当时就会与江衢王据理力争,现在骑虎难下,怎么好?”
简璞冷笑了一声:“你错看他了,我也错看了你。”
“师弟……”荀于生面色惨白:“师弟……我……”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师弟……山云书院的事你放心……”
简璞‘嘭’的一声关上门,荀于生看了看守在门口的卫兵,眼观鼻鼻观心,手握利刃,守卫于旁。荀于生耸了肩,垂头丧气地走了。
在门内,简璞也暗暗叹了口气,他从房间里唯一的窗子望向外面的天空。
古骜最终并未顾及他。
此时,简璞的心中,隐隐升起了一股深切的担忧……
原本,他还想,只要古骜在,山云书院就不会垮,廖家会顾及汉地,不会再冒然……如此,自己还可以勉力支撑下去。
可是今日之事……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他太了解古骜——此事一出,一个可怕的可能性,在黑夜里不断地敲击着简璞的内心……
他不禁开始想……如果有一日,古骜真的身登大宝,恐怕也无法容下山云书院的存在。否则古骜此次,断不会如此处理。
简璞忽然想起了从前的事,少年时古骜曾对他笑言:“据武关,囚宗室,弑王自立”。这么些年过去了,再看古骜,他身上的戾气仿若都藏住不见,杀伐好像都隐在一片片温情脉脉的说辞之下。
所谓‘平世庶’、‘分田地’,‘抗戎’——这些修饰之功,全都是虞君樊在为他四处言说涂抹。以至于古骜在天下的名声,好似一个圣洁的卫国者。
简璞叹气,虞君樊这个人,手段真是不简单,传闻纷纷,甚至都要骗过做夫子的自己——可是他教了古骜六年,怎么会不明白古骜?
古骜引虞君樊同赴北地,让汉中、黔中、巴蜀千里运粮,未必不是借抗戎削弱虞君樊的积累,掌控虞君樊,令虞君樊为他所用。
仇牧赴上京被囚,真的这么简单吗?是谁给了仇牧使者的身份?又是谁派仇牧去上京谢恩?总之,结果是渔阳成了无主之地。
而怀歆远离上郡故土旧臣,征战戎地,与典不识互相牵制,皆听命于古骜。
古骜现在当务之要,是要尽量降低雍驰之戒心,让雍驰尽量无顾忌地将上京军粮投入到与江衢的大战当中,自然不会出兵。
此次大战,许多流离失所的人都闻渔阳收流民,沿途北上向渔阳行去,汉王的美名由此广布天下。四海人心已经变了,不久之前出土的五彩异石,震惊华夏,现在连街头巷尾的儿童都会唱:“大汉兴,天下固,骏马来时有稻谷”。
古骜,是想作皇帝了。
简璞竭力去想象古骜的样子,出现在他脑海中的,仍然是那个卧在高岗上,嘴里衔着一株草,悠悠地对他说:“既然我是太尉,手握四十万兵马,何不弑王自立?”的俊朗少年。
那日,他打了古骜一顿,鲜血淋漓。
简璞早知道会教出这么一个弟子,他脑后有反骨呢——可他不忍心埋没他。
现在天下已经没有人可以抵挡他施展雄心了;更可况,还有虞君樊在侧,虞家暗曲触角遍及九州,为古骜维持着令名。四海的风吹草动,都躲不过他的耳目。
今日之囚,简璞想——他要为今后好好打算了。
第188章(捉虫)
《吴语》曾言:“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如今,颖水边的战争,正如《吴语》中说的那样,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夜,江衢军左军,从上游水浅处偷渡到了对岸,趁着夜色朝虎贲驻地进发,进行袭营。
哪知雍驰早有防备,沿途埋伏了三万人马,将袭营的江衢左军前部歼灭,又将后部打散。左军带着残部溃败到颖水边,廖去疾命中军擂鼓支援,虎贲退军,江衢左军并入中军。
第二日清晨,虎贲列阵以待。这时河上忽起大雾,廖去疾率江衢军趁着河边弥漫的雾色,乘水路向雍驰之虎贲攻去。虎贲北来,不善水,只感到箭羽纷飞,却无敌人冲来,尽是呐喊杀声,雍驰见队形已乱,忙率部后撤。
由是,江衢虎贲,一胜一负。
战报如雪片一般地飞入了北地渔阳郡府中,古骜却总是召来虞家在上京的暗曲,问及京畿之地又给南下之军运粮几何。
且据说虎贲不仅得军粮供给,又常常在驻军周围就地征粮,世家大族筹粮以缴,而许多自有土地的百姓却因缴不起军粮而家破。江衢军征粮,也是如此,自供一部,筹集一部。自此,两军过处,许多农户没了余粮,只好向世家抵押土地借粮,使得战线一带,破产之农、卖身为奴之农,数以十万计。
那首“大汉兴,天下固”的童谣,也似如荼的战争之火般,烧遍了神州大地。远在渔阳的汉王,连发三道“告天下书”,责备江衢、虎贲两军不顾民生,造成尸骨遍野,人哀鬼哭,并颁布命令让北地收容流民。
一时间,四处都能看见,有流民的队伍浩浩汤汤地向北方行去,他们满怀着希望,但其中只有少数人能活着走到目的地渔阳。
一时间,四海士子尽皆北望,汉王二字,在他们心中,已不仅仅是抗戎的王了。汉王的每一道命令,他们都开始关注起来。汉王说,一切都是世庶分立造成;汉王说,一旦平世庶,人人有地,天下就再也不会有这些苦难。
读书人们看着一石一石的粮草从驿路上运走,被投向了战争,可百姓却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于是纷纷哀叹。旱灾早就消耗光了百姓曾经的余粮,战争又把他们逼上了绝路。除非当兵,又或者北上,否则不会有活路。
有些人开始自发地发起诗会,支持汉王,有的讥讽时政,不忘赞美汉王。甚至有人说出:“骏马来时有稻谷,百姓都这么唱,说明是民心。”
又有有心人翻出了当年‘俊廉公’所谓‘得天机者得天下’的传闻,悄悄说:“看来,今后能得天下的,是……”他用手指了指北面。
在北地的古骜,每天仍会询问两军相持消耗粮草的数量。虞君樊曾对古骜道:“廖家,怕是不敌虎贲罢。毕竟江南没有好马,京畿却有上林苑,也可从北地购买。廖家想靠水路取胜,可雍驰多诈,怕是难与周旋。”
古骜道:“我听我父亲说,江衢王之父当年先投成王,与秦王战,是有三足鼎立之想的。后来江衢王之父兄,皆战死。回灵的那日,我父亲也在,看见江衢王抚尸大哭,从遗体上解下家传锦囊,其中怕有遗信。不久江衢王见成王不敌,便带着弟弟,转投了秦王,秦王遇之甚厚。父亲曾言于我,江衢王问鼎之意,怕是从那时就开始了。由此次看,几近执念。”
虞君樊道:“上兵伐谋,江衢王谋未胜,还是急躁了些。”
古骜道:“他有杀父之仇,有问鼎之意;便以为我也有杀父之仇,绝不会放过此次雍驰南下的机会。其实他料的不错,只是于汉军来说,时机未到。”
虞君樊轻轻捏了捏古骜的肩膀。
“报——南边来的战报!”
虞君樊走上前去接过,递给古骜,古骜拆开了漆封,垂目默读,古骜缓缓地摆了摆手,虞君樊对那信使道:“你下去罢。”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83848/175278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