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刮目相看
推荐阅读:逍遥山君、穿成年代文被炮灰的锦鲤原女主、LOL:什么叫自爆型打野啊?、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巫师:我要当学霸、玄学嫡女算卦灵:吃瓜续命她最行、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魔王大人深不可测、骑砍系统:从开拓领主开始、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总长大人息怒!”
上官雄以外的其他将领也纷纷单膝跪地。
“胡闹,简直是胡闹!”
秦岚气得手都在发抖了,一个带领两千铁骑还拿不下来一个百人左右小山寨的人,现在居然莫名其妙成了红河行省的守城统领,“陵城那么重要的地方,绝不能轻易舍弃!上官统帅,我想问一下,现在去救陵城还来得及吗?”
“应该来不及了。”
上官雄抬透说道:“前线传回来的消息称,大周的大军已经围困陵城了,战场瞬息万变,现在的陵城很有可能已经变成了一个水深火热的地方,而且……总长大人,末将在来隆中担当大任之前,曾经收到过杨延昭亲笔书写的一份信,他声称,由他在,陵城可保无恙。”
“你信吗?”
“末将……信!”
“什么?
你居然相信他说的话?”
“为何不信?”
上官雄反问道:“他是我们秦国护国大统领杨承霖的儿子,是我儿子最好的朋友之一,现在还是您,秦国总长的夫君,在如此环境下成长的人,嫣能随意信口开河?
而且总长大人,前线传来回来的消息,种种迹象表明,杨千夫长统兵有道,用兵如神,没您想得那么庸才。”
“他会用兵?”
秦岚怎么就那么不信呢?
“总长大人,请允许末将陈述一个事实。”
“你说!”
“凤凰山一战,杨千夫长仅用三千人,拖住了大周大军进攻长达一个多月,而且,大周将领曾经派遣两万先遣军,差点没全部惨死在凤凰山;陇西峡谷一战,两千人!杨千夫长只安排了两千人,不但阻止了大周大军进攻的脚步,而且同样差点坑杀了两万大周先遣军,与此同时……”上官雄其实很乐意看到杨延昭是个废物,毕竟他和杨承霖虽然表面上是兄弟,但也明争暗斗这么多年,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不是那个想要靠自己能力取胜的时候了,而是比子孙后代。
但事实却是……“杨千夫长到了陵城以后,整个红河行省上上下下数以千万计的军民,团结一心,一致支持杨千夫长担任陵城总指挥,而杨千夫长到目前为止的所作所为,绝对对得起他说在的岗位,安插伏兵,修建瓮城,屯粮,凝聚军心,积极备战等等!”
“说真的,他几乎将所有作为守城将所能做好的准备,都涉及到了,而且还做得很好,末将经常在想,就算是末将镇守陵城,做的怕也不过如此,更难能可贵的是……”上官雄铿锵有力地说道:“他在红河行省的威望很高很高,整个红河行省的人都将他奉为英雄,上下一心,异常团结,这一点,哪怕是末将也做不到。”
“哦?”
秦岚微微一怔,他没想到上官雄居然如此夸奖杨延昭,坦白说,她虽然看不起杨延昭,但杨延昭毕竟是她的相公,她也不止一次地希望杨延昭能够突然撅起,一鸣惊人,成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为她排忧解难的得力助手。
现在她虽然身处高位,可她不止一次地感觉到了孤独,感觉到身边无人可用,秦明的背叛,让杨延昭几乎已经成了她唯一的亲人了。
谁不希望这个唯一的亲人能够出人头地?
可问题是,可能吗?
杨延昭在昌平的所作所为,很难让秦岚相信,就凭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杨延昭居然玩成了如此巨大的蜕变。
“上官统帅调查清楚了吗?”
秦岚忍不住问道:“说不定杨延昭身边有高人相助。”
“末将的确怀疑过,而且最有可能的人就是王诗语、刘晴和刘佳欣,可刘晴的底细,末将早就查得一清二楚,至于刘佳欣,此女子倒有几分胆识,但善于发展,不善作战,至于王诗语!”
上官雄有条不紊地说道:“此女是杨千夫长从昌平带过来的亲信,具体学识不得而知,不够杨千夫长安排伏兵也好,修建瓮城,制定策略等等,都是在王诗语去陵城之前完成,所以末将认为,杨千夫长并非我们所了解到的那么简单,他很有可能是深藏不漏,或者说,他在还怕什么,所以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给我们营造一种他很没用的错觉。”
此话一出,秦岚浑身一颤,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上官统帅。”
“末将在!”
“我既然封你为你三军统帅,我就相信你所做出的的每一个判断,既然你认为陵城不需要支援,那就不支援,既然你认为杨延昭可靠,那我也愿意相信他,我秦岚,以秦国总长的身份恳请您,请您务必要带领我秦国百万将士,守护好我秦国大好山河。”
“末将只当竭尽全力,以死效忠!”
“去备战吧!”
“是!”
秦国将领纷纷离开大厅,积极备战了。
隆中现在虽然是大本营,但实际上上官雄的所有准备工作,都是在为防御汉西和汉东行省做准备,陵城和淮城虽然是重要的战略基地,但为了整个秦国着想,除非他们告急,否则即便淮城守城将是他的儿子上官傲天,上官雄也不想派去一兵一卒。
当前局势,守住汉西和汉东行省才是重中之重。
秦岚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她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隆中行省的樊城,就是为了和秦国三军共存亡,鼓励秦国三军浴血奋战。
这是一场生死较量,她可不想在昌平等着那落后许多的前线消息。
将领们离开后,秦岚护卫队统领卫庄的保护下,回到了樊城行长的书房里,命人将门关好后,她这才说道:“刚才上官雄的话,你都听到了吗?”
“恩!”
一个黑影缓缓从一边的书架里走了出来,这是一个面色苍白,骨瘦如柴的男子,他手里拿着一把折扇,穿着一件粗布长袍。
“你怎么看?”
“上官雄虽然以前支持过秦明,可是上官家和杨家一样,世代忠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家,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忠心,虽然秦明没能当上总长,可是上官雄应该早就习惯了他的立场,拥护正主,一致对外,这是上官家世代传承的忠言,所以他的话可信度很高。”
上官雄以外的其他将领也纷纷单膝跪地。
“胡闹,简直是胡闹!”
秦岚气得手都在发抖了,一个带领两千铁骑还拿不下来一个百人左右小山寨的人,现在居然莫名其妙成了红河行省的守城统领,“陵城那么重要的地方,绝不能轻易舍弃!上官统帅,我想问一下,现在去救陵城还来得及吗?”
“应该来不及了。”
上官雄抬透说道:“前线传回来的消息称,大周的大军已经围困陵城了,战场瞬息万变,现在的陵城很有可能已经变成了一个水深火热的地方,而且……总长大人,末将在来隆中担当大任之前,曾经收到过杨延昭亲笔书写的一份信,他声称,由他在,陵城可保无恙。”
“你信吗?”
“末将……信!”
“什么?
你居然相信他说的话?”
“为何不信?”
上官雄反问道:“他是我们秦国护国大统领杨承霖的儿子,是我儿子最好的朋友之一,现在还是您,秦国总长的夫君,在如此环境下成长的人,嫣能随意信口开河?
而且总长大人,前线传来回来的消息,种种迹象表明,杨千夫长统兵有道,用兵如神,没您想得那么庸才。”
“他会用兵?”
秦岚怎么就那么不信呢?
“总长大人,请允许末将陈述一个事实。”
“你说!”
“凤凰山一战,杨千夫长仅用三千人,拖住了大周大军进攻长达一个多月,而且,大周将领曾经派遣两万先遣军,差点没全部惨死在凤凰山;陇西峡谷一战,两千人!杨千夫长只安排了两千人,不但阻止了大周大军进攻的脚步,而且同样差点坑杀了两万大周先遣军,与此同时……”上官雄其实很乐意看到杨延昭是个废物,毕竟他和杨承霖虽然表面上是兄弟,但也明争暗斗这么多年,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不是那个想要靠自己能力取胜的时候了,而是比子孙后代。
但事实却是……“杨千夫长到了陵城以后,整个红河行省上上下下数以千万计的军民,团结一心,一致支持杨千夫长担任陵城总指挥,而杨千夫长到目前为止的所作所为,绝对对得起他说在的岗位,安插伏兵,修建瓮城,屯粮,凝聚军心,积极备战等等!”
“说真的,他几乎将所有作为守城将所能做好的准备,都涉及到了,而且还做得很好,末将经常在想,就算是末将镇守陵城,做的怕也不过如此,更难能可贵的是……”上官雄铿锵有力地说道:“他在红河行省的威望很高很高,整个红河行省的人都将他奉为英雄,上下一心,异常团结,这一点,哪怕是末将也做不到。”
“哦?”
秦岚微微一怔,他没想到上官雄居然如此夸奖杨延昭,坦白说,她虽然看不起杨延昭,但杨延昭毕竟是她的相公,她也不止一次地希望杨延昭能够突然撅起,一鸣惊人,成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为她排忧解难的得力助手。
现在她虽然身处高位,可她不止一次地感觉到了孤独,感觉到身边无人可用,秦明的背叛,让杨延昭几乎已经成了她唯一的亲人了。
谁不希望这个唯一的亲人能够出人头地?
可问题是,可能吗?
杨延昭在昌平的所作所为,很难让秦岚相信,就凭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杨延昭居然玩成了如此巨大的蜕变。
“上官统帅调查清楚了吗?”
秦岚忍不住问道:“说不定杨延昭身边有高人相助。”
“末将的确怀疑过,而且最有可能的人就是王诗语、刘晴和刘佳欣,可刘晴的底细,末将早就查得一清二楚,至于刘佳欣,此女子倒有几分胆识,但善于发展,不善作战,至于王诗语!”
上官雄有条不紊地说道:“此女是杨千夫长从昌平带过来的亲信,具体学识不得而知,不够杨千夫长安排伏兵也好,修建瓮城,制定策略等等,都是在王诗语去陵城之前完成,所以末将认为,杨千夫长并非我们所了解到的那么简单,他很有可能是深藏不漏,或者说,他在还怕什么,所以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给我们营造一种他很没用的错觉。”
此话一出,秦岚浑身一颤,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上官统帅。”
“末将在!”
“我既然封你为你三军统帅,我就相信你所做出的的每一个判断,既然你认为陵城不需要支援,那就不支援,既然你认为杨延昭可靠,那我也愿意相信他,我秦岚,以秦国总长的身份恳请您,请您务必要带领我秦国百万将士,守护好我秦国大好山河。”
“末将只当竭尽全力,以死效忠!”
“去备战吧!”
“是!”
秦国将领纷纷离开大厅,积极备战了。
隆中现在虽然是大本营,但实际上上官雄的所有准备工作,都是在为防御汉西和汉东行省做准备,陵城和淮城虽然是重要的战略基地,但为了整个秦国着想,除非他们告急,否则即便淮城守城将是他的儿子上官傲天,上官雄也不想派去一兵一卒。
当前局势,守住汉西和汉东行省才是重中之重。
秦岚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她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隆中行省的樊城,就是为了和秦国三军共存亡,鼓励秦国三军浴血奋战。
这是一场生死较量,她可不想在昌平等着那落后许多的前线消息。
将领们离开后,秦岚护卫队统领卫庄的保护下,回到了樊城行长的书房里,命人将门关好后,她这才说道:“刚才上官雄的话,你都听到了吗?”
“恩!”
一个黑影缓缓从一边的书架里走了出来,这是一个面色苍白,骨瘦如柴的男子,他手里拿着一把折扇,穿着一件粗布长袍。
“你怎么看?”
“上官雄虽然以前支持过秦明,可是上官家和杨家一样,世代忠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家,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忠心,虽然秦明没能当上总长,可是上官雄应该早就习惯了他的立场,拥护正主,一致对外,这是上官家世代传承的忠言,所以他的话可信度很高。”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85092/180683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