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在瓦房顶上采药
推荐阅读:我在大夏窃神权、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开局赠送天生神力、落崖三载后、我父刘玄德、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横推武道:从虎啸金钟罩开始、横推武道:从龙象镇狱开始、从魂动机开始姬械化斗罗、
李悠然三人直接走进了寺门。
寒山寺不是景区,所以不需要购买门票。
平时也没什么人来。
只有少数一些烧香许愿的人,会来这里。
进去寺门之后,给人的感觉略微有一些萧索。
不过,正因为有些萧索,才让人感觉这是一座真正的寺庙。
一座充满斑驳痕迹的古寺。
迎面走过来一位僧人。
看到李悠然三人之后,双手合十,腰微弯,口说,“阿弥陀佛。”
李悠然三人同样双手合十,腰微弯,口说,“阿弥陀佛。”
之后,僧人离去,李悠然三人也继续往前走。
在寺里转了一圈,看到了钟楼,也各自烧了三炷香。
之后走出寺门。
李悠然提议再去枫桥看一看。
宋易、古意两个人没有意见。
于是,三个人又慢慢来到了枫桥。
枫桥是一座古石拱桥,同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横跨在一条叫做枫江的河流之上。
枫江,也称之为姑苏河。在姑苏城的名气不小。
在枫桥一则,有一码头,现在都还在使用当中。
码头处停靠有船只。可以出钱,请船家载你在姑苏河里一游。
在船上看风景,自别有一番感受。
李悠然、宋易、古意三个人,都很有兴致乘船游一游姑苏河。
于是,三个人走下码头,和一位揽客的船家说好了价钱。
然后上船。
船家将船撑离码头,在姑苏河里缓缓前行。
李悠然三人都站在船头,欣赏两岸的风景。
感觉非常不错。
突然,只听到一声钟声,从远处幽幽传来。
李悠然心里一动,这应该就是寒山寺的钟声吧?
在枫桥果然能够听到寒山寺的钟声。
李悠然问船家,“叔,这是寒山寺的钟声吗?”
船家点头,“的确是。在这里每天都能够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我们已经听得习惯了。如果哪一天没有听到,肯定会非常不习惯。”
李悠然、宋易、古意三个人都点头。
的确是这样。
船继续慢慢前行。
一个小时之后,船缓缓到了下一个码头。
靠岸。
李悠然三人下船。
船就坐到这里了,接下来继续步行。
这个时候,离姑苏城区已经比较远了。
不过没关系,继续走,反正都是游玩,在哪里都一样。
不多时之后,看到前方有一处废弃的房屋。
是几间瓦房。
所谓瓦房,就是屋顶盖的是瓦。
以前农村盖房常用的那种普通瓦。
墙体的话,有的是用泥土夯成。有的则是用条石垒成。
不管是用泥土夯成,还是用条石垒成,现在都很是少见了。
现在即便是瓦房,墙体也一般都是用砖砌的了。
眼前几间废弃的瓦房,墙面是用条石垒成的。
房顶上还长满了野草。
已经十分破败,应该已经废弃很久了。
不过,引起李悠然三人注意的,并不是瓦房本身。而是瓦房屋顶上,有一位男子,正在上面忙活着什么?
三个人不禁有些奇怪。
几间废弃已久,屋顶上都已经长满了野草的瓦房,有什么值得忙活的?
是在维修屋顶?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很快,李悠然眼前一亮,他已经知道那房顶上的男子,在忙活什么了?
因为他的视力极佳,能够看清房顶上那些野草具体长什么样子?
看清那些野草的样子之后,李悠然就明白男子在忙活什么了?
他在采药。
那些野草叫做瓦松,也叫做瓦花、向天草、天王铁塔草等。
是一种非常有药用价值的草药。
景天科瓦松属,二年生草本植物。
长在山坡岩石上,又或者屋瓦上。
叶子绿色,肉肉的。叶片呈莲座状,开着白中带点粉色的小花,形似松树。
长在屋瓦上,又形似松树,所以得名“瓦松”。
以前农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瓦房。
在屋顶瓦缝中,往往就会长出瓦松。
当然,新盖的房子是长不出瓦松的。只有那种盖了很长时间的房子,才能够长出瓦松。
所以,只要看到屋顶上长有瓦松,就知道那房子有了很长的年生。
瓦松的观赏价值很高。同时有着很好的药用价值。
有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之功能。可用于泻痢、便血、月经不调、疮不收口等等。
所以,那位在屋顶上忙活的男子,肯定是在采摘瓦松。
他应该是一位医生。
明白原因之后,李悠然笑道:“我明白他在忙活什么了?他在采药?”
“采药?”宋易、古意两个人都有些意外。
不过很快,宋易说道:“难道屋顶上那些野草是瓦松?看不清啊!”
李悠然点头道:“的确是瓦松。我看得清。”
宋易又是一惊,“悠然老弟,这么远你也看得清?你视力也太好了吧。”
古意却是不意外,说道:“老宋,你有所不知。悠然老弟还是武术高手,一身武艺非凡。他的视力比我们更好。正常!”
“武术非凡?”宋易瞪大着眼睛看着李悠然。
他是真不知道李悠然原来还有武艺在身。
能文善武?文武双全?
他想到了这两个成语。
李悠然哈哈一笑,说道:“自己随便练一练而已。基本上就是强身健体的作用。”
宋易却是不太信。
不过,他总不能让李悠然现场表演一番武术不是。
所以,只能暂时不去管这个问题。
而后说道:“如果是瓦松的话。那那个人的确应该就是在采摘瓦松了。瓦松以前比较常见,但近些年来,似乎越来越少见了。”
李悠然点头。近些年来,瓦松的确不像他小时候那样常见了。
三个人越走越近。
宋易、古意两个人也已经看清了,的确是瓦松。
很好看。
又走了一会儿了,到了废弃瓦房前面。
宋易对房顶上的男子招呼道:“师傅,采瓦松呢。”
男子听到声音,回头向下看。
看到李悠然三人之后,笑道:“是啊!我刚刚路过这里。看到这屋顶上瓦松很多。就想办法爬上来采了。现在瓦松不多见了,很多时候特意去找,都根本找不到。”
李悠然三个人都点头。
然后又和男子聊了几句之后,告辞离开。
继续前行。
就这样一直走到天色渐晚,然后找了一辆车,直接回到城里。
还是昨天住宿的酒店。
吃了晚饭之后,三人又各自回到房间里休息。
李悠然继续看《新白娘子传奇》。
很好看,越看越喜欢看。
又看到夜渐深的时候,才意犹未尽的停下。
然后睡觉。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李悠然、宋易、古意三个人,继续在姑苏城游玩。
在姑苏城不少地方都留下了足迹。
然后,这一次的姑苏城之行,要暂时告一段落了。
出来了这么长时间了,李悠然打算回村了。
村里,自己还在修房子呢。
不能在外面晃得太久了不是。
宋易、古意两个人接下来,也都有各自的安排。
那么,这一次的结伴同行就到此结束。
下一次再约。
三个人相互道别。
李悠然没再做其它耽搁,直接回到了村子里。
走进村子,一路上碰到的村民全都非常欣喜和高兴。
李悠然这小子终于回来了。
李悠然回村的感觉当然也非常好,一路上和村民们谈笑。
外面的世界很美,但终究还是回家的感觉最好。
然后还遇到了孩子们。
孩子们一个个当然更是非常兴奋。
李悠然在村子里,孩子们做起事来,都感觉更有劲。
李悠然给孩子们买了不少零食。
将零食拿出来,和孩子们一起边吃边走。
他要去修建房子的工地上。孩子们全都跟着一起。
李悠然在村子里,很多时候就是娃娃头。
到了工地上。
陈冰和工人们,还有帮忙的村民们看到李悠然,当然也全都非常欣喜和高兴。
李悠然总算是回来了。
李悠然也非常高兴。然后把零食拿出来,请陈冰、工人们,还有村民们也吃。
陈冰、工人们,还有村民们平时本来都是不吃零食的。
但此时,一个个都有兴致吃一点。
主要不是为了吃零食。而是李悠然回来了,大家高兴,一起热闹一下。
李悠然买了很多零食,足够大家吃了。
于是,工地上所有的人都围在一起吃零食。
一边吃,一边问李悠然这几天在外面游玩的情况。
陈冰和一些工人有上网的习惯,他们在网络上了解了一些李悠然这几天的情况。
比如在天境城华元镇巧猜答案,以及在姑苏城西湖边畔写诗。
但了解的终究还是太少了。
大家都很想知道更详细的情况,每一个人都很有兴趣。
村民们对诗词没什么兴趣,但他们对李悠然一路的见闻很有兴趣。
李悠然当然也愿意说给大家听。
于是,李悠然将过去几天时间里遇到的,有意思的事情,都一一和大家颇为详细的说了一遍。
每一个人都听得眼睛陡亮。
……
寒山寺不是景区,所以不需要购买门票。
平时也没什么人来。
只有少数一些烧香许愿的人,会来这里。
进去寺门之后,给人的感觉略微有一些萧索。
不过,正因为有些萧索,才让人感觉这是一座真正的寺庙。
一座充满斑驳痕迹的古寺。
迎面走过来一位僧人。
看到李悠然三人之后,双手合十,腰微弯,口说,“阿弥陀佛。”
李悠然三人同样双手合十,腰微弯,口说,“阿弥陀佛。”
之后,僧人离去,李悠然三人也继续往前走。
在寺里转了一圈,看到了钟楼,也各自烧了三炷香。
之后走出寺门。
李悠然提议再去枫桥看一看。
宋易、古意两个人没有意见。
于是,三个人又慢慢来到了枫桥。
枫桥是一座古石拱桥,同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横跨在一条叫做枫江的河流之上。
枫江,也称之为姑苏河。在姑苏城的名气不小。
在枫桥一则,有一码头,现在都还在使用当中。
码头处停靠有船只。可以出钱,请船家载你在姑苏河里一游。
在船上看风景,自别有一番感受。
李悠然、宋易、古意三个人,都很有兴致乘船游一游姑苏河。
于是,三个人走下码头,和一位揽客的船家说好了价钱。
然后上船。
船家将船撑离码头,在姑苏河里缓缓前行。
李悠然三人都站在船头,欣赏两岸的风景。
感觉非常不错。
突然,只听到一声钟声,从远处幽幽传来。
李悠然心里一动,这应该就是寒山寺的钟声吧?
在枫桥果然能够听到寒山寺的钟声。
李悠然问船家,“叔,这是寒山寺的钟声吗?”
船家点头,“的确是。在这里每天都能够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我们已经听得习惯了。如果哪一天没有听到,肯定会非常不习惯。”
李悠然、宋易、古意三个人都点头。
的确是这样。
船继续慢慢前行。
一个小时之后,船缓缓到了下一个码头。
靠岸。
李悠然三人下船。
船就坐到这里了,接下来继续步行。
这个时候,离姑苏城区已经比较远了。
不过没关系,继续走,反正都是游玩,在哪里都一样。
不多时之后,看到前方有一处废弃的房屋。
是几间瓦房。
所谓瓦房,就是屋顶盖的是瓦。
以前农村盖房常用的那种普通瓦。
墙体的话,有的是用泥土夯成。有的则是用条石垒成。
不管是用泥土夯成,还是用条石垒成,现在都很是少见了。
现在即便是瓦房,墙体也一般都是用砖砌的了。
眼前几间废弃的瓦房,墙面是用条石垒成的。
房顶上还长满了野草。
已经十分破败,应该已经废弃很久了。
不过,引起李悠然三人注意的,并不是瓦房本身。而是瓦房屋顶上,有一位男子,正在上面忙活着什么?
三个人不禁有些奇怪。
几间废弃已久,屋顶上都已经长满了野草的瓦房,有什么值得忙活的?
是在维修屋顶?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很快,李悠然眼前一亮,他已经知道那房顶上的男子,在忙活什么了?
因为他的视力极佳,能够看清房顶上那些野草具体长什么样子?
看清那些野草的样子之后,李悠然就明白男子在忙活什么了?
他在采药。
那些野草叫做瓦松,也叫做瓦花、向天草、天王铁塔草等。
是一种非常有药用价值的草药。
景天科瓦松属,二年生草本植物。
长在山坡岩石上,又或者屋瓦上。
叶子绿色,肉肉的。叶片呈莲座状,开着白中带点粉色的小花,形似松树。
长在屋瓦上,又形似松树,所以得名“瓦松”。
以前农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瓦房。
在屋顶瓦缝中,往往就会长出瓦松。
当然,新盖的房子是长不出瓦松的。只有那种盖了很长时间的房子,才能够长出瓦松。
所以,只要看到屋顶上长有瓦松,就知道那房子有了很长的年生。
瓦松的观赏价值很高。同时有着很好的药用价值。
有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之功能。可用于泻痢、便血、月经不调、疮不收口等等。
所以,那位在屋顶上忙活的男子,肯定是在采摘瓦松。
他应该是一位医生。
明白原因之后,李悠然笑道:“我明白他在忙活什么了?他在采药?”
“采药?”宋易、古意两个人都有些意外。
不过很快,宋易说道:“难道屋顶上那些野草是瓦松?看不清啊!”
李悠然点头道:“的确是瓦松。我看得清。”
宋易又是一惊,“悠然老弟,这么远你也看得清?你视力也太好了吧。”
古意却是不意外,说道:“老宋,你有所不知。悠然老弟还是武术高手,一身武艺非凡。他的视力比我们更好。正常!”
“武术非凡?”宋易瞪大着眼睛看着李悠然。
他是真不知道李悠然原来还有武艺在身。
能文善武?文武双全?
他想到了这两个成语。
李悠然哈哈一笑,说道:“自己随便练一练而已。基本上就是强身健体的作用。”
宋易却是不太信。
不过,他总不能让李悠然现场表演一番武术不是。
所以,只能暂时不去管这个问题。
而后说道:“如果是瓦松的话。那那个人的确应该就是在采摘瓦松了。瓦松以前比较常见,但近些年来,似乎越来越少见了。”
李悠然点头。近些年来,瓦松的确不像他小时候那样常见了。
三个人越走越近。
宋易、古意两个人也已经看清了,的确是瓦松。
很好看。
又走了一会儿了,到了废弃瓦房前面。
宋易对房顶上的男子招呼道:“师傅,采瓦松呢。”
男子听到声音,回头向下看。
看到李悠然三人之后,笑道:“是啊!我刚刚路过这里。看到这屋顶上瓦松很多。就想办法爬上来采了。现在瓦松不多见了,很多时候特意去找,都根本找不到。”
李悠然三个人都点头。
然后又和男子聊了几句之后,告辞离开。
继续前行。
就这样一直走到天色渐晚,然后找了一辆车,直接回到城里。
还是昨天住宿的酒店。
吃了晚饭之后,三人又各自回到房间里休息。
李悠然继续看《新白娘子传奇》。
很好看,越看越喜欢看。
又看到夜渐深的时候,才意犹未尽的停下。
然后睡觉。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李悠然、宋易、古意三个人,继续在姑苏城游玩。
在姑苏城不少地方都留下了足迹。
然后,这一次的姑苏城之行,要暂时告一段落了。
出来了这么长时间了,李悠然打算回村了。
村里,自己还在修房子呢。
不能在外面晃得太久了不是。
宋易、古意两个人接下来,也都有各自的安排。
那么,这一次的结伴同行就到此结束。
下一次再约。
三个人相互道别。
李悠然没再做其它耽搁,直接回到了村子里。
走进村子,一路上碰到的村民全都非常欣喜和高兴。
李悠然这小子终于回来了。
李悠然回村的感觉当然也非常好,一路上和村民们谈笑。
外面的世界很美,但终究还是回家的感觉最好。
然后还遇到了孩子们。
孩子们一个个当然更是非常兴奋。
李悠然在村子里,孩子们做起事来,都感觉更有劲。
李悠然给孩子们买了不少零食。
将零食拿出来,和孩子们一起边吃边走。
他要去修建房子的工地上。孩子们全都跟着一起。
李悠然在村子里,很多时候就是娃娃头。
到了工地上。
陈冰和工人们,还有帮忙的村民们看到李悠然,当然也全都非常欣喜和高兴。
李悠然总算是回来了。
李悠然也非常高兴。然后把零食拿出来,请陈冰、工人们,还有村民们也吃。
陈冰、工人们,还有村民们平时本来都是不吃零食的。
但此时,一个个都有兴致吃一点。
主要不是为了吃零食。而是李悠然回来了,大家高兴,一起热闹一下。
李悠然买了很多零食,足够大家吃了。
于是,工地上所有的人都围在一起吃零食。
一边吃,一边问李悠然这几天在外面游玩的情况。
陈冰和一些工人有上网的习惯,他们在网络上了解了一些李悠然这几天的情况。
比如在天境城华元镇巧猜答案,以及在姑苏城西湖边畔写诗。
但了解的终究还是太少了。
大家都很想知道更详细的情况,每一个人都很有兴趣。
村民们对诗词没什么兴趣,但他们对李悠然一路的见闻很有兴趣。
李悠然当然也愿意说给大家听。
于是,李悠然将过去几天时间里遇到的,有意思的事情,都一一和大家颇为详细的说了一遍。
每一个人都听得眼睛陡亮。
……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87674/342613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