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灭齐,灭楚?
推荐阅读:LOL:什么叫自爆型打野啊?、序列大明、综网:终焉的守望之无尽词缀、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玩家重载、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港综世界的警察、我也是异常生物、退下,让朕来、人在综墓,卸岭盗魁、
天空阴云阵阵,关中之地迎来了雨季。
咸阳城内,街道上罕有行人,只有路边的一些商贩冒着大雨躲在屋檐下。在这样的天气中,城内的重臣纷纷出门上朝。
攻灭魏国已经有一段时日,水攻给大梁带来的创伤渐渐恢复,昔日的魏国大梁已经成为了秦国的河内郡。
这场大战,没有波及到魏国百姓,所以,魏国即使覆灭,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却很快就适应了秦人的身份。
或许是历代魏王造孽吧,这里的百姓对魏国的归属感很差,远远不像赵国那样。
咸阳宫内,中枢重臣齐至,秦国直属军方大营统军上将军之人齐至,文武分立,令的整个咸阳宫人影攒动。
上首处,秦王政冕服着身,平天冠束发,九旒之珠垂落,踱步来回,视线落在下首群臣身上
“当今天下诸国,已去其四,只剩秦楚齐三国,接下来,是攻楚还是攻齐,诸位有何妙论?”
“大王,末将有话要说。”一个年轻将领站出来,高声道
嬴政闻言,目光如电看了大将一眼:“李信,但说无妨。”
李信大步走到御案左边矗立的七国地图之前:““齐国和楚国,都是当世大国。但是,这两个国家相比,又有很大不同,楚国地广人多,齐国地小人少。就军队而言,楚国多战士兵作战勇敢。齐国多年偏安于东海之滨,百年来从不参加七国战事,士兵缺少训练,人人怯战,所以先攻打那个国家,自然是不言而喻。”
“你明说,究竟先攻打那个国家。”蒙恬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问道。
蒙恬和李信堪称是王翦,蒙武,王贲等老将之下最顶尖的秦军将领,他们都是足智多谋,能攻善战的将领,所以,两人一直都是竞争的关系。至于其余的将领,都还差了几分。
“灭国大战,从来就是先易后难,当然是齐国。”
听到李信的话,朝臣一阵默然,显然是思量其中之事。
而嬴政看都没看他们一眼,直接把目光转向了尉缭。
“老将军,你有何看法?”
“启禀大王,李信说的基本属实,山东六国,楚国最大,根据古籍记载,楚威王死时,留给楚怀王的领土不到六千里。楚怀王死时,留给楚襄王的楚国领土八千里。楚顷襄王十八年之前期,楚国领土一万里。
就是楚国衰败之后,被各国侵吞了一些领土,现在保守估计,楚国的领土也得有七千里。这是燕赵韩三国的总和。
而齐国却和燕国差不多,在三千里上下。现在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为什么现在变的这样懦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百族之间纠纷不断,战火频起,所以楚国的国力全都消耗在内战之中。
而齐国却是一个统一的国度,自从将鲁国纳入版图,齐国王室也开始尊崇儒家的礼仪,贵族之间上行下效,奢侈成风。
儒家的文化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中庸,“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是对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精神的传承,是对儒家学者世代相传的“忠恕之道”的发展,其主旨在于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至诚”的境界。
“诚”是充分表达个人的本性,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的天性本来是诚的,若能依着这天性去做,若能充分发展天性的诚,便是“教”,便是“诚之”的工夫。
所以综合起来,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但是这种思想,也就造成了齐国不思进取,在七国战争中保持中立的态度。
战国前期,齐国尚且能称为天下大国,国富兵强,但自从齐国被燕国联军击败,险些灭国之后,国力一落千丈。在吞并鲁国之后,齐国就开始走向衰弱,军力废弛,只剩下富庶。
灭国大战,秦国总是先易后难,那是因为要保持军力,保证在恶战中大秦战败之后,有自保之力。
依老臣看,现在七国之中只剩下两个国家,如果先攻打齐国,然后在攻打楚国,就是两次灭国大战。如果先将楚国这块硬骨头啃下来,齐国就会不战而降,所以只需发动一次灭国大战。”
李信闻言,狐疑的问道:“老将军怎么会肯定齐国不战而降?”
而此时,李玄常站出来,替尉缭解释了一番:“楚国是七国之中最奇特的国家,效仿的是周天子分封天下,每一个王侯,公子大臣,氏族,都有自己的封地,而每一个封地都养有精兵。
诸位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封地养的兵,并不属于楚国国家军队,而是私兵。
诸侯之间为了抢夺更好的地盘,对抗百族之间的争斗,这些私兵装备精良,远胜于楚国的国家军队。地盘大,军阀林立,这也就造成了楚国王室软弱无力,但是真要以为楚国国力虚弱了,那就大错特错,虚弱的是王室,不是楚国。所以灭楚之战,就是我们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而齐国地处东海之滨,最是富有,但是儒家文化大行其道,奢侈的风气充斥了齐国朝堂,人人都秉承君子的仁义之道。所以,儒家的大本营也在齐国。当初的荀子更是执掌了稷下学宫。然而,儒家使得齐国百姓安居乐业,却腐蚀了齐国贵族黎民的好战之心,人人怯战。
而最重要的是,齐国这些年来没有经历过大战,没有良将,所以只要大秦灭亡了楚国,只要大军压境,黑冰台策划齐国朝堂内部的反战情绪,齐国就可以不战而降。
所以,这一次的灭国大战,我们反其道行之,先攻打楚国,在灭亡齐国,大秦统一天下就指日可待。”
这些,是他研究各国的情报分析出来的东西,历史上秦灭六国,齐国一直作壁上观,不曾插手。直到楚国灭亡之后,齐国就不战而降。使得大秦一统天下,水到渠成。这期间,和儒家脱不了干系。
站在大秦的角度这当然是好事,但站在齐国的角度,未免也有失大国风范,就连七国中最弱小的韩国也是经历了大战后才投降。齐国就这么投降,实在是有些悲哀。
咸阳城内,街道上罕有行人,只有路边的一些商贩冒着大雨躲在屋檐下。在这样的天气中,城内的重臣纷纷出门上朝。
攻灭魏国已经有一段时日,水攻给大梁带来的创伤渐渐恢复,昔日的魏国大梁已经成为了秦国的河内郡。
这场大战,没有波及到魏国百姓,所以,魏国即使覆灭,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却很快就适应了秦人的身份。
或许是历代魏王造孽吧,这里的百姓对魏国的归属感很差,远远不像赵国那样。
咸阳宫内,中枢重臣齐至,秦国直属军方大营统军上将军之人齐至,文武分立,令的整个咸阳宫人影攒动。
上首处,秦王政冕服着身,平天冠束发,九旒之珠垂落,踱步来回,视线落在下首群臣身上
“当今天下诸国,已去其四,只剩秦楚齐三国,接下来,是攻楚还是攻齐,诸位有何妙论?”
“大王,末将有话要说。”一个年轻将领站出来,高声道
嬴政闻言,目光如电看了大将一眼:“李信,但说无妨。”
李信大步走到御案左边矗立的七国地图之前:““齐国和楚国,都是当世大国。但是,这两个国家相比,又有很大不同,楚国地广人多,齐国地小人少。就军队而言,楚国多战士兵作战勇敢。齐国多年偏安于东海之滨,百年来从不参加七国战事,士兵缺少训练,人人怯战,所以先攻打那个国家,自然是不言而喻。”
“你明说,究竟先攻打那个国家。”蒙恬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问道。
蒙恬和李信堪称是王翦,蒙武,王贲等老将之下最顶尖的秦军将领,他们都是足智多谋,能攻善战的将领,所以,两人一直都是竞争的关系。至于其余的将领,都还差了几分。
“灭国大战,从来就是先易后难,当然是齐国。”
听到李信的话,朝臣一阵默然,显然是思量其中之事。
而嬴政看都没看他们一眼,直接把目光转向了尉缭。
“老将军,你有何看法?”
“启禀大王,李信说的基本属实,山东六国,楚国最大,根据古籍记载,楚威王死时,留给楚怀王的领土不到六千里。楚怀王死时,留给楚襄王的楚国领土八千里。楚顷襄王十八年之前期,楚国领土一万里。
就是楚国衰败之后,被各国侵吞了一些领土,现在保守估计,楚国的领土也得有七千里。这是燕赵韩三国的总和。
而齐国却和燕国差不多,在三千里上下。现在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为什么现在变的这样懦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百族之间纠纷不断,战火频起,所以楚国的国力全都消耗在内战之中。
而齐国却是一个统一的国度,自从将鲁国纳入版图,齐国王室也开始尊崇儒家的礼仪,贵族之间上行下效,奢侈成风。
儒家的文化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中庸,“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是对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精神的传承,是对儒家学者世代相传的“忠恕之道”的发展,其主旨在于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至诚”的境界。
“诚”是充分表达个人的本性,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的天性本来是诚的,若能依着这天性去做,若能充分发展天性的诚,便是“教”,便是“诚之”的工夫。
所以综合起来,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但是这种思想,也就造成了齐国不思进取,在七国战争中保持中立的态度。
战国前期,齐国尚且能称为天下大国,国富兵强,但自从齐国被燕国联军击败,险些灭国之后,国力一落千丈。在吞并鲁国之后,齐国就开始走向衰弱,军力废弛,只剩下富庶。
灭国大战,秦国总是先易后难,那是因为要保持军力,保证在恶战中大秦战败之后,有自保之力。
依老臣看,现在七国之中只剩下两个国家,如果先攻打齐国,然后在攻打楚国,就是两次灭国大战。如果先将楚国这块硬骨头啃下来,齐国就会不战而降,所以只需发动一次灭国大战。”
李信闻言,狐疑的问道:“老将军怎么会肯定齐国不战而降?”
而此时,李玄常站出来,替尉缭解释了一番:“楚国是七国之中最奇特的国家,效仿的是周天子分封天下,每一个王侯,公子大臣,氏族,都有自己的封地,而每一个封地都养有精兵。
诸位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封地养的兵,并不属于楚国国家军队,而是私兵。
诸侯之间为了抢夺更好的地盘,对抗百族之间的争斗,这些私兵装备精良,远胜于楚国的国家军队。地盘大,军阀林立,这也就造成了楚国王室软弱无力,但是真要以为楚国国力虚弱了,那就大错特错,虚弱的是王室,不是楚国。所以灭楚之战,就是我们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而齐国地处东海之滨,最是富有,但是儒家文化大行其道,奢侈的风气充斥了齐国朝堂,人人都秉承君子的仁义之道。所以,儒家的大本营也在齐国。当初的荀子更是执掌了稷下学宫。然而,儒家使得齐国百姓安居乐业,却腐蚀了齐国贵族黎民的好战之心,人人怯战。
而最重要的是,齐国这些年来没有经历过大战,没有良将,所以只要大秦灭亡了楚国,只要大军压境,黑冰台策划齐国朝堂内部的反战情绪,齐国就可以不战而降。
所以,这一次的灭国大战,我们反其道行之,先攻打楚国,在灭亡齐国,大秦统一天下就指日可待。”
这些,是他研究各国的情报分析出来的东西,历史上秦灭六国,齐国一直作壁上观,不曾插手。直到楚国灭亡之后,齐国就不战而降。使得大秦一统天下,水到渠成。这期间,和儒家脱不了干系。
站在大秦的角度这当然是好事,但站在齐国的角度,未免也有失大国风范,就连七国中最弱小的韩国也是经历了大战后才投降。齐国就这么投降,实在是有些悲哀。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87679/204102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