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亲近和信服(5更)

推荐阅读:逍遥山君穿成年代文被炮灰的锦鲤原女主LOL:什么叫自爆型打野啊?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巫师:我要当学霸玄学嫡女算卦灵:吃瓜续命她最行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魔王大人深不可测骑砍系统:从开拓领主开始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怎会弄错?府试第一场,程卿正是头名,如今拿了府案首是正常发挥,他本就是南仪县案首!”
    “没错,我们都认识程卿……”
    南仪县的考生少不得要向别人介绍程卿一番。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年龄不是限制一个人成就的因数,战国时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十四岁就被秦王封为上卿,官同宰相……相比之下程卿十四岁才拿了府案首,好像也不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嘛。
    程卿也有几分意外。
    看来她第三场的策论是投了主考官俞知府的喜好啊!
    唔,俞三虽是个跋扈的混账,俞知府倒是公正公允的父母官,看在俞知府的面子上,她以后可以让一让俞三。
    再三确认无误是程卿拿了府案首,程珩大受打击,偏这时他的小厮终于丧着脸挤了过来:
    “少、少爷,您落榜了……”
    小厮的声音很小,程珩一时没听清,“你说甚?大点声再说一次!”
    “您落榜了!小的在榜上找了许久,没有少爷您的名字!”
    小厮的表情都快哭了。
    程珩也觉得五雷轰顶。
    “不可能!我引经据典,耗尽心血写成一篇锦绣华文,程卿成了府案首,我却落了榜,这是什么道理?”
    少年啊,你这是问出了众多落榜考生的心声呀。
    他们也觉得自己考的很好,偏偏就落榜了。
    再看程卿,小老弟,你年纪这么小,晚两年再考也行啊,唉!
    搞得大家想欺骗自己是时运不济都没办法,学问还不如年龄小的,到底是他们蠢呢还是不够刻苦呢?
    呜呼,可能是两个原因都有……
    落榜考生都觉得自己悲伤辣么大,好在只是个府试,今年不过明年可以继续考,失落归失落,众目睽睽之下还不至于失态。
    程珩受不了。
    他觉得程卿在嘲笑他,同族兄弟在嘲笑他,羞愤难当,嘴里喊着“我的策论写的极好”挤出人群跑了,小厮急忙去追,连鞋都跑掉了一只。
    “唉,又疯了一个!”
    众人唏嘘。
    为了科考发疯的,年年都有,也不缺程珩这么一个,大家连看戏的欲望都没多少。
    几个程氏子弟觉得脸火辣辣的。
    天啊,程珩真是够了!
    大家都是姓程的,心里有想比试的想法,不用大声嚷嚷告诉外人吧?
    何况又是输了。
    这样的表现摆明了就是输不起咯。
    比单纯输给程卿更丢人!
    程卿人逢喜事精神爽,并没有痛打落水狗,还不吝惜表达自己的大度,央求五房的下人帮忙找一下程珩:
    “珩堂兄一时受不了打击才言行失常,我不生堂兄的气了,千万要把他人找到,我怕他一时失态做出什么傻事!”
    五房的下人听从吩咐去找人。
    同族几个子弟都对程卿服气了,夸程卿有容人之量。
    程卿摆手,“珩堂兄以后若还针对我,我照样会毫不客气还击。但不管我俩怎么斗,那是关起门的内部矛盾,可在外面我们南仪程氏是个整体,同族兄弟还相互扯后腿,不是让外人看笑话吗?”
    程卿来了大魏有一年,也搞清了宗族的意义。
    关上门随便打,走出去却是一家,她穿越前所在的家庭也差不多是这样,虽比不上南仪程氏有底蕴,那也是有名有姓的新贵,到了程卿这一辈更是脱去了暴发户的土气。
    原来的程家,和现在的南仪程氏本质上也没什么差别。
    族里的资源肯定要争的,但伙同外人一起打压程氏子弟万万不行,不管是从前程家的大家长还是如今的五老爷,都不愿意看见那样的画面。
    五老爷上门去训斥朱氏,正因为朱氏触犯了五老爷的底线。
    弄明白这点,程卿就比较好拿捏分寸了。
    当众说几句好话又不少块肉,以后再收拾起程珩,没人会批评她。
    程卿笑眯眯的接受着众人的恭维,一路被簇拥着回了落脚的小院。五房的家仆给力,已是找到了程珩,不过程珩不愿意和程卿几人见面,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这次来参加府试的程氏子弟,除了大意失荆州的程珩,包括程卿在内的所有人都考过了府试成为‘童生’。
    现在他们要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留在宣都府安心温书以等待五月的院试,二是收拾行李回南仪县,过段时间再来。
    “宣都是省府,学道大人常驻在此,院试也是先由宣都府开始,我们一来一回的多有周折,不如留在宣都府备考……”
    族兄一边说话,一边看向程卿。
    程卿明明是年纪最小的,却又似乎成了份量最重的,族兄年纪居长,下意识征询程卿的意见。
    程卿想了想还真是不同打算:
    “我个人却是倾向于回南仪去的,我们自己温书,哪有在书院方便,遇到问题随时能请教各位夫子和师兄们,虽然离院试不足一个月时间,但用这段时间继续求道解惑,或许能让我们的学问再上一个台阶。”
    这倒也是。
    闭门造车,谁来指点谁?
    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遇到不懂的经义,那就是相互耽误了!
    程卿见几人已经意动,又添了力气劝说:
    “何况宣都是一省首府,不知比南仪小地方热闹多少倍,在南仪老家,我们面临的诱惑少,在书院有夫子约束,在家有长辈管教,心思都不敢涣散,滞留宣都不走,一天两天的能不出门凑热闹,十天半月的能不能忍……各位族兄,我自问是没那个定力的,所以想回南仪去!”
    程卿这话可谓是肺腑之言了,众人看她的眼光比之前更亲近。
    主张留在宣都备考的族兄更是长揖致谢:
    “亏我还年长你几岁,竟没考虑到这些。小郎你不仅学问好,人品更令为兄钦佩,你本可不告诉我们这些的!”
    先前还叫程卿大名,如今干脆改口叫了‘小郎’。
    反正一群人里,程卿年纪最小,叫小郎也不算错。
    在族里算肯定有比程卿更小的,但几人同来参加府试,又有了与众不同的交情,在他们眼里,倒只看进去一个程卿了。
    程卿就是小郎,小郎也特指程卿,称呼里包含着难以言喻的亲近之意。
    程珩像小旋风般冲出来:
    “要走你们走,我可要留在宣都,有些人自己定力不够,还要质疑别人学坏,我偏就要在府城住下!”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88022/190661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