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登闻鼓响!

推荐阅读: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退下,让朕来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死灵法师火爆波长裂天空骑黄泉逆行为什么它永无止境黜龙我也是异常生物

    黄侍郎赶走了原配夫人,又赶走了儿女,这些年来一直换小妾,换下人,显然是不打算和别人产生过多的感情牵扯。
    为什么?
    是黄侍郎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不愿意牵连别人?
    但黄侍郎这么多年都没换过房子,俞显就觉得黄家有问题。
    俞显让人把黄家掘地三尺,把黄侍郎书房里的东西都抄走了,不放过黄侍郎家任何一处角落,想要查抄出机密信函之类的“证物”,更想发现黄侍郎掩饰的密道、密室……可惜把黄家院子里的假山都推倒,所有青砖都掘开,墙壁、屋梁和屋瓦,包括厨房的灶膛,黄侍郎家养鱼的石缸都没放过,居然没什么收获。
    这就是一处普普通通的房舍。
    怎么可能!
    谷宏泰不死心,还要带人拆墙,黄侍郎的左右邻居苦不堪言,纷纷出面请锦衣卫差爷们高抬贵手。
    黄家和左右邻居是共壁,黄家的墙一拆,左右邻居家院子就没了个遮挡,两家的女眷们怎么办呀?
    “拆。”
    俞显冷笑:“锦衣卫办差,何时允许别人可以讨价还价了!”
    很快,黄家的四面围墙都被拆除了。
    黄侍郎的左右邻居家果然被牵连,家里的女眷们吓得不敢出来,锦衣卫还要每间屋子挨着搜查,用刀鞘在墙壁和地面敲敲打打,两家主人都敢怒不敢言。
    黄侍郎这样的三品大员,锦衣卫说抓就抓了,左右邻居一家是小官,另一家是经商的,哪敢和锦衣卫叫板,只能自认倒霉。
    墙拆了,邻居家也搜查了,照样一无所获。
    俞显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东西,一时却想不起来。
    等锦衣卫离开后,黄侍郎两个邻居都不敢砌墙,一个中年男人站在回廊处,望着面目全非的黄府,不知在想什么。
    一个人轻手轻脚走来,站到中年人身边,看着乱糟糟的院子,忍不住叹气:
    “黄大人这一次想脱身很难了,锦衣卫是不会放过他的。”
    中年男人面无表情:“黄大人就没想过要脱身,这样的事难免有人要牺牲,黄大人在十几年前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现在是黄大人牺牲,如果有需要,我也会像黄大人一样慷慨赴死。”
    这倒也是。
    这么些年,大家做的事都是要掉脑袋的,如果不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也坚持不下来!
    “先生,我们何时才能联络程卿?”
    中年男人就是锦衣卫最想抓住的章先生。
    章先生有换脸的绝技,视形势需要随时都能换一副新的面具,戴着新面具与追捕他的锦衣卫们擦肩而过,锦衣卫都认不出他。
    当然,章先生以“何望春”的身份和俞显打过交道,怕俞显记住他的身形,他在京城活动时还是很小心谨慎。
    听到下属问何时才能联络程卿,章先生眼中冷意一闪而过:“急什么,这么多年都忍过来了,现在就忍不住了?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皇帝的病是真是假,章先生还不能确定。
    不过没关系,很快就能试探出来了!
    ……
    程卿听说黄侍郎被锦衣卫抓走,已是第二天的事。
    孟怀谨让她不要轻举妄动,程卿一直都忍着没去找孟怀谨。
    皇后赐死了宁妃,拒绝立太子,把朝政事务托付给了高首辅统管,高首辅点了程卿跟着自己办事,第二天,又召集了除了内阁外的其他几个大臣,孟怀谨就是其中之一。
    内阁大臣,六部尚书齐聚一堂。
    翰林院也有意向高首辅示好,高首辅让翰林院派庶吉士来记录朝议,翰林院派来的人是程珪。
    程珪是翰林院庶吉士,还是高首辅的孙女婿。
    大佬们现在忧心的就是两件事,一是立储,另一件是西北战事。
    立储的呼声被皇后娘娘手起刀落按了下去,西北战事就成了大佬们关心的目标。要击退北蛮铁骑,就要调兵援驰西北,拦住北蛮大军的脚步,并且还要部署京师的防线。
    程卿听得很认真。
    她对京防的兵力并不清楚,不敢胡乱插话。
    程珪更没有插嘴的资历,闷头记录。
    中途休息时,程珪才偷偷告诉程卿:“阿显昨晚带人把礼部侍郎黄大人抓了,听说连黄府的一砖一瓦都没放过,能带走的通通带走,带不走的就拆掉。”
    如果不是西北战事要紧,皇帝又昏迷不醒,程珪估计今天弹劾俞显的折子得有几十封。
    阿显以后该怎么办啊!
    程卿乍一听这消息也很吃惊。
    俞显……不,锦衣卫为什么要抓黄侍郎,难道是出于皇后娘娘的授意?
    程卿第一反应是皇后娘娘不喜黄侍郎几个大臣拿四皇子为借口生事,不仅赐死了宁妃,还要用黄侍郎杀鸡儆猴。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立刻被程卿自己反驳了。
    皇后娘娘要是连锦衣卫都指挥的动,那就不用忌惮长公主了。
    能吩咐俞显办事的,只有一个骆竣!
    锦衣卫抓黄侍郎,是发现了黄侍郎的不对劲?
    正好孟怀谨也出来透气,程卿赶紧和孟怀谨说了此事。程珪一见孟怀谨过来,估计俩人有话要说,就返身去找高首辅了。
    孟怀谨点头,“此事,我昨晚已知晓,你今天还没留心到京城一些传言吧?”
    “师兄,是什么传言?”
    “锦衣卫把黄侍郎的家抄了,他一个三品大员,十几年没搬过家,是个家无浮财的孤家寡人,锦衣卫昨晚扒了黄侍郎的家,今日就有人在京城到处传播,说黄侍郎是个清廉的好官,只有黄侍郎敢说真话,所以锦衣卫容不下黄大人。”
    孟怀谨顿了顿,“黄侍郎被抓一事,只在小范围传播,今早就有了这些言论,你说奇不奇怪。”
    当然很奇怪呀。
    这是有人在背后操控舆论。
    这样的手段,没有人比程卿更熟悉了。
    别人把她的路走了,是要逼她无路可走?
    “清廉的官不一定是好官。”
    程卿嘟囔了这么一句。
    在程卿眼中,黄侍郎就像一根搅屎棍,朝局已经非常乱了,黄侍郎还要让四皇子当太子,这算什么好官?
    程卿这样评价黄侍郎时,没想到黄侍郎会引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孟怀谨说萧云沛送的那只小红狐,他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会抽空送去程家。
    程卿都快忘记小红狐了,没想到孟怀谨还真的把小狐训好了。
    从小红狐,程卿想到了萧云沛,又想到了离开京城的萧云庭。
    “其实我很希望萧云庭可以活着回到西北,他够聪明,也有野心,说不定真的有办法能挡住北齐铁骑。”
    孟怀谨隐有笑意:“萧云庭没几年好活了,所以每一天对他来说很珍贵,他舍不得死,你放心,他绝对能赶回西北。”
    朝里的大臣们,还称呼“北齐”是“北蛮”,并不承认阿古拉在草原建立的统一政权。
    不过程卿觉得这做法像掩耳盗铃。
    草原诸部并不是大魏的属国,一个新的统一政权建立,无需征求大魏的同意。
    就算大魏人人都坚持不改口,依旧用“北蛮”去称呼阿古拉建立的政权,也不能更改阿古拉率领大军攻破西北防线的事实。
    高首辅和各位大人们商讨了半天,初步敲定了调兵援驰的策略。
    程卿还没有把这些安排消化,第二日,京城的登闻鼓被人敲响了——不错,就是在五河县时,那些流民想为程卿喊冤所想到的极端法子,敲登闻鼓!
    为了防止登闻鼓被人胡乱敲响,朝廷规定敲鼓的人要先挨三十大板,挺过去了才能诉说自己的冤屈。
    能冒着被打死、打残的风险都要敲登闻鼓的,多半是真有大冤屈。
    因为有这个规定,登闻鼓一年可能都响不了一次,在这个时候被敲响,顺天府尹都要亲自赶过去。
    敲登闻鼓的是个老人,顺天府尹梁启年赶过去,看到敲鼓人的年龄,都不忍心打对方三十板,但朝廷的规矩如此,梁启年不得不执行。
    梁启年是好心,行刑的衙役受了梁大人的暗示,打板子时就留了余力,老人的后臀被打得血肉模糊,其实都是外伤,没伤到骨头。
    打完三十大板,梁启年问老人状告何人。
    老人费力从怀中掏出一张染血的诉状。
    “老奴是礼部侍郎黄大人家的家仆,大人被锦衣卫抓走,老奴代主告状。”
    告锦衣卫的?
    锦衣卫要是这么好告倒,骆竣在朝中就不会人人喊打了。
    梁启年心中微动,骆竣以前横行无忌,是有皇上撑腰,现在皇上仍在昏迷中,如果在皇上醒来之前,朝中诸位大人联手,把骆竣收拾了也不是不行,只缺个契机……梁启年很快意识到,黄侍郎的家仆敲登闻鼓告状是个好契机!
    “来人,将他的诉状呈给本官!”
    老人手里的诉状,被衙役捧到梁启年面前。
    有人敲登闻鼓,衙门外围了许多百姓,一听说是黄侍郎的家仆,围观百姓们议论纷纷。
    以前大家都没听过黄侍郎的事迹,一夜之间,黄侍郎的大名传遍了京城,锦衣卫名声不好,那锦衣卫抓走的肯定是好官,老百姓们的思维就是这样简单直接。
    当着这么多百姓,梁启年大人想表现自己刚正不阿的一面,但看了老人的诉状后,梁启年脸上的血色尽去……
    “荒唐,简直是荒唐。”
    梁大人拿着诉状手抖。
    当官果然不能太善良。
    早知道刚才就不该暗示衙役手下留情,把这个自称是黄侍郎家的老仆三十大板打死,就没有了自己眼下的为难。
    梁大人收起诉状,让衙役赶紧把老仆拖走。
    老仆人大声喊冤:“老奴代主告状,告的就是当今皇上,在天显六年给先太子下毒,致先太子疯癫失控,将先太子东宫满门活活烧死,并且害死了先帝……老天爷,您睁开眼睛看看,弑父杀凶的人窃据了帝位二十多年,现在终于有了报应!”
    衙门外看热闹的百姓们都傻了。
    梁启年也傻。
    老仆人不知哪里来得力气,在喊完自己的诉状内容后,挣脱了衙役的挟制,一头撞死在了衙门的柱头上!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88022/190665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