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浅谈古代‘三兵制’(2)
推荐阅读: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退下,让朕来、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死灵法师、火爆波长、裂天空骑、黄泉逆行、为什么它永无止境、黜龙、我也是异常生物、
在上一篇番外基础上额外补充几点。
需要注意一点,主帅分拨下来的正兵,再执行完作战任务之后,是要还回去的!
当然了,在执行作战任务过程中战死沙场的那部分正兵自然不用交还,但这并不代表军将可以随意私扣正兵壮大自己的势力。
战后交还正兵的比例影响到主帅给这名将军记军功的大小,并且私扣正兵的行为一旦被查实,要受极其严厉的处分!
此外,由主帅分拨的正兵,其所需粮饷由主帅拨兵之时一同划拨;至于亲兵的粮饷,主帅不管,亲兵们吃得是那名军将的俸禄。
为了尽可能提升手下亲兵的战斗力,每个军将都会不遗余力地帮手下亲兵配备齐全的甲胄兵器,按时足额得发放军饷月粮,甚至那些有实力的军将(比如分管某一郡州县治)还会帮手下亲兵填置家产女眷。
这一切都导致一个亲兵的战斗力,远远高于同阵营的正兵……战局不利,正兵溃逃甚至哗变是常有的事情,而亲兵是要血战到最后一人的。
亲兵若战死,其家眷可得一笔抚恤金,甚至余生还有可能被军将妥善赡养;而正兵战死就战死了,最多只需要考虑怎么修理回收其身上的武器甲胄……所以怎么指望正兵像亲兵一样玩命打仗?
要不是一个将军的俸禄实在有限,这些人恨不得手下两三千兵卒全都是亲兵!
除非特殊情况,一般军将的亲兵规模都在三百到五百人之间,想知道一方阵中大约有多少精锐之士,用主帅手下将军总数乘以五百就差不多了。
所以过去打仗(指宋代彻底改革军制以前),一军统帅往往要带几十上百名将军一同出征,其目的就是集中这些将军亲自训练出来的亲兵当主力。
一场战斗,往往就是双方最核心的两三千亲兵在阵中拔刀舞枪地玩命,外面围着几万正兵举着兵器在那里呐喊吆喝……剩下的辅兵伸长脖子缩在最外圈看戏。
什么十几万人马凑在一起你来我去的比划刀剑,那都是后人不着边际的yy……有工资社保的员工和只能分吃盒饭的临时工干起活来肯定不是一个路子。
若是一方亲兵将另一方打崩,那胜利这方的正兵就会兴高采烈得举起刀枪加入战团,而失利那方的正兵立刻就扔下刀枪转身跑路。
(为激发正兵的作战积极性,主帅规定正兵若在战场上斩获敌人首级,就可凭首级多寡换取规定数额的犒赏)
至于辅兵连逃跑都懒得跑,直接往地上一跪就举手投降了……反正辅兵在哪一方都是干刷马扎营的活儿,胜利的一方会将对方的辅兵照单全收。
在过去,一名作战的勇猛将军往往只率领两三百人就敢去袭击对方四五千人的辎重运输队,以此截断对方粮道。
那当然了,三百亲兵的战斗力,岂是五千辅兵能比的?简直是一触即溃啊。
常看军事类古典小说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点,每逢外敌入侵,防守一方总有人建议全军退守城郭,暂避对方锋芒。
这有什么好避的?对方早晚会杀到城下找你决战,难不成在城里躲个五六七八天,对方阵营里的兵卒就会无缘无故地病死一大帮?
前面说了,为了激励麾下士兵的战意,统军主帅准许士卒在战胜敌军之后,瓜分一部分战场缴获当自己的私房钱。
自不必说,这瓜分缴获肯定是亲兵们拿大头,谁让人家厮杀最卖力呢?
想象一下,连番大胜之后,亲兵们个个腰包塞得鼓鼓,两只眼看谁都像行走的铜钱……此时上前和对方死磕,很容易就被士气高涨的对方当成新的外快给一口吃了;就不如暂避锋芒,让对方先冷静几天。
此外,当发现一方有意笼城固守之时,进攻那方的主帅也会相应调整己方的攻击策略,不外乎寻妥善地点安营扎寨,而后分差士兵外出四处打粮。
所谓外出打粮,其实就是寻找本地土著豪强,逼着对方交保护费,立投名状的意思:“小子,看见爷爷的军容军威了么?识相得赶紧交钱买平安,别逼着爷爷动手!”
那些土著豪强不过是些手下佃农五六百户的土财主,哪有实力和正规军叫板?自然是纷纷交钱纳粮的输诚。
其实打粮一方并不指望土著豪强上缴的这点钱粮,这其实是释放给防守那方的信号:“孙贼,别惦记爷爷的场子!你的那些小弟已经被爷爷摆平了,赶紧摇人出来和爷爷决一死战!”
(简单说就是让防守方有所顾忌,不要想联络地方豪强一起袭击进攻方的后路,因为这些地方豪强已经向对方输诚投降,难保不把防守方的意图卖给进攻一方。)
现在的问题是,谁去打这个粮?
肯定不是亲兵,因为人家正在抓紧时间中场休息。
多半也不是辅兵,这些人外出打粮……很有可能会被‘粮’给打了。
所以打粮的基本都是正兵,这些钱粮打回来,自然也要被正兵们分去一大嘴,毕竟人家也出力了不是?
这下亲兵们可就不高兴了:“这些玩意儿算什么东西?要不是爷爷们之前卖命厮杀,你们有那么容易打来钱粮么?为啥不将大头分给爷爷?”
打粮分肥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好,亲兵和正兵很容易一下子抱团内讧起来……届时就是防守方一直等待的出击时机了。
好了,想必现在诸位都了解箕子在北上前先要遣散手下军卒的原因。
朝歌已破,后路来的粮饷完全没了指望,继续带着这帮能吃不能打的正兵就是累赘,不如将其尽数遣散,将省下来的粮饷分拨给那些将军手下的亲兵。
反正核心战力都在,箕子攻城略地还得靠这些人,人少力量一样不小。
说到这里,作者又忍不住想扯新的闲篇了。
常有人不解,同样是遭遇惨败,为何曹魏可以在赤壁之战后迅速恢复,而蜀汉自夷陵之战后就一蹶不振了呢?
咋说呢,这中间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比较核心的一点却是赤壁大败后曹魏集团的核心将领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被杀的全是荆州降兵,外加损失大量辎重战船粮草。
而夷陵之战中,蜀汉光是史籍上留下名姓的勇将就战死三十多员……主将战死沙场,其率领的亲兵多半也尽数覆没,所以这三十名战死的勇将背后是一万五千多战力一流的亲兵战死。
此外,为了掩护刘备逃生,两千精锐白牦兵主动留下断后,拼死阻击陆逊,这才使刘备逃出生天。
这支白牦兵是刘备自幽州起兵之际就带在身边的亲兵,其精锐程度被诸葛亮誉为‘西川之最’!
以白牦兵为首的近两万精锐亲兵损失对立国未久的蜀汉实在是伤筋动骨。
在诸葛亮主持蜀汉大局的时候,不论是北伐中原,还是平南中孟获,诸葛亮都倚赵云为泰山之靠,而同时期并肩五虎将之一的马超却几乎没有什么能拿上台面的作为。
这就是因为赵云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而被留在江州防备,因而手下亲兵没有在夷陵之战受到损失,而马超手下的亲兵却全部都损失在复仇曹魏的潼关之战中了!
这支一直被赵云带在身边调训的亲兵是蜀汉后期唯一能拿出手的王牌部队,以致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得到赵云病逝的消息后不禁失声痛哭,跌足哀叹‘大事难成矣’。
反观北面的曹魏,尽管赤壁之战中损失总兵数比蜀汉大了两倍,但魏将手下精锐亲兵的折损其实并不算太大。
只要休养生息上几年,重新募集正兵囤积粮草打造兵甲修制战船,曹魏就有了继续南攻的实力。
所以真正读懂三国的人都说东吴上下鼠目寸光,打下荆州对东吴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此举不但往西不能入川伐蜀(担心魏趁吴军大举伐蜀而从樊城走陆路攻击荆州襄阳),往北亦不能由荆伐魏(担心蜀汉从永安出兵袭击襄阳南边的江陵),乃徒劳结怨于蜀汉,诚为不智者也。
纵观东吴一世,不免长期在国都建康(今南京)遭受北边曹魏兵锋威胁的前提下,在荆州保留十万以上的重兵以防备蜀汉趁曹魏渡江南侵之机报昔日东吴夺荆州之仇,足可谓作茧自缚。
早知有今日,当时又何苦来哉?
需要注意一点,主帅分拨下来的正兵,再执行完作战任务之后,是要还回去的!
当然了,在执行作战任务过程中战死沙场的那部分正兵自然不用交还,但这并不代表军将可以随意私扣正兵壮大自己的势力。
战后交还正兵的比例影响到主帅给这名将军记军功的大小,并且私扣正兵的行为一旦被查实,要受极其严厉的处分!
此外,由主帅分拨的正兵,其所需粮饷由主帅拨兵之时一同划拨;至于亲兵的粮饷,主帅不管,亲兵们吃得是那名军将的俸禄。
为了尽可能提升手下亲兵的战斗力,每个军将都会不遗余力地帮手下亲兵配备齐全的甲胄兵器,按时足额得发放军饷月粮,甚至那些有实力的军将(比如分管某一郡州县治)还会帮手下亲兵填置家产女眷。
这一切都导致一个亲兵的战斗力,远远高于同阵营的正兵……战局不利,正兵溃逃甚至哗变是常有的事情,而亲兵是要血战到最后一人的。
亲兵若战死,其家眷可得一笔抚恤金,甚至余生还有可能被军将妥善赡养;而正兵战死就战死了,最多只需要考虑怎么修理回收其身上的武器甲胄……所以怎么指望正兵像亲兵一样玩命打仗?
要不是一个将军的俸禄实在有限,这些人恨不得手下两三千兵卒全都是亲兵!
除非特殊情况,一般军将的亲兵规模都在三百到五百人之间,想知道一方阵中大约有多少精锐之士,用主帅手下将军总数乘以五百就差不多了。
所以过去打仗(指宋代彻底改革军制以前),一军统帅往往要带几十上百名将军一同出征,其目的就是集中这些将军亲自训练出来的亲兵当主力。
一场战斗,往往就是双方最核心的两三千亲兵在阵中拔刀舞枪地玩命,外面围着几万正兵举着兵器在那里呐喊吆喝……剩下的辅兵伸长脖子缩在最外圈看戏。
什么十几万人马凑在一起你来我去的比划刀剑,那都是后人不着边际的yy……有工资社保的员工和只能分吃盒饭的临时工干起活来肯定不是一个路子。
若是一方亲兵将另一方打崩,那胜利这方的正兵就会兴高采烈得举起刀枪加入战团,而失利那方的正兵立刻就扔下刀枪转身跑路。
(为激发正兵的作战积极性,主帅规定正兵若在战场上斩获敌人首级,就可凭首级多寡换取规定数额的犒赏)
至于辅兵连逃跑都懒得跑,直接往地上一跪就举手投降了……反正辅兵在哪一方都是干刷马扎营的活儿,胜利的一方会将对方的辅兵照单全收。
在过去,一名作战的勇猛将军往往只率领两三百人就敢去袭击对方四五千人的辎重运输队,以此截断对方粮道。
那当然了,三百亲兵的战斗力,岂是五千辅兵能比的?简直是一触即溃啊。
常看军事类古典小说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点,每逢外敌入侵,防守一方总有人建议全军退守城郭,暂避对方锋芒。
这有什么好避的?对方早晚会杀到城下找你决战,难不成在城里躲个五六七八天,对方阵营里的兵卒就会无缘无故地病死一大帮?
前面说了,为了激励麾下士兵的战意,统军主帅准许士卒在战胜敌军之后,瓜分一部分战场缴获当自己的私房钱。
自不必说,这瓜分缴获肯定是亲兵们拿大头,谁让人家厮杀最卖力呢?
想象一下,连番大胜之后,亲兵们个个腰包塞得鼓鼓,两只眼看谁都像行走的铜钱……此时上前和对方死磕,很容易就被士气高涨的对方当成新的外快给一口吃了;就不如暂避锋芒,让对方先冷静几天。
此外,当发现一方有意笼城固守之时,进攻那方的主帅也会相应调整己方的攻击策略,不外乎寻妥善地点安营扎寨,而后分差士兵外出四处打粮。
所谓外出打粮,其实就是寻找本地土著豪强,逼着对方交保护费,立投名状的意思:“小子,看见爷爷的军容军威了么?识相得赶紧交钱买平安,别逼着爷爷动手!”
那些土著豪强不过是些手下佃农五六百户的土财主,哪有实力和正规军叫板?自然是纷纷交钱纳粮的输诚。
其实打粮一方并不指望土著豪强上缴的这点钱粮,这其实是释放给防守那方的信号:“孙贼,别惦记爷爷的场子!你的那些小弟已经被爷爷摆平了,赶紧摇人出来和爷爷决一死战!”
(简单说就是让防守方有所顾忌,不要想联络地方豪强一起袭击进攻方的后路,因为这些地方豪强已经向对方输诚投降,难保不把防守方的意图卖给进攻一方。)
现在的问题是,谁去打这个粮?
肯定不是亲兵,因为人家正在抓紧时间中场休息。
多半也不是辅兵,这些人外出打粮……很有可能会被‘粮’给打了。
所以打粮的基本都是正兵,这些钱粮打回来,自然也要被正兵们分去一大嘴,毕竟人家也出力了不是?
这下亲兵们可就不高兴了:“这些玩意儿算什么东西?要不是爷爷们之前卖命厮杀,你们有那么容易打来钱粮么?为啥不将大头分给爷爷?”
打粮分肥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好,亲兵和正兵很容易一下子抱团内讧起来……届时就是防守方一直等待的出击时机了。
好了,想必现在诸位都了解箕子在北上前先要遣散手下军卒的原因。
朝歌已破,后路来的粮饷完全没了指望,继续带着这帮能吃不能打的正兵就是累赘,不如将其尽数遣散,将省下来的粮饷分拨给那些将军手下的亲兵。
反正核心战力都在,箕子攻城略地还得靠这些人,人少力量一样不小。
说到这里,作者又忍不住想扯新的闲篇了。
常有人不解,同样是遭遇惨败,为何曹魏可以在赤壁之战后迅速恢复,而蜀汉自夷陵之战后就一蹶不振了呢?
咋说呢,这中间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比较核心的一点却是赤壁大败后曹魏集团的核心将领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被杀的全是荆州降兵,外加损失大量辎重战船粮草。
而夷陵之战中,蜀汉光是史籍上留下名姓的勇将就战死三十多员……主将战死沙场,其率领的亲兵多半也尽数覆没,所以这三十名战死的勇将背后是一万五千多战力一流的亲兵战死。
此外,为了掩护刘备逃生,两千精锐白牦兵主动留下断后,拼死阻击陆逊,这才使刘备逃出生天。
这支白牦兵是刘备自幽州起兵之际就带在身边的亲兵,其精锐程度被诸葛亮誉为‘西川之最’!
以白牦兵为首的近两万精锐亲兵损失对立国未久的蜀汉实在是伤筋动骨。
在诸葛亮主持蜀汉大局的时候,不论是北伐中原,还是平南中孟获,诸葛亮都倚赵云为泰山之靠,而同时期并肩五虎将之一的马超却几乎没有什么能拿上台面的作为。
这就是因为赵云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而被留在江州防备,因而手下亲兵没有在夷陵之战受到损失,而马超手下的亲兵却全部都损失在复仇曹魏的潼关之战中了!
这支一直被赵云带在身边调训的亲兵是蜀汉后期唯一能拿出手的王牌部队,以致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得到赵云病逝的消息后不禁失声痛哭,跌足哀叹‘大事难成矣’。
反观北面的曹魏,尽管赤壁之战中损失总兵数比蜀汉大了两倍,但魏将手下精锐亲兵的折损其实并不算太大。
只要休养生息上几年,重新募集正兵囤积粮草打造兵甲修制战船,曹魏就有了继续南攻的实力。
所以真正读懂三国的人都说东吴上下鼠目寸光,打下荆州对东吴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此举不但往西不能入川伐蜀(担心魏趁吴军大举伐蜀而从樊城走陆路攻击荆州襄阳),往北亦不能由荆伐魏(担心蜀汉从永安出兵袭击襄阳南边的江陵),乃徒劳结怨于蜀汉,诚为不智者也。
纵观东吴一世,不免长期在国都建康(今南京)遭受北边曹魏兵锋威胁的前提下,在荆州保留十万以上的重兵以防备蜀汉趁曹魏渡江南侵之机报昔日东吴夺荆州之仇,足可谓作茧自缚。
早知有今日,当时又何苦来哉?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88990/212011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