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战地诗人
推荐阅读:星际最强大脑、怪猎:猎人的笔记、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名门第一儿媳、从机械猎人开始、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我也是异常生物、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
走过一道道壕沟,张汉卿看到的是一张张坦然的脸。这些面目各异、高矮肤色不一的“联合军”,唯一所相同的是穿关奉军的军服。上半晌轰鸣的大炮,十数里外的中军听得一清二楚,怎么当事人反而没多大感觉?他震惊地看着闻讯迎来的张宗昌,问讯说:“张将军,你部伤亡情况如何?”
张宗昌虽是个大老粗,平素桀骜不驯,张汉卿的身份还是敬之又敬的。他一面领张汉卿去他的司令部,一边回答说:“禀少帅,我部与直军作战半日,战死350余人,受伤800余。共打退敌人6次集团冲锋,击毙敌军约3000人。目前敌军已主动停止进攻,我军阵地稳如泰山!”
张汉卿怀疑说:“对面王维城部为直军主力,即使我军有地利优势,伤亡之悬殊不应如此之大吧?”
他前生多看过国民党军作战的电影,军官谎败为胜、夸大战果之伎俩层出不穷。这张宗昌不会也染上这个毛病了吧?对主将来说,任何的不实之辞都有可能影响到对战场局面的判断,他可不会轻易听信这天方夜谈之“胜果”!
张宗昌看得出少帅不信,未及再言,突然对面“轰隆隆”响声大作,新一轮炮击又告开始。张宗昌指着前方奉军阵地,笑着说:“少帅,您仔细看这群狗崽子怎么对付直军!”
张汉卿举起手中望远镜。他前生只在电影电视中看见高级军官手捧望远镜四处眺望,十分神气。终于有机会到他亲临战场了,耳边听着呼啸而过的炮弹声,却感觉怎么也神气不起来。
按照军事教科书上步炮联合作战的观点,排炮过后,就是步兵冲锋了。张汉卿所带的33旅在他亲自带领下,很快进入阵地。一个先头营接下了“外籍军团”伤亡最重的营部辖区,一番布置后,已作好战斗准备。
张汉卿在望远镜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外籍军团”的杂牌军们,真的是久经战阵,大炮轰鸣时,没一个露头探望的,全部趴在战壕中抽烟的抽烟,睡觉的睡觉,聊天的聊天,浑没把身旁的爆炸放在眼里的样子。
再往前看时,阵地前横七竖八地躺着无数军人的尸体,看军服该是直军的。
炮击停止了,直军又发起了成团的进攻。也许是前几次被打怕了,他们都瞄着腰,小心翼翼地摸上奉军阵地。
奉军并无动静,张汉卿的目光落在最前线的一群白俄士兵身上。他们背向战壕,眯着双眼养神,毫不理会在他们身后仅几十米远的敌军。这距离之近,似乎只要直军一个冲锋,瞬间就能越过战壕。
不远处33旅的正规营已经开始了还击。指挥官一声令下,上百条枪一齐发射,立即打倒几十名直军。但是直军反应也迅速,后面的士兵迅速原地匍匐,架起机枪,一顿狂扫,将战壕中的奉军压得抬不起头来。
在机枪的压制下,步兵迅速前行。有奉军抬头欲继续迎战时,咆哮而来的子弹立即将他打成筛子。奉军的机枪迅速进行反压制,但仍不能阻挡直军在空隙中向前挪动。虽然每进一寸即有数人倒下,但是总有奉军官兵被流弹击中,双方靠的是勇气、鲜血和尸体的支撑。
而旁边的白俄士兵阵地不是这样。同样多涌入的直军士兵,同样甚至还略差的火力配置,打法截然不同:一个担任瞭望的指挥一声令下,战壕中的白俄兵一齐举枪齐射,瞬间达成火力压制。而且迅速俯身,装好子弹,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齐射,再俯身,果然是训练有素。
这种战法真有奇效。每一次齐射,都有一排直军士兵如割菲菜般倒下,不多时,阵地前又是一片狼藉,刚收拾好的战壕前又是大片的尸体,而“外籍军团”士兵伤亡真的不多。
最终直军没能顶得住巨大的伤亡,如潮水般退了下去,留下近千具尸体。清点奉军伤亡,张宗昌的部队阵亡百余人,而新加入的33旅仅负责了约十分之一的平面,竟也有近百人殁于战事。
张汉卿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战法的好处,他立即安排高维岳层层将经验传达到各个军官,并赞扬张宗昌指挥有力,并以前敌总指挥的名义,记战功一次。
此战让张汉卿对张宗昌刮目相看。
不过对于“猪肉将军”张宗昌来说,最挂念他的倒不是这个功劳,而是作为一个“诗人”的自豪感。他听闻少帅会写诗词,是个文武全才的统帅,早在入政山东之时,即写了一本诗集,欲与少帅试比高。如今少帅在彼,当然有机会一试高下。
他不顾烽火连天,趁着张汉卿安心于敌军败退,乘兴说:“少帅,俺听说你做诗厉害,也写了几首诗,请你评定一下。”
张汉卿也听说这位大老粗在山东发表了一本诗集,“无缘拜读,早就心向往之”。他也好为人师,既然战事无妨,当然不愿驳了这位奉军老将面子,且乐得轻松一下,便说:“将军又有什么大作?”
张宗昌说:“刚才大炮轰轰,俺老张即兴作了诗一首。”
当下头顶苍天,傲视大地,声情并茂,字句铿锵,英雄画面,溢于纸上,其诗名为《俺也写个大风的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张汉卿哈哈大笑,几乎眼泪都呛出来了。不过在恢复神态后还是交口称赞:“好诗!”又向笑瘫作一团的参谋部人员一本正经地说:“张将军出口成章,可称得上战地诗人!”
张宗昌咧嘴大笑,正所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少帅也。人生在世,作诗能得到少帅一句称赞,不亦快哉!
对前线的安全,张汉卿终于放下心来。他将高维岳部交与张宗昌指挥,自己仍回前敌总指挥部。
为更一步刺激吴佩孚,张作霖与张汉卿、郭松龄等人决定在实力较弱的对方中路毅军率先打开局面。当晚,张汉卿连夜调集两个师全部师属炮兵团,连同沈阳独立炮兵1个团共一百余门大炮,布置在阵地前沿,要把直系米振标部作为突击对象。?
张宗昌虽是个大老粗,平素桀骜不驯,张汉卿的身份还是敬之又敬的。他一面领张汉卿去他的司令部,一边回答说:“禀少帅,我部与直军作战半日,战死350余人,受伤800余。共打退敌人6次集团冲锋,击毙敌军约3000人。目前敌军已主动停止进攻,我军阵地稳如泰山!”
张汉卿怀疑说:“对面王维城部为直军主力,即使我军有地利优势,伤亡之悬殊不应如此之大吧?”
他前生多看过国民党军作战的电影,军官谎败为胜、夸大战果之伎俩层出不穷。这张宗昌不会也染上这个毛病了吧?对主将来说,任何的不实之辞都有可能影响到对战场局面的判断,他可不会轻易听信这天方夜谈之“胜果”!
张宗昌看得出少帅不信,未及再言,突然对面“轰隆隆”响声大作,新一轮炮击又告开始。张宗昌指着前方奉军阵地,笑着说:“少帅,您仔细看这群狗崽子怎么对付直军!”
张汉卿举起手中望远镜。他前生只在电影电视中看见高级军官手捧望远镜四处眺望,十分神气。终于有机会到他亲临战场了,耳边听着呼啸而过的炮弹声,却感觉怎么也神气不起来。
按照军事教科书上步炮联合作战的观点,排炮过后,就是步兵冲锋了。张汉卿所带的33旅在他亲自带领下,很快进入阵地。一个先头营接下了“外籍军团”伤亡最重的营部辖区,一番布置后,已作好战斗准备。
张汉卿在望远镜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外籍军团”的杂牌军们,真的是久经战阵,大炮轰鸣时,没一个露头探望的,全部趴在战壕中抽烟的抽烟,睡觉的睡觉,聊天的聊天,浑没把身旁的爆炸放在眼里的样子。
再往前看时,阵地前横七竖八地躺着无数军人的尸体,看军服该是直军的。
炮击停止了,直军又发起了成团的进攻。也许是前几次被打怕了,他们都瞄着腰,小心翼翼地摸上奉军阵地。
奉军并无动静,张汉卿的目光落在最前线的一群白俄士兵身上。他们背向战壕,眯着双眼养神,毫不理会在他们身后仅几十米远的敌军。这距离之近,似乎只要直军一个冲锋,瞬间就能越过战壕。
不远处33旅的正规营已经开始了还击。指挥官一声令下,上百条枪一齐发射,立即打倒几十名直军。但是直军反应也迅速,后面的士兵迅速原地匍匐,架起机枪,一顿狂扫,将战壕中的奉军压得抬不起头来。
在机枪的压制下,步兵迅速前行。有奉军抬头欲继续迎战时,咆哮而来的子弹立即将他打成筛子。奉军的机枪迅速进行反压制,但仍不能阻挡直军在空隙中向前挪动。虽然每进一寸即有数人倒下,但是总有奉军官兵被流弹击中,双方靠的是勇气、鲜血和尸体的支撑。
而旁边的白俄士兵阵地不是这样。同样多涌入的直军士兵,同样甚至还略差的火力配置,打法截然不同:一个担任瞭望的指挥一声令下,战壕中的白俄兵一齐举枪齐射,瞬间达成火力压制。而且迅速俯身,装好子弹,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齐射,再俯身,果然是训练有素。
这种战法真有奇效。每一次齐射,都有一排直军士兵如割菲菜般倒下,不多时,阵地前又是一片狼藉,刚收拾好的战壕前又是大片的尸体,而“外籍军团”士兵伤亡真的不多。
最终直军没能顶得住巨大的伤亡,如潮水般退了下去,留下近千具尸体。清点奉军伤亡,张宗昌的部队阵亡百余人,而新加入的33旅仅负责了约十分之一的平面,竟也有近百人殁于战事。
张汉卿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战法的好处,他立即安排高维岳层层将经验传达到各个军官,并赞扬张宗昌指挥有力,并以前敌总指挥的名义,记战功一次。
此战让张汉卿对张宗昌刮目相看。
不过对于“猪肉将军”张宗昌来说,最挂念他的倒不是这个功劳,而是作为一个“诗人”的自豪感。他听闻少帅会写诗词,是个文武全才的统帅,早在入政山东之时,即写了一本诗集,欲与少帅试比高。如今少帅在彼,当然有机会一试高下。
他不顾烽火连天,趁着张汉卿安心于敌军败退,乘兴说:“少帅,俺听说你做诗厉害,也写了几首诗,请你评定一下。”
张汉卿也听说这位大老粗在山东发表了一本诗集,“无缘拜读,早就心向往之”。他也好为人师,既然战事无妨,当然不愿驳了这位奉军老将面子,且乐得轻松一下,便说:“将军又有什么大作?”
张宗昌说:“刚才大炮轰轰,俺老张即兴作了诗一首。”
当下头顶苍天,傲视大地,声情并茂,字句铿锵,英雄画面,溢于纸上,其诗名为《俺也写个大风的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张汉卿哈哈大笑,几乎眼泪都呛出来了。不过在恢复神态后还是交口称赞:“好诗!”又向笑瘫作一团的参谋部人员一本正经地说:“张将军出口成章,可称得上战地诗人!”
张宗昌咧嘴大笑,正所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少帅也。人生在世,作诗能得到少帅一句称赞,不亦快哉!
对前线的安全,张汉卿终于放下心来。他将高维岳部交与张宗昌指挥,自己仍回前敌总指挥部。
为更一步刺激吴佩孚,张作霖与张汉卿、郭松龄等人决定在实力较弱的对方中路毅军率先打开局面。当晚,张汉卿连夜调集两个师全部师属炮兵团,连同沈阳独立炮兵1个团共一百余门大炮,布置在阵地前沿,要把直系米振标部作为突击对象。?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1211/232788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