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十国大战一
推荐阅读:吞火天尊、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光明之路、娘子,护驾!、太一道果、我有一枚命运魔骰、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食仙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修炼从悟性通天开始、
蒙鹜领八万大军继续东进,两日间,就到了郢城以东,八十多里处。
所行一路,收归楚地各县,大军驻扎各处,严密防范楚军动静。
前方斥候传来消息,楚国在寿春征集七万大军,已从寿春开拔,扑向郢城。
秦王素来是不打无装备之仗,一面拼命收集楚国粮草,一面在秦国再行征兵,秦国有二十级军功制,国人士气凝聚,这征兵的速度,可要比楚国强大多了。
整个秦国上下,都做出了奋力一搏的态势,诸国使者,无不震惊,就连蒙鹜大军,在前线与楚军已经连战三场,秦军士气无往而不利,大军势如破竹,楚国又是三场连败。
蒙鹜乃当世猛将,所领大军,皆在于孟也,反观楚军,似乎就没有这样的士气了,因为楚国的精锐,此刻还在越国。
昨日,去了一趟寿春的屈原,终于赶了回来,今日,秦王召集九国使者,于楚王宫中,说与秦楚和谈之事。
这场战事,只有这次谈拢了,才能算是彻底的了结。
九国,乃齐、楚、燕、韩、赵、魏、卫、宋、越九国。再加一个秦国,便是天下十国。
眼下,九国使者纷纷来楚,宋越两国使者,是来向诸国求救的,越国已经名存实亡,宋国之灭,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还有一个卫国,国力弱小,啥也做不了,就只能做个看客,被齐国要挟,顶多为齐国说上几句。
秦王座于王座之上,下方诸国,按照其国力雄厚程度,依次而坐。
这让他有点儿觉得,就像是联合国开会一样,整个战国,几乎能独立的大国,都来到了郢城,唯有一个义渠除外,这义渠并非华夏族不说,而且在名义上,是秦国的下属国,并非称独立,所以将其排除在外。
“哈哈,我秦国大胜楚国,楚军在我秦军锐士面前,不堪一击,如今,寡人以蒙鹜为将,已然再进楚一百多里,此举可喜可贺,诸位使者,与寡人共饮此爵,以庆贺我秦国大功!”
众人沉默,秦王高高举起酒爵,众人共同饮下。
嬴荡此举,是在告诫诸位使臣,秦楚之战,已成定局,谁说也不成了,楚国再做迟疑下去,两军将还有一场大战,到时候连越国都不容易取了。
屈原低着头,默不吭声,楼缓盯着眼前的酒爵,好像是在发呆,苏代听后,思绪似乎飘到了宋国去了,他在想,齐王什么时候,也可如秦王这般威风,魏国使者荀新正低头纳闷,乐毅神色如常,他是早有所料,在这六雄使者之中,就只有张翠的,一副老神自在的模样,看着最是轻松。
至于宋越卫三国,卫国弱小,宋越能不能存在都不一定了,秦王让他们端酒,他们就端起了酒,让他们放下,他们就放下,只有大国们的事情定下了,才能决定他们的存留。
“秦王矢志不渝,其志天下难觅,真是诸国之不幸哉,尤其是楚国之不幸!”
楼缓胆子最大,最先拂了秦王雅兴的,也是他。
通过秦王的这一番言语,他已知道,要想通过恐吓让秦王退兵,断然是不可能了,楚国只凭一张嘴要回都城,想都别想了,没看到秦王现在坐得稳稳当当的吗?
见无人再接话,屈原四处一望,立即站了出来。
“回秦王,赵国使者所言,外臣亦是赞同,秦王夺我丹阳,下一步,便可联合宜阳,对韩国成包夹之势,楚荆之地,千里沃土,有此为基,秦国也定然是国力昌盛,不出三年,外臣以外,秦王又可以取河西,破韩国,直接威震三晋,如此一来,天下大半,尽入秦国之手也。
诸位身俱纵横之才,岂能不知这唇亡齿寒之理,齐国苏代,其兄苏秦早有言也,当今能出天下者,必定是秦也,秦国攻楚之策,乃是苏秦之计,如今苏秦做了秦臣,诸国合纵不在,原虽不才,但也有抗秦之志,愿学于苏秦,联合六国,共同抗秦也!”
屈原这是自比苏秦,要做苏秦之事了,也对,只有六国合纵连横,才能救得了楚国。
可惜啊,嬴荡并非是嬴驷,他也会这合纵连横之策。
这话一出,众人无不惊讶。
早就听说楚国屈原,有一根铁骨,他一个楚国使臣当着秦王的面,说合伙谋秦之事,而且还是这般直白,见此,众人都看过秦王。
没想到秦王气度恢宏,正面色如常的正望着他们了。
楼缓不动声色,张翠至始至终,就在哪里,像是木头人一样,倒是魏国使者荀新,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回秦王,外臣有一言。”
对于此人,嬴荡也是头一次听说,在他首肯之后,荀新这才说起。
“秦王,屈子所言,言之有理,秦国威震天下,我魏国河东之地,岂不是岌岌可危,魏国国小,无力独自抗秦也,秦王之志,我王惧之,只好连楚而抗秦,还请秦王恕罪。”
有人起了头,接下来的人,胆子就大了起来。
荀新说话这句,又转身望着众人。
“秦国之土,北至义渠,南至黔中,东到洛邑,西及狄道,其地东方,我三晋楚国,首当其冲,唇亡齿寒,正是此理。
我魏国愿与楚国一道,继续行合纵之策,以防范秦王之威也,抗秦之举,合则两利,分则俱亏,若是能多合,那肯定是多利了,如此利多,相约攻秦,不说洛阳宜阳,就是函谷也必定破也。
当然,秦王不辞劳苦,远征楚国,攻占楚国四座大城,实则秦王之功也,若是秦王能与楚国谈和,不动兵戈,那我等合纵之国,也能行和秦之举。”
威胁。
嬴荡听到了赤裸裸的威胁。
与楚国谈和,那岂不是只能要汉水以西,还要划出去一百里,可这富饶之地,大多都在汉水以东,这是万万不能做的。
说吧,等他们一个个都说完了,寡人再行破敌之策。
秦王继续无话,只有点头。
屈原起了个头,荀新起了一个议,现在就看谁来继续完善了。
楼缓看了一眼张翠,终归是忍不住,继续站出来了。
“外臣楼缓,也有一事,他日所言,乃是秦王与外臣两人也,一番言语,是外臣为秦王所谋,今日诸国使者都在此处,外臣此时之言,乃为我赵王也。
楚国使者说的不错,唇亡齿寒,尤其是我三晋之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当如此,韩国失宜阳,则魏国河东岌岌可危,倘若魏国失河东,那韩国上党诸地,岌岌可危,再倘若上党之地不稳,那我赵国,必定要面对秦王的锋芒。
赵国,人少,水少,沃野更少,其商,不如齐魏,其田地,不如楚也,其征战,更不如虎狼也,如此小国,若想能存,便只能合力而为也,屈子荀子之言,外臣亦是赞同。
除此,外臣还有一议,往常这合纵之盟,战则联盟,不战则盟散,但你战与不战,秦国都在也,此形同虚设,并不能有效抗秦。
不如我等诸国,联合血盟,如我父兄,血脉相连,不管战事,还是平日,血盟都以抗秦为大任,令秦不得东出也,每年岁首,血盟诸国国君,行祭祀,礼盟约,只要秦国不灭,我血盟不破!”
这一番话,嬴荡终于有些坐不住了。
楼缓口口声声说赵国弱小,他这是要将秦国往死路上逼。
合纵之盟,一向与秦国大战之后,必定散去,楼缓此举,这是要将合纵成为常态,尤其是这句秦国不破,血盟不破,更是让嬴荡恼火!
真想将他给赶出去!
再看诸国使臣,听到这话,似乎都有些坐不住了。
三晋已经去了两家,就只剩下一个韩国了,也不知道这联姻,靠不靠的住?
所行一路,收归楚地各县,大军驻扎各处,严密防范楚军动静。
前方斥候传来消息,楚国在寿春征集七万大军,已从寿春开拔,扑向郢城。
秦王素来是不打无装备之仗,一面拼命收集楚国粮草,一面在秦国再行征兵,秦国有二十级军功制,国人士气凝聚,这征兵的速度,可要比楚国强大多了。
整个秦国上下,都做出了奋力一搏的态势,诸国使者,无不震惊,就连蒙鹜大军,在前线与楚军已经连战三场,秦军士气无往而不利,大军势如破竹,楚国又是三场连败。
蒙鹜乃当世猛将,所领大军,皆在于孟也,反观楚军,似乎就没有这样的士气了,因为楚国的精锐,此刻还在越国。
昨日,去了一趟寿春的屈原,终于赶了回来,今日,秦王召集九国使者,于楚王宫中,说与秦楚和谈之事。
这场战事,只有这次谈拢了,才能算是彻底的了结。
九国,乃齐、楚、燕、韩、赵、魏、卫、宋、越九国。再加一个秦国,便是天下十国。
眼下,九国使者纷纷来楚,宋越两国使者,是来向诸国求救的,越国已经名存实亡,宋国之灭,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还有一个卫国,国力弱小,啥也做不了,就只能做个看客,被齐国要挟,顶多为齐国说上几句。
秦王座于王座之上,下方诸国,按照其国力雄厚程度,依次而坐。
这让他有点儿觉得,就像是联合国开会一样,整个战国,几乎能独立的大国,都来到了郢城,唯有一个义渠除外,这义渠并非华夏族不说,而且在名义上,是秦国的下属国,并非称独立,所以将其排除在外。
“哈哈,我秦国大胜楚国,楚军在我秦军锐士面前,不堪一击,如今,寡人以蒙鹜为将,已然再进楚一百多里,此举可喜可贺,诸位使者,与寡人共饮此爵,以庆贺我秦国大功!”
众人沉默,秦王高高举起酒爵,众人共同饮下。
嬴荡此举,是在告诫诸位使臣,秦楚之战,已成定局,谁说也不成了,楚国再做迟疑下去,两军将还有一场大战,到时候连越国都不容易取了。
屈原低着头,默不吭声,楼缓盯着眼前的酒爵,好像是在发呆,苏代听后,思绪似乎飘到了宋国去了,他在想,齐王什么时候,也可如秦王这般威风,魏国使者荀新正低头纳闷,乐毅神色如常,他是早有所料,在这六雄使者之中,就只有张翠的,一副老神自在的模样,看着最是轻松。
至于宋越卫三国,卫国弱小,宋越能不能存在都不一定了,秦王让他们端酒,他们就端起了酒,让他们放下,他们就放下,只有大国们的事情定下了,才能决定他们的存留。
“秦王矢志不渝,其志天下难觅,真是诸国之不幸哉,尤其是楚国之不幸!”
楼缓胆子最大,最先拂了秦王雅兴的,也是他。
通过秦王的这一番言语,他已知道,要想通过恐吓让秦王退兵,断然是不可能了,楚国只凭一张嘴要回都城,想都别想了,没看到秦王现在坐得稳稳当当的吗?
见无人再接话,屈原四处一望,立即站了出来。
“回秦王,赵国使者所言,外臣亦是赞同,秦王夺我丹阳,下一步,便可联合宜阳,对韩国成包夹之势,楚荆之地,千里沃土,有此为基,秦国也定然是国力昌盛,不出三年,外臣以外,秦王又可以取河西,破韩国,直接威震三晋,如此一来,天下大半,尽入秦国之手也。
诸位身俱纵横之才,岂能不知这唇亡齿寒之理,齐国苏代,其兄苏秦早有言也,当今能出天下者,必定是秦也,秦国攻楚之策,乃是苏秦之计,如今苏秦做了秦臣,诸国合纵不在,原虽不才,但也有抗秦之志,愿学于苏秦,联合六国,共同抗秦也!”
屈原这是自比苏秦,要做苏秦之事了,也对,只有六国合纵连横,才能救得了楚国。
可惜啊,嬴荡并非是嬴驷,他也会这合纵连横之策。
这话一出,众人无不惊讶。
早就听说楚国屈原,有一根铁骨,他一个楚国使臣当着秦王的面,说合伙谋秦之事,而且还是这般直白,见此,众人都看过秦王。
没想到秦王气度恢宏,正面色如常的正望着他们了。
楼缓不动声色,张翠至始至终,就在哪里,像是木头人一样,倒是魏国使者荀新,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回秦王,外臣有一言。”
对于此人,嬴荡也是头一次听说,在他首肯之后,荀新这才说起。
“秦王,屈子所言,言之有理,秦国威震天下,我魏国河东之地,岂不是岌岌可危,魏国国小,无力独自抗秦也,秦王之志,我王惧之,只好连楚而抗秦,还请秦王恕罪。”
有人起了头,接下来的人,胆子就大了起来。
荀新说话这句,又转身望着众人。
“秦国之土,北至义渠,南至黔中,东到洛邑,西及狄道,其地东方,我三晋楚国,首当其冲,唇亡齿寒,正是此理。
我魏国愿与楚国一道,继续行合纵之策,以防范秦王之威也,抗秦之举,合则两利,分则俱亏,若是能多合,那肯定是多利了,如此利多,相约攻秦,不说洛阳宜阳,就是函谷也必定破也。
当然,秦王不辞劳苦,远征楚国,攻占楚国四座大城,实则秦王之功也,若是秦王能与楚国谈和,不动兵戈,那我等合纵之国,也能行和秦之举。”
威胁。
嬴荡听到了赤裸裸的威胁。
与楚国谈和,那岂不是只能要汉水以西,还要划出去一百里,可这富饶之地,大多都在汉水以东,这是万万不能做的。
说吧,等他们一个个都说完了,寡人再行破敌之策。
秦王继续无话,只有点头。
屈原起了个头,荀新起了一个议,现在就看谁来继续完善了。
楼缓看了一眼张翠,终归是忍不住,继续站出来了。
“外臣楼缓,也有一事,他日所言,乃是秦王与外臣两人也,一番言语,是外臣为秦王所谋,今日诸国使者都在此处,外臣此时之言,乃为我赵王也。
楚国使者说的不错,唇亡齿寒,尤其是我三晋之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当如此,韩国失宜阳,则魏国河东岌岌可危,倘若魏国失河东,那韩国上党诸地,岌岌可危,再倘若上党之地不稳,那我赵国,必定要面对秦王的锋芒。
赵国,人少,水少,沃野更少,其商,不如齐魏,其田地,不如楚也,其征战,更不如虎狼也,如此小国,若想能存,便只能合力而为也,屈子荀子之言,外臣亦是赞同。
除此,外臣还有一议,往常这合纵之盟,战则联盟,不战则盟散,但你战与不战,秦国都在也,此形同虚设,并不能有效抗秦。
不如我等诸国,联合血盟,如我父兄,血脉相连,不管战事,还是平日,血盟都以抗秦为大任,令秦不得东出也,每年岁首,血盟诸国国君,行祭祀,礼盟约,只要秦国不灭,我血盟不破!”
这一番话,嬴荡终于有些坐不住了。
楼缓口口声声说赵国弱小,他这是要将秦国往死路上逼。
合纵之盟,一向与秦国大战之后,必定散去,楼缓此举,这是要将合纵成为常态,尤其是这句秦国不破,血盟不破,更是让嬴荡恼火!
真想将他给赶出去!
再看诸国使臣,听到这话,似乎都有些坐不住了。
三晋已经去了两家,就只剩下一个韩国了,也不知道这联姻,靠不靠的住?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1997/206821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