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出卖情报
推荐阅读:吞火天尊、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光明之路、娘子,护驾!、太一道果、我有一枚命运魔骰、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食仙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修炼从悟性通天开始、
在社会关系下,没有人能够凭一己之力做成某件事。
哪怕是做饭这种小事,从食材到烹饪食物的器具,哪一样都需要借助他人之力。
一碗普普通通的白饭,就要经过农夫、铁匠、厨师三人合力,才能盛放在餐桌之上。若是再仔细推敲,修建灌溉农田的水渠,又要耗费无数人力。
正因如此,合作便无处不在。
想要与人合作,首先双方要有共同的利益诉求,若双方立场不同,则要抓住对方的弱点,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弥补对方的弱点。
李斯想要的利益很简单,官职、权利,辅助君王成就一番大业,名垂青史。
在这一点上,李斯比吕不韦、昌平君等人要更加存粹一些。
至于李斯的弱点,那就更是一目了然了。
在出仕之前,李斯不过区区庶民,在七国内无权无势。他可以借助儒家荀子弟子的名声谋取官职,但却无法借助儒家之力。
目前的李斯没有根基,缺乏底蕴和人脉,其本身虽是秦王一系的官员,但却并不被秦王看重。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斯是因为《谏逐客书》才真正进入秦王的视线,逐渐被秦王提拔重用。
此时的李斯,也只不过是秦国小吏,勉强算是秦王的客卿罢了。
而姜能够为李斯提供的帮助很明确。
情报!
想要做大事,便不能缺少情报。
李斯作为秦使,在赵国内虽有罗网相助,可罗网毕竟不是李斯的势力。
听完姜的话,李斯有些心动。
李斯虽不知姜在秦国咸阳有多少耳目,但通过观察姜以往行为,也不难判断出,姜对七国渗透极深。
但李斯同样清楚,与姜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这头猛虎虽不在秦国,但同样可以将他吞噬的尸骨无存。
姜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李斯同样也有。
想了想,李斯凝声问道:“师兄受王上看重,姜侯身在赵国,如何能插手秦国内政?”
姜玩味一笑,浅笑道:“秦王的野心与韩非的志向相悖,秦若东出,必先灭韩,以恐他国。李大人只需在秦王面前提出此建议,韩非必然全力劝阻。初时秦王或可隐忍一二,但久而久之,秦王心中定然不耐。”
“与秦王的志向,以及秦国的大业相比,区区韩非就不值一提了。”
李斯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秦国东出必先灭韩,这是秦国内很多人的看法,姜能看穿此点不足为奇。
但姜能在此之上,分析出韩非与秦王的动作,便足见姜对这两人研究颇深。
李斯微微拱手,又问道:“那昌平君又如何?”
姜哂笑一声,缓缓道:“李大人,昌平君可是一枚好棋啊!留他几年又有何妨呢?”
李斯闻言轻哼道:“姜侯不会这么快就食言而肥吧?”
姜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衫,淡笑道:“韩非与.31xs.昌平君,是本侯与李大人共同的敌人。但这两人有所不同,昌平君隐藏颇深,又有楚国势力支持,想要扳倒这样的人,首先要让其自乱阵脚。”
“秦楚若无战事,昌平君绝不会让你抓住任何把柄。但只要昌平君一动,李大人的机会便来了。”
李斯不置可否道:“姜侯所言不错,但无论是师兄还是昌平君,只需历史车轮滚滚前进,这两人终究无力对抗大势。李某即便无姜侯之助,亦可轻易除掉此二人。”
姜笑道:“李大人不亏为荀子高徒,一眼便看穿本侯言语之中的破绽。”
顿了一下,姜继续道:“但有一点,李大人恐怕还没有想明白。在这两件事中,李大人自身要如何获得利益?若没有本侯相助,李大人恐怕也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吧!”
“便如这一次之乱,李大人以区区长史之位,只怕没什么没有插手的余地!”
姜此言,却是击中了李斯的痛脚。
李斯作为秦国长史,他可以为秦王出谋划策,以求秦王赏识。
但长史之位只是秦国小吏,在很多事情上,李斯都没有插手的余地。
铲除的最大功臣是谁?
昌平君!
无法插手,便无法立功。没有功劳,便不能升职。不能升职,在很多事情上便无法插手。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姜淡淡道:“李大人既然已看穿王宫闹鬼之事,便应知本侯的计划。本侯请李大人多在邯郸住些时日,过几日,本侯与大将军会在邯郸城外联合军演,还请李大人到场一观。”
李斯疑问道:“联合军演?”
姜轻笑道:“大王新丧之际,本侯与大将军炫耀武力,震慑他国。”
“等李大人回国后,可将在赵国见闻如实向秦王汇报。秦国东出的跳板,只能是韩国。”
李斯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沉吟。
姜的意图很明确,姜没有拉拢李斯的意思,两人只不过是互相利用,铲除共同的敌人罢了。
姜今日邀李斯入府,无非便是不希望李斯参与到他与赵王之间的龌龊之中。
若非李斯看透王宫闹鬼之事,姜也根本无需邀请李斯。
便如李斯之前所言,只要历史车轮滚滚前进,韩非与昌平君必然会被碾成粉末。
姜许诺在这两件事中帮助李斯谋求好处,但这个前提却是,让李斯忘记王宫闹鬼之事。
至于姜提出的联合军演,对外自然宣称是炫耀武力,以震慑敌国。
但实则却是让李斯使赵再立新功。
姜只需要随意透漏一点机密,便足以让李斯被秦王看重了。
李斯曾分别出使过韩国与赵国,对于两国局势自然了解。等李斯看过赵国的武力后,自然便可以顺势向秦王提出‘先灭韩’的政策。
如此一来,李斯便正式进入秦王眼中。
韩非若想阻止秦国灭韩,必然会与秦王发生争执,从而被秦王厌弃。
而李斯作为韩非的备胎,则会进一步被秦王倚重。
想通这一点,李斯微微拱手道:“罗网耳目遍布七国,还望姜侯早做准备。”
姜淡淡道:“这个自然!多谢李大人提醒。”
哪怕是做饭这种小事,从食材到烹饪食物的器具,哪一样都需要借助他人之力。
一碗普普通通的白饭,就要经过农夫、铁匠、厨师三人合力,才能盛放在餐桌之上。若是再仔细推敲,修建灌溉农田的水渠,又要耗费无数人力。
正因如此,合作便无处不在。
想要与人合作,首先双方要有共同的利益诉求,若双方立场不同,则要抓住对方的弱点,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弥补对方的弱点。
李斯想要的利益很简单,官职、权利,辅助君王成就一番大业,名垂青史。
在这一点上,李斯比吕不韦、昌平君等人要更加存粹一些。
至于李斯的弱点,那就更是一目了然了。
在出仕之前,李斯不过区区庶民,在七国内无权无势。他可以借助儒家荀子弟子的名声谋取官职,但却无法借助儒家之力。
目前的李斯没有根基,缺乏底蕴和人脉,其本身虽是秦王一系的官员,但却并不被秦王看重。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斯是因为《谏逐客书》才真正进入秦王的视线,逐渐被秦王提拔重用。
此时的李斯,也只不过是秦国小吏,勉强算是秦王的客卿罢了。
而姜能够为李斯提供的帮助很明确。
情报!
想要做大事,便不能缺少情报。
李斯作为秦使,在赵国内虽有罗网相助,可罗网毕竟不是李斯的势力。
听完姜的话,李斯有些心动。
李斯虽不知姜在秦国咸阳有多少耳目,但通过观察姜以往行为,也不难判断出,姜对七国渗透极深。
但李斯同样清楚,与姜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这头猛虎虽不在秦国,但同样可以将他吞噬的尸骨无存。
姜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李斯同样也有。
想了想,李斯凝声问道:“师兄受王上看重,姜侯身在赵国,如何能插手秦国内政?”
姜玩味一笑,浅笑道:“秦王的野心与韩非的志向相悖,秦若东出,必先灭韩,以恐他国。李大人只需在秦王面前提出此建议,韩非必然全力劝阻。初时秦王或可隐忍一二,但久而久之,秦王心中定然不耐。”
“与秦王的志向,以及秦国的大业相比,区区韩非就不值一提了。”
李斯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秦国东出必先灭韩,这是秦国内很多人的看法,姜能看穿此点不足为奇。
但姜能在此之上,分析出韩非与秦王的动作,便足见姜对这两人研究颇深。
李斯微微拱手,又问道:“那昌平君又如何?”
姜哂笑一声,缓缓道:“李大人,昌平君可是一枚好棋啊!留他几年又有何妨呢?”
李斯闻言轻哼道:“姜侯不会这么快就食言而肥吧?”
姜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衫,淡笑道:“韩非与.31xs.昌平君,是本侯与李大人共同的敌人。但这两人有所不同,昌平君隐藏颇深,又有楚国势力支持,想要扳倒这样的人,首先要让其自乱阵脚。”
“秦楚若无战事,昌平君绝不会让你抓住任何把柄。但只要昌平君一动,李大人的机会便来了。”
李斯不置可否道:“姜侯所言不错,但无论是师兄还是昌平君,只需历史车轮滚滚前进,这两人终究无力对抗大势。李某即便无姜侯之助,亦可轻易除掉此二人。”
姜笑道:“李大人不亏为荀子高徒,一眼便看穿本侯言语之中的破绽。”
顿了一下,姜继续道:“但有一点,李大人恐怕还没有想明白。在这两件事中,李大人自身要如何获得利益?若没有本侯相助,李大人恐怕也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吧!”
“便如这一次之乱,李大人以区区长史之位,只怕没什么没有插手的余地!”
姜此言,却是击中了李斯的痛脚。
李斯作为秦国长史,他可以为秦王出谋划策,以求秦王赏识。
但长史之位只是秦国小吏,在很多事情上,李斯都没有插手的余地。
铲除的最大功臣是谁?
昌平君!
无法插手,便无法立功。没有功劳,便不能升职。不能升职,在很多事情上便无法插手。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姜淡淡道:“李大人既然已看穿王宫闹鬼之事,便应知本侯的计划。本侯请李大人多在邯郸住些时日,过几日,本侯与大将军会在邯郸城外联合军演,还请李大人到场一观。”
李斯疑问道:“联合军演?”
姜轻笑道:“大王新丧之际,本侯与大将军炫耀武力,震慑他国。”
“等李大人回国后,可将在赵国见闻如实向秦王汇报。秦国东出的跳板,只能是韩国。”
李斯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沉吟。
姜的意图很明确,姜没有拉拢李斯的意思,两人只不过是互相利用,铲除共同的敌人罢了。
姜今日邀李斯入府,无非便是不希望李斯参与到他与赵王之间的龌龊之中。
若非李斯看透王宫闹鬼之事,姜也根本无需邀请李斯。
便如李斯之前所言,只要历史车轮滚滚前进,韩非与昌平君必然会被碾成粉末。
姜许诺在这两件事中帮助李斯谋求好处,但这个前提却是,让李斯忘记王宫闹鬼之事。
至于姜提出的联合军演,对外自然宣称是炫耀武力,以震慑敌国。
但实则却是让李斯使赵再立新功。
姜只需要随意透漏一点机密,便足以让李斯被秦王看重了。
李斯曾分别出使过韩国与赵国,对于两国局势自然了解。等李斯看过赵国的武力后,自然便可以顺势向秦王提出‘先灭韩’的政策。
如此一来,李斯便正式进入秦王眼中。
韩非若想阻止秦国灭韩,必然会与秦王发生争执,从而被秦王厌弃。
而李斯作为韩非的备胎,则会进一步被秦王倚重。
想通这一点,李斯微微拱手道:“罗网耳目遍布七国,还望姜侯早做准备。”
姜淡淡道:“这个自然!多谢李大人提醒。”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4043/216347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