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二百零三章:不按套路

第二百零三章:不按套路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零零星星的雪花飘落在屋檐上,一排长长的廊庑下,是来来往往急匆匆的青袍舍人。
    虽然那次朝会上,天子金口玉言,说内阁定员六人。
    但是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内阁当中,还是只有陈循和高谷两位老大人。
    倒是有提议增补阁臣的,但是无一例外,都被天子以如今事急,容后再议的理由,搁置不提。
    不过这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中书舍人变多了。
    虽然天子给内阁的辅臣都加了尚书衔,并且金口玉言,形成了惯例,但是那是为了提高内阁阁臣在朝中的地位。
    事实上,象征内阁的本职的大学士,仍旧是正五品的官衔,这是从开国就定下来的。
    也就是说,内阁是个正五品的衙门。
    天子要给内阁定制,吏部自然不敢怠慢。
    按照正七品衙门的配置,正堂官至少要有一个佐贰官。
    天子有言在先,内阁六人俱为辅臣,官职并无差别,只有执掌之事有所区分。
    所以按照制度,六辅臣皆是正堂官。
    如此一来,内阁就配备了六个中书舍人。
    除此之外,内阁西侧有制敕房有四个敕房舍人,负责抄写诏书、诰命,册表等公文。
    如今内阁只有两个人,所以这十个中书舍人,自然全听陈循和高谷两个人调遣。
    虽然辅佐的人多,但是毕竟只能做些抄写,呈送之类的小事,真正的票拟之事,还得由阁臣亲自来做。
    因此,两位老大人的工作量,也就是稍稍减轻而已。
    小小的隔间当中,陈循抬眼一瞧,砚台里的墨水已经快没了,正要开口唤外间的中书舍人来研墨,却见已经过了晌午。
    揉了揉酸胀的眼眶,陈循直起腰,打算出去用个午膳。
    刚从桌子后面转出来,还没踏出门,就瞧见高谷迈步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奏疏。
    内阁是不管饭的,除了天子偶尔会赐宴之外,基本上都是自己带过来的午饭。
    见高谷过来,陈循先是一愣神,随即便开口道。
    “世用来了,老夫刚好要去用饭,前些日子,老夫府中来了个江浙厨子,花雕醉鸡做的甚好,世用同老夫一起前去如何?”
    高谷神色有些不自然,摆了摆手,道。
    “次辅,用饭一事稍待,这是天子刚刚批复的,礼部的奏疏,老夫有些拿捏不准,所以过来跟次辅商量一番。”
    事实上,内阁现在的情势有些微妙。
    自从上次天子命陈循二人各自推举阁臣之事后,原本合作的甚为默契的二人,就暗中生了嫌隙。
    这种淡淡的裂痕,虽然很难为外人而察觉,但是却切切实实的存在着。
    尤其是,当内阁的地位卑天子进一步提升之后,这种裂痕越来越明显。
    这些日子,两人已经很少像以前一样一同用膳了。
    陈循本也是客气客气,他早就瞧见了高谷手里的奏疏,点了点头,便引着高谷在一旁坐下,接过他手里的奏疏,看了起来。
    刚翻了个头,陈循就眉头一皱,望着高谷,轻声问道。
    “礼部?”
    内阁的事务众多,正常来说,如果是难以决断的大事,不管是高谷,还是陈循,都会主动去找对方商议。
    这份奏疏陈循没有见过,显然,是高谷票拟之后,直接呈送御前的。
    这也就代表着,不是什么军国大事,没有必要两个阁臣一同票拟。
    何况礼部清贵,能有什么大事?
    见陈循疑惑的望着他,高谷苦笑一声,道。
    “次辅,这份奏疏所言,并不是什么大事,今年乃是陛下登基之年,各地藩王循例递了册表,要入京觐见,于是礼部上奏,想让各地藩王,于年节时入京朝拜。”
    “这本是惯例之事,走个过场,老夫票拟时,给出的意见是大战方止,各地藩王不宜擅离封地,可是,被陛下驳回了。”
    “什么?”
    陈循低头,略过前面的奏疏内容和票拟,直接来到最后的朱笔御批处,只见上面写着。
    “……准礼部所奏,宗室藩王,皆为朕之长辈,许久未见,甚是想念,为表亲亲之谊,命各宗室,自奉国将军及县君以上,皆入京朝拜……”
    看完之后,陈循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藩王朝觐,是太祖之时定下的规矩。
    一般来说,新君继位,或是每隔三年,郡王及以上宗室,可以入朝觐见。
    但是实际上,随着太宗靖难之后,朝廷对于宗室亲王的管束越加严苛,这条规矩基本上已经算是废了。
    永乐时期,每隔几年,还会有宗室入京的情况,但是到了先皇时期,就基本没有了。
    所以正常来说,宗室一旦就藩,就代表着这辈子就回不了京城了。
    所以就像高谷说的,礼部这道奏疏,就是走个过场,例行询问一下而已。
    可谁想到,就这么惯例性会被驳回的事情,天子竟然准了?
    要光是准了也就算了,还足斤加两。
    就算是按太祖的规矩,朝觐者也不过止于郡王。
    可陛下的御批上写着“奉国将军及县君以上,皆入京朝拜。”
    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大明的宗室袭封规矩。
    皇子分封为亲王。
    亲王嫡长子承袭亲王位,余子分封郡王,女封郡主,郡主下不封。
    郡王不世袭,其子皆封镇国将军,其女封县主,其孙封辅国将军,孙女封郡君,曾孙封奉国将军,曾孙女封县君。
    大明到现在,从太祖到现在,传到今上这里,按辈分算,是第五代。
    也就是说,就算是从太祖那时分封的亲王算起,也最多传了五代或六代。
    天子说奉国将军以上皆入京,基本上就算是说,宗人府在册的所有宗室,都要入京。
    陈循明白高谷为什么要来了,将奏疏放下,他开口道。
    “太祖至今,各地宗室繁衍生息,老夫虽未查过,但是约莫也有数千人,如此大批量的宗室进京,怕是要劳民伤财吧?”
    高谷叹了口气,也是感到一阵头疼。
    天知道皇帝这是哪根筋搭的不对,要召这么多的宗室进京。
    这朱批上还说什么“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高谷老大人就想问问。
    陛下您自幼长在京城,最晚就藩的襄王殿下离开京城的时候,您才刚满一岁,哪来的甚是想念?
    当然,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真叫他去当面质问,他是不敢的。
    点了点头,高谷道。
    “确实如此,如今距离年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时间紧张还在其次。”
    “各地藩王进京,须得动用仪仗,少不得要沿途侵扰,地方招待。”
    “如此大批量的宗室进京,礼部也需要提前筹划布置,安排住处及迎候事宜,十分麻烦不说,还要靡费不少银两。”
    “如今大战方止,国库本就不够充裕,这么一闹,怕是更要难以为继。”
    事实上,见到朱批的时候,高谷就感到一阵后悔。
    他一开始,就应该直接自己把这奏疏送进宫去,当场跟天子陈明利害。
    这如今朱批已经下来了,虽然没有正式拟诏,不算真正的圣旨,还可以再商量。
    但是这个时候再去找天子,毋庸置疑,是有点驳天子的面子。
    这也是高谷过来,找陈循的原因。
    “次辅,天子毕竟久在京师,或许对于宗室人数,并不详知,不如你我一同进宫,对天子陈明利害,劝陛下收回旨意,如何?”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5994/253425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