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后驾到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这一场变故频频的廷鞠,随着天子的一言而决,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使团三人的结局,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除了少数的一拨人之外,很快就被朝臣们丢到了脑后。
他们更加关心的是,也先派人来了!
虽然说,之前也先也派过使节前来,但那是来宣战的。
这一次,明显是带着求和的意味来的。
因此,廷鞠结束了之后,朝臣们虽然散了,但是负责出使的朱鉴,还有跟着回来的袁彬,却被锦衣卫带到了武英殿。
不过,待他们到的时候,殿中已然聚了不少人。
抬眼望去,皆是深红色的绯袍,文臣这边,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加上内阁大臣,一个不落。
武臣这边,丰国公李贤,昌平侯杨洪,靖安伯范广,忻城伯赵荣,就差一个在府中养伤的宁远侯任礼,基本上武臣这边,说得上话的都到了。
这些人朱鉴都认的不是太全,袁彬就更别提了,但是光看胸前的补子,就知道这些人,都是大佬。
不多时,后殿当中涌出一队内宦,众人连忙起身站好。
紧接着,刚换了一身便袍的天子,便出现在了御案后头。
各自行礼,赐座之后,天子刚想开口,殿外头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紧接着,司礼太监成敬从外头走进来,禀道。
“陛下,上圣皇太后听闻虏中有使前来,想要亲自一见,如今已经快到武英殿外了。”
闻言,在场的大臣有些意外。
自从土木之役以后,宫中这位上圣皇太后,甚少参与朝政,唯一的一次,还是宁阳侯一案,但是到最后,也并没有过分插手。
因此,在朝臣们的心中,对于孙太后,还算是比较敬重的,只是不知道,她老人家怎么会来的这么快。
廷鞠这才散了没多久,就亲自过来了。
不过,大臣们猜不出来,朱祁钰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刚刚在廷鞠上,他没有给英国公府和焦敬那帮外戚的面子,将使团的案子定成了铁案,顺带着把太上皇干的那点破事,几乎是明着给掀了出来。
这个结果,一定是让孙太后感到不安了。
估计她是怕,自己在这次的和谈上头,再动什么手脚,所以听说了消息,着急忙慌的就赶过来了。
不论如何,圣母驾临,肯定是不能拒之不见的。
于是,朱祁钰带着一众大臣起身,来到殿门处等候。
不多时,孙太后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殿外。
朱祁钰扫了一眼,这一次,孙太后没有穿着朝服,而是穿着常服,明显是匆匆而来。
有看了看跟在后头的宫女内侍,头上都渗着薄薄的细汗,可见定是跟着肩舆,一路小跑着过来的。
“见过圣母。”
朱祁钰躬身为礼,身后的一众大臣则是拜倒在地。
孙太后点了点头,目光在人群当中扫了一圈,最终定在了袁彬的身上。
要被召见,肯定不能还是穿着一身囚服,但是一时之间,又找不到合适的官袍,于是,无奈之下,袁彬又换回了来时的那身锦衣卫的衣袍。
即便如此,他在一群绯袍大员当中,也显得格外的扎眼。
轻轻的舒了口气,孙太后疾步走到袁彬的面前,问道。
“你是袁彬,太上皇在迤北,情况如何?身子可好,也先有没有……对太上皇不敬?”
这个时候,孙太后完全没有一点圣母太后的风范,口气中的忧急,就像是普通民间,担忧儿子的母亲一般。
只不过话说到最后,她到底是反应过来了,硬生生的将到了嘴边的话,换了一种说法。
袁彬在地上叩了个头,道。
“圣母请放心,太上皇身体康健,一切安好,也先待太上皇如奉上宾,甚至曾想嫁妹于太上皇,但被太上皇推拒。”
“临行之前,太上皇特意嘱咐臣,定要进宫给圣母及端静皇后请安,说他一切都好,请二位不必过于惦念。”
短短的几句话,孙太后也红了眼眶,拿出帕子在眼上擦了擦,连声道。
“好,好,安康就好,哀家在宫中过的很好,不必他操心,皇后,唉,先不提了……”
说起钱皇后,孙太后顿时脸色一滞,激动的心绪也渐渐平复下来。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顾及到在场的其他大臣,转过身,歉意道。
“诸位先生快快请起,哀家忧心太上皇,一时失态,叫诸位见笑了。”
一众大臣纷纷起身,对视一眼,年纪最大的礼部尚书胡濙拱了拱手道。
“圣母舐犊情深,是天家之福,臣等何敢谈见笑二字。”
朱祁钰也开口笑道:“圣母来的刚好,朕正要和众位大臣商议,该如何尽快将皇兄迎回,圣母不妨旁听。”
说着,便吩咐一帮内侍,在御座的旁边又加了一个稍小的座椅。
对于朱祁钰这么痛快的让她留下,孙太后略感意外,不过也没多说什么,只道。
“皇帝有心了,哀家也确实对此事甚为关切,也只能暂时抛却后宫规矩,听一听了。”
于是,在内侍们急急忙忙的布置下,很快,众臣再次各归其位。
先前在奉天殿中,人多眼杂,所以朱鉴对于在瓦剌的经历,并没有细说,此刻殿中都是重臣,时间也充裕。
在天子的示意下,朱鉴便将自己从出使到回朝的所有经过,都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当听到早在抓捕使团的同时,天子便给朱鉴发去了密诏,要他前往瓦剌谈判,伺机迎回太上皇的时候。
孙太后的脸色颇有些复杂,但是也只是一闪而逝。
待到朱鉴说自己到了京城之后,便被舒良立刻带进了宫,不少大臣的脸上浮起一丝苦笑。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总算对刚刚殿上的发生的事情,多少抓到了一些脉络。
但越是如此,他们便越觉得天子的心思深不可测。
与此同时,朱鉴的叙述也快到了结尾。
“这便是臣此次瓦剌之行的全部经过,以臣所见,瓦剌如今战意不足,后勤缺乏,仅臣在瓦剌的短短数日,便见到了不少军士因抢夺牛羊而相互斗殴,被军法处置。”
“由此可见,也先已经难以维持数量庞大的常备军,再继续下去,这个冬天,恐怕会有更多的部族倒下,所以他势必要让多数军士回归部族。”
“故此,臣以为,此次和谈,瓦剌应当是带着诚意而来。”
使团三人的结局,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除了少数的一拨人之外,很快就被朝臣们丢到了脑后。
他们更加关心的是,也先派人来了!
虽然说,之前也先也派过使节前来,但那是来宣战的。
这一次,明显是带着求和的意味来的。
因此,廷鞠结束了之后,朝臣们虽然散了,但是负责出使的朱鉴,还有跟着回来的袁彬,却被锦衣卫带到了武英殿。
不过,待他们到的时候,殿中已然聚了不少人。
抬眼望去,皆是深红色的绯袍,文臣这边,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加上内阁大臣,一个不落。
武臣这边,丰国公李贤,昌平侯杨洪,靖安伯范广,忻城伯赵荣,就差一个在府中养伤的宁远侯任礼,基本上武臣这边,说得上话的都到了。
这些人朱鉴都认的不是太全,袁彬就更别提了,但是光看胸前的补子,就知道这些人,都是大佬。
不多时,后殿当中涌出一队内宦,众人连忙起身站好。
紧接着,刚换了一身便袍的天子,便出现在了御案后头。
各自行礼,赐座之后,天子刚想开口,殿外头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紧接着,司礼太监成敬从外头走进来,禀道。
“陛下,上圣皇太后听闻虏中有使前来,想要亲自一见,如今已经快到武英殿外了。”
闻言,在场的大臣有些意外。
自从土木之役以后,宫中这位上圣皇太后,甚少参与朝政,唯一的一次,还是宁阳侯一案,但是到最后,也并没有过分插手。
因此,在朝臣们的心中,对于孙太后,还算是比较敬重的,只是不知道,她老人家怎么会来的这么快。
廷鞠这才散了没多久,就亲自过来了。
不过,大臣们猜不出来,朱祁钰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刚刚在廷鞠上,他没有给英国公府和焦敬那帮外戚的面子,将使团的案子定成了铁案,顺带着把太上皇干的那点破事,几乎是明着给掀了出来。
这个结果,一定是让孙太后感到不安了。
估计她是怕,自己在这次的和谈上头,再动什么手脚,所以听说了消息,着急忙慌的就赶过来了。
不论如何,圣母驾临,肯定是不能拒之不见的。
于是,朱祁钰带着一众大臣起身,来到殿门处等候。
不多时,孙太后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殿外。
朱祁钰扫了一眼,这一次,孙太后没有穿着朝服,而是穿着常服,明显是匆匆而来。
有看了看跟在后头的宫女内侍,头上都渗着薄薄的细汗,可见定是跟着肩舆,一路小跑着过来的。
“见过圣母。”
朱祁钰躬身为礼,身后的一众大臣则是拜倒在地。
孙太后点了点头,目光在人群当中扫了一圈,最终定在了袁彬的身上。
要被召见,肯定不能还是穿着一身囚服,但是一时之间,又找不到合适的官袍,于是,无奈之下,袁彬又换回了来时的那身锦衣卫的衣袍。
即便如此,他在一群绯袍大员当中,也显得格外的扎眼。
轻轻的舒了口气,孙太后疾步走到袁彬的面前,问道。
“你是袁彬,太上皇在迤北,情况如何?身子可好,也先有没有……对太上皇不敬?”
这个时候,孙太后完全没有一点圣母太后的风范,口气中的忧急,就像是普通民间,担忧儿子的母亲一般。
只不过话说到最后,她到底是反应过来了,硬生生的将到了嘴边的话,换了一种说法。
袁彬在地上叩了个头,道。
“圣母请放心,太上皇身体康健,一切安好,也先待太上皇如奉上宾,甚至曾想嫁妹于太上皇,但被太上皇推拒。”
“临行之前,太上皇特意嘱咐臣,定要进宫给圣母及端静皇后请安,说他一切都好,请二位不必过于惦念。”
短短的几句话,孙太后也红了眼眶,拿出帕子在眼上擦了擦,连声道。
“好,好,安康就好,哀家在宫中过的很好,不必他操心,皇后,唉,先不提了……”
说起钱皇后,孙太后顿时脸色一滞,激动的心绪也渐渐平复下来。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顾及到在场的其他大臣,转过身,歉意道。
“诸位先生快快请起,哀家忧心太上皇,一时失态,叫诸位见笑了。”
一众大臣纷纷起身,对视一眼,年纪最大的礼部尚书胡濙拱了拱手道。
“圣母舐犊情深,是天家之福,臣等何敢谈见笑二字。”
朱祁钰也开口笑道:“圣母来的刚好,朕正要和众位大臣商议,该如何尽快将皇兄迎回,圣母不妨旁听。”
说着,便吩咐一帮内侍,在御座的旁边又加了一个稍小的座椅。
对于朱祁钰这么痛快的让她留下,孙太后略感意外,不过也没多说什么,只道。
“皇帝有心了,哀家也确实对此事甚为关切,也只能暂时抛却后宫规矩,听一听了。”
于是,在内侍们急急忙忙的布置下,很快,众臣再次各归其位。
先前在奉天殿中,人多眼杂,所以朱鉴对于在瓦剌的经历,并没有细说,此刻殿中都是重臣,时间也充裕。
在天子的示意下,朱鉴便将自己从出使到回朝的所有经过,都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当听到早在抓捕使团的同时,天子便给朱鉴发去了密诏,要他前往瓦剌谈判,伺机迎回太上皇的时候。
孙太后的脸色颇有些复杂,但是也只是一闪而逝。
待到朱鉴说自己到了京城之后,便被舒良立刻带进了宫,不少大臣的脸上浮起一丝苦笑。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总算对刚刚殿上的发生的事情,多少抓到了一些脉络。
但越是如此,他们便越觉得天子的心思深不可测。
与此同时,朱鉴的叙述也快到了结尾。
“这便是臣此次瓦剌之行的全部经过,以臣所见,瓦剌如今战意不足,后勤缺乏,仅臣在瓦剌的短短数日,便见到了不少军士因抢夺牛羊而相互斗殴,被军法处置。”
“由此可见,也先已经难以维持数量庞大的常备军,再继续下去,这个冬天,恐怕会有更多的部族倒下,所以他势必要让多数军士回归部族。”
“故此,臣以为,此次和谈,瓦剌应当是带着诚意而来。”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5994/306862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