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兄友弟恭
推荐阅读:LOL:什么叫自爆型打野啊?、序列大明、综网:终焉的守望之无尽词缀、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玩家重载、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港综世界的警察、我也是异常生物、退下,让朕来、人在综墓,卸岭盗魁、
看着王文义愤填膺的样子,朱祁钰忍不住摇了摇头。
他心里清楚,王文是在替他张目。
这位老大人纵然是性烈如火,但却不是没有脑子。
这段时间以来,但凡遇到太上皇之事,他的态度都如此激烈,其实是在替自己说话。
毕竟,朱祁钰是皇帝,有很多的话,他并不适合说,有很多态度,他也不能表示。
所以,这些话王文来说。
得罪了人,也是他王简斋脾气又臭又硬,口无遮拦,和天子无关。
如若说的合天子心意,那么天子便可顺水推舟,若是不合心里,罚他便是。
这些事情,说起来轻松,但是真的做起来,要承担的压力却非同一般。
就比如,在这个殿中,王文的话一说完,孙太后的脸色顿时就变得颇不好看。
不过好在,她还晓得此处是在议政。
深吸了一口气,孙太后反倒笑了起来,转身对着朱祁钰道。
“皇位传承,关乎大明安定,自非区区虏贼可以置喙,皇帝即位以来,安社稷,保万民,哀家和太上皇,皆十分欣慰,如此狂悖之语,必非太上皇所言。”
“那伯都王蛮夷之辈,想来不过是替也先来试探大明,皇帝不可上当。”
有孙太后的这句话,殿中的气氛总算是松散了些。
这话是不是太上皇问的,他们不知道,但是孙太后这么一表态,至少暂时是安稳下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沉默的袁彬,也跪地道。
“陛下明鉴,此事臣或可说明。”
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袁彬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禀陛下,太上皇这些日子在瓦剌,的确颇受伯都王照料,那伯都王不似也先一般诡诈,心中依旧奉太上皇为主,以君臣之礼事之,故而方有此问。”
这番话说的隐隐约约,即便是这些大臣们,也颇有几分雾里看花的感觉,但是,朱祁钰却听明白了。
伯都王既不是王文说的,没有谈判的诚意,也不是孙太后说的,是来替也先试探大明的底线。
他所想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替朱祁镇抱不平而已。
要说他这个哥哥,别的不行,但是论交朋友,倒是有能耐。
之前的伯颜帖木儿,就成了他的至交好友,如今换了伯都王,看样子也被忽悠的感激涕零。
这不算什么新鲜事。
不过,虽然心中明白,但是面上,朱祁钰却依旧沉默。
袁彬似乎也感觉到,这番话难以完全取信,于是,再度叩首,道。
“不过,诚如圣母所言,太上皇绝无此意,关于此次和谈,臣回朝之前,太上皇便曾有口谕,嘱咐于臣。”
这回,孙太后倒是比朱祁钰还要关心,问道:“太上皇说了什么话?”
袁彬道:“当时,上皇对臣言道,此次虏人欲和,自是实情,不必致疑,然此中尚需少物,用作人事,汝归朝后,为朕取来,朕为天家子孙,旦得南还,就令朕守祖陵或为庶人,亦所甘心。”
闻言,殿中顿时安静下来。
虽然说,对于天位传承,大家心里早就有底了,但是,听到袁彬转述的这句话,还是忍不住有些愣神。
这位太上皇,这会倒是能掂量的清楚了。
孙太后在一旁,也是一愣,旋即,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是欣慰于太上皇能识时务,又感到有些叹息。
不过,对于其他的大臣们来说,有这个表态打底,他们的立场便好说多了。
于是,胡濙便道:“陛下,太上皇既有此言,足可证明天家情深,兄友弟恭之意,伯都王一介蛮夷之辈,焉能知上皇所虑,不过徒增笑柄尔。”
朱祁钰听了这番话,心中也忍不住叹息一声。
这么大的事情,袁彬没胆子胡说,而且这个说话的口气,的确像是朱祁镇的做派。
应该说,这个时候的朱祁镇,对于自己犯了多大的错,心里到底还是有点数的。
连续的谈判不利,显然让他有点慌了。
土木之役的损失太过惨重,也先又贪心不足,朱祁镇生怕大明一气之下,放弃把他接回的打算,所以才不得不放低姿态到了如此地步。
但是,这话里的目的性也太明显了,任谁一听,都知道他不是在真心悔过。
说什么甘为庶人,愿守祖陵,这分明是在将朱祁钰的军。
与国而言,朱祁镇是太上皇帝,于家而言,朱祁镇又是兄长。
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哪怕是身为皇帝,朱祁钰都不可能,也不具备处置他的权力。
所以他这番话,完全就是在惺惺作态。
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朱祁钰将目光在群臣和孙太后的脸上一一扫过,旋即脸上浮起一丝笑意,道。
“圣母,诸位先生,你们这是做什么?难道怕朕不将皇兄接回来不成?”
说着,对着袁彬抬了抬手,道。
“还有袁校尉,你虽是转述皇兄的话,但普天之下,哪有身为庶弟,能断嫡亲兄长之过者?”
“皇兄如若归朝,朕自当欢欣以迎,谨慎侍奉,若当归正大位,朕自该昭告天下,退位还政,以全天家之情。”
这话说出来,武英殿中的气氛越发诡异了。
大臣们本就摸不清楚天子的心意,这会更是后背发凉。
当下,一众大臣对视一眼,皆是起身拜倒,道。
“陛下慎言。”
随即,依旧是以胡濙为首,这位历仕数朝的老大人苦口婆心的开口道。
“天位乃是社稷之本,如今天家伦序,早有定论,陛下承圣母之命,受太上皇之禅,即位登基名正言顺。”
“如今,瓦剌既退,天下承平,海内澄清,陛下圣明仁德,布泽四方,万民膺伏,群臣拥戴,实乃海内军民百姓敬仰之君父也,岂可轻言退位二字。”
望着朱祁钰捉摸不定的神色,孙太后显然也有些不安,跟着道。
“不错,皇帝万万不可自轻,天位岂是儿戏?纵太上皇南归朝廷,亦当是退居宫中保养天和,岂有妄动天位之理?此等动荡社稷之言,皇帝万勿再提。”
天子见此情景,明显有些意外,苦笑一声,道。
“诸位不必如此小题大做,朕和皇兄,皆是为大明社稷着想,既然诸位固有此请,朕不再提便是。”
众臣这才各自起身,重新落座,但是眼中的一抹忧色,仍旧没有褪去。
望着众人的神色,朱祁钰叹了口气,道。
“事到如今,朕也不瞒诸位,其实,在瓦剌当中,也有一些大明的探子存在,时常传回一些秘密军报,这件事情,于少保是知道的。”
众臣不约而同的望向于谦,后者轻轻颔首,算是确认。
然后,朱祁钰继续道。
“朱鉴所说之事,并非虚假,据潜伏在瓦剌的探子所回报,沙窝一役后,瓦剌军心的确涣散,各部族迁徙,反抗的行为也越发剧烈。”
“所以,这次也先遣使而来,朕也是倾向于,他支撑不住,不得不送还上皇,以求交好大明。”
他心里清楚,王文是在替他张目。
这位老大人纵然是性烈如火,但却不是没有脑子。
这段时间以来,但凡遇到太上皇之事,他的态度都如此激烈,其实是在替自己说话。
毕竟,朱祁钰是皇帝,有很多的话,他并不适合说,有很多态度,他也不能表示。
所以,这些话王文来说。
得罪了人,也是他王简斋脾气又臭又硬,口无遮拦,和天子无关。
如若说的合天子心意,那么天子便可顺水推舟,若是不合心里,罚他便是。
这些事情,说起来轻松,但是真的做起来,要承担的压力却非同一般。
就比如,在这个殿中,王文的话一说完,孙太后的脸色顿时就变得颇不好看。
不过好在,她还晓得此处是在议政。
深吸了一口气,孙太后反倒笑了起来,转身对着朱祁钰道。
“皇位传承,关乎大明安定,自非区区虏贼可以置喙,皇帝即位以来,安社稷,保万民,哀家和太上皇,皆十分欣慰,如此狂悖之语,必非太上皇所言。”
“那伯都王蛮夷之辈,想来不过是替也先来试探大明,皇帝不可上当。”
有孙太后的这句话,殿中的气氛总算是松散了些。
这话是不是太上皇问的,他们不知道,但是孙太后这么一表态,至少暂时是安稳下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沉默的袁彬,也跪地道。
“陛下明鉴,此事臣或可说明。”
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袁彬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禀陛下,太上皇这些日子在瓦剌,的确颇受伯都王照料,那伯都王不似也先一般诡诈,心中依旧奉太上皇为主,以君臣之礼事之,故而方有此问。”
这番话说的隐隐约约,即便是这些大臣们,也颇有几分雾里看花的感觉,但是,朱祁钰却听明白了。
伯都王既不是王文说的,没有谈判的诚意,也不是孙太后说的,是来替也先试探大明的底线。
他所想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替朱祁镇抱不平而已。
要说他这个哥哥,别的不行,但是论交朋友,倒是有能耐。
之前的伯颜帖木儿,就成了他的至交好友,如今换了伯都王,看样子也被忽悠的感激涕零。
这不算什么新鲜事。
不过,虽然心中明白,但是面上,朱祁钰却依旧沉默。
袁彬似乎也感觉到,这番话难以完全取信,于是,再度叩首,道。
“不过,诚如圣母所言,太上皇绝无此意,关于此次和谈,臣回朝之前,太上皇便曾有口谕,嘱咐于臣。”
这回,孙太后倒是比朱祁钰还要关心,问道:“太上皇说了什么话?”
袁彬道:“当时,上皇对臣言道,此次虏人欲和,自是实情,不必致疑,然此中尚需少物,用作人事,汝归朝后,为朕取来,朕为天家子孙,旦得南还,就令朕守祖陵或为庶人,亦所甘心。”
闻言,殿中顿时安静下来。
虽然说,对于天位传承,大家心里早就有底了,但是,听到袁彬转述的这句话,还是忍不住有些愣神。
这位太上皇,这会倒是能掂量的清楚了。
孙太后在一旁,也是一愣,旋即,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是欣慰于太上皇能识时务,又感到有些叹息。
不过,对于其他的大臣们来说,有这个表态打底,他们的立场便好说多了。
于是,胡濙便道:“陛下,太上皇既有此言,足可证明天家情深,兄友弟恭之意,伯都王一介蛮夷之辈,焉能知上皇所虑,不过徒增笑柄尔。”
朱祁钰听了这番话,心中也忍不住叹息一声。
这么大的事情,袁彬没胆子胡说,而且这个说话的口气,的确像是朱祁镇的做派。
应该说,这个时候的朱祁镇,对于自己犯了多大的错,心里到底还是有点数的。
连续的谈判不利,显然让他有点慌了。
土木之役的损失太过惨重,也先又贪心不足,朱祁镇生怕大明一气之下,放弃把他接回的打算,所以才不得不放低姿态到了如此地步。
但是,这话里的目的性也太明显了,任谁一听,都知道他不是在真心悔过。
说什么甘为庶人,愿守祖陵,这分明是在将朱祁钰的军。
与国而言,朱祁镇是太上皇帝,于家而言,朱祁镇又是兄长。
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哪怕是身为皇帝,朱祁钰都不可能,也不具备处置他的权力。
所以他这番话,完全就是在惺惺作态。
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朱祁钰将目光在群臣和孙太后的脸上一一扫过,旋即脸上浮起一丝笑意,道。
“圣母,诸位先生,你们这是做什么?难道怕朕不将皇兄接回来不成?”
说着,对着袁彬抬了抬手,道。
“还有袁校尉,你虽是转述皇兄的话,但普天之下,哪有身为庶弟,能断嫡亲兄长之过者?”
“皇兄如若归朝,朕自当欢欣以迎,谨慎侍奉,若当归正大位,朕自该昭告天下,退位还政,以全天家之情。”
这话说出来,武英殿中的气氛越发诡异了。
大臣们本就摸不清楚天子的心意,这会更是后背发凉。
当下,一众大臣对视一眼,皆是起身拜倒,道。
“陛下慎言。”
随即,依旧是以胡濙为首,这位历仕数朝的老大人苦口婆心的开口道。
“天位乃是社稷之本,如今天家伦序,早有定论,陛下承圣母之命,受太上皇之禅,即位登基名正言顺。”
“如今,瓦剌既退,天下承平,海内澄清,陛下圣明仁德,布泽四方,万民膺伏,群臣拥戴,实乃海内军民百姓敬仰之君父也,岂可轻言退位二字。”
望着朱祁钰捉摸不定的神色,孙太后显然也有些不安,跟着道。
“不错,皇帝万万不可自轻,天位岂是儿戏?纵太上皇南归朝廷,亦当是退居宫中保养天和,岂有妄动天位之理?此等动荡社稷之言,皇帝万勿再提。”
天子见此情景,明显有些意外,苦笑一声,道。
“诸位不必如此小题大做,朕和皇兄,皆是为大明社稷着想,既然诸位固有此请,朕不再提便是。”
众臣这才各自起身,重新落座,但是眼中的一抹忧色,仍旧没有褪去。
望着众人的神色,朱祁钰叹了口气,道。
“事到如今,朕也不瞒诸位,其实,在瓦剌当中,也有一些大明的探子存在,时常传回一些秘密军报,这件事情,于少保是知道的。”
众臣不约而同的望向于谦,后者轻轻颔首,算是确认。
然后,朱祁钰继续道。
“朱鉴所说之事,并非虚假,据潜伏在瓦剌的探子所回报,沙窝一役后,瓦剌军心的确涣散,各部族迁徙,反抗的行为也越发剧烈。”
“所以,这次也先遣使而来,朕也是倾向于,他支撑不住,不得不送还上皇,以求交好大明。”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5994/306862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