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神级复兴系统 > 第六百二十章 无非是写字和度日,两件事罢了

第六百二十章 无非是写字和度日,两件事罢了

推荐阅读:LOL:什么叫自爆型打野啊?序列大明综网:终焉的守望之无尽词缀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玩家重载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港综世界的警察我也是异常生物退下,让朕来人在综墓,卸岭盗魁

    第六百二十章无非是写字和度日,两件事罢了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从杨先生那里回来的路上,王耀看着窗外发呆,脑海中没有太多的想法,可能是系统消失让他的思维从高负荷的运作一下子进入了停滞期,也可能是真正的放空。
    有很多人对王耀说过‘无知是福’这种言论,但是有些时候,知道的越多,确实会多承受了一份责任和压力,尽管王耀自己都不知道,只是听了个故事,怎么会多出这么多的东西。
    尽管听过了这么多关于苦难,不公平,甚至屈辱的故事,但是王耀毅然坚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他去为之奋斗。
    尽管他如同沧海一粟,跟那些前辈们一样,不会改变什么,但是他相信,他现在做的事情,有一天流传下去,有幸被后人得知,就一定会有年轻人,想当初的他一样,愿意去承担起这份在‘世俗’眼中愚蠢的责任。
    只要不断有人,那么这个世界,终究一天会变得越来越好。
    如此,也不枉此生。
    人生在世,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是厚度有可能是无限的。
    从杨先生口中除了得知叶企孙先生的故事,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束星北。
    他是与叶企孙等人当时齐名海内外的物理学天才,李政道的另一个恩师,华夏的雷达之父,天才中的天才,但是一生除了一些他随手而为的建树,如雷达的策划等,剩余多数时间他都因为自己当时生活在一个不适合他的环境中,教书度日,扫了十几年的厕所。
    新龙国当年研发洲际导弹之时,最后一步测算,几乎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当时的负责人突然响起了束星北,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查到这位当年的物理学天才大师。
    却在青岛一间大学扫厕所。
    当时负责人向组织申请了高大百万的资金让束星北来处理这个测算,但是束星北一分没要,只要了一支笔,一叠纸,甚至连计算机和侧脸仪器都不要。
    当时已经七十三岁还身患眼中哮喘的束星北,解决了这个测算,轰动了整个航天界。
    天才,终究还是天才。
    但是直到他去世,依旧没有继续做他当年为了支持抗倭放下的科研工作。
    无人机,无人潜水艇,激光武器等等。
    或许他心中有怨,但是即便如此,他依旧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当时急需活体实验的华夏医学事业。
    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脑子很好用,值得研究。
    这是一个真正的天才,甚至是人类中当之无愧的天才,但是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名字。
    如果他从青壮年时期,没有遭受过任何波折,那么他应该比他的学生李政道更早拿道诺贝尔奖,或许龙国成为第一恶拥有无人驾驶潜艇,无人机,尖端战斗机的国家。
    可惜,他本应该绽放光芒的年纪,却被时代和现实囚禁在了阴暗的角落中,默默枯萎。
    天才需要的突然来之不易,人类埋没的天才比培养的要少的多。
    以前王耀觉得这句话只是怀才不遇的另一面,现在看看,这句话,就是现实。
    不说这些能够改变世界的大天才,在王耀身边,如郭立行这般的小天才,为了活下去,也是费尽心力。
    华夏近代以来,科技进展停滞,王耀似乎找到了原因,与文脉无以为继一样。
    在当年那么艰苦,没有钱,没有支援,没有资料的情况下,能够研发出震动世界的两弹一星,在如今多国建交,资金充沛的现在,却还没有跟上世界军备的第二行列。
    当年李政道回国探访,总理委婉的希望他能够从国外邀请一些教授来龙国担任教师,但是李政道十分不解,因为他是从还没有科学的清廷民国时期过来的,那时能够培养出她和杨振宁以及邓稼先等人的华夏,如今竟然需要到外面邀请教师?
    他反问“为什么要从国外请,我以前的许多老师,他们的科学造诣不亚于国外的著名科学家,比如我的老师束星北..。”
    当时从叶企孙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算起,洋务运动之后外出留学的归国后不到二十人,之后建立了以清大物理系为首的科研基础,培养了杨振宁和钱学森等科研工作者,有没有归国的,也有归国的,在建国初期,人数大约有四百人左右。
    三十年时间,叶企孙那一代人培养出了近十倍的科研学者,让华夏从对西方科研一无所知的环境,建立了一个可以有能力单独搞科研的基础队伍。
    按照这个比例,一个老师在二十年间可以培养出二十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还是在环境艰苦,对科学一无所知的环境下,那么经历了近六十年期间,国内至少应该能够培养出两万余科研精英,多余千名的院士级别的人物。
    但是到如今,在大力支持科研人才培养的情况下,依旧不足两万精英,在籍院士五百余人。
    似乎除了青年人才之外,院士精英没有太大的增长,怪不得七十年代李政道和杨振宁回来时,总理希望能够多从外面请一些教授回来。
    也许从那时,总理就已经看到,未来的很长时间,国内的科研都要从国外请专家,买专利了。
    差一步,就步步跟不上了。
    因为在那场十年风波中,那所华夏最高的科研学府内,不幸遇难了两百多名精英学者。
    “在想些什么?”启功先生的声音唤醒了王耀。
    王耀回过神,笑了笑“没什么,在想自己能做点什么。”
    “你做的,已经够多了。”启功先生意味深长的叹息道,王耀的所作所为,他都是看在眼中的,欣慰又担忧。
    “还远远不够。”王耀眯着眼笑“趁着我还年轻。”
    启功先生沉默了一下,没有多说什么“大先生最近在写回忆录。”
    王耀一怔。
    “相信是大先生的回忆录,将会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笔文献。”启功先生笑道“好好先生的笔记,我们也彻底整理好了。”
    “太好了。”王耀笑道“这样我在搞创作的时候,就有新的工具书能用了。”
    “但是里面的东西,多是不能用的。”启功先生笑了笑。
    “在这里不行,在别的地方可以。”王耀笑了笑“当百年之后,那些留下了的东西,终究会回到这里。”
    启功先生微微皱眉,点点头“有道理。”
    之后又忍不住说了一句“国外,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自由,但是可能会轻松一下。”
    “老师的回忆录什么时候写?我想为老师拍一部自传。”王耀没有回答,转移了话题。
    “我这一生有什么好拍的?”启功先生笑道“无非是写字和度日,两件事罢了。”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6852/222317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