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流言满京畿
推荐阅读:LOL:什么叫自爆型打野啊?、序列大明、综网:终焉的守望之无尽词缀、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玩家重载、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港综世界的警察、我也是异常生物、退下,让朕来、人在综墓,卸岭盗魁、
弘治十二年夏深的北京城闷热无雨,空气中似乎都带着一股喧燥,令人有种心浮气躁的感觉。
而比这空气更躁动的,却是人心。先是蒙古公主入京,天子有意以皇家子弟择而配之,引得一大帮的龙子龙孙们蜂拥而来;
随后却又传出,这蒙古公主其实早有心上人,那便是为大明很是大涨了一番脸面的武清才子、被人称为“燕市公子”的苏默苏讷言。于是,一个草根平民与皇亲国戚争风的段子,引得京中百姓八卦之火熊熊。
而再往后,事态陡转之下,却道是那公主实则是来大明潜伏的奸细,欲要跟关外蒙元余孽里应外合,图谋大明的。而那位燕市公子苏讷言,实则更是一个大号的汉奸,因沉迷美色而出卖了国家利益……
好吧,民众们有些懵了,开始分辨不出究竟哪一个消息是真,哪一个传闻是假。不过好在很快天子便做出最终判定,皇后娘娘接一场将要举行的文会,彻底让那些传闻苏默和蒙古公主叛国的言论,再没了半分立场;
然而这事儿虽然平复了,但那日边关六百里加急传回来的军报,道是蒙古火筛进犯边关,却是至今还没个结果。这让京中百姓在纷杂的气氛之中,头顶总是压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云。
眼看着这波未平,随即又是两条小道消息流传开来。一个是曾经号称大明第一神童的杨慎,正式对外表明,将参加皇后娘娘即将举办的宫廷文会。
听到这个消息的所有人都是不由的精神一振,无数原本没打算参加的人,这会儿也想方设法的求了一张入场券。当然,都是打着送自家青年子侄参加的旗号。
要知道,皇后娘娘可是说的明白,这是为了庆贺小公主痊愈的庆典,邀请的都是年轻人,老人们就敬谢不敏了。
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次文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不过就是为了答谢苏默治愈小公主的恩情,帮他战场对抗那些龙子龙孙而已。可是如今有了杨慎的参与,那便又是不同了。
杨慎与苏默,这两个都是一时瑜亮的少年碰上,尤其杨慎还是曾经号称第一神童的,他们的触碰将会迸发什么样的火花?真是好期待啊。这种百年不遇的事儿,岂能平白错过?
而在更多心思深沉的人心中,则又看的更加深远一些。苏默自身只是平民没错,可其身后呢?那可是站着几位当今的国公,隐隐有代表国朝武勋集团的意味。
而杨慎呢,则是清流名士领袖杨廷和之子,更是文官集团首脑李东阳的“小友”。毋庸讳言,杨慎的高调参与,摆明了是代表这两大集团的嘛。
大明一朝,武勋与文官两大集团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摩擦不断,已然渐渐有了升级的迹象。那么,如今这两个小年轻的对碰,谁敢说其中没有这两大集团博弈的影子?
若如此,那此番的文会碰撞后,又将为国朝的政治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更不要说,这其中还有皇家这个第三方的参与,就愈发使得局势扑朔迷离起来。一众大佬们,焉能不把眼睛擦亮,关注起来?
但是,这个本就相当震撼的消息还不等开始发酵,另一个更离奇、更火爆的传闻,一出来就将这个消息彻底压了下去,勾动了无数人的各种心思。
那个传闻是:京畿最近出土了一件可夺天地造化的异宝,持此异宝者,可摄他人气运以养自身,不但可延续自身寿数,更厉害的是,还能进而增加一家一族之气运,甚至最终,或能影响一国之气运,达到改朝换代的效果……
好吧,最后这句据说完全是以讹传讹的结果,谁也不敢将其宣之于口。但是私下里,因此而勾动起多少野心家的心思,那就无人可知了。
而且,就算最后这个说法实属无稽之谈,但单单只是前面那些传闻,就足以令所有人疯狂了。
增加寿数、增加家族气运啊,这尼玛岂不是要逆天了?世上人,又有哪个不渴盼长生,又有谁个不希望自己的家族福延绵长的?至于说这个异宝的前置条件:摄取他人气运……嘁,管它摄取哪个他人的呢,只要能对自身有利,旁人管他去死!
那么好了,最后一个问题,这个异宝究竟是什么样?现在又在什么地方?
答案是,这方异宝是一块神奇的石头!至于具体在什么地方,目下唯一能确定的是,它肯定已经落入了某个人的手中。但具体是谁,却无人得知。
不过谶言中倒是给出了一个提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好吧,所有人都凌乱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句很多人都知道,其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但是后面那句如同狗尾续貂的话又是什么鬼?其出自何处,又是个什么意思呢?
《道德经》原文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按照这个字面意思,似乎两下里颇有些呼应之意。到好似是某种对《道德经》原文的释义。可是谁也不敢确定,毕竟所谓谶言,很多都是似是而非,具备相当的迷惑性。若只是那么简单的字面释义,那便不是谶言,而是讲学了。
尤其是,这个谶言指示的还是一个人的情况下。若此,那究竟是针对这个人的表面特征,还是针对其性格又或是其他什么的?完全不好把握啊。
那么,这种情形下怎么办?很快,有聪明人首先想到了某个途径:《道德经》!
别管究竟是不是释义,既然开头点出的句子是出自这本道家典籍,那就肯定就和其有着割舍不了的联系。既如此,弄本道经回来研究一番,或许便能有所得也说不定。
由此,便又衍生出一个传闻,说是《道德经》一书,也是有着很多不同的版本的。谶言中所语,其实就是从其中某个古老的版本延伸而来的。但究竟是具体是哪个版本,很遗憾,那就需要自己去摸索了……
于是乎,忽然一夜之间,京城中洛阳纸贵。原本并不怎么畅销的《道德经》,一下子成了抢手货。京城中各个书店书坊中,无论何种版本的《道德经》,瞬间被抢购一空。这使得原本只要一银的《道德经》,竟而被生生炒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高价,甚至最后就算有钱都买不到的地步。
所有人似乎都魔怔了,没有人去考究这个谶言的来历和真假,从众,这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于是,书商们笑了,刻印商们也笑了。某个阴暗的角落里,某个无耻的人也笑了,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讷言,这样……行不行啊?一旦被人抓到,那……那……”英国公府上,后院苏默的书房中,武清县墨韵书坊的掌柜,张文墨满脸忐忑,紧张的一头的大汗,坐立不安的向苏默问道。
一天,才不到一天的功夫,就因着单卖《道德经》这本书,他足足收获了两千多两大钱。这个疯狂的敛财速度,着实把张掌柜的吓着了。
好吧,那个所谓的神石的谶言,就是苏默一手打造的。之所以能如此快的形成这种沛莫能御的洪流,得益于他早早在京城这边的布局。当然,最重要的是,其中还有那个最初的同盟,道门的全力配合。
什么事情,一旦跟佛道两家牵扯上,在这个愚昧的时代而言,那便等于跟神秘事件有了联系。或者换一种通俗的说法,便是跟成仙得道扯上了关联。
这个时代,真人啊、高僧啊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多,而且还都有相当的市场。这从当年成化时,连宪宗皇帝都沉迷其中的事儿,便可见一斑了。
有了道门的暗中奔走,传谣鼓动,这事儿真心是再简单不过了。对于张文墨的担忧,苏默表示毫无压力。眉花眼笑的数着刚到手的银子,嘴都快咧到腮帮子上去了。
“怕个毛线!”举着一张广进钱庄的通兑银票看了又看,苏默头也不抬的随口撇嘴道。
“大伙儿都在卖,又不是只咱们一家,所谓法不责众,便是如此了。再说了,真要抓,也得先去抓那些散播谶言的家伙吧,哪里轮的到你我。咱们啊,就是个平头老百姓,瞅准机会挣点小钱儿,没事儿。”
好吧,这事儿张文墨也被瞒着,压根不知道始作俑者正是眼前这位。旁边侍立的胖子却是脸色古怪,一副便秘的表情。
抓散播谶言的家伙?少爷啊,咱能有点节操不?人道是卸磨才杀驴呢,你老人家倒好,这驴还在磨上呢,您这就惦记着是红烧还是清蒸了,要不要这么没下限啊?
还有,看这里,往这看,往这看,这还有个属于道门的家伙呢。您老这么当着我这道门的人,张口闭口的要打要杀的,你还真是不拿自个儿当外人啊。
胖爷此刻,这叫个怨念深重啊。
“可是……”听着苏默的回答,张文墨欲言又止,满脸纠结。他是不知道这事儿的始末,但尼玛头天晚上就被通知大批运来各种版本,几乎把墨韵书坊京城分部整个快塞满了的举动,张文墨要是再猜不到里面的猫腻,那他真可以去跳河了。
“没有可是!文墨兄,你只管放胆去做。我,自有我的道理!”苏默抬手蛮横的打断他,淡淡的说道。脑中浮起昨晚的神秘相会,一双细长的眼中,有莫名的寒光,一闪而逝。
而比这空气更躁动的,却是人心。先是蒙古公主入京,天子有意以皇家子弟择而配之,引得一大帮的龙子龙孙们蜂拥而来;
随后却又传出,这蒙古公主其实早有心上人,那便是为大明很是大涨了一番脸面的武清才子、被人称为“燕市公子”的苏默苏讷言。于是,一个草根平民与皇亲国戚争风的段子,引得京中百姓八卦之火熊熊。
而再往后,事态陡转之下,却道是那公主实则是来大明潜伏的奸细,欲要跟关外蒙元余孽里应外合,图谋大明的。而那位燕市公子苏讷言,实则更是一个大号的汉奸,因沉迷美色而出卖了国家利益……
好吧,民众们有些懵了,开始分辨不出究竟哪一个消息是真,哪一个传闻是假。不过好在很快天子便做出最终判定,皇后娘娘接一场将要举行的文会,彻底让那些传闻苏默和蒙古公主叛国的言论,再没了半分立场;
然而这事儿虽然平复了,但那日边关六百里加急传回来的军报,道是蒙古火筛进犯边关,却是至今还没个结果。这让京中百姓在纷杂的气氛之中,头顶总是压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云。
眼看着这波未平,随即又是两条小道消息流传开来。一个是曾经号称大明第一神童的杨慎,正式对外表明,将参加皇后娘娘即将举办的宫廷文会。
听到这个消息的所有人都是不由的精神一振,无数原本没打算参加的人,这会儿也想方设法的求了一张入场券。当然,都是打着送自家青年子侄参加的旗号。
要知道,皇后娘娘可是说的明白,这是为了庆贺小公主痊愈的庆典,邀请的都是年轻人,老人们就敬谢不敏了。
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次文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不过就是为了答谢苏默治愈小公主的恩情,帮他战场对抗那些龙子龙孙而已。可是如今有了杨慎的参与,那便又是不同了。
杨慎与苏默,这两个都是一时瑜亮的少年碰上,尤其杨慎还是曾经号称第一神童的,他们的触碰将会迸发什么样的火花?真是好期待啊。这种百年不遇的事儿,岂能平白错过?
而在更多心思深沉的人心中,则又看的更加深远一些。苏默自身只是平民没错,可其身后呢?那可是站着几位当今的国公,隐隐有代表国朝武勋集团的意味。
而杨慎呢,则是清流名士领袖杨廷和之子,更是文官集团首脑李东阳的“小友”。毋庸讳言,杨慎的高调参与,摆明了是代表这两大集团的嘛。
大明一朝,武勋与文官两大集团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摩擦不断,已然渐渐有了升级的迹象。那么,如今这两个小年轻的对碰,谁敢说其中没有这两大集团博弈的影子?
若如此,那此番的文会碰撞后,又将为国朝的政治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更不要说,这其中还有皇家这个第三方的参与,就愈发使得局势扑朔迷离起来。一众大佬们,焉能不把眼睛擦亮,关注起来?
但是,这个本就相当震撼的消息还不等开始发酵,另一个更离奇、更火爆的传闻,一出来就将这个消息彻底压了下去,勾动了无数人的各种心思。
那个传闻是:京畿最近出土了一件可夺天地造化的异宝,持此异宝者,可摄他人气运以养自身,不但可延续自身寿数,更厉害的是,还能进而增加一家一族之气运,甚至最终,或能影响一国之气运,达到改朝换代的效果……
好吧,最后这句据说完全是以讹传讹的结果,谁也不敢将其宣之于口。但是私下里,因此而勾动起多少野心家的心思,那就无人可知了。
而且,就算最后这个说法实属无稽之谈,但单单只是前面那些传闻,就足以令所有人疯狂了。
增加寿数、增加家族气运啊,这尼玛岂不是要逆天了?世上人,又有哪个不渴盼长生,又有谁个不希望自己的家族福延绵长的?至于说这个异宝的前置条件:摄取他人气运……嘁,管它摄取哪个他人的呢,只要能对自身有利,旁人管他去死!
那么好了,最后一个问题,这个异宝究竟是什么样?现在又在什么地方?
答案是,这方异宝是一块神奇的石头!至于具体在什么地方,目下唯一能确定的是,它肯定已经落入了某个人的手中。但具体是谁,却无人得知。
不过谶言中倒是给出了一个提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好吧,所有人都凌乱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句很多人都知道,其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但是后面那句如同狗尾续貂的话又是什么鬼?其出自何处,又是个什么意思呢?
《道德经》原文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按照这个字面意思,似乎两下里颇有些呼应之意。到好似是某种对《道德经》原文的释义。可是谁也不敢确定,毕竟所谓谶言,很多都是似是而非,具备相当的迷惑性。若只是那么简单的字面释义,那便不是谶言,而是讲学了。
尤其是,这个谶言指示的还是一个人的情况下。若此,那究竟是针对这个人的表面特征,还是针对其性格又或是其他什么的?完全不好把握啊。
那么,这种情形下怎么办?很快,有聪明人首先想到了某个途径:《道德经》!
别管究竟是不是释义,既然开头点出的句子是出自这本道家典籍,那就肯定就和其有着割舍不了的联系。既如此,弄本道经回来研究一番,或许便能有所得也说不定。
由此,便又衍生出一个传闻,说是《道德经》一书,也是有着很多不同的版本的。谶言中所语,其实就是从其中某个古老的版本延伸而来的。但究竟是具体是哪个版本,很遗憾,那就需要自己去摸索了……
于是乎,忽然一夜之间,京城中洛阳纸贵。原本并不怎么畅销的《道德经》,一下子成了抢手货。京城中各个书店书坊中,无论何种版本的《道德经》,瞬间被抢购一空。这使得原本只要一银的《道德经》,竟而被生生炒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高价,甚至最后就算有钱都买不到的地步。
所有人似乎都魔怔了,没有人去考究这个谶言的来历和真假,从众,这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于是,书商们笑了,刻印商们也笑了。某个阴暗的角落里,某个无耻的人也笑了,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讷言,这样……行不行啊?一旦被人抓到,那……那……”英国公府上,后院苏默的书房中,武清县墨韵书坊的掌柜,张文墨满脸忐忑,紧张的一头的大汗,坐立不安的向苏默问道。
一天,才不到一天的功夫,就因着单卖《道德经》这本书,他足足收获了两千多两大钱。这个疯狂的敛财速度,着实把张掌柜的吓着了。
好吧,那个所谓的神石的谶言,就是苏默一手打造的。之所以能如此快的形成这种沛莫能御的洪流,得益于他早早在京城这边的布局。当然,最重要的是,其中还有那个最初的同盟,道门的全力配合。
什么事情,一旦跟佛道两家牵扯上,在这个愚昧的时代而言,那便等于跟神秘事件有了联系。或者换一种通俗的说法,便是跟成仙得道扯上了关联。
这个时代,真人啊、高僧啊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多,而且还都有相当的市场。这从当年成化时,连宪宗皇帝都沉迷其中的事儿,便可见一斑了。
有了道门的暗中奔走,传谣鼓动,这事儿真心是再简单不过了。对于张文墨的担忧,苏默表示毫无压力。眉花眼笑的数着刚到手的银子,嘴都快咧到腮帮子上去了。
“怕个毛线!”举着一张广进钱庄的通兑银票看了又看,苏默头也不抬的随口撇嘴道。
“大伙儿都在卖,又不是只咱们一家,所谓法不责众,便是如此了。再说了,真要抓,也得先去抓那些散播谶言的家伙吧,哪里轮的到你我。咱们啊,就是个平头老百姓,瞅准机会挣点小钱儿,没事儿。”
好吧,这事儿张文墨也被瞒着,压根不知道始作俑者正是眼前这位。旁边侍立的胖子却是脸色古怪,一副便秘的表情。
抓散播谶言的家伙?少爷啊,咱能有点节操不?人道是卸磨才杀驴呢,你老人家倒好,这驴还在磨上呢,您这就惦记着是红烧还是清蒸了,要不要这么没下限啊?
还有,看这里,往这看,往这看,这还有个属于道门的家伙呢。您老这么当着我这道门的人,张口闭口的要打要杀的,你还真是不拿自个儿当外人啊。
胖爷此刻,这叫个怨念深重啊。
“可是……”听着苏默的回答,张文墨欲言又止,满脸纠结。他是不知道这事儿的始末,但尼玛头天晚上就被通知大批运来各种版本,几乎把墨韵书坊京城分部整个快塞满了的举动,张文墨要是再猜不到里面的猫腻,那他真可以去跳河了。
“没有可是!文墨兄,你只管放胆去做。我,自有我的道理!”苏默抬手蛮横的打断他,淡淡的说道。脑中浮起昨晚的神秘相会,一双细长的眼中,有莫名的寒光,一闪而逝。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7447/223309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