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发现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
推荐阅读: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成为诺亚后,选择伽古拉、说好电竞童子功,你谈恋爱夺冠?、无敌从我看见BOSS血条开始、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残血玩家、
在李华勇心中,他首先排除这是工勘报告出错。
李华勇之所以做出这种判断,这是基于对国内勘测单位的信任。在这个年代,如果说咱们国家还有很多落后和不足的地方,但勘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从解放初开始,各种地质队,物探队,勘测队。。。游走在神州大地,为国家寻找各种资源的同时,也锻炼出一支相当过硬的队伍。
国内做工程勘测的,其实和这些人同根同源。因此李华勇认为:判断一个岩层面的误差竟然高达10米,这种事情他们还做不出来。
但问题是。。。
在这间大临的一角,堆放了很多从地底下采集上来的标本。李华勇装出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去观察那些地底10米采集上来的岩样。
“。。。颜色发青,成颗粒状,这。。这是典型的中风化特征啊,难道工勘报告真的出错?。。。但是。。。”
李华勇无意中把目光投向窗外,当他看到整个工地的地势后,李华勇突然灵光一闪,他终于想起某种可能。
“柱子,你看这里的地形,是不是和咱家门口那条临边溪的地势很像啊。”
“啊?”
李华勇的表哥柱子被问得莫名其妙,他心说这都是哪跟哪呀,老家那里是一条小溪,这里却是一片大工地,这样的地形怎么会想象,而且我们是来这里找活干而已,你突然说起什么地形地势的。。。你想干什么?
不过表弟既然已经开口问了,而且有这么多人在这里,李华柱当然不好说别的什么:
“是啊是啊,看上去好像是有点像,你看这两边的山头。。。”
“我就是搞不懂了,你说我们那条临边溪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石头,那些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那些石头到底是一开始就长在溪里,还是从山上冲下来的。。。”
李华柱再次在心里狂吐槽,心说完了完了,前几天就怀疑表弟的脑子有问题,本来还以为他好了呢,怎么在这个时候又犯病了?你说你问出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不说,问题是你有必要那么大声吗?好像想让全屋子的人都听到似的。。。
李华勇当然是想让全屋子的人听到,而在这其中,他尤其想让勘测院的那几个人听到!
勘测院的陈逸群陈院长确实听到了。老陈听到后先是一愣,口中默念几句:
“山上冲下来的,山上冲下来的。。。”
然后老陈用最快的速度来到李华勇所站的窗口,仔细观察起整个工地的地形。
“哈哈哈哈我知道了!这些石头,确实是从山上冲下来的,我们的工勘报告并没有错。。。”
这一刻老陈笑得很开心,他也确实有理由开心。
作为这个项目的勘测方,老陈最近的压力很大。这个项目的意义,老陈很早时候就知道,他知道脚下这个项目不仅是鹏城的重点项目,在省里也挂了号。老陈甚至还听说,连中央都有人在关注这个项目。
如此重要的一个项目,这如果因为在工程勘测环节出了问题。。。老陈根本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
虽然老陈确信,自己单位出的工勘报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施工单位反馈的情况又是实实在在的,尤其看过他们从地底10米采上来的岩样后作为一名地质工程师,老陈不能骗自己,那确实是典型“中风化”特征,也就是所谓岩层特征。
所谓一语点醒梦中人,李华勇看似无意的一句话,瞬间让老陈想明白了所有问题。
“那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岩层,那就是一块块孤立的大石头。。。”老陈开始向雷经理他们解释道:
“在地质学上,我们称这种石头叫“漂石”,“漂在地底下的石头”,这些“漂石”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过来看看这里的地形,从地形特征来看,我们脚下站的这个地方,在远古时代应该是一个河道,或者是一个河床,后来因为某种地壳作用,或者是因为地震,或者是因为海啸,山崩地裂后河床慢慢抬高了,河流也消失或者改道了,但是在地底下负10米处,就留下这么一个“漂石层”,你们在施工的时候,是不是有的桩进展顺利,要到20多米才见岩层,只有部分桩才在负10米左右遇到问题呢?原因就在这里了,你们在施工中遇到的,那并不是真正的岩层,而是遇到漂在地底下的一块块大石头。。。”
老陈讲得眉飞色舞,老雷听得眉头紧皱,两人的表情形成强烈反差,尤其当老陈继续讲道:
“老雷我可跟你们说,你们的桩基可不能落在这种漂石上,这种漂石极不稳固,那是绝对不能作为持力层的,你们要想办法穿过这层漂石,桩基必须落到真正的岩层面上才行。。。”
老陈当然有理由轻松,因为只要把问题说清楚了,只要不是工勘报告出了问题,那么他们就没有任何责任。
而老雷的眉头紧皱自然也有道理,现在问题的源头算是找出来了,可问题要如何解决呢?老雷依然没有一点头绪。
“你们要想办法穿过这层漂石。”老陈说的时候是一脸轻松,老雷听起来却只想骂娘。心说这层漂石层有那么好穿越的话,那我还找你麻烦做什么?有这时间和你扯皮的话,那我还不如好好想想怎样加快施工进度。
这些漂石实在是太难缠了,从地质学角度来说,这些漂石不是岩层,但是站在施工的角度来说,这些石头又和岩层没什么两样,甚至比岩层还要麻烦。
按照“坎岩桩”的规范要求,“坎岩深度”一般是桩径的一半,也就说桩径1米的桩基,通常要求坎岩0.5米,而桩径2米则要求坎岩1米。
而这些漂石呢?动堪一两米厚的大石头,老雷前段时间亲身经历:用工地上最好的“冲击钻”去对付这些漂石,通常也要好几天才能打穿它们。“冲击钻‘还好,毕竟还有打穿的时候,假如上面架的是”回旋钻“的话,十天半月也完成不了一根桩。
“真是麻烦啊。。。”
老雷越想越觉得头疼。这是自己转业到“华夏建总‘后负责的第一个工地,自己憋了一口气想打好头炮,没想刚开始就遇到这样的困难。
这个工地总公800多根桩基,工期是150天,可现在已经快过去2个月了,才完成70多根,还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
“这的确是个问题啊。。。”
老雷在头疼的同时,李华勇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李华勇再次把目光投向窗外,看着散落在工地上那几十台钻机。
“都是一些老古董啊。。。”
假如在后世的话,遇到这种漂石层根本不是问题。架上最先进的“旋挖机”,分分钟打穿这种漂石层。但是在这个年代的话,李华勇不太清楚这个年代国外的情况,但是在国内,目前应该还没有出现“旋挖机”。
目前国内最主要的两种钻机类型,一种叫“冲击钻”,一种叫“回旋钻”。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这两种钻机的特点。所谓“冲击钻”,说穿了就是拿钻头往下砸,运用钻头的重力,运用钻头的冲击力来成空。而“回旋钻”的原理这同样没什么好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磨盘是怎样工作的。
这两种钻机各有各的特点,但特点都比较单一,后世的“旋挖钻”就兼顾了两者的特点。
对付松软土质,“回旋钻”好使,遇到硬质土地或者石头,“冲击钻”好用。李华勇看了看这个工地上的几十台钻机,发现两钟机型大致各占一半。
正常来说,“回旋钻”的成孔效率要比“冲击钻”更高一点,算是这年代最先进的一种机型。这个工地能出现如此多的“回旋钻”,可见“华夏建总”在这个工地上下足血本。
可现在最麻烦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漂石层的存在,这些“回旋钻”基本成了鸡肋,因为没人知道地底下的具体情况,没人知道在哪根桩会遇到那些让人头疼的大石头。
而且就算是那些“冲击钻”由于功率问题,假如不能把那些大石头打碎的话,那么越往下打,只会越打越紧。
“怎么办呢?”
李华勇再次陷入思索。
李华勇之所以做出这种判断,这是基于对国内勘测单位的信任。在这个年代,如果说咱们国家还有很多落后和不足的地方,但勘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从解放初开始,各种地质队,物探队,勘测队。。。游走在神州大地,为国家寻找各种资源的同时,也锻炼出一支相当过硬的队伍。
国内做工程勘测的,其实和这些人同根同源。因此李华勇认为:判断一个岩层面的误差竟然高达10米,这种事情他们还做不出来。
但问题是。。。
在这间大临的一角,堆放了很多从地底下采集上来的标本。李华勇装出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去观察那些地底10米采集上来的岩样。
“。。。颜色发青,成颗粒状,这。。这是典型的中风化特征啊,难道工勘报告真的出错?。。。但是。。。”
李华勇无意中把目光投向窗外,当他看到整个工地的地势后,李华勇突然灵光一闪,他终于想起某种可能。
“柱子,你看这里的地形,是不是和咱家门口那条临边溪的地势很像啊。”
“啊?”
李华勇的表哥柱子被问得莫名其妙,他心说这都是哪跟哪呀,老家那里是一条小溪,这里却是一片大工地,这样的地形怎么会想象,而且我们是来这里找活干而已,你突然说起什么地形地势的。。。你想干什么?
不过表弟既然已经开口问了,而且有这么多人在这里,李华柱当然不好说别的什么:
“是啊是啊,看上去好像是有点像,你看这两边的山头。。。”
“我就是搞不懂了,你说我们那条临边溪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石头,那些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那些石头到底是一开始就长在溪里,还是从山上冲下来的。。。”
李华柱再次在心里狂吐槽,心说完了完了,前几天就怀疑表弟的脑子有问题,本来还以为他好了呢,怎么在这个时候又犯病了?你说你问出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不说,问题是你有必要那么大声吗?好像想让全屋子的人都听到似的。。。
李华勇当然是想让全屋子的人听到,而在这其中,他尤其想让勘测院的那几个人听到!
勘测院的陈逸群陈院长确实听到了。老陈听到后先是一愣,口中默念几句:
“山上冲下来的,山上冲下来的。。。”
然后老陈用最快的速度来到李华勇所站的窗口,仔细观察起整个工地的地形。
“哈哈哈哈我知道了!这些石头,确实是从山上冲下来的,我们的工勘报告并没有错。。。”
这一刻老陈笑得很开心,他也确实有理由开心。
作为这个项目的勘测方,老陈最近的压力很大。这个项目的意义,老陈很早时候就知道,他知道脚下这个项目不仅是鹏城的重点项目,在省里也挂了号。老陈甚至还听说,连中央都有人在关注这个项目。
如此重要的一个项目,这如果因为在工程勘测环节出了问题。。。老陈根本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
虽然老陈确信,自己单位出的工勘报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施工单位反馈的情况又是实实在在的,尤其看过他们从地底10米采上来的岩样后作为一名地质工程师,老陈不能骗自己,那确实是典型“中风化”特征,也就是所谓岩层特征。
所谓一语点醒梦中人,李华勇看似无意的一句话,瞬间让老陈想明白了所有问题。
“那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岩层,那就是一块块孤立的大石头。。。”老陈开始向雷经理他们解释道:
“在地质学上,我们称这种石头叫“漂石”,“漂在地底下的石头”,这些“漂石”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过来看看这里的地形,从地形特征来看,我们脚下站的这个地方,在远古时代应该是一个河道,或者是一个河床,后来因为某种地壳作用,或者是因为地震,或者是因为海啸,山崩地裂后河床慢慢抬高了,河流也消失或者改道了,但是在地底下负10米处,就留下这么一个“漂石层”,你们在施工的时候,是不是有的桩进展顺利,要到20多米才见岩层,只有部分桩才在负10米左右遇到问题呢?原因就在这里了,你们在施工中遇到的,那并不是真正的岩层,而是遇到漂在地底下的一块块大石头。。。”
老陈讲得眉飞色舞,老雷听得眉头紧皱,两人的表情形成强烈反差,尤其当老陈继续讲道:
“老雷我可跟你们说,你们的桩基可不能落在这种漂石上,这种漂石极不稳固,那是绝对不能作为持力层的,你们要想办法穿过这层漂石,桩基必须落到真正的岩层面上才行。。。”
老陈当然有理由轻松,因为只要把问题说清楚了,只要不是工勘报告出了问题,那么他们就没有任何责任。
而老雷的眉头紧皱自然也有道理,现在问题的源头算是找出来了,可问题要如何解决呢?老雷依然没有一点头绪。
“你们要想办法穿过这层漂石。”老陈说的时候是一脸轻松,老雷听起来却只想骂娘。心说这层漂石层有那么好穿越的话,那我还找你麻烦做什么?有这时间和你扯皮的话,那我还不如好好想想怎样加快施工进度。
这些漂石实在是太难缠了,从地质学角度来说,这些漂石不是岩层,但是站在施工的角度来说,这些石头又和岩层没什么两样,甚至比岩层还要麻烦。
按照“坎岩桩”的规范要求,“坎岩深度”一般是桩径的一半,也就说桩径1米的桩基,通常要求坎岩0.5米,而桩径2米则要求坎岩1米。
而这些漂石呢?动堪一两米厚的大石头,老雷前段时间亲身经历:用工地上最好的“冲击钻”去对付这些漂石,通常也要好几天才能打穿它们。“冲击钻‘还好,毕竟还有打穿的时候,假如上面架的是”回旋钻“的话,十天半月也完成不了一根桩。
“真是麻烦啊。。。”
老雷越想越觉得头疼。这是自己转业到“华夏建总‘后负责的第一个工地,自己憋了一口气想打好头炮,没想刚开始就遇到这样的困难。
这个工地总公800多根桩基,工期是150天,可现在已经快过去2个月了,才完成70多根,还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
“这的确是个问题啊。。。”
老雷在头疼的同时,李华勇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李华勇再次把目光投向窗外,看着散落在工地上那几十台钻机。
“都是一些老古董啊。。。”
假如在后世的话,遇到这种漂石层根本不是问题。架上最先进的“旋挖机”,分分钟打穿这种漂石层。但是在这个年代的话,李华勇不太清楚这个年代国外的情况,但是在国内,目前应该还没有出现“旋挖机”。
目前国内最主要的两种钻机类型,一种叫“冲击钻”,一种叫“回旋钻”。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这两种钻机的特点。所谓“冲击钻”,说穿了就是拿钻头往下砸,运用钻头的重力,运用钻头的冲击力来成空。而“回旋钻”的原理这同样没什么好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磨盘是怎样工作的。
这两种钻机各有各的特点,但特点都比较单一,后世的“旋挖钻”就兼顾了两者的特点。
对付松软土质,“回旋钻”好使,遇到硬质土地或者石头,“冲击钻”好用。李华勇看了看这个工地上的几十台钻机,发现两钟机型大致各占一半。
正常来说,“回旋钻”的成孔效率要比“冲击钻”更高一点,算是这年代最先进的一种机型。这个工地能出现如此多的“回旋钻”,可见“华夏建总”在这个工地上下足血本。
可现在最麻烦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漂石层的存在,这些“回旋钻”基本成了鸡肋,因为没人知道地底下的具体情况,没人知道在哪根桩会遇到那些让人头疼的大石头。
而且就算是那些“冲击钻”由于功率问题,假如不能把那些大石头打碎的话,那么越往下打,只会越打越紧。
“怎么办呢?”
李华勇再次陷入思索。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7840/225201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