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姚雪垠”的启示
推荐阅读: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退下,让朕来、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死灵法师、火爆波长、裂天空骑、黄泉逆行、为什么它永无止境、黜龙、我也是异常生物、
从其他地区增援过来的大周精锐越来越多,但北明军队有相当水平的新训部队也投入到了应天一带的战场上。以仿制的杠杆强弩配合火炮,并且学习传闻中的一些方法进行了一次不成功的“爆破夜袭”,重新赢得了对大周军队的优势,重新完成了对应天府的合围。这个时候,大量的粮食和兵力重新增援到应天府内。整个城池的守军兵力重新达到了二十万以上。因为火炮和弹药占用了不少后勤资源的缘故,进攻的北明军队不计往返后勤人员也仅仅维持在四十万左右的兵力上下。
在居民点和耕地很大程度上已经分散化的此时,维持这么庞大的主战野战兵力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了大运河维持的水运之变才得意展开。
虽然被围城,但通过之前的几次较量,城内的守军已经多了不少底气。这并不是什么孤城小城身限敌后。双方的野战力量差距并不是很悬殊。防守的一方拥有的主动权太多了。
应天府几十里城头似乎形成一道不论什么时候都很坚固的防线,让北明上层仍然觉得一筹莫展。朱元璋最终还是决定在城外先休整一段时间,囤积了足够的火炮和弹药乃至攻城器具之后展开一次决定性的进攻。
战场相对平静的这段时间里,一本刘基推荐的小说引起了朱元璋的兴致,这小说似乎是杭州大周官方刊印的。历史上,用谣言抹黑对手的行为并不少见,但是专门出一本小说或演义来攻击对手可是古来未有的事。
小说的名字居然就叫《明史》,还有一本叫做《李自成》,作者的笔名也很独特,没有用这个居士那个生,直接用“姚雪垠”三个字,给人感觉是真名实姓发表一样。
“主公感觉这两本书如何?”一天,刘基见爱好学习、本不识字通过自学可以亲自批阅奏章的朱元璋看的津津有味,但还不得要领,就打算主动提点一下。
“还真像那么会事儿啊?只不过有的地方黑的过头了。藩王造反,古来没有成功的事儿啊。二十万经制之军在长城以内被三万游牧部落打败?前宋的时候好像也没这么丢人的仗。那些东北山林之人不过区区几万人马、真能入寇关内如无人之境?不过这倒不太离谱。。。”朱元璋听刘基这样问就笑道。
“主公看过署名姚雪垠的那本叫做《李自成》的小说没有?”刘基又别有深意的询问道。
朱元璋笑道:“看那本《明史》我还不能确定是不是他。但是这本《李自成》当中的写实风格,一看就是那位岛主的风格。其实说实话,古来大一统王朝只有汉、唐、宋三朝。我北明如果也有接近三百年的寿命,那也应该还算知足了。生于起义、死于起义,那也算死得其所。”
“主公这样说,应该是没有读到这套书的末卷?那位岛主好像认为我朝还是如那两宋一般最终亡于外患。。。”
“嗯?”听到这里,朱元璋也饶有兴趣的让人拿来小说《李自成》据说是最吸引人的章节,李慧梅之死与三打开封。当朱元璋看到有关开封城之战很多惨烈的攻防战的时候,突然间意识到什么:“对啊!我们怎么没有想到?火药既然可以用来炸山采矿,那应该也可以用于攻城?队伍里还有多少火药,应该还有五十多万斤?”
“已经囤积了七十多万斤了。火器乃是我军立军之本。”
“那好,让负责堆土攻城与擅长地道开凿的头目们过来,看看这书中的法子具体怎么学,有没有用吧。。。”此时的朱元璋也多少有些兴奋的说道。
“那人的过分要求还用理么?”这时候胡大海有些不满的说道。
“战事结束之前,终归是有些不吉。如果攻城顺利,这件事可以先压一压。。。”
平静了多日的应天府城头下的战场上,隆隆的战鼓声又响了起来。数以万计招募而来的死士轮番背着沉重的铁盾、身披内套着防水皮衣的铁甲在成下火炮和强弩的掩护下组成了多道长龙,应天府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同时展开几十道长龙作业。
比起当年刚刚出山商洛山不久就开始打开封的李自成,拥有大半壁江山的北明不论是死士这种宝贵的人才还是各种护具防具,都远非围点打援时期的李自成可以相提并论。城头上丢下的从简单的滚木擂石或是复杂的热油热粪,又或是以前根本没见过,学那本《李自成》中的守军做法才制造来的“万人敌”,给重装防护下的挖土者带来接连不断的死伤。还砸塌了不少掩护作业的“铁屋”。可是集半壁江山之力进攻而来的对手却完全可以承受看起来相当严重的死伤。
毕竟:谁都明白精锐才是一支军队的根本,只要不伤及根本,就是数万乃至十万人规模的死伤也根本算不了什么。同时在越来越有经验,打的也越来越准的炮手们的掩护下。守城作业的守军们也根本不可能如同守卫开封的那些豪强们一样仅仅用桌子上架床板就能形成有效防护。不断有人被重型臼炮发射的轻则几十斤多则几百斤的铅弹连同掩蔽用的木排一起砸死砸伤。南宋时候《守城录》当中的很多经验似乎也开始有些越来越不适用了。
爆破攻城是沃邦攻城法之前很多军队都曾经采用的方法,不知不觉间,在火器刚刚出现于战场不久的时候,攻守双方的水平也开始超越了历史上明末才有的层次。
巨大的爆炸声终于在应天府南城头的一处地方响了起来。付出了数千人的死伤代价之后。进攻的北明军队终于展开了第一次爆破试探。足够炸塌很多县城城墙的“棺材炮”似乎并没有在高达四五丈左右用砖石筑成的高大城头面前起到什么作用。但对守军心理上的威慑和震撼却是巨大的。
“怎么办!这样下去,恐怕城头终究要出麻烦啊。。。唉,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放弃应天府。。。”这时候的大周皇帝终于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底气十足了。甚至还有些后悔起来。
李伯升虽然打了败仗,但在此时依旧有些地位,因为在张小磊面前遭受到严重教训的他也最为重视钻研火器,过去几个月守城战中很多火器上的进步也都是李伯升亲自负责的。这时候的李自成也觉得自己重新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似乎胸有成竹的说道:“我或许有个法子,不过可能终究是要破费一些。。。”
在居民点和耕地很大程度上已经分散化的此时,维持这么庞大的主战野战兵力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了大运河维持的水运之变才得意展开。
虽然被围城,但通过之前的几次较量,城内的守军已经多了不少底气。这并不是什么孤城小城身限敌后。双方的野战力量差距并不是很悬殊。防守的一方拥有的主动权太多了。
应天府几十里城头似乎形成一道不论什么时候都很坚固的防线,让北明上层仍然觉得一筹莫展。朱元璋最终还是决定在城外先休整一段时间,囤积了足够的火炮和弹药乃至攻城器具之后展开一次决定性的进攻。
战场相对平静的这段时间里,一本刘基推荐的小说引起了朱元璋的兴致,这小说似乎是杭州大周官方刊印的。历史上,用谣言抹黑对手的行为并不少见,但是专门出一本小说或演义来攻击对手可是古来未有的事。
小说的名字居然就叫《明史》,还有一本叫做《李自成》,作者的笔名也很独特,没有用这个居士那个生,直接用“姚雪垠”三个字,给人感觉是真名实姓发表一样。
“主公感觉这两本书如何?”一天,刘基见爱好学习、本不识字通过自学可以亲自批阅奏章的朱元璋看的津津有味,但还不得要领,就打算主动提点一下。
“还真像那么会事儿啊?只不过有的地方黑的过头了。藩王造反,古来没有成功的事儿啊。二十万经制之军在长城以内被三万游牧部落打败?前宋的时候好像也没这么丢人的仗。那些东北山林之人不过区区几万人马、真能入寇关内如无人之境?不过这倒不太离谱。。。”朱元璋听刘基这样问就笑道。
“主公看过署名姚雪垠的那本叫做《李自成》的小说没有?”刘基又别有深意的询问道。
朱元璋笑道:“看那本《明史》我还不能确定是不是他。但是这本《李自成》当中的写实风格,一看就是那位岛主的风格。其实说实话,古来大一统王朝只有汉、唐、宋三朝。我北明如果也有接近三百年的寿命,那也应该还算知足了。生于起义、死于起义,那也算死得其所。”
“主公这样说,应该是没有读到这套书的末卷?那位岛主好像认为我朝还是如那两宋一般最终亡于外患。。。”
“嗯?”听到这里,朱元璋也饶有兴趣的让人拿来小说《李自成》据说是最吸引人的章节,李慧梅之死与三打开封。当朱元璋看到有关开封城之战很多惨烈的攻防战的时候,突然间意识到什么:“对啊!我们怎么没有想到?火药既然可以用来炸山采矿,那应该也可以用于攻城?队伍里还有多少火药,应该还有五十多万斤?”
“已经囤积了七十多万斤了。火器乃是我军立军之本。”
“那好,让负责堆土攻城与擅长地道开凿的头目们过来,看看这书中的法子具体怎么学,有没有用吧。。。”此时的朱元璋也多少有些兴奋的说道。
“那人的过分要求还用理么?”这时候胡大海有些不满的说道。
“战事结束之前,终归是有些不吉。如果攻城顺利,这件事可以先压一压。。。”
平静了多日的应天府城头下的战场上,隆隆的战鼓声又响了起来。数以万计招募而来的死士轮番背着沉重的铁盾、身披内套着防水皮衣的铁甲在成下火炮和强弩的掩护下组成了多道长龙,应天府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同时展开几十道长龙作业。
比起当年刚刚出山商洛山不久就开始打开封的李自成,拥有大半壁江山的北明不论是死士这种宝贵的人才还是各种护具防具,都远非围点打援时期的李自成可以相提并论。城头上丢下的从简单的滚木擂石或是复杂的热油热粪,又或是以前根本没见过,学那本《李自成》中的守军做法才制造来的“万人敌”,给重装防护下的挖土者带来接连不断的死伤。还砸塌了不少掩护作业的“铁屋”。可是集半壁江山之力进攻而来的对手却完全可以承受看起来相当严重的死伤。
毕竟:谁都明白精锐才是一支军队的根本,只要不伤及根本,就是数万乃至十万人规模的死伤也根本算不了什么。同时在越来越有经验,打的也越来越准的炮手们的掩护下。守城作业的守军们也根本不可能如同守卫开封的那些豪强们一样仅仅用桌子上架床板就能形成有效防护。不断有人被重型臼炮发射的轻则几十斤多则几百斤的铅弹连同掩蔽用的木排一起砸死砸伤。南宋时候《守城录》当中的很多经验似乎也开始有些越来越不适用了。
爆破攻城是沃邦攻城法之前很多军队都曾经采用的方法,不知不觉间,在火器刚刚出现于战场不久的时候,攻守双方的水平也开始超越了历史上明末才有的层次。
巨大的爆炸声终于在应天府南城头的一处地方响了起来。付出了数千人的死伤代价之后。进攻的北明军队终于展开了第一次爆破试探。足够炸塌很多县城城墙的“棺材炮”似乎并没有在高达四五丈左右用砖石筑成的高大城头面前起到什么作用。但对守军心理上的威慑和震撼却是巨大的。
“怎么办!这样下去,恐怕城头终究要出麻烦啊。。。唉,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放弃应天府。。。”这时候的大周皇帝终于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底气十足了。甚至还有些后悔起来。
李伯升虽然打了败仗,但在此时依旧有些地位,因为在张小磊面前遭受到严重教训的他也最为重视钻研火器,过去几个月守城战中很多火器上的进步也都是李伯升亲自负责的。这时候的李自成也觉得自己重新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似乎胸有成竹的说道:“我或许有个法子,不过可能终究是要破费一些。。。”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8741/229511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