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元辅 > 第496章 又是一年

第496章 又是一年

推荐阅读:王者荣耀之我是小兵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人在聊天群献祭成神,但光明女神晋末长剑觉醒每日情报面板,肝成万法真仙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仙子别怕,我是瞎子秦时明月之政北齐怪谈

    从万历六年七月算起,高务实回乡已经一年。
    如今已是万历七年乙卯,乡试之年到了。
    这一年中,高务实的一切都挺顺利,尤其是各项买卖发展势头都很好。旧的那些就不提了,光说新买卖,就值得高务实大笑三声。
    新买卖的两大重头戏,一是京华银行成立,以及该行向湖广贷款兴修水利一事;二是京华瓷器成立,并且打出‘京华禹窑’名头开始正式向振兴北瓷发起冲击一事。
    前者费了不小的力气,但主要不是费在筹集资金上,而是费在说服朝廷和湖广官吏上。通过高务实或者说高党的运作,湖广布政使司在万历五年秋后正式向中枢提出申请,请求批准湖广布政使司及各地方衙门向民间“愿意借贷资金者”贷款以兴修水利。
    湖广布政使司当然找出了一大堆的理由证明这个做法很有必要,内阁在郭朴和张四维的力主之下,票拟“准该司所请,但所借银资之利息不得高于一成。”
    疏入,朱翊钧御笔朱批:“兴修水利可固农本,诚然国之要务,准该司所请。”
    但这道批复下达之后不久,便有奏疏谏止,其疏来自于应天巡按,该员表示:官府向民间拆解款项有辱朝廷威严,请止。
    按理说应天巡按怎么也管不着湖广的事,但朝廷上下谁都知道,这事绝非应天巡按个人的想法,恐怕应天巡抚方面也是同样的态度。原因不是湖广修水利对他们有害,也不是湖广借钱跟他们有关,而是他们已经得知内幕,京华银行借款给湖广的这笔买卖,其中有个条款便是“湖广可折价以米粮偿还该付本息。”
    湖广要借多少款子?足足一百万两银子!
    按照这个数目,折价到每年偿还本息的话,湖广将要在接下来的十年之中,每年向京华银行支付大量米粮!如何大量法?湖广大多数地区米粮折银,一石才值八钱银子。
    即便不算利息,湖广按照每年偿还本金十万两来计算,也要支付给京华银行125000石大米。其实以湖广粮食之丰,这个数目的影响不能说特别巨大,了不起就是让长江下游的应天府粮价略微上涨罢了。
    但问题在于另一条附加款:允许京华银行每年以定价收购湖广大米,每年定额不得超过一百万石,若不能于民间购足,则湖广地方衙门以粮税(尚未实现一条鞭法地区还是交粮)补足。
    12.5万石大米可以白白养活五六万人一整年,如果是一百万石,起码能养活四十几万人了,两相加在一块再节省一点吃,能养活大概六十万人。
    如果只是赈济河南一省可能出现的灾民,这个数量基本应该够了,毕竟现在还只是小冰河期的开始阶段,灾情没有明末那么严重。当然这个赈济也绝非免费赈济,肯定是以工代赈,要不然高务实这京华银行没几年就得破产。
    但这样一来,就要对南直隶产生影响了,粮价起码上浮两成,甚至上浮三成也没准,应天抚、按两院当然要站出来说话。
    万历是接到过高务实密报的,也知道河南等北方几省这几年经常受灾减产,而南直隶至少不缺钱,多花点钱买米想来问题不大,于是坚决批复:湖广水利兴废事关重大,该司不务虚名,但求实效,正所应当。该巡按且工本职,毋庸多言。”
    由此,这件事才算定了下来。
    虽然万历五年河南没有遭什么大灾,但其实这笔买卖依然稳赚不赔,因为高务实相当于是被批准以较低的市价为基准在湖广买米,哪怕市价上升也不关他的事——上升了就不在民间买,直接找布政使司动用粮税抵扣。
    而河南的粮价比湖广要贵了不少,如果按照正常市价,加上贩运的费用之后,可能赚不了什么钱,但既然收购价是个低价,那么就算拿到河南市面上卖掉也有钱赚。
    至于将来一旦有灾害,河南粮价肯定还得涨。高务实要不是本着救济(收揽)流民的意思,直接卖掉就能大赚。不过眼下他也就能帮到这儿,毕竟能力有限,能给河南减轻点压力已经不错了,山西陕西和北直隶什么的,那个一时真没办法。
    只能希望河总花了几年时间用水泥加固的河堤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决口,到时候河南的灾害轻一点,说不定临省遭灾以后会有流民往河南来,到时候高务实或许能再想点办法,尽力而为吧。
    顺利的第二件事便是京华禹窑的事了。
    说起来,这件事的顺利甚至有些超过高务实的预期,或许是高务实自己都小看了新郑高氏现在的名望和号召力,反正京华禹窑刚刚宣布成立,只是托人在士林中吹嘘了一番,没过两个月便开始有人纷纷来投了。
    来的这些人几乎都是瓷匠,大多还都是祖传的,其所精手艺各不相同,技艺高低也千差万别,但张氏很快就在三大匠的协助下把他们分门别类安排好,然后开始试制。
    第一批产品,“良莠不齐”算是说得轻的了,应该说绝大部分都达不到张氏的要求,她最后挑选出来的瓷器只有区区七件。其他的那些,她建议高务实一件都不要拿出去卖,直接分给名下各个厂矿自用算了。
    高务实倒是无所谓,他一开始就没觉得这事情简单,所以很淡定地让瓷匠们继续试制,不用着急,也不要怕亏本——高务实早就做好了连续亏本五年的计划,因为他无所谓,烧瓷这个事,单从成本上来说是亏不了多少钱的,亏钱的大头其实只是养活这些没有创收的工匠罢了。
    也许是高务实的态度鼓励了瓷匠们,也许是北方瓷业虽然衰退但底蕴尤存,反正从第四批试制品起,京华禹窑就扭亏了!
    他们试制出一批上品的鸡血红茶碗,秉承着“钧窑就是贵”的特色,这批座底铭文“京华禹窑·大雅”的鸡血红茶碗卖给了开封的周王府,直接一举扭亏为盈不说,名头也打响了。
    现在京华瓷器的主要问题反倒是一时难以扩大规模——有本事来投他的人基本都来得差不多了,现在要扩大规模,就只能慢慢的自己培养专业人才了。制瓷器在这年代可是个高精尖的手艺活,没个三年五载连入门都谈不上,所以高务实也急不来。
    好在钧窑一贯以稀少著称,它这里产量低反倒让人觉得“原产地的正品就是原产地的正品,真是慢得够可以……”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8810/229773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