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三策(下)
推荐阅读:王者荣耀之我是小兵、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人在聊天群献祭成神,但光明女神、晋末长剑、觉醒每日情报面板,肝成万法真仙、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仙子别怕,我是瞎子、秦时明月之政、北齐怪谈、
朱翊钧最着急的问题就是钱。
他在当了皇帝之后才发现,当初父皇之所以经常死皮赖脸要求户部拨款搞这搞那,并非真的就是什么贪得无厌,而是皇帝与户部之间的关系就有这么神奇。
户部恨不得朝廷所有的用度开支都从内帑出,皇帝则恨不得连给后妃采买胭脂水粉的钱都归户部出。
究其原因,似乎是双方都觉得自己很穷,而对方却很富。
然而,户部国库的钱财有多少,双方都比较清楚,而内帑到底有多少钱,则只有皇帝清楚,户部是不清楚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般的情况,皇帝只要喊穷,户部坚决不信;户部一旦喊穷,皇帝却不能不信。
按理说,只要内帑财务公开,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实际上这一点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是没有可操作性的。
因为皇帝必须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没有任何神秘感的皇帝,经常会镇不住场面——譬如历史上的崇祯末年,朝廷上下都知道内帑空了,朝廷大臣就没几个把皇帝放在眼里的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没钱的皇帝说话不好使,调谁都调不动,谁都会阳奉阴违。
而原历史上的万历朝,则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哪怕朱翊钧数十年不上朝,也没有哪位臣子敢抗旨不遵。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觉得内帑充裕,甚至极其充裕——有矿税嘛。
那么,皇帝内帑有钱为什么这么厉害?道理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因为一旦皇帝有什么想法,哪怕你内阁不同意、户部不拨款,朕也可以直接拿内帑的银子来办事,其实甚至包括调兵打仗。
这样的局面,就相当于文官集团除了在道德层面也许能限制皇帝一二,在最关键的经济层面却根本控制不住皇帝,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真正的随心所欲,言出法随。
这,才是权力运行的真正核心。
大明的历代皇帝们,或许他们的政治水平没有高超到把这些问题理论化,但不代表他们不明白其中的要点,所以皇帝内帑到底有多少钱,那是从来不会让外廷得知详细的。
不过,不同的皇帝会有不同的风格,比如成祖永乐帝的风格,就是始终让外廷觉得内帑极其充裕,所以他可以不顾外廷的反对,又是五伐漠北,又是迁都燕京,又是七下西洋……搞得不亦乐乎。
外廷既然不知道内帑到底有多丰厚,自然也就硬不起腰杆来,更遑论生出“限制皇权”的这种危险思想了。
而隆庆帝的性格偏软,他就不会效仿成祖,而是一门心思哭穷,整天说朕现在穷得叮当响,买区区两万两银子的珠宝、造一批春宫瓷器之类的破事,都非得让户部出钱。
可是户部也不傻,他们知道内帑不可能真的那么穷,因为光是皇帝的金花银等折税,隆庆就用不完,更别提还有大片的皇庄、大量的皇店等收入。
这样一来,内帑在外廷眼里依旧还是充裕的,所以隆庆帝的性格虽然软,但只要用了高拱这样一个性格强势又和他站一条战壕的首辅,朝政就依然稳稳当当。
这个情况在眼下的万历十一年开始有点变化了,朱翊钧很敏感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户部表现出来的苗头不太对——户部尚书开始动不动就以请辞来威胁皇帝收回成命。
虽然这一年来户部的确很困难,但动不动就以请辞来威胁,可还是嘉靖以来的头一回,隆庆朝都没有出现过这种局面。
变化的主要根源,就在于外廷开始怀疑内帑到底还有多少钱。
造成这种怀疑心态的因素有好几点,不过说到底,有两个人责任最大:一个是朱翊钧自己,另一个就是高务实。
朱翊钧为了树立新君仁厚圣明等光辉形象,这两三年来不停地搞各种免税、减税。
土地贫瘠的地区,减免赋税;受灾受害的地区,减免赋税;出现“异兆”的地区,减免赋税;原先税重的地区,减免赋税……
朱翊钧的行政手段多半跑不了高务实的干系,他在这里头也的确起了一些推动作用,不过他的出发点是“降低风险地区农业税”,取而代之的是从其他重商地区收取商税、关税。
只是不管怎么说,农税减少了,皇帝的金花银也就减少了。而更“作死”的是,高务实还劝朱翊钧把皇庄废了个七七八八。
废皇庄,取而代之的是变成民田,这相当于提高户部的收入,而减少皇帝内帑的收入。虽说当时废皇庄的本意主要是逼勋贵们退田,但京师勋贵们很快上了高务实北洋海贸同盟的大船,找到了新的补血路子,甚至比以前的收入还更高一点,而皇帝内帑的损失却是实打实的。
户部赚了,勋贵没亏,吃亏的就只剩下皇帝一个人。
然后就是漠南大战的影响,当时户部没法陡然拿出那么大一笔赏赐来,结果朱翊钧又搭进去了一大笔银子。
如此前前后后加起来,各种此消彼长之下,外廷当然怀疑内帑现在还剩多少家底。
朱翊钧之所以对于这一次缅甸的挑衅很不满,直接向高务实表示自己希望狠狠的教训缅甸一番,也有这个原因——他希望用这一仗来证明内帑还是很充裕的,朝廷里的某些人不要误判了形势。
眼下朱翊钧自己能想到的“新创收”,只有高务实接手并进行改建扩建的营口盐场,但高务实去辽东的时间本来就短,营口盐场也不可能马上给他提供大笔银子——改建扩建不要本钱的啊?
所以现在朱翊钧面对的局面就是到处都缺钱,而内帑偏偏又出现坐吃山空的迹象,这换了谁来能不急?
隆庆帝是有事不决问高肃卿,朱翊钧是有事不决问高求真,所以高务实就奉诏回京了。
当然,直接用这样的理由召他回京未免有些面子上过不去,因此“春闱同考官”这件事必须说在前头。而现在,高务实终于要在“搞钱”上开口献策了,朱翊钧哪里还沉得住气?
高务实面色如常,说道:“臣这一计,或可名为借鸡生蛋。”
“借鸡生蛋?”朱翊钧有些疑惑,反问道:“此做何解?”
但高务实偏偏不直接解释,而是问道:“不知皇上以为,此战若是我大明获胜,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好处?”
“好处?”朱翊钧微微一怔,下意识道:“打个缅甸能有什么好处?我也不打算要缅甸那瘴疠之地,非要说好处,想来也就是能让云南边地安靖十年罢了。”
高务实大摇其头,正色道:“皇上,恕臣冒昧,若是我大明开战、应战都只是这样考虑问题,恐怕再充裕的府库也迟早要打穷。”
朱翊钧倒不生气,只是皱眉道:“那你的意思是?”
高务实微微挑眉道:“简而言之,就是没好处的仗尽量不打,实在不得不打的,也一定要仔细审视其中可能蕴藏的好处,然后挖出来、利用上。”
朱翊钧听得不是很理解,但他没有马上就问,而是想了一会儿才试探着问道:“就像李成梁打蒙古鞑子那样,打完还要抢一把?”
高务实听了差点忍不住翻白眼——这种低级手段像是我的做派吗?
“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何况就算真要如此以战养战,也不能是我大明天兵去公然行抢,那影响太糟了。对图们可以这样做,是因为蒙古乃我大明二百年宿敌,但缅甸的情况不同。一旦纵兵抢掠,就是放手容易收手难,到时候究竟是抢了缅甸,还是抢了其他宣慰司,只怕刘綎和邓子龙也控制不了,到时候各宣慰司离心离德,云南将来就有得乱了。”
其实高务实这话已经是“讲分寸”了的,实际上他本来还想说,刘綎、邓子龙所部就算“奉旨抢掠”,难道抢回来的财物还真能上缴多少到你皇帝手里?想多了,他们两个自己能拿到多少都不好说,毕竟这两位虽然敢战能战,但带兵的风格可不是戚继光那种,御下可不会那么严格。
这一点,十多年前刘綎就对高务实解释过:他们这些将领不比戚继光始终在朝廷高层有靠山,他们是经常要不到足饷的,哪像戚继光还经常能要到加饷,这种情况下治军根本就不可能多严厉,要不然下面轻则闹饷,重则哗变,那可不是说着玩。
朱翊钧倒没想那么多,见高务实否认,便问道:“那要如何借鸡生蛋?”
高务实微笑道:“这里头的关键是,咱们首先需要让朝廷上下都万分肯定一件事:云南这一战,我大明不仅必胜,而且会大获全胜,甚至不会拖得太久。”
朱翊钧疑惑道:“这……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其实他还真没有想过大明会败,即便眼下府库告急,即便缅甸“远在天边”,但缅甸在明廷心目中本身就只是个大土司,朱翊钧根本没把莽应里当做一个层面的对手。
但高务实是知道原历史上大明,在前前后后打了几十年的明缅战争中其实是吃了大亏的,虽说大明军事上的失败并不多,但最终却把外附的一些宣慰司基本丢了个干干净净,这其中的缘故还是值得深思的。
归根结底,一方面大明被三大征给耽误了,始终腾不出手来收拾缅甸,另一方面也是大明的国防思维有问题。
而高务实现在就是打算开始着手解决这个国防思维的问题。
高务实道:“臣以为用兵之道,最怕陷入僵持,一旦陷入僵持局面,无论最后是不是仍能取胜,本身也是一种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打法。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尽量不要打出僵持局面,最好是能集中力量,一战而胜。”
朱翊钧点头道:“这个我也知道啊,就像漠南大战那样。现在之所以让你去辽东,也是为了积攒实力,到时候快速击败图们,以免夜长梦多——可这和眼下筹银子有什么关系?”
高务实笑道:“如果朝廷上下都觉得咱们能一战击溃缅甸,那咱们就有‘借鸡’的本钱了。”
朱翊钧还是不理解,皱眉道:“怎么说?”
“提前许愿。”高务实道:“先在朝中放出风声,这次击败缅甸之后,要向缅甸提出城下之盟——好吧,也不是什么盟不盟的,就是索取赔款,索取大笔赔款来作为对缅甸的惩罚。”
索取战争赔款这种事,在西方很常见,在东方却不那么常见,东方的习惯一般是打到一方彻底倒下为止。
所以朱翊钧就听得有些新奇,忽然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让他们出岁币?”
呃……你这个说法好像也差不多,岁币这个词,倒是很中国,差别只是这次是咱们收岁币了。
高务实干咳一声,道:“有些类似。”
谁知道朱翊钧却摇头道:“那可不太好,明明是咱们占理的事,一旦要钱,就显得……显得……”
高务实明白了过来,这该死的天朝上国思维可真是要命,都这个局面了,你还要脸不要钱?不对啊,你朱翊钧在原历史上应该是要钱不要脸的啊,怎么现在就看不开呢?
原历史上的朱翊钧,下头有人汇报说有些富商不遵朝廷的服色制度,越制穿大红等色服装,希望皇上严肃朝廷法度。
结果朱翊钧回了一句差点气死百官的话,大意是:如果这些人肯交钱,别说红色了,就算是明黄之色,朕都可以准他们穿——但那要交得更多一些。
这么一位皇帝,现在居然还抱持着脸面比钱大的态度?看来我的确有罪,罪就罪在让大明的财政比历史上富裕了不少,你没能体会到一文钱憋死一条好汉的窘迫。
但高务实不怕朱翊钧不上钩,他说道:“如果让缅甸每年出二十万两岁币,或者等价的物资,连续十年,甚至二十年呢?”
朱翊钧一下子坐直了,眼睛瞪得老大:“务实,你是在说笑?缅甸拿得出这么多银子?”
高务实道:“缅甸在天南称雄多年,这点家底应该是有的,就算没有这么多银子,他们也能拿其他东西做抵。臣听说缅甸生产美玉、宝石,还有金矿什么的,至于柚木、黑木、紫檀木、黄梨花木等珍品木料,那就更多了……这都是银子啊。”
朱翊钧一听这话,顿时把天朝颜面忘到九霄云外,目光炯炯地道:“如此说来,这缅甸倒也不是一无是处……不过,这时间对不上呀,那岁币得是打赢了之后才有,可眼下咱们的麻烦是大军开拔的银子都有困难啊。”
高务实嘿嘿一笑:“所以刚才臣才说,一定要让朝廷上下完全确信此战必胜。”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朱翊钧始终没想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高务实道:“既然大家都觉得能赢,以皇上之仁厚,就不妨让大家都在这其中发一笔小财……咱们可以发行一些特殊的‘宝钞’,比如就叫‘滇战宝钞’,每张面额为一两银子,第一期定量发行二十万两,滇战结束之后,朝廷获得缅甸岁币,便以一两一钱甚至一两二钱来回收这批宝钞……”
“这,这……这果然是借鸡生蛋。”朱翊钧呆了半晌,以手扶额道:“朕要好好想想,要好好想想……”
但他也没“好好想想”,便忽然又有些紧张地问道:“务实,你觉得这宝钞会有人换吗?宝钞早就和废纸差不多了,我担心到时候根本没人要,那我这……”
嗯,你是想说万一卖不掉这些假借宝钞之名的债券,你的面子就和废纸一样的宝钞差不多了?
高务实微笑着道:“这一点皇上大可以放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必胜之战的局面下,坐在家里白赚一两成,是不可能没人要的。退一万步说,若真是没人要,臣来兜这个底——这二十万两我京华一家包圆了。”
感谢书友“豆儿852”、“1乐观向上好青年1”、“坐在小酒馆门口”、“玄游冥”、“无忧无虑k书”的月票支持,谢谢!
ps:高务实想搞战争债券这件事,以前就透漏过一些苗头,这次终于找到机会了,嘿嘿~
他在当了皇帝之后才发现,当初父皇之所以经常死皮赖脸要求户部拨款搞这搞那,并非真的就是什么贪得无厌,而是皇帝与户部之间的关系就有这么神奇。
户部恨不得朝廷所有的用度开支都从内帑出,皇帝则恨不得连给后妃采买胭脂水粉的钱都归户部出。
究其原因,似乎是双方都觉得自己很穷,而对方却很富。
然而,户部国库的钱财有多少,双方都比较清楚,而内帑到底有多少钱,则只有皇帝清楚,户部是不清楚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般的情况,皇帝只要喊穷,户部坚决不信;户部一旦喊穷,皇帝却不能不信。
按理说,只要内帑财务公开,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实际上这一点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是没有可操作性的。
因为皇帝必须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没有任何神秘感的皇帝,经常会镇不住场面——譬如历史上的崇祯末年,朝廷上下都知道内帑空了,朝廷大臣就没几个把皇帝放在眼里的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没钱的皇帝说话不好使,调谁都调不动,谁都会阳奉阴违。
而原历史上的万历朝,则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哪怕朱翊钧数十年不上朝,也没有哪位臣子敢抗旨不遵。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觉得内帑充裕,甚至极其充裕——有矿税嘛。
那么,皇帝内帑有钱为什么这么厉害?道理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因为一旦皇帝有什么想法,哪怕你内阁不同意、户部不拨款,朕也可以直接拿内帑的银子来办事,其实甚至包括调兵打仗。
这样的局面,就相当于文官集团除了在道德层面也许能限制皇帝一二,在最关键的经济层面却根本控制不住皇帝,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真正的随心所欲,言出法随。
这,才是权力运行的真正核心。
大明的历代皇帝们,或许他们的政治水平没有高超到把这些问题理论化,但不代表他们不明白其中的要点,所以皇帝内帑到底有多少钱,那是从来不会让外廷得知详细的。
不过,不同的皇帝会有不同的风格,比如成祖永乐帝的风格,就是始终让外廷觉得内帑极其充裕,所以他可以不顾外廷的反对,又是五伐漠北,又是迁都燕京,又是七下西洋……搞得不亦乐乎。
外廷既然不知道内帑到底有多丰厚,自然也就硬不起腰杆来,更遑论生出“限制皇权”的这种危险思想了。
而隆庆帝的性格偏软,他就不会效仿成祖,而是一门心思哭穷,整天说朕现在穷得叮当响,买区区两万两银子的珠宝、造一批春宫瓷器之类的破事,都非得让户部出钱。
可是户部也不傻,他们知道内帑不可能真的那么穷,因为光是皇帝的金花银等折税,隆庆就用不完,更别提还有大片的皇庄、大量的皇店等收入。
这样一来,内帑在外廷眼里依旧还是充裕的,所以隆庆帝的性格虽然软,但只要用了高拱这样一个性格强势又和他站一条战壕的首辅,朝政就依然稳稳当当。
这个情况在眼下的万历十一年开始有点变化了,朱翊钧很敏感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户部表现出来的苗头不太对——户部尚书开始动不动就以请辞来威胁皇帝收回成命。
虽然这一年来户部的确很困难,但动不动就以请辞来威胁,可还是嘉靖以来的头一回,隆庆朝都没有出现过这种局面。
变化的主要根源,就在于外廷开始怀疑内帑到底还有多少钱。
造成这种怀疑心态的因素有好几点,不过说到底,有两个人责任最大:一个是朱翊钧自己,另一个就是高务实。
朱翊钧为了树立新君仁厚圣明等光辉形象,这两三年来不停地搞各种免税、减税。
土地贫瘠的地区,减免赋税;受灾受害的地区,减免赋税;出现“异兆”的地区,减免赋税;原先税重的地区,减免赋税……
朱翊钧的行政手段多半跑不了高务实的干系,他在这里头也的确起了一些推动作用,不过他的出发点是“降低风险地区农业税”,取而代之的是从其他重商地区收取商税、关税。
只是不管怎么说,农税减少了,皇帝的金花银也就减少了。而更“作死”的是,高务实还劝朱翊钧把皇庄废了个七七八八。
废皇庄,取而代之的是变成民田,这相当于提高户部的收入,而减少皇帝内帑的收入。虽说当时废皇庄的本意主要是逼勋贵们退田,但京师勋贵们很快上了高务实北洋海贸同盟的大船,找到了新的补血路子,甚至比以前的收入还更高一点,而皇帝内帑的损失却是实打实的。
户部赚了,勋贵没亏,吃亏的就只剩下皇帝一个人。
然后就是漠南大战的影响,当时户部没法陡然拿出那么大一笔赏赐来,结果朱翊钧又搭进去了一大笔银子。
如此前前后后加起来,各种此消彼长之下,外廷当然怀疑内帑现在还剩多少家底。
朱翊钧之所以对于这一次缅甸的挑衅很不满,直接向高务实表示自己希望狠狠的教训缅甸一番,也有这个原因——他希望用这一仗来证明内帑还是很充裕的,朝廷里的某些人不要误判了形势。
眼下朱翊钧自己能想到的“新创收”,只有高务实接手并进行改建扩建的营口盐场,但高务实去辽东的时间本来就短,营口盐场也不可能马上给他提供大笔银子——改建扩建不要本钱的啊?
所以现在朱翊钧面对的局面就是到处都缺钱,而内帑偏偏又出现坐吃山空的迹象,这换了谁来能不急?
隆庆帝是有事不决问高肃卿,朱翊钧是有事不决问高求真,所以高务实就奉诏回京了。
当然,直接用这样的理由召他回京未免有些面子上过不去,因此“春闱同考官”这件事必须说在前头。而现在,高务实终于要在“搞钱”上开口献策了,朱翊钧哪里还沉得住气?
高务实面色如常,说道:“臣这一计,或可名为借鸡生蛋。”
“借鸡生蛋?”朱翊钧有些疑惑,反问道:“此做何解?”
但高务实偏偏不直接解释,而是问道:“不知皇上以为,此战若是我大明获胜,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好处?”
“好处?”朱翊钧微微一怔,下意识道:“打个缅甸能有什么好处?我也不打算要缅甸那瘴疠之地,非要说好处,想来也就是能让云南边地安靖十年罢了。”
高务实大摇其头,正色道:“皇上,恕臣冒昧,若是我大明开战、应战都只是这样考虑问题,恐怕再充裕的府库也迟早要打穷。”
朱翊钧倒不生气,只是皱眉道:“那你的意思是?”
高务实微微挑眉道:“简而言之,就是没好处的仗尽量不打,实在不得不打的,也一定要仔细审视其中可能蕴藏的好处,然后挖出来、利用上。”
朱翊钧听得不是很理解,但他没有马上就问,而是想了一会儿才试探着问道:“就像李成梁打蒙古鞑子那样,打完还要抢一把?”
高务实听了差点忍不住翻白眼——这种低级手段像是我的做派吗?
“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何况就算真要如此以战养战,也不能是我大明天兵去公然行抢,那影响太糟了。对图们可以这样做,是因为蒙古乃我大明二百年宿敌,但缅甸的情况不同。一旦纵兵抢掠,就是放手容易收手难,到时候究竟是抢了缅甸,还是抢了其他宣慰司,只怕刘綎和邓子龙也控制不了,到时候各宣慰司离心离德,云南将来就有得乱了。”
其实高务实这话已经是“讲分寸”了的,实际上他本来还想说,刘綎、邓子龙所部就算“奉旨抢掠”,难道抢回来的财物还真能上缴多少到你皇帝手里?想多了,他们两个自己能拿到多少都不好说,毕竟这两位虽然敢战能战,但带兵的风格可不是戚继光那种,御下可不会那么严格。
这一点,十多年前刘綎就对高务实解释过:他们这些将领不比戚继光始终在朝廷高层有靠山,他们是经常要不到足饷的,哪像戚继光还经常能要到加饷,这种情况下治军根本就不可能多严厉,要不然下面轻则闹饷,重则哗变,那可不是说着玩。
朱翊钧倒没想那么多,见高务实否认,便问道:“那要如何借鸡生蛋?”
高务实微笑道:“这里头的关键是,咱们首先需要让朝廷上下都万分肯定一件事:云南这一战,我大明不仅必胜,而且会大获全胜,甚至不会拖得太久。”
朱翊钧疑惑道:“这……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其实他还真没有想过大明会败,即便眼下府库告急,即便缅甸“远在天边”,但缅甸在明廷心目中本身就只是个大土司,朱翊钧根本没把莽应里当做一个层面的对手。
但高务实是知道原历史上大明,在前前后后打了几十年的明缅战争中其实是吃了大亏的,虽说大明军事上的失败并不多,但最终却把外附的一些宣慰司基本丢了个干干净净,这其中的缘故还是值得深思的。
归根结底,一方面大明被三大征给耽误了,始终腾不出手来收拾缅甸,另一方面也是大明的国防思维有问题。
而高务实现在就是打算开始着手解决这个国防思维的问题。
高务实道:“臣以为用兵之道,最怕陷入僵持,一旦陷入僵持局面,无论最后是不是仍能取胜,本身也是一种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打法。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尽量不要打出僵持局面,最好是能集中力量,一战而胜。”
朱翊钧点头道:“这个我也知道啊,就像漠南大战那样。现在之所以让你去辽东,也是为了积攒实力,到时候快速击败图们,以免夜长梦多——可这和眼下筹银子有什么关系?”
高务实笑道:“如果朝廷上下都觉得咱们能一战击溃缅甸,那咱们就有‘借鸡’的本钱了。”
朱翊钧还是不理解,皱眉道:“怎么说?”
“提前许愿。”高务实道:“先在朝中放出风声,这次击败缅甸之后,要向缅甸提出城下之盟——好吧,也不是什么盟不盟的,就是索取赔款,索取大笔赔款来作为对缅甸的惩罚。”
索取战争赔款这种事,在西方很常见,在东方却不那么常见,东方的习惯一般是打到一方彻底倒下为止。
所以朱翊钧就听得有些新奇,忽然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让他们出岁币?”
呃……你这个说法好像也差不多,岁币这个词,倒是很中国,差别只是这次是咱们收岁币了。
高务实干咳一声,道:“有些类似。”
谁知道朱翊钧却摇头道:“那可不太好,明明是咱们占理的事,一旦要钱,就显得……显得……”
高务实明白了过来,这该死的天朝上国思维可真是要命,都这个局面了,你还要脸不要钱?不对啊,你朱翊钧在原历史上应该是要钱不要脸的啊,怎么现在就看不开呢?
原历史上的朱翊钧,下头有人汇报说有些富商不遵朝廷的服色制度,越制穿大红等色服装,希望皇上严肃朝廷法度。
结果朱翊钧回了一句差点气死百官的话,大意是:如果这些人肯交钱,别说红色了,就算是明黄之色,朕都可以准他们穿——但那要交得更多一些。
这么一位皇帝,现在居然还抱持着脸面比钱大的态度?看来我的确有罪,罪就罪在让大明的财政比历史上富裕了不少,你没能体会到一文钱憋死一条好汉的窘迫。
但高务实不怕朱翊钧不上钩,他说道:“如果让缅甸每年出二十万两岁币,或者等价的物资,连续十年,甚至二十年呢?”
朱翊钧一下子坐直了,眼睛瞪得老大:“务实,你是在说笑?缅甸拿得出这么多银子?”
高务实道:“缅甸在天南称雄多年,这点家底应该是有的,就算没有这么多银子,他们也能拿其他东西做抵。臣听说缅甸生产美玉、宝石,还有金矿什么的,至于柚木、黑木、紫檀木、黄梨花木等珍品木料,那就更多了……这都是银子啊。”
朱翊钧一听这话,顿时把天朝颜面忘到九霄云外,目光炯炯地道:“如此说来,这缅甸倒也不是一无是处……不过,这时间对不上呀,那岁币得是打赢了之后才有,可眼下咱们的麻烦是大军开拔的银子都有困难啊。”
高务实嘿嘿一笑:“所以刚才臣才说,一定要让朝廷上下完全确信此战必胜。”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朱翊钧始终没想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高务实道:“既然大家都觉得能赢,以皇上之仁厚,就不妨让大家都在这其中发一笔小财……咱们可以发行一些特殊的‘宝钞’,比如就叫‘滇战宝钞’,每张面额为一两银子,第一期定量发行二十万两,滇战结束之后,朝廷获得缅甸岁币,便以一两一钱甚至一两二钱来回收这批宝钞……”
“这,这……这果然是借鸡生蛋。”朱翊钧呆了半晌,以手扶额道:“朕要好好想想,要好好想想……”
但他也没“好好想想”,便忽然又有些紧张地问道:“务实,你觉得这宝钞会有人换吗?宝钞早就和废纸差不多了,我担心到时候根本没人要,那我这……”
嗯,你是想说万一卖不掉这些假借宝钞之名的债券,你的面子就和废纸一样的宝钞差不多了?
高务实微笑着道:“这一点皇上大可以放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必胜之战的局面下,坐在家里白赚一两成,是不可能没人要的。退一万步说,若真是没人要,臣来兜这个底——这二十万两我京华一家包圆了。”
感谢书友“豆儿852”、“1乐观向上好青年1”、“坐在小酒馆门口”、“玄游冥”、“无忧无虑k书”的月票支持,谢谢!
ps:高务实想搞战争债券这件事,以前就透漏过一些苗头,这次终于找到机会了,嘿嘿~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8810/229779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