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战争序曲(十一)两场仗
推荐阅读:王者荣耀之我是小兵、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人在聊天群献祭成神,但光明女神、晋末长剑、觉醒每日情报面板,肝成万法真仙、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仙子别怕,我是瞎子、秦时明月之政、北齐怪谈、
日月穿梭,时光如织。塞北的密布战云并不能直接笼罩京师的天空,大明的北京依旧如平时一样,享受着秋日的凉爽。
但这样怡人的平静很快被两封塘报打破,宛如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一颗石子——不对,是砸下一块巨石,掀起了令人震惊的波澜。
第一份塘报来自辽东,由辽东巡抚顾养谦上奏,报曰:“(我军)出塞数日,遇虏于开原西百里处,副总兵萧如薰探知,整装备马,欲迎敌于莽原。俄尔两军初战,观虏所部约二万,与我匹敌,乃语众将曰:‘此无惧焉’。遂与副将麻承勋议,萧如薰亲率中军鏖战,麻承勋部出右路绕袭虏之侧翼。
虏只一路强攻,攻势虽烈,不能破如熏。又以麻承勋侧翼之袭故,虏势稍挫,退矣。我获首级二百余,杀敌或数百(注:蒙古有抢回阵亡者尸体的习惯)。王师虽小胜,伤亡亦四百余,遂顿兵以治。
孰料次日有虏败军往投,问之,言其非虏,乃科尔沁败军也。如薰震惊相询,方知虏日前虽受小挫,主力尚在,乃转道往北伏击科尔沁。科尔沁贝勒明安原闻王师见虏,携其弟莽古斯、洪果尔等欲援。不意遇敌,大败,死伤逃散者四千,势大窘,乃奔投如薰处。
辽东副总兵萧如薰、开原参将麻承勋报于臣,皆言虏部或为图们前军,彼以此胜,必张枭势,不便即刻反击以遂其计,当携科尔沁稍退至开原之西,边墙之外暂驻,以图后事。
臣意,今科尔沁虽有一败,我则一胜,虏亦一败一胜,可言均势。然我此番出兵,原为解救科尔沁而往,彼部既已为我所救,大势胜也。故臣以为可允,待科尔沁实力稍复,何时不可出兵耶?
况虏来攻科尔沁,虽获一胜,未能倾覆,势必再图。我携叶赫、哈达、建州(右卫)及科尔沁各部以逸待劳,胜算增也……”
这封塘报的主要意思大抵是这样:萧如薰出兵遇敌,中军正面迎敌,麻承勋率本部迂回包抄,最后打了一场小胜,虏部退走,萧如薰则顿兵救治伤员。
然而仅仅过了一天,科尔沁败军来投,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本来是听说明满联军遇敌,要来和明满联军夹击察哈尔,但没料到这边打太快,察哈尔也走得太快,于是在路上被伏击了,大败一场,损失了四千精锐。
萧如薰、麻承勋都认为不应该现在去和察哈尔打,要求退回开原长城边上,等着察哈尔主动来攻,这才好以逸待劳,发挥火力优势,而顾养谦也赞成这个办法,便请皇上圣裁。
老实说,辽东方面的塘报虽然不算太如意,但也不算太糟糕,可以说还是在能够预计的范畴之内。至于回撤到开原城西面的长城之外,大家也不是不了解这么做的动机。
实际上,以逸待劳什么的还只是显性动机,更重要的动机别说顾养谦这位文臣没提,连萧如薰和麻承勋两个武将都很精明地没有说起,因为那个理由不太方便现在宣之于口。
科尔沁主力越是靠近开原定下来,他们将来就越是离不开大明的保护,久而久之便会变成第二个哈达、第二个叶赫。
这种事如果放在十年前,那还是喜忧参半,因为羁縻效果虽然可能提高,但危险系数也会放大——万一科尔沁因为什么意想不到的原因暴走了,由于其离得很近,对开原的威胁显然更大,最起码开原的反应时间被大大的缩短了。
但在眼下,至少实学派的官员们,无论文武都不再担心这一点。高司徒的羁縻办法实在太厉害了,纵观这十几二十年来,凡是由他主导搞出来的羁縻地区,不客气的说,当真是比某些边地本身还牢固,听话程度堪比守户之犬。
因为这样的原因,朝廷对于批准顾养谦的奏疏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只是由于目前仗还没打完,“图们主力”甚至都没出现,那当然还不着急赏赐的事。故而,皇帝很快同意了内阁的票拟,批准顾养谦所奏,并再次提到辽东作战由他们自行处置,给于便宜行事之权。
但等到了次日,另一封奏报却把朝廷惊呆了。大宁城传来的塘报报告了一件大家都没有料到的大变:土默特东出的援军遭到图们主力截击,在大宁城西南不到百里处的青城(不是青城派的那个青城)城外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三万余援军至少损失万余人马。
更糟糕的是,主帅额尔德木图和副帅布塔施里还在战后起了争执。额尔德木图力主前往大宁城暂避锋芒,并收拢败军,再图后续;布塔施里则怒斥额尔德木图不够胆色,要求紧急收拢残部并马上反动反击,跟图们决一死战。
按理说,这种危难之际当然应该由主帅额尔德木图一言而决,可是此次出兵双方的力量几乎差不多持平,这就有点微妙了。
额尔德木图手中的核心部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父王把汉那吉交给他的约七千西哨精锐,一部分是恰台吉留下的约五千本部。
而布塔施里手里的兵力是一万整,全部由他母亲三娘子掌握,其根子就是当年俺答汗王庭亲军的一部分,一般被视为土默特精锐中的精锐。
除了他们俩之外,从属土默特的各部当然也都一家家各出了一些,但他们的话语权肯定远不如额尔德木图和布塔施里,也就不多说了。
回过头来一看,额尔德木图手里兵力稍多,但核心的西哨精兵虽然也是精兵,但在蒙古人眼里还是比俺答汗的王庭亲军差了些。而同时,他手里另外的五千恰台吉旧军偏偏是恰台吉的四个儿子分掌的,虽然这支军队在恰台吉的带领下战绩辉煌,可如今恰台吉不在了,他的这四个儿子能发挥他几成本事?
如此一算,布塔施里认为自己手里的实力至少不逊于额尔德木图,此其一。其二则是在遭到图们伏击偷袭的那一仗里,察哈尔汗庭精锐不知何故,至始至终都是盯着额尔德木图的西哨本部穷追猛打,而对恰台吉旧部和钟金哈屯所部兴趣缺缺。
在整场仗中,后两者只要没有拼死上前阻拦,察哈尔汗庭主力就几乎对他们视而不见,别说追杀了,只要冲破他们当面之阵,察哈尔蒙军就开始对他们直接无视。
这样巨大的待遇差别,即便是在紧张万分的战场之上也能看得出来,恰台吉旧部和钟金哈屯所部很快就表现得没那么坚决了,九成的压力都压到了额尔德木图的西哨本部肩上。
平心而论,额尔德木图虽然实战经验几乎没有,但可能是近朱者赤,他的冷静与洞察以及果断,三大特质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他首先要求西哨精锐拿出“顺义王亲军”的勇气出来,面对察哈尔主力数倍兵力的冲击坚决回击,但蒙古人的坚决从来都不等于死战不退,而是边打边撤,随时调整与对方之间的距离。
由于大家都是蒙古人,很多战术方面的克制根本不存在,所以察哈尔显然是打算几波箭雨过后就仗着兵力优势冲阵,但额尔德木图并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亲率主力玩起了老师教他的“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当然,战场情况略有差别,比如“驻”字现在就不可能出现,但即便是蒙古骑兵,打打追追一阵过后,由于始终想要冲阵,那就免不得要整队,而整队就成了“驻”——这时候额尔德木图就会掉头去骚扰一阵。
反正他又没打算反冲阵,射几波乱箭就是扰,以蒙古骑兵的战术水平就根本不需要整队了,毫无这方面的压力。
不过,兵力压制这种东西始终是存在的,根据额尔德木图得自于老师高务实的说法就是:在射击速度恒定的前提下,能够展开并有效布置的兵力越多,往往意味着弹药单位投射量越大,即火力密度越大,或言攻击力越强。
双方都是蒙古精锐骑兵,个人水平上的差距基本忽略不计,显然对方是己方数倍,己方的战术调整再到位,伤亡也肯定更大。
很快,额尔德木图就发现这样打下去不对劲,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友军部队有点看戏的样子,至少没有全力以赴对敌。
他飞快地观察了一下战场局面,知道了问题所在,并立刻下令调整,要求恰台吉旧部和钟金哈屯所部与察哈尔主力快速脱离接触,然后各自攻击对方一侧侧翼——但他没有说明要达成什么样的攻击目的。
京华军务秘书并非不想给他们指定目的,他只是看到了图们大军阵中的布日哈图,由此一下子猜出察哈尔方面集中力量只打西哨的原因。
布日哈图摆明了就是要削弱顺义王本部的实力!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按照蒙古人的传统和习惯那是只认实力的,你实力不济了还怎么做大汗?怎么做我们的首领?所以,只要顺义王本部衰落到一定程度,土默特必将出现内乱!
此战虽然已经注定要吃亏了,但额尔德木图打定主意不能损失更多,这也就是他坚持去大宁城中修整的原因。
不过,布塔施里在战后跳出来坚决要求回击,那却又是另有缘故的。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keyng”、“曹面子”、“东南崇武门”、“搁浅”的月票支持,谢谢!
ps:今晚码字中途不小心睡着了一下,先就3k吧,欠1k看看是明天还是后天补上。
但这样怡人的平静很快被两封塘报打破,宛如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一颗石子——不对,是砸下一块巨石,掀起了令人震惊的波澜。
第一份塘报来自辽东,由辽东巡抚顾养谦上奏,报曰:“(我军)出塞数日,遇虏于开原西百里处,副总兵萧如薰探知,整装备马,欲迎敌于莽原。俄尔两军初战,观虏所部约二万,与我匹敌,乃语众将曰:‘此无惧焉’。遂与副将麻承勋议,萧如薰亲率中军鏖战,麻承勋部出右路绕袭虏之侧翼。
虏只一路强攻,攻势虽烈,不能破如熏。又以麻承勋侧翼之袭故,虏势稍挫,退矣。我获首级二百余,杀敌或数百(注:蒙古有抢回阵亡者尸体的习惯)。王师虽小胜,伤亡亦四百余,遂顿兵以治。
孰料次日有虏败军往投,问之,言其非虏,乃科尔沁败军也。如薰震惊相询,方知虏日前虽受小挫,主力尚在,乃转道往北伏击科尔沁。科尔沁贝勒明安原闻王师见虏,携其弟莽古斯、洪果尔等欲援。不意遇敌,大败,死伤逃散者四千,势大窘,乃奔投如薰处。
辽东副总兵萧如薰、开原参将麻承勋报于臣,皆言虏部或为图们前军,彼以此胜,必张枭势,不便即刻反击以遂其计,当携科尔沁稍退至开原之西,边墙之外暂驻,以图后事。
臣意,今科尔沁虽有一败,我则一胜,虏亦一败一胜,可言均势。然我此番出兵,原为解救科尔沁而往,彼部既已为我所救,大势胜也。故臣以为可允,待科尔沁实力稍复,何时不可出兵耶?
况虏来攻科尔沁,虽获一胜,未能倾覆,势必再图。我携叶赫、哈达、建州(右卫)及科尔沁各部以逸待劳,胜算增也……”
这封塘报的主要意思大抵是这样:萧如薰出兵遇敌,中军正面迎敌,麻承勋率本部迂回包抄,最后打了一场小胜,虏部退走,萧如薰则顿兵救治伤员。
然而仅仅过了一天,科尔沁败军来投,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本来是听说明满联军遇敌,要来和明满联军夹击察哈尔,但没料到这边打太快,察哈尔也走得太快,于是在路上被伏击了,大败一场,损失了四千精锐。
萧如薰、麻承勋都认为不应该现在去和察哈尔打,要求退回开原长城边上,等着察哈尔主动来攻,这才好以逸待劳,发挥火力优势,而顾养谦也赞成这个办法,便请皇上圣裁。
老实说,辽东方面的塘报虽然不算太如意,但也不算太糟糕,可以说还是在能够预计的范畴之内。至于回撤到开原城西面的长城之外,大家也不是不了解这么做的动机。
实际上,以逸待劳什么的还只是显性动机,更重要的动机别说顾养谦这位文臣没提,连萧如薰和麻承勋两个武将都很精明地没有说起,因为那个理由不太方便现在宣之于口。
科尔沁主力越是靠近开原定下来,他们将来就越是离不开大明的保护,久而久之便会变成第二个哈达、第二个叶赫。
这种事如果放在十年前,那还是喜忧参半,因为羁縻效果虽然可能提高,但危险系数也会放大——万一科尔沁因为什么意想不到的原因暴走了,由于其离得很近,对开原的威胁显然更大,最起码开原的反应时间被大大的缩短了。
但在眼下,至少实学派的官员们,无论文武都不再担心这一点。高司徒的羁縻办法实在太厉害了,纵观这十几二十年来,凡是由他主导搞出来的羁縻地区,不客气的说,当真是比某些边地本身还牢固,听话程度堪比守户之犬。
因为这样的原因,朝廷对于批准顾养谦的奏疏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只是由于目前仗还没打完,“图们主力”甚至都没出现,那当然还不着急赏赐的事。故而,皇帝很快同意了内阁的票拟,批准顾养谦所奏,并再次提到辽东作战由他们自行处置,给于便宜行事之权。
但等到了次日,另一封奏报却把朝廷惊呆了。大宁城传来的塘报报告了一件大家都没有料到的大变:土默特东出的援军遭到图们主力截击,在大宁城西南不到百里处的青城(不是青城派的那个青城)城外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三万余援军至少损失万余人马。
更糟糕的是,主帅额尔德木图和副帅布塔施里还在战后起了争执。额尔德木图力主前往大宁城暂避锋芒,并收拢败军,再图后续;布塔施里则怒斥额尔德木图不够胆色,要求紧急收拢残部并马上反动反击,跟图们决一死战。
按理说,这种危难之际当然应该由主帅额尔德木图一言而决,可是此次出兵双方的力量几乎差不多持平,这就有点微妙了。
额尔德木图手中的核心部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父王把汉那吉交给他的约七千西哨精锐,一部分是恰台吉留下的约五千本部。
而布塔施里手里的兵力是一万整,全部由他母亲三娘子掌握,其根子就是当年俺答汗王庭亲军的一部分,一般被视为土默特精锐中的精锐。
除了他们俩之外,从属土默特的各部当然也都一家家各出了一些,但他们的话语权肯定远不如额尔德木图和布塔施里,也就不多说了。
回过头来一看,额尔德木图手里兵力稍多,但核心的西哨精兵虽然也是精兵,但在蒙古人眼里还是比俺答汗的王庭亲军差了些。而同时,他手里另外的五千恰台吉旧军偏偏是恰台吉的四个儿子分掌的,虽然这支军队在恰台吉的带领下战绩辉煌,可如今恰台吉不在了,他的这四个儿子能发挥他几成本事?
如此一算,布塔施里认为自己手里的实力至少不逊于额尔德木图,此其一。其二则是在遭到图们伏击偷袭的那一仗里,察哈尔汗庭精锐不知何故,至始至终都是盯着额尔德木图的西哨本部穷追猛打,而对恰台吉旧部和钟金哈屯所部兴趣缺缺。
在整场仗中,后两者只要没有拼死上前阻拦,察哈尔汗庭主力就几乎对他们视而不见,别说追杀了,只要冲破他们当面之阵,察哈尔蒙军就开始对他们直接无视。
这样巨大的待遇差别,即便是在紧张万分的战场之上也能看得出来,恰台吉旧部和钟金哈屯所部很快就表现得没那么坚决了,九成的压力都压到了额尔德木图的西哨本部肩上。
平心而论,额尔德木图虽然实战经验几乎没有,但可能是近朱者赤,他的冷静与洞察以及果断,三大特质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他首先要求西哨精锐拿出“顺义王亲军”的勇气出来,面对察哈尔主力数倍兵力的冲击坚决回击,但蒙古人的坚决从来都不等于死战不退,而是边打边撤,随时调整与对方之间的距离。
由于大家都是蒙古人,很多战术方面的克制根本不存在,所以察哈尔显然是打算几波箭雨过后就仗着兵力优势冲阵,但额尔德木图并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亲率主力玩起了老师教他的“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当然,战场情况略有差别,比如“驻”字现在就不可能出现,但即便是蒙古骑兵,打打追追一阵过后,由于始终想要冲阵,那就免不得要整队,而整队就成了“驻”——这时候额尔德木图就会掉头去骚扰一阵。
反正他又没打算反冲阵,射几波乱箭就是扰,以蒙古骑兵的战术水平就根本不需要整队了,毫无这方面的压力。
不过,兵力压制这种东西始终是存在的,根据额尔德木图得自于老师高务实的说法就是:在射击速度恒定的前提下,能够展开并有效布置的兵力越多,往往意味着弹药单位投射量越大,即火力密度越大,或言攻击力越强。
双方都是蒙古精锐骑兵,个人水平上的差距基本忽略不计,显然对方是己方数倍,己方的战术调整再到位,伤亡也肯定更大。
很快,额尔德木图就发现这样打下去不对劲,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友军部队有点看戏的样子,至少没有全力以赴对敌。
他飞快地观察了一下战场局面,知道了问题所在,并立刻下令调整,要求恰台吉旧部和钟金哈屯所部与察哈尔主力快速脱离接触,然后各自攻击对方一侧侧翼——但他没有说明要达成什么样的攻击目的。
京华军务秘书并非不想给他们指定目的,他只是看到了图们大军阵中的布日哈图,由此一下子猜出察哈尔方面集中力量只打西哨的原因。
布日哈图摆明了就是要削弱顺义王本部的实力!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按照蒙古人的传统和习惯那是只认实力的,你实力不济了还怎么做大汗?怎么做我们的首领?所以,只要顺义王本部衰落到一定程度,土默特必将出现内乱!
此战虽然已经注定要吃亏了,但额尔德木图打定主意不能损失更多,这也就是他坚持去大宁城中修整的原因。
不过,布塔施里在战后跳出来坚决要求回击,那却又是另有缘故的。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keyng”、“曹面子”、“东南崇武门”、“搁浅”的月票支持,谢谢!
ps:今晚码字中途不小心睡着了一下,先就3k吧,欠1k看看是明天还是后天补上。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8810/308877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