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战争序曲(十七)手雷三段击
推荐阅读:王者荣耀之我是小兵、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人在聊天群献祭成神,但光明女神、晋末长剑、觉醒每日情报面板,肝成万法真仙、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仙子别怕,我是瞎子、秦时明月之政、北齐怪谈、
骑兵作战时因为没有装填时间,所以很久以前高务实就认为,在连发火器成熟之前,骑兵部队只能使用便携式一次性火器。
何谓便携式?就是这玩意很小,而且很方便携带;一次性……嗯,这个不必解释。
什么东西算是便携式一次性火器呢?当然是手雷,也叫掌心雷。
很早之前就曾提到过,大明的火器种类是非常多的,仅仅在爆炸类的火器方面,大明就拥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产品,所以很显然,最简单的手雷式产品当然少不了。
只不过嘛……黑火药时代的手雷,讲道理威力的确不太行,所以这些东西的实际应用效果都比较一般,以至于经常“爆炸不够毒烟来凑”,很多便走了邪路。
手雷这一类产品并非京华的“原创”,其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末年,火药正式被应用到军事领域,出现了火箭(箭矢携带火药)和火炮(抛石机抛射火药),这是“投掷式火器”的滥觞。
而后到了宋朝,各种火球次第问世,有霹雳火球、蔟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及引火球等多种可手投弹药,这些火球便是手雷、手榴弹的真正雏形。
及至明朝,火球的种类和工艺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惜随后却在鞑清停滞了数百年,中国的手雷、手榴弹发展也一直停在了明朝时期的水平——或许还下降了不少。
西方崛起后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西方思维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中国人最早搞出投掷式火器的历史几乎被湮灭,所以后世很多人——尤其是西方人是基本不承认的,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他们的原创。
在西方最早出现装有黑火药的手榴弹大约是在15世纪,当时主要是用于要塞防御和监狱。到了17世纪中叶,手榴弹才开始装备军队。然而到了19世纪,随着枪炮的发展和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又一度被冷落,而后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手雷再次得到重视。
中国手雷、手榴弹的鼻祖应该是震天雷,于北宋后期发明,外壳为生铁铸造,内装黑火药,装有引信,爆炸后利用破片杀伤敌人。这东西岳飞曾使用过,可惜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或许就是黑火药的威力不够吧,总之南宋时期似乎没有进一步发展。
欧洲最早出现专业掷弹兵,是路易十四的时候法军改制。新的掷弹兵使用传统的滑膛枪战术来使用手雷,也就是站成横排队列,进行手雷的齐射(扔),以数量来弥补单个手雷威力的不足。
很快,英国人也开始将两个近卫团训练为掷弹兵团,而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俄罗斯等欧洲主要国家则很快的跟进。那个时代的掷弹兵,是实实在在的站成一排扔手榴弹的兵——当然,他们也带有一般线列士兵的滑膛枪,也能完成一般线列完成的所有战术任务。
这显然与中国人不同,中国人没有专门为手雷、手榴弹创造一个兵种的做法,而欧洲不仅专门搞了“掷弹兵团”,且掷弹兵团在创始之初就有高于一般士兵一等的建制,并且被视为精锐。
高务实也琢磨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当时的手雷和后世的军用手雷的最大区别,就是后世的军用手雷就算拔掉了安全栓,只要手不松开,引信就不会被点燃,你哪怕在手里捏一分钟都没事。而那个时候的手雷简直就是一缩小的榴弹炮弹丸,点燃以后看着它引信飞快的燃烧,你还要保持镇定,不能手滑,要听士官的指挥统一扔出,还要扔得够远,同时身边还不断的有敌人的铅弹飞过……
这是要有丰富经验战场老兵,或者至少是经过长时期训练的新兵才能做到的,因此在创始之初,欧洲的掷弹兵团基本是清一色的近卫/禁卫或者其他精锐兵团。
而且当时欧洲人用的也是黑火药,手雷为了保证威力,只好做得大一点,重量着实不轻,因此掷弹兵团的士兵基本都是身高体壮臂力大——嗯,一提这个形象大家基本应该猜到了,这一点做的最极端的就是毛子。
在亚历山大一世的时候,新兵入伍后直接先按照身高安排大致去向,只有最高、最壮的那些才可能成为掷弹兵,而最矮、最适合藏在草丛里的就会参加轻步兵训练。因为这些原因,可以说掷弹兵们从一开始就比一般的线列步兵在地位上高了一截。
其次,掷弹兵的手雷“齐扔”虽然比滑膛枪的齐射射程短,但是只要够得着,那可是非常有震慑力的攻击方式。滑膛枪的威力再强大,也只能击中线列前一到两排的士兵,而手雷的威力是可以直接对敌人整个士兵整列进行杀伤的,杀伤的同时还能打乱敌军阵型,还会在敌军后排士兵中造成惊恐甚至全线崩溃。
如此再加上掷弹兵整体比一般士兵强壮这一点,所以在排队枪毙的年代,掷弹兵们通常是被当作攻坚力量,用于扭转局部战场局面或者压垮敌人的最重要一击来使用的。
战术安排一般是这样:先是排枪,然后队列前进,等到了掷弹距离后掷弹,然后直接刺刀冲锋。别看这个范式好像很呆板,一点“战争艺术”的感觉都谈不上,但其实一般真打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对面往往已经溃散或者处在溃散的边缘了,最后看到比自己高大一圈的天降猛男们刺刀冲锋杀将过来,举手投降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作用有点像一战和二战里的shock troops,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在邦克山之战中,英军精锐的掷弹兵数次冲锋居然就被大陆军挡下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掷弹兵们常常有比普通士兵更多的捞战功的机会,当然也会更加危险,所以被当做精锐倚重也名副其实。
顺便提一句,毛子那群奇葩们再次把掷弹兵用到了极致:倚重于独角兽炮带来的远程火力优势,外加他们一贯弹药不足,即使是掷弹兵得到的射击训练也不多,再加上苏沃洛夫的300码刺刀冲锋战术……所以毛子掷弹兵团基本无视射击,甚至恨不得弹都懒得扔,直接上刺刀“乌拉”就完事,结果事实证明这招对法国人居然很有效。
大明对这些花式火器的使用比花式火器本身还花式,基本上没有固定用法,或者说这个时代的武器研发生产体系和战术指挥体系根本就没能配套得上,完全玩脱节了。
大致上,身处后方的工匠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开发”新的火器,前方的将领们根本搞不清自己携带的那数十种火器每一种到底应该怎么用、用到什么场合,因此实际到了战场上往往乱搞一气,几乎是任由低级军官瞎指挥,甚或士兵本人自由发挥。
这种局面直到戚继光横空出世才有了一定的改变,很多看起来花哨无比的火器都被戚继光无视,转而选择了一些更能产生实效的武器来搭配使用。不过,对于爆炸类武器,戚继光虽然使用,而且花了不少工夫改进,但最终使用的范围还是不大。道理是明摆着的,爆炸威力不够,使用局限性太大了。
这一局面,随着京华的火药技术进步得到了改善,手雷开始慢慢装备到京华自家的武装力量体系之中。至于明军方面,禁卫军采购了一些,但是不多,其他九边各地暂时还未大规模采购——倒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边军没有禁卫军的财政那么富裕,现在还在为扩大骑兵规模与完成全军“火枪刺刀兵”进化而努力。
京华的火药技术进步使得其生产的手雷无须欧洲早期手雷(或手榴弹)那样的大小,而体积既然小了,对士兵个头的要求自然也就可以相应降低,因此京华内部测试了一段时间之后,除了精锐步军会装备给士兵数量不等的手雷之外,还为骑丁大规模配备了这种武器,因为它就是典型的“便携式一次性火器”。
在这个月亮时隐时现的夜里,京华手雷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并打响了它的名声。高江领着麾下骑丁,不顾开始进行战术绕袭准备的那些察哈尔蒙古骑兵,无视他们自不远处侧移走位,只是继续装弹装药,打出了第二轮火枪齐射,将西侧背靠老哈河的蒙古人又打死打伤百来人。
此时他们正面位于河边的蒙军已经分别往南北两侧避开,一是方便执行布日哈图的绕袭命令,二是避开火枪的正面打击。在他们看来,高江的这个举动颇不理智,一个劲地往河边打,莫非你就那么想被包围起来?
好吧,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江的确有“想被包围”的意思,只不过根本原因是他希望缩短战线接触面,方便集中火力进行重点进攻——对方既然要包围自己,那种为了防止火枪阵密集火力而故意把队伍间距拉大的做法就行不通了。
而且,由于现在京华的火枪杀伤距离已经超过蒙古人的箭矢,所以蒙古人必须集中兵力直接冲阵,争取将高江所部直接围歼绞杀。
蒙古人让开河边之地,高江并不追赶,而是杀到河边接管了这处“阵地”,然后下意识准备下令继续装填一次弹药。
不过,这一次看来已经来不及了,察哈尔蒙军绕行包围的速度太快,此刻已经组成了密集阵型开始发动向心攻势,战马由慢跑到小跑,速度肉眼可见的正在提高。
高江自己就是骑兵将领,一眼就看得出来,在蒙古人杀奔眼前之前已经不足以完成下一次火枪装填,因此大声喝令:“全部挂枪!随我令旗所指驱马渐次提速!掌心雷三连投准备!”
三道命令,第一道是挂枪,也就是把骑兵火枪挂回马臀左侧的皮扣里固定;第二道是先给出目标方向,然后“渐次提速”,也就是要求全军准备冲刺前的助跑;第三道则是攻击准备,手雷要做好连投三颗的准备。
这种战术在京华骑兵部队里被称之为“手雷三段击”,不是高务实搞出来的,因为高务实并不懂骑兵作战,没敢胡乱编排战术。
事实上这是骑丁家丁头目们自行研究的战法,其主要作战方式并非直接冲阵,在冲阵中连续投手雷三次,而是依旧秉承骑兵习惯的斜插战场之战术特点,以斜线切入的方式,往侧前方投掷三次手雷。
这样做的目的有几个,关键性的两点其实都在于“距离”一词。其一是可以避免交战双方的距离拉近得太快,导致投掷出去的手雷炸伤自己人;其二是斜切式的开场更有利于指挥官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而临时调整后续战术。
这一点或许要解释一下,即斜切投掷一次、两次或者三次之后,如果敌军在任何时候出现整体性的混乱甚至崩溃先兆,则我军可以由斜切变成冲阵,进行最后一击;如果三次投掷都没能使敌军动摇、崩溃,则我军就要发挥骑兵特点,一击即走,迅速拉开距离,绕一圈回来,看看是不是可以再来一次“手雷三段击”。
总而言之,这个战术和蒙古骑兵惯用的边缘袭扰射击其实是同一个思路,只是由于扔手雷的距离比箭矢射程要短,所以使用起来是比较有局限性的,通常需要利用第一波火枪射击逼得对方放弃比拼远程弓矢射击,转而进行冲阵攻击时才好采用。
眼下看来就是这种机会,只不过这一战术虽然被京华内部反复研究过,理论上好像没什么大问题,可是理论和实际之间有时候免不得有所差距……
京华骑丁的第一波次掷弹效果非常好,毫无心理准备的察哈尔蒙军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被炸飞了一个又一个,连不少已经经过“枪声特训”的战马都受了惊,甚至有两个久经战场考验的百夫长都被摔下马来,天知道有没有被同袍的战马踩死。
这一轮手雷攻势甚至惊动了在战场南方观战并指挥的布日哈图和图们大汗。图们汗大吃一惊,道:“这是炸药吗?我是说……你之前提到过的那个地雷?”
“不对,这不是地雷,看起来像是掌心雷,但比以往的掌心雷威力大得多。”布日哈图用极快的语速回答道。
此人确实厉害,不仅一眼看出京华骑丁的武器是什么,而且连和大汗商量的意思都没有,当即大喝一声,冲传令兵吼道:“擂鼓吹号,不要顾及战马,提前冲阵!给我直取明军中军,要快,一定要快!”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大头针”、“曹面子”、“孤风流云”、“修改昵称要100块”、“污龍第壹鍋2021”、“116491”、“阿勒泰的老西”、“万恶的笑jj”、“搁浅”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昨晚落枕,脑袋都要支不起来了,有没有懂骨科的大佬有啥好用的偏方?
何谓便携式?就是这玩意很小,而且很方便携带;一次性……嗯,这个不必解释。
什么东西算是便携式一次性火器呢?当然是手雷,也叫掌心雷。
很早之前就曾提到过,大明的火器种类是非常多的,仅仅在爆炸类的火器方面,大明就拥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产品,所以很显然,最简单的手雷式产品当然少不了。
只不过嘛……黑火药时代的手雷,讲道理威力的确不太行,所以这些东西的实际应用效果都比较一般,以至于经常“爆炸不够毒烟来凑”,很多便走了邪路。
手雷这一类产品并非京华的“原创”,其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末年,火药正式被应用到军事领域,出现了火箭(箭矢携带火药)和火炮(抛石机抛射火药),这是“投掷式火器”的滥觞。
而后到了宋朝,各种火球次第问世,有霹雳火球、蔟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及引火球等多种可手投弹药,这些火球便是手雷、手榴弹的真正雏形。
及至明朝,火球的种类和工艺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惜随后却在鞑清停滞了数百年,中国的手雷、手榴弹发展也一直停在了明朝时期的水平——或许还下降了不少。
西方崛起后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西方思维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中国人最早搞出投掷式火器的历史几乎被湮灭,所以后世很多人——尤其是西方人是基本不承认的,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他们的原创。
在西方最早出现装有黑火药的手榴弹大约是在15世纪,当时主要是用于要塞防御和监狱。到了17世纪中叶,手榴弹才开始装备军队。然而到了19世纪,随着枪炮的发展和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又一度被冷落,而后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手雷再次得到重视。
中国手雷、手榴弹的鼻祖应该是震天雷,于北宋后期发明,外壳为生铁铸造,内装黑火药,装有引信,爆炸后利用破片杀伤敌人。这东西岳飞曾使用过,可惜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或许就是黑火药的威力不够吧,总之南宋时期似乎没有进一步发展。
欧洲最早出现专业掷弹兵,是路易十四的时候法军改制。新的掷弹兵使用传统的滑膛枪战术来使用手雷,也就是站成横排队列,进行手雷的齐射(扔),以数量来弥补单个手雷威力的不足。
很快,英国人也开始将两个近卫团训练为掷弹兵团,而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俄罗斯等欧洲主要国家则很快的跟进。那个时代的掷弹兵,是实实在在的站成一排扔手榴弹的兵——当然,他们也带有一般线列士兵的滑膛枪,也能完成一般线列完成的所有战术任务。
这显然与中国人不同,中国人没有专门为手雷、手榴弹创造一个兵种的做法,而欧洲不仅专门搞了“掷弹兵团”,且掷弹兵团在创始之初就有高于一般士兵一等的建制,并且被视为精锐。
高务实也琢磨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当时的手雷和后世的军用手雷的最大区别,就是后世的军用手雷就算拔掉了安全栓,只要手不松开,引信就不会被点燃,你哪怕在手里捏一分钟都没事。而那个时候的手雷简直就是一缩小的榴弹炮弹丸,点燃以后看着它引信飞快的燃烧,你还要保持镇定,不能手滑,要听士官的指挥统一扔出,还要扔得够远,同时身边还不断的有敌人的铅弹飞过……
这是要有丰富经验战场老兵,或者至少是经过长时期训练的新兵才能做到的,因此在创始之初,欧洲的掷弹兵团基本是清一色的近卫/禁卫或者其他精锐兵团。
而且当时欧洲人用的也是黑火药,手雷为了保证威力,只好做得大一点,重量着实不轻,因此掷弹兵团的士兵基本都是身高体壮臂力大——嗯,一提这个形象大家基本应该猜到了,这一点做的最极端的就是毛子。
在亚历山大一世的时候,新兵入伍后直接先按照身高安排大致去向,只有最高、最壮的那些才可能成为掷弹兵,而最矮、最适合藏在草丛里的就会参加轻步兵训练。因为这些原因,可以说掷弹兵们从一开始就比一般的线列步兵在地位上高了一截。
其次,掷弹兵的手雷“齐扔”虽然比滑膛枪的齐射射程短,但是只要够得着,那可是非常有震慑力的攻击方式。滑膛枪的威力再强大,也只能击中线列前一到两排的士兵,而手雷的威力是可以直接对敌人整个士兵整列进行杀伤的,杀伤的同时还能打乱敌军阵型,还会在敌军后排士兵中造成惊恐甚至全线崩溃。
如此再加上掷弹兵整体比一般士兵强壮这一点,所以在排队枪毙的年代,掷弹兵们通常是被当作攻坚力量,用于扭转局部战场局面或者压垮敌人的最重要一击来使用的。
战术安排一般是这样:先是排枪,然后队列前进,等到了掷弹距离后掷弹,然后直接刺刀冲锋。别看这个范式好像很呆板,一点“战争艺术”的感觉都谈不上,但其实一般真打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对面往往已经溃散或者处在溃散的边缘了,最后看到比自己高大一圈的天降猛男们刺刀冲锋杀将过来,举手投降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作用有点像一战和二战里的shock troops,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在邦克山之战中,英军精锐的掷弹兵数次冲锋居然就被大陆军挡下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掷弹兵们常常有比普通士兵更多的捞战功的机会,当然也会更加危险,所以被当做精锐倚重也名副其实。
顺便提一句,毛子那群奇葩们再次把掷弹兵用到了极致:倚重于独角兽炮带来的远程火力优势,外加他们一贯弹药不足,即使是掷弹兵得到的射击训练也不多,再加上苏沃洛夫的300码刺刀冲锋战术……所以毛子掷弹兵团基本无视射击,甚至恨不得弹都懒得扔,直接上刺刀“乌拉”就完事,结果事实证明这招对法国人居然很有效。
大明对这些花式火器的使用比花式火器本身还花式,基本上没有固定用法,或者说这个时代的武器研发生产体系和战术指挥体系根本就没能配套得上,完全玩脱节了。
大致上,身处后方的工匠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开发”新的火器,前方的将领们根本搞不清自己携带的那数十种火器每一种到底应该怎么用、用到什么场合,因此实际到了战场上往往乱搞一气,几乎是任由低级军官瞎指挥,甚或士兵本人自由发挥。
这种局面直到戚继光横空出世才有了一定的改变,很多看起来花哨无比的火器都被戚继光无视,转而选择了一些更能产生实效的武器来搭配使用。不过,对于爆炸类武器,戚继光虽然使用,而且花了不少工夫改进,但最终使用的范围还是不大。道理是明摆着的,爆炸威力不够,使用局限性太大了。
这一局面,随着京华的火药技术进步得到了改善,手雷开始慢慢装备到京华自家的武装力量体系之中。至于明军方面,禁卫军采购了一些,但是不多,其他九边各地暂时还未大规模采购——倒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边军没有禁卫军的财政那么富裕,现在还在为扩大骑兵规模与完成全军“火枪刺刀兵”进化而努力。
京华的火药技术进步使得其生产的手雷无须欧洲早期手雷(或手榴弹)那样的大小,而体积既然小了,对士兵个头的要求自然也就可以相应降低,因此京华内部测试了一段时间之后,除了精锐步军会装备给士兵数量不等的手雷之外,还为骑丁大规模配备了这种武器,因为它就是典型的“便携式一次性火器”。
在这个月亮时隐时现的夜里,京华手雷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并打响了它的名声。高江领着麾下骑丁,不顾开始进行战术绕袭准备的那些察哈尔蒙古骑兵,无视他们自不远处侧移走位,只是继续装弹装药,打出了第二轮火枪齐射,将西侧背靠老哈河的蒙古人又打死打伤百来人。
此时他们正面位于河边的蒙军已经分别往南北两侧避开,一是方便执行布日哈图的绕袭命令,二是避开火枪的正面打击。在他们看来,高江的这个举动颇不理智,一个劲地往河边打,莫非你就那么想被包围起来?
好吧,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江的确有“想被包围”的意思,只不过根本原因是他希望缩短战线接触面,方便集中火力进行重点进攻——对方既然要包围自己,那种为了防止火枪阵密集火力而故意把队伍间距拉大的做法就行不通了。
而且,由于现在京华的火枪杀伤距离已经超过蒙古人的箭矢,所以蒙古人必须集中兵力直接冲阵,争取将高江所部直接围歼绞杀。
蒙古人让开河边之地,高江并不追赶,而是杀到河边接管了这处“阵地”,然后下意识准备下令继续装填一次弹药。
不过,这一次看来已经来不及了,察哈尔蒙军绕行包围的速度太快,此刻已经组成了密集阵型开始发动向心攻势,战马由慢跑到小跑,速度肉眼可见的正在提高。
高江自己就是骑兵将领,一眼就看得出来,在蒙古人杀奔眼前之前已经不足以完成下一次火枪装填,因此大声喝令:“全部挂枪!随我令旗所指驱马渐次提速!掌心雷三连投准备!”
三道命令,第一道是挂枪,也就是把骑兵火枪挂回马臀左侧的皮扣里固定;第二道是先给出目标方向,然后“渐次提速”,也就是要求全军准备冲刺前的助跑;第三道则是攻击准备,手雷要做好连投三颗的准备。
这种战术在京华骑兵部队里被称之为“手雷三段击”,不是高务实搞出来的,因为高务实并不懂骑兵作战,没敢胡乱编排战术。
事实上这是骑丁家丁头目们自行研究的战法,其主要作战方式并非直接冲阵,在冲阵中连续投手雷三次,而是依旧秉承骑兵习惯的斜插战场之战术特点,以斜线切入的方式,往侧前方投掷三次手雷。
这样做的目的有几个,关键性的两点其实都在于“距离”一词。其一是可以避免交战双方的距离拉近得太快,导致投掷出去的手雷炸伤自己人;其二是斜切式的开场更有利于指挥官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而临时调整后续战术。
这一点或许要解释一下,即斜切投掷一次、两次或者三次之后,如果敌军在任何时候出现整体性的混乱甚至崩溃先兆,则我军可以由斜切变成冲阵,进行最后一击;如果三次投掷都没能使敌军动摇、崩溃,则我军就要发挥骑兵特点,一击即走,迅速拉开距离,绕一圈回来,看看是不是可以再来一次“手雷三段击”。
总而言之,这个战术和蒙古骑兵惯用的边缘袭扰射击其实是同一个思路,只是由于扔手雷的距离比箭矢射程要短,所以使用起来是比较有局限性的,通常需要利用第一波火枪射击逼得对方放弃比拼远程弓矢射击,转而进行冲阵攻击时才好采用。
眼下看来就是这种机会,只不过这一战术虽然被京华内部反复研究过,理论上好像没什么大问题,可是理论和实际之间有时候免不得有所差距……
京华骑丁的第一波次掷弹效果非常好,毫无心理准备的察哈尔蒙军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被炸飞了一个又一个,连不少已经经过“枪声特训”的战马都受了惊,甚至有两个久经战场考验的百夫长都被摔下马来,天知道有没有被同袍的战马踩死。
这一轮手雷攻势甚至惊动了在战场南方观战并指挥的布日哈图和图们大汗。图们汗大吃一惊,道:“这是炸药吗?我是说……你之前提到过的那个地雷?”
“不对,这不是地雷,看起来像是掌心雷,但比以往的掌心雷威力大得多。”布日哈图用极快的语速回答道。
此人确实厉害,不仅一眼看出京华骑丁的武器是什么,而且连和大汗商量的意思都没有,当即大喝一声,冲传令兵吼道:“擂鼓吹号,不要顾及战马,提前冲阵!给我直取明军中军,要快,一定要快!”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大头针”、“曹面子”、“孤风流云”、“修改昵称要100块”、“污龍第壹鍋2021”、“116491”、“阿勒泰的老西”、“万恶的笑jj”、“搁浅”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昨晚落枕,脑袋都要支不起来了,有没有懂骨科的大佬有啥好用的偏方?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8810/308877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