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朝当朱标 > 第224章 移民跳河事件

第224章 移民跳河事件

推荐阅读:LOL:什么叫自爆型打野啊?序列大明综网:终焉的守望之无尽词缀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玩家重载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港综世界的警察我也是异常生物退下,让朕来人在综墓,卸岭盗魁

    “纵然故土难离,可你父皇也要考虑北方的荒芜,眼看着已经到了春耕季节,再耽搁下去,怕是百姓明年就没吃没穿了。”
    马皇后把挑出来的菜苗交给宫女太监放好,她擦了擦手道:“凤阳那些迁移的,已经有余粮了,今儿你父皇和李相国他们又商议继续北方移民,会有个论断的。”
    朱标点头,等他们商议出个结果来,自己再想对策,这件事情是他承诺过的。
    从暴元手里接手过来的江山是一个烂摊子,北方动荡不安,底层百姓流离失所。山河满目疮痍,到处残垣断璧,遍地哀鸿,骸骨成山,民不聊生。
    老朱出身贫贱,了解战乱时的百姓苦难。他知道政权巩固,经济基础,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大明当务之急。
    虽然盐务局已经办成,但那些盐商经营的事物还没有让杨慎在扬州安排好。
    如今没了卫所军屯,只剩下商屯和民屯,大明疆域河山需要精兵强将,需要粮草银子,所以经济和农事更显得重要。
    民屯是朝廷开垦荒田,发展农业生产及安定社会的有效形式,朱标对这个是支持的。
    江南多水,江浙一带被水流温柔的包裹,成为鱼米之乡。水养着江南百姓,百姓也给了水生命,世世代代,已经习惯并且喜欢,融入了骨血。
    苏州河流两侧,正是桃红柳绿的好天气,水面平静,河堤上三三两两的游人旅客,喝茶赋诗,把酒言欢,如山水画一般安静。
    春游的船只不少。不少富家乡绅携家带口,喝着花雕黄酒,乘着江南地方的篷船,岸上有人叫卖着生意。
    噗通。
    一颗黑色物体从最高的石桥上落入水中,水面荡起涟漪。桥上的人立刻低头去喊。岸边的人凑到近水的地方,看着稀奇。
    几个官差喊道:“快救人。狗东西跳下去了。”
    随后游人又恢复了热闹,对于跳水落水,大家看的惯了。或许是无所谓,毕竟这个死法不稀奇。
    人还是被捞了上来,没死,是个中年男人,随后被官差立刻带去了衙门。
    看到又进来的人,和十几天前相比,苏州知府陆文轩那张脸更显得消瘦憔悴了。坐在大案前,静静地望着他手里放的那些奏疏。
    “知府大人,人带来了,半路寻死,没死成。”两个皂吏把那人安置在第一把椅子上,随后退下。
    陆文轩看着左右两侧椅子上坐着那些人:“朝廷有令,这些公文都在这里,我陆文轩今日就是要告诉你们,迁移是国策,必须执行。”
    “陆知府,我们世代居住在这苏州之南,已经习惯,背井离乡之事谁人能干,都想叶落归根。让我们大家族分开迁移,就是讨命啊。”
    陆文轩拍了桌案道:“就是明日这河面多几具尸体,迁移也是必须之事。
    我若不对你们尽心规劝,国策大事执行不力的罪名下来。第一个就是我陆文轩,苏州府百姓也会将我视为第一大罪人。
    你们无论是想骂我,还是想砸了我这苏州府衙,我们都只有一个后果,死罪,大家不要把这大局搅砸了!”
    底下几个富商士绅不满,江南就是他们的根基,去了未知的地方更是前途未卜。
    当年不少迁去凤阳,有些宁愿出门讨饭,也没有在凤阳生活,但离家十里就需要路引居民簿,他们并不能迁回故乡。
    “陆知府,我们交银子捐给北方,可否不用迁移。”
    “我如今一把老骨头,迟早都是死,不如就死在这条滔滔不绝的水中。”满头湿发的老头道:“要不还是让子孙辈去罢,我老了,若是知府大人相逼,我就再跳一次。”
    陆文轩看了他们几眼,道:“再跳下去,你们脸往哪里搁,让子孙脸往哪里搁,朝廷绝对不会亏待大家的,回去好好想想。”
    “朝廷不讲理,北方荒芜与我们何干,我们要进京问问陛下。”几个难缠的地主凶道。
    陆文轩起身挥手:“送客!”
    “知府大人?知府大人!”几个皂吏把他们都给请了出去,随后看着站在大堂的陆文轩。
    “洗地。”陆文轩转过身来对着那几个地主背影扔了本书:“给本官洗三遍。”
    皂吏打来清水,把大堂两排椅子底下洗了三遍。看着湿漉漉的桌椅,陆文轩扶着额头:“来人,准备东西,我要今晚进京。”
    旁边的师爷道:“进京?老爷这是?”
    “进京领罪,是我辜负太子殿下,有愧于陛下,迁民之事我实在毫无办法,快送我去码头。”陆文轩说着就去让人准备梳洗沐浴。
    他这些日子对移民国策不断的宣传。手段都是用了,可这些富商士绅死活也不愿意迁移,他这皇命完不成,脑袋也就得去南京交给陛下。
    不为名利,为了朝廷南北百姓发展,操碎了心思,可这些人都是油盐不进,甚至扭在一起,肆无忌惮的反抗。
    历朝迁移,今朝陛下有些效仿汉高祖刘邦,但无论效仿还是自己制定,有一个道理他必须明白。
    陛下就是天,天命不可违。陆文轩带着无奈的心情坐了快船,奔赴南京。
    东宫的詹事府里,那些文官已经被朱标放假,现在里面坐着十几个国士院召来的科技官。
    “何青,有没有让肥料更简单便捷的法子,毕竟北方不少百姓连肥料也不会沤制,实在不行就先停下修直道的问题,好好的说说北方恢复之事。”
    朱标穿着一身月黄袍,站在窗口前吹着风:“今年的种子和土豆种子,拨一半给北方,那里多以旱地为主,六月收麦,秋时收大豆,这土豆送过去两筐,切成块,如今四月种下去还来得及,百姓过冬不成问题,再久些就错过了。”
    “殿下,不如就以陕西和山西一带为土豆试种。”
    “你们都听好了,那些粮种和土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失误一次可以原谅,二次便要受罚,要抓紧恢复。大明百姓要靠你们。
    这几日不要回国士院,院里有人负责,你们就给孤好好的研究这北方的山山水水,石草树木,孤只给你们五天时间。
    饭菜御膳房会有内廷的人安排送来,吃住不必愁,好好把农书各类给研究透了,记下了?”
    “回禀太子殿下,我等一定记下,必竭尽全力。”

本文网址:https://www.3haitang.com/book/99827/233671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3haitang.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